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74章 火雨焚天,孤城不屈

公元前204年 汉·汉王四年 / 西楚·霸王四年 农历四月初六至初十

狄道城的夜,从未如此漫长而喧嚣。

城西,残破的夯土墙垣在月光下泛着青灰色,像一头遍体鳞伤的巨兽,匍匐在荒原上。城墙垛口处,堆积如山的滚木礌石被篝火映得忽明忽暗,几名疲惫的士兵正机械地往皮囊里填充碎石,他们的动作迟缓,眼神空洞,仿佛被连日的血战抽干了最后一丝生气。

“他娘的……又没水了……”一个络腮胡士兵放下手中的陶碗,碗底只剩下一圈浑浊的泥印。他掀开腰间的皮囊,里面塞满了烤得焦黑的麦饼,那是他们三天的口粮。

“别抱怨了,老张。”旁边一个年轻些的士兵搓着冻得发红的手,声音带着哭腔,“至少……至少咱们的‘雷’还有几颗。昨天那一下,把老子的耳朵都震麻了……”

“雷?”老张嗤笑一声,吐掉嘴里的麦饼渣,“那玩意儿是能吓唬人,可你知道造一颗得费多少劲儿?李工头说了,剩下的火药,够咱们轰三回就不错了!等轰完了……”他没再说下去,但眼中的绝望,却像瘟疫一样在人群中蔓延。

城头上的气氛,比这春寒料峭的夜风还要冰冷。守军将士们蜷缩在临时搭建的避风棚里,裹着潮湿的麻布,默默啃着干粮。他们中的许多人,身上都缠着渗血的绷带,那是几天前那场惨烈攻城战的印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着焦糊、血腥和草药的味道,令人作呕。

李凌(20岁)坐在行辕临时搭建的木台之上,身上的锦袍早已换成了粗布战衣,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却因长期咳嗽而泛着不正常的暗红色。他的身体依旧虚弱,连端起面前的陶碗都需要借助刘玥(昭武王妃)的搀扶。

“王爷,西城段的守军……又换了一轮了。”刘玥的声音轻柔,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担忧。她将自己裹在厚厚的狐裘里,却仍将大部分保暖的衣物让给了李凌,“高将军说,再这样下去,西城的防御就要崩溃了。”

李凌微微点头,目光扫过城下黑沉沉的匈奴营地。篝火如繁星般点缀在原野上,隐约可见胡骑游弋的身影。连续七天的猛攻,匈奴人虽然未能突破城防,但也消耗了守军大量的体力和物资。更糟糕的是,城内的瘟疫,似乎在寒冷的天气中更加猖獗了。

“瘟疫的情况如何?”李凌的声音有些沙哑。

“淳于先生带着人,又在城西开辟了新的隔离区。”刘玥递过一份用炭笔写在羊皮上的简报,“今日新增病患三十七人,死亡十二人。药材……彻底没了。现在,我们只能用盐水清洗创口,用烈酒消毒。”

李凌沉默了片刻,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上的一枚青铜虎符——那是他亲手交给李玄机(工坊负责人)的,代表着工坊的最高调度权。“玄机那边……火药还剩多少?”

“李工头说,最多还能造出五颗‘震天雷’。”刘玥叹了口气,“昨天夜里,他亲自带着工匠们试爆了一颗,威力比之前大了不少,但也更不稳定。他说……再炸一次,可能连他自己都要被炸飞。”

李凌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容。这已经是他们最后的依仗了。五颗“震天雷”,五次机会。他必须确保每一次爆炸,都能给敌人造成最大的杀伤,并为最终的反击赢得时间。

“王爷,北城门外的斥候回来了。”一名亲兵匆匆走进行辕,打破了沉寂。

“快说!”李凌精神一振。

“启禀王爷!北城外大约十里处,发现大批匈奴骑兵正在集结!看旗帜,是……是休屠王的狼头纛!”亲兵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他们的数量……至少有五千骑!像是……像是要发动总攻了!”

“五千骑?!”刘玥脸色一变,“他们想干什么?难道……是想趁夜色掩护,直接攻城?”

李凌霍然站起身,身体因激动而微微摇晃,刘玥连忙伸手扶住他。“不对……”他盯着地图,眼神锐利如鹰隼,“休屠王如果真想攻城,不会只带五千骑。这更像是一次……佯攻!或者说,是试探!”

“试探?”

“没错!”李凌的目光扫过城内各处防御节点,“他们是在试探我们的虚实!看看我们还有多少守军,多少火药,甚至……看看我们是否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转向身边的亲兵,“传令下去!所有人各就各位!告诉高将军、张将军,人不卸甲,马不离鞍!今夜,谁敢松懈,军法处置!”

“诺!”亲兵大声应诺,转身离去。

夜色渐深,风声鹤唳。

匈奴大营的方向,突然亮起了无数的火把。紧接着,战鼓声、号角声如同潮水般响起,震得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来了!”城头上的士兵们紧张地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果然,数千名匈奴骑兵如同黑色的潮水,开始缓缓向狄道城移动。他们并未急于攻城,而是在距离城墙约五百步外停了下来,列成整齐的阵列。马背上的匈奴骑士们,一手持着弯刀,一手握着强弓,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般射向城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更让守军心惊的是,在匈奴骑兵的后方,数百名步兵正在快速搭建着简易的攻城器械——云梯、攻城槌,甚至还有一架巨大的投石机!

“他们……他们真的要攻城了!”老张的声音带着哭腔。

“不……”李凌死死地盯着远处的投石机,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他们在炫耀!炫耀他们的兵力,炫耀他们的器械!他们想让我们恐惧,想让我们在恐惧中犯错!”他转向刘玥,声音异常冷静,“玥儿,告诉所有守军,稳住! 我们有‘雷’,我们有城墙,我们……还有不甘心灭亡的意志!”

“嗯!”刘玥用力点头,转身快步离开,去传达命令。

战斗,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骤然爆发!

“放箭!”匈奴阵中,一名百夫长大声下令。

“咻咻咻——!”

遮天蔽日的箭雨,如同死神的镰刀,朝着城头倾泻而下!

“举盾!隐蔽!”高顺(城防总指挥)的怒吼声在城墙上回荡。

守军将士们迅速举起盾牌,蜷缩在垛口后面。箭矢射在盾牌上,发出“噗噗噗”的闷响,如同暴雨敲打在芭蕉叶上。虽然有盾牌防护,但仍有不少箭矢透过缝隙射入,造成了一些伤亡。

“稳住!他们只是试探性射击!”李凌的声音通过内卫传令兵,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城墙,“等他们靠近!等他们靠近再反击!”

匈奴骑兵并没有急于冲锋,他们在等待,等待投石机准备好。那架巨大的投石机,被数十名匈奴士兵推动着,缓慢地调整着角度,对准了城头的一处薄弱点——那里,正是前几天被撞塌一角后刚刚修复起来的城墙。

“王爷!他们要砸那里!”李玄机(工坊负责人)指着城下,焦急地喊道。他此刻正站在李凌身边,身上沾满了火药粉末,眼神中充满了担忧。

李凌的目光冰冷如刀:“我知道。玄机,你那边……准备好了吗?”

李玄机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三颗‘震天雷’,已经装填完毕!只等他们靠近,听王爷号令!”

李凌的目光再次投向城外。匈奴的投石机,终于调整完毕。巨大的木质杠杆,在数十名士兵的呐喊声中,开始缓缓扬起!

“就是现在!”李凌猛地举起手中的令旗!

“放——!”

随着一声令下,三名工匠合力点燃了引信,将三颗黑乎乎的“震天雷”奋力抛向空中!

三颗“震天雷”在空中划出三道弧线,带着死神的呼啸,朝着城外的匈奴投石机和密集的骑兵阵营坠落!

“轰——!!!”

第一颗“震天雷”,准确地落在了那架巨大的投石机旁!

“轰隆——!”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伴随着刺眼的火光和浓烈的硝烟,瞬间将那架投石机和周围的数十名匈奴士兵吞没!木屑、碎石、残肢断臂,如同暴雨般四处飞溅!

紧接着,第二颗、第三颗“震天雷”,也相继在匈奴骑兵的密集队列中爆炸!

“轰!轰!”

每一次爆炸,都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战马受惊,疯狂嘶鸣,人立而起!匈奴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恐怖打击吓得魂飞魄散,阵型瞬间大乱!

“汉人有妖法!快跑啊!”

“是天雷!天神降怒了!”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匈奴军中蔓延!原本整齐的阵列,瞬间变得七零八落!

“杀!”高顺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刻下令!

“杀!”

城墙上,幸存的守军将士们如同猛虎下山,呐喊着冲向城墙缺口!滚木礌石如同冰雹般砸下!淬毒的弩箭,精准地射向混乱的匈奴骑兵!

城下,李玄机亲自带领着手持简易长矛的死士,从隐蔽的侧门冲出,如同敢死队一般,冲向那些被爆炸吓得惊慌失措的匈奴士兵!

“杀!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守住城门!决不让胡虏踏入一步!”

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响成一片!整个战场,瞬间变成了一片血与火的炼狱!

李凌站在城头,任凭寒风刮过他苍白的脸庞。他看着下方浴血奋战的将士,看着那些如同疯魔般冲向敌人的死士,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知道,这三颗“震天雷”,几乎耗尽了他们最后的火药储备。但他更知道,这一击,彻底打乱了匈奴人的阵脚,也为他们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王爷!匈奴人撤了!”一名传令兵兴奋地跑来报告。

李凌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城外的匈奴营地,火光依旧,但骑兵已经开始缓缓后撤。那些刚才还不可一世的匈奴骑士,此刻脸上写满了惊恐和茫然。

“传令下去!”李凌的声音依旧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打扫战场,救治伤员!加固城防!告诉所有将士……我们,守住了!”

“诺!”传令兵大声应诺,飞奔而去。

战斗,暂时告一段落。但李凌知道,这并非结束,而是更残酷的开始。匈奴人虽然暂时退却,但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会卷土重来,而且,下一次,他们一定会更加疯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转过身,看向刘玥。刘玥正指挥着宫女和医官,将伤员抬往后方的临时医馆。她的脸上沾满了灰尘,眼神却异常明亮。

“玥儿,”李凌轻声唤道。

刘玥快步走来,扶住他的手臂:“凌霄,你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李凌摇摇头,握住她的手:“我没事。但是……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火药没了,粮食不多了,瘟疫还在蔓延……”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凝重,“我们必须想办法,主动出击,打破这个困局。”

刘玥看着他,眼中充满了担忧,但更多的是坚定:“凌霄,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什么好怕的。”

李凌微微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刘玥,有李玄机,有高顺、张嶷,有无数浴血奋战的将士,还有那些在绝望中依旧选择坚守的百姓。

“传令,”李凌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充满了力量,“召李玄机、张嶷、淳于意来见我。是时候……做最后的准备了。”

夜色,依旧深沉。但狄道城内,那盏在行辕木台上摇曳的烛火,却显得格外明亮。烛光下,李凌的目光,投向了远方。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他,必须成为那道,劈开黑暗的闪电。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四年四月初,祖凌公(20岁)抱病督战,于狄道城下以弱胜强,破匈奴五千人众。公智计百出,识破胡虏佯攻之计;恩威并施,以‘震天雷’神威震慑敌胆;身先士卒,虽体弱而志坚,终守城克敌。此役,王妃刘玥协理内外,李玄机献火药奇术,高顺、张嶷死战不退,军民同心,共谱孤城血战之壮歌。祖凌公之名,自此威震陇西,忠勇之名,播于四方。”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四年春,匈奴寇陇西,围狄道。镇西将军凌率麾下坚守,屡挫胡锋。至四月,击退匈奴五千骑,斩首数百级,胡虏引退。帝闻之,遣使犒军,褒凌‘忠勇’,赐爵‘昭武侯’(按:此处为官方史对李凌战功的肯定,但未提及‘震天雷’等细节)。” (注:正史侧重结果,隐去部分传奇细节)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魔胡围圣城(狄道),势若崩天,圣门将破。帝于病榻感信光示警,授雷火之术(震天雷)于圣侄玄机;显圣智,识胡虏诡计;彰圣威,以‘天雷’退敌。圣后刘玥贤德,圣将高顺、张嶷忠勇,万民同心,终护圣城不坠。此乃圣德感天,信光护佑之明证,紫霄帝业,于此奠基。”

野史·楚汉秘闻·孤城血火:“闻狄道被围日,城中粮绝水断,瘟疫横行,守军饥寒交迫,几近崩溃。然昭武王李凌虽病骨支离,智计过人,竟夜观星象,预判胡虏动向,遣张嶷北出疑兵扰敌。及胡骑五千人至,王亲登城楼,厉声叱喝,亲燃神雷(震天雷),火光冲天,胡虏骇退。更奇者,王妃刘玥亲率民妇,冒死送水,缝补甲胄,城中老幼皆泣,曰:‘王妃尚如此,我等安敢降!’后人有诗赞曰:‘病王守孤城,雷火破胡兵。王妃泣民泪,孤城终不倾。’”

(第七十四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