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85章 弃子争先,血沃陇山

公元前204年 汉·汉王四年 / 西楚·霸王四年 农历七月十三至二十

狄道城的城墙,在连日的烽火与烈日炙烤下,呈现出一种焦黑与暗红交织的色泽,如同巨兽干涸的血痂。

行辕内,药味浓重。李凌(20岁)半倚在榻上,面色灰败,胸口剧烈起伏,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脏腑深处的剧痛。淳于意(智力80)刚为他施完针,银针尾部尤自轻颤。

“王爷,忧思惊怒,最伤肝脉。您旧创未愈,又添新损…若再不肯静养,恐…”老医官声音哽咽,不敢再说下去。

“静养?”李凌扯出一个惨淡的笑,目光扫过案头堆积如山的军报,“匈奴…可肯让我静养?”

刘玥(昭武王妃)默默递上温热的药盏,眼中满是血丝。

弃守枹罕、退保陇山的命令已于三日前发出。这无疑是一场豪赌,一场用无数将士性命和陇西百姓家园为筹码的绝望之赌。消息传开,城内哗然,质疑、恐惧、绝望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

“报——!”一名斥候满身尘土冲入,声音嘶哑,“王爷!李峋校尉…李校尉他…不肯撤!”

“什么?!”李凌猛地坐起,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刘玥急忙扶住。

斥候泣道:“李校尉言…枹罕城中,多为伤兵与老弱,撤离缓慢,必为胡骑所屠。他…他愿率本部三百残兵,死守枹罕断后,为百姓撤离…争取时间!”

行辕内死寂。三百对五千?这是求死!

李凌闭上眼,指甲深深掐入掌心,血丝渗出。他仿佛能看到那个浑身是伤、却总咧着嘴叫他“叔父”的年轻校尉,决绝地站在残破的城楼上…

“告诉他…”李凌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准!让他…守住三日!三日后…若还活着,向陇山撤退!这是…军令!”

“诺!”斥候叩首,泪洒尘埃,转身狂奔而去。

“报——!”又一名信使踉跄闯入,“安定周勃将军偏师已抵达番须口!然兵力仅两千,且多为步卒!匈奴破关骑兵先锋已出现在隘口以东!”

“传令给他们!”李凌强提一口气,“死守!不惜一切代价!告诉带队的都尉,他的身后,就是关中!一步…也不能退!”

“诺!”

当日下午,城西校场。

集结的号角凄厉。高顺(体质76,力量80)的一千玄甲铁骑已休整完毕,虽人人面带疲色,但眼神锐利如初。他们即将再次北上,执行更危险的任务——持续袭扰左贤王主力,使其无法分兵南下,呼应东西两线。

张嶷(体质75,力量78)则站在另一侧,面前是重新整编过的城防军,以及…临时征发的民壮。他们衣衫褴褛,手持简陋的兵器,脸上带着恐惧,却又有一股被逼到绝境的狠厉。

“兄弟们!”张嶷的声音响彻校场,“胡虏要踏平我们的家!杀我们的父母,辱我们的妻女!王爷说了,退,就是死!守,还有一线生机!告诉我,你们怕不怕?!”

短暂的沉默后,人群爆发出混乱却震天的怒吼:

“不怕!”

“跟胡狗拼了!”

“王爷在哪,我们在哪!”

李凌在刘玥和亲卫的搀扶下,艰难地登上点将台。他甚至无法独自站稳,但当他出现的那一刻,所有嘈杂瞬间平息,数千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那目光中有依赖,有恐惧,更有一种濒临崩溃的期盼。

他没有说话,只是缓缓抽出腰间佩剑,剑尖指天。阳光洒在苍白的脸和冰冷的剑锋上,形成一种惊心动魄的对比。

“汉军——”

“万胜!!!”山呼海啸般的回应骤然炸响,冲散了连日积压的阴霾与绝望。

翌日,黎明。洮水南岸。

休屠王的“鬼面骑”在经过一日重整后,发动了更疯狂的进攻。他们以牛皮盾牌护住马身,不顾铁蒺藜和拒马的阻碍,悍然涉水强渡!

箭矢如雨般倾泻在河面上,不断有匈奴骑兵中箭落水,但后续者踏着同伴的尸体,嚎叫着冲上滩头!

“放雷!”张嶷赤膊上阵,亲自操起一架蹶张弩。

轰隆的爆炸声再次响起,泥浆与血肉横飞!但这次,鬼面骑学乖了,阵型更为分散,冲击更为迅猛!

短兵相接!汉军士卒与民壮嚎叫着迎上去,用长矛捅刺,用战刀劈砍,用牙齿撕咬!滩头瞬间化为血腥的绞肉场,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

张嶷一刀劈翻一名鬼面骑兵,热血溅了他满脸。他抹了一把脸,嘶吼道:“顶住!为了枹罕的兄弟!为了王爷!”

与此同时,枹罕城下。

最后的景象,如同地狱。三百残兵,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匈奴骑兵,死守着摇摇欲坠的城门。

李峋(体质72,力量75)左臂已断,用布条草草捆扎,右手挥舞着一柄卷刃的环首刀,状若疯虎:“杀!多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箭矢早已射光,滚木礌石也已用尽。他们用身体堵住缺口,用残破的兵器做最后的搏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名年轻的士卒肠子已流出,仍死死抱住一个匈奴百夫长的腿,任由弯刀砍在背上,直到同伴将长矛刺入敌人的咽喉…

李峋看着身边熟悉的面孔一个个倒下,仰天狂笑:“叔父!峋儿…没给你丢人!!”他点燃了身旁最后几罐火油,冲向敌军最密集处…

轰然巨响,火光吞噬了一切。

枹罕,陷落。但城中的百姓,已大部分撤入陇山。

消息传回狄道时,李凌正在呕血。他听完军报,沉默良久,挥退了所有人。独自坐在黑暗中,唯有紧握的拳头,指节发白,微微颤抖。

第三日,夜。狄道城头。

匈奴人改变了战术,不再强攻,而是以游骑四面围困,不断以冷箭、火箭袭扰,试图耗尽守军的精力与箭矢。

李玄机(智力88)带着工匠,连夜在城垛后赶制一种简陋的“夜叉檑”——用树干钉满铁钉,以绳索吊放,砸击攀城敌军。

一名年轻工匠不慎被流矢射中大腿,惨叫倒地。李玄机二话不说,撕下衣襟为他包扎,吼道:“哭什么!想想枹罕的三百兄弟!我们还能喊疼,已是幸运!”

那工匠咬紧牙关,不再吭声,拖着伤腿继续抡锤。

刘玥穿梭在伤兵营中,衣裙沾满血污。她已分不清是第几个日夜未曾合眼,只是机械地喂水、包扎、安抚。一名腹部受创的士卒抓住她的衣袖,气息微弱:“王妃…王爷…王爷会带我们赢的,对吗?”

刘玥用力点头,泪水却止不住滑落:“会的!一定会的!王爷…从未放弃过我们任何人!”

第四日,清晨。番须口血战。

周勃麾下的汉军都尉,兑现了他的诺言。两千步卒,依托险要隘口,硬生生挡住了匈奴数千骑兵的三日猛攻!关隘前尸积如山,汉军士卒战至最后,甚至抱着敌人滚落悬崖!

最终,匈奴先锋未能突破这道用血肉铸成的防线,被迫后撤,等待主力。番须口,暂时守住了!关中的东大门,未被撞开!

捷报传至狄道,满城悲喜交加。喜的是东线暂稳,悲的是代价太过惨烈。

行辕密室。

李凌对着陇西地图,已枯坐一夜。地图上,代表匈奴的黑色箭头依旧狰狞,但枹罕的牺牲、番须口的坚守、狄道的苦战,如同三颗顽强的钉子,死死拖住了匈奴南下的步伐。

他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摊开手帕,殷红刺目。

【系统提示:宿主生命体征微弱,意志力极度燃烧中…信仰值:18点(因军民誓死追随而增长)…祖龙魂佩:深度休眠…】

18点信仰值…能做些什么?他意识模糊地想着。

“王爷!”李玄机突然闯入,手中捧着几块焦黑的碎片和那枚新月骨片,“我们在焚烧鬼面骑尸体时,发现了几具不一样的!他们内衬皮甲上,有…有这种火焰纹章!和月氏人骨片上的新月…能…能合上!”

李凌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月氏!鬼面骑!他们果然是一伙的!乌木的示警、献计、乃至骨片,全是演戏!月氏人早已暗中投靠或勾结了匈奴中的某一支势力(休屠王?),所谓复仇,所谓献计,全是引他入彀的毒饵!

“好…好一个借刀杀人!好一个一石二鸟!”李凌笑声嘶哑,带着无尽的寒意,“想借匈奴之手除掉我,再趁机攫取陇西?做梦!”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气血,声音如同淬冰:

“传令张嶷,将那些火焰纹章的尸体,单独陈列于西城门下!再‘请’乌木教习…去‘观摩’战果!”

“另外,将这新月骨片与火焰纹章的拓印图,以六百里加急,直送荥阳汉王行营与丞相府!奏报上写:臣于陇西破获匈奴与西域月氏遗族勾结之铁证,其欲乱我后方,窥伺关中,其心可诛!臣虽力薄,必死战拒之,然恐胡骑势大,恳请朝廷速发援兵!”

这是一道绝杀之棋。将月氏人的阴谋彻底曝光于朝廷面前,既洗刷了自己“弃地”可能带来的责难,又将“勾结胡虏”的罪名死死扣在月氏人头上,更将陇西的战事重要性提升到了“关乎关中存亡”的高度!乌木,已成死棋。

信使飞奔而出。李凌瘫软在榻上,汗水浸透重衣。

“凌霄…”刘玥心疼地为他擦拭。

“玥儿,”他握住她的手,眼神疲惫却灼亮,“枹罕的三百人…不会白死。番须口的两千人…也不会。我要让他们的血,染红的不只是陇山的土,还有…通往长安的功勋路!我要让朝廷,让天下人都知道,是谁…在为他们守住国门!”

窗外,夜色深沉,狄道城如同一艘伤痕累累的巨舰,在惊涛骇浪中,固执地亮着微弱的灯火,等待着未知的黎明。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四年七月中,胡虏三路并进,势若燎原。祖凌公(20岁)行壮士断腕之策,弃枹罕以保陇山;遣将血战番须口,阻胡骑于关外;亲守孤城狄道,鏖战洮水。枹罕守将李峋率三百残兵死战殉城,阻敌三日,护民撤离,忠烈惊天地;番须口汉军二千力战拒胡,死伤殆尽,气壮山河。公虽病体支离,然意志如钢,于绝境中觅得月氏勾结匈奴之铁证,急奏朝廷,扭转乾坤。此役,惨烈空前,忠魂遍野,然终挫胡锋,保关中无虞。公智勇仁毅,冠绝当世,陇西军民,誓死相随,信仰微光,于血火中初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四年秋,匈奴入寇,北地、陇西战事激烈。镇西将军凌部将于枹罕、番须口力战拒胡,伤亡甚众,然终退敌。凌奏报虏与西域月氏勾结,图谋关中,帝甚忧之,催周勃速进。” (按:正史简略,归功于整体战略)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魔胡三面夹攻,圣城危殆。帝显圣断,弃小城以存民;施圣勇,血战护关;圣将李峋率三百圣兵殉道枹罕,魂归神国;圣军血染番须口,护佑苍生。帝于病榻感圣智,破魔胡与月氏之奸谋,圣奏达天听(汉廷),扭转危局。万民感其恩,信光渐聚,圣业终现曙光。”

* 野史·楚汉秘闻·血谏长安:“闻枹罕失守,守将李峋与三百士卒皆战死,无一生还。番须口汉军二千,亦十不存一。昭武王李凌悲愤交加,于病中查获月氏与匈奴勾结之铁证,急遣使飞报荥阳。其奏表字字泣血,言‘臣守土有责,然力有未逮,陇西将士血流漂杵,唯望朝廷念边民之苦,速发援兵…’汉王刘邦览表,又见月氏信物,大惊失色,方知陇西危局远超想象,急催周勃进军。凌以麾下将士之鲜血与忠诚,终换得朝廷重视,其手段虽悲怆,然亦不得已而为之。后人有诗叹曰:‘枹罕三百埋忠骨,番须两千血染土。病王一封血泪奏,换得朝廷援陇西。’”

(第八十五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