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58章 算缗斗智,暗流汹涌

公元前205年 汉·汉王三年 / 西楚·霸王三年 农历十一月初十

狄道城,岁暮天寒,朔风卷着细碎的雪粒,敲打着郡守府紧闭的窗棂。府内正堂,却因炭火盆烧得正旺而暖意融融,只是这暖意中,透着一股针尖对麦芒的紧绷与肃杀。

堂内分宾主落座。主位之上,李凌(19岁)一身玄色常服,神色平静,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着案几,目光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客位之首,一位年约三旬、面容清癯、目光炯炯有神、身着丞相府属官深衣的男子(属性预估:【随何,体质60,力量55,敏捷58,智力88,政治85,魅力78,幸运??,特长:辩才、筹算、察言观色】)正襟危坐,脸上带着公式化的、滴水不漏的微笑。他便是奉丞相萧何之命前来“核查账册”的特使,西曹掾随何。其身后,肃立着数名捧着算盘、竹简、笔墨的文吏,个个低眉顺眼,却透着一股精干之气。

“李将军,”随何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下官奉萧相国之命,循例核查陇西、北地两郡近年赋税、丁口、军籍、仓廪之数。此乃朝廷定制,关乎国用民生,亦为考评地方政绩之据。还望将军……鼎力配合。”他特意加重了最后四字,目光若有深意地扫过李凌。

李凌微微一笑,抬手示意:“随曹掾言重了。丞相关心边郡,遣使核查,乃分内之事。本王治军牧民,皆仰仗朝廷威德,自当坦荡无私,全力配合。李郡守——”

侍立一旁的陇西郡守李信(属性预估:【李信,体质65,力量68,敏捷60,智力75,政治70,魅力72,幸运??】)立刻上前一步:“下官在。”

“即刻将郡府一应簿册账目,悉数调来,供随曹掾及诸位先生查验。凡有所问,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凌吩咐道,语气坦然。

“诺!”李信躬身领命,转身对随何道:“随曹掾,请随下官至偏厅,账册已备齐。”

随何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本以为会遭遇各种推诿拖延,没想到李凌如此爽快。他不动声色地起身:“有劳李郡守。”带着一众文吏,随李信前往隔壁早已布置好的算房。

算房之内,烛火通明。

竹简、木牍堆叠如山,分门别类,看似杂乱,实则有序。陇西郡府的文吏与随何带来的丞相府计吏相对而坐,开始逐一核对。

随何并未亲自动手,而是负手立于一旁,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账目名称和编号,偶尔抽出一卷,快速浏览,问上几个关键问题。

“李郡守,去岁北地郡遭匈奴寇掠,损失颇巨,然今岁上缴赋税竟与往年持平?此中差额,从何弥补?”随何抽出一卷关于粮赋的竹简,看似随意地问道。

李信早有准备,从容答道:“回曹掾,去岁损失,已奏报丞相府备案。今岁赋税持平,一赖天佑,陇西今岁略丰;二赖将军率军民奋力自救,开垦新田,以工代赈,减少官府赈济支出;三来,与羌人互市,所得牛羊皮毛折价,部分充入府库,抵偿税赋。此皆有明细账目可查。”他示意文吏找出相应的市易账和垦田记录。

随何仔细核对了相关账目,数字大致吻合,虽觉其中或有腾挪(如互市利润可能被低估),但一时找不到明显破绽,只得暂且记下。

“另,郡兵名册记载,额定兵员五千,然今岁军饷、粮秣支用,似有超出?”随后又抛出一个尖锐问题。

李信面色不变:“曹掾明鉴。额定五千乃平日之数。然去岁至今,匈奴屡犯,战事频仍,将军奉王命募兵御侮,现有兵员实为七千三百余人,超编兵员之饷粮,皆从战时特别捐输及抄没匈奴、叛羌资产中支应,并未额外增加朝廷负担。此事亦曾行文禀明。”他再次出示了募兵令、捐输记录和战利品清单。

随何眉头微蹙。战时扩编,以战养战,确是常情,且李凌有“镇北将军,总督军事”之权,程序上并无大错。但他敏锐地感觉到,这超编的两千多人,恐怕皆是精锐,且对李凌忠心耿耿。

核查在一种表面客气、暗地较劲的氛围中进行了一整日。随何带来的都是算学高手,查账极细,而李信准备的账册也极为“周全”,滴水不漏。明面上的账目,几乎完美无缺,完全符合甚至优于一个经历战乱的边郡应有的表现。

然而,随何凭借其过人的智力和政治嗅觉,依然从一些细微之处,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比如,郡府账目中对“水泥”、“新式弩械”的记载语焉不详,仅以“工坊耗用”、“守城器械”等模糊名目带过,其具体产量、成本、流向成谜。

又比如,与羌人互市的规模、利润,似乎被有意低估。

再比如,李凌麾下那支战力惊人的“玄甲营”,其粮饷装备消耗,在郡兵账目中几乎找不到独立体现,仿佛被分摊消化于无形。

这些,都指向一个事实:李凌在陇西、北地,拥有一套独立于郡县府库之外的经济和军工体系!其规模和效率,远超朝廷所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夜幕降临,随何回到驿馆,屏退左右,独自在灯下沉思。

他摊开一卷空白的竹简,提笔蘸墨,开始草拟给丞相萧何的密报。

“……李凌治郡,明账无误,暗账难查。其于陇西,另起炉灶之势已成。水泥、弩械等物,恐皆由私坊秘制,不录公账。与羌互市,利甚厚,多充私用。兵力实超编,皆为其死士。观其举措,抚流民,练精兵,固城防,通羌胡,虽表面尊奉朝廷,然……其志恐非一隅之将。”

写至此,他笔锋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不得不承认,李凌所做的一切,确实极大地巩固了边防,安定了地方。若无私心,实为国之干臣。然其势大难制,已成事实。朝廷若逼之过甚,恐生大变;若放任不管,则尾大不掉。

“……臣以为,当下之策,宜抚其心,缓图之。可暂准其以战利品、市易之利充作军资,然需限定数额,按期上报。对其所请减免赋税、开放互市等事,可部分应允,以示恩宠,羁縻其心。至于水泥、弩械等秘法……或可遣匠官常驻‘学习’,徐徐图之,不宜强索,以免激变。另,需严密监控其与羌人、西域之往来,防其结交外援……”

这是一份老成谋国之见,既指出了隐患,又提出了相对稳妥的应对策略。随何封好密报,命心腹连夜送出。

次日,核查继续。

随何不再纠缠于总账,而是提出要实地查验粮仓、武库、以及……水泥工坊和弩械作坊。

李凌闻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果然来了!

“准。”他淡然下令,“李郡守,你亲自陪同随曹掾前往。凡不涉军机要密之处,皆可查看。”

“诺!”

狄道城内,大型官仓粮食堆积如山(部分是从北地紧急调来充门面的),账实相符。武库中刀枪弓弩齐全(多是缴获或旧式装备)。随何仔细查验,依旧找不到错处。

直到他们来到位于城南、戒备森严的工坊区。

巨大的水泥立窑正在冒着滚滚浓烟,工匠们忙碌不休。但随何发现,窑厂产量似乎并不高,且工匠对配比流程讳莫如深,只说是“祖传秘法,口口相传”。

而在弩械作坊,他们只能进入外坊,看到工匠在制作弩臂、弓弦,但核心的弩机连发结构、复合材料配方的车间,却被以“将军严令,擅入者斩”为由拒之门外。随何仅能看到一些成品弩,威力确非凡品,但具体如何造就,无从得知。

“李郡守,此等国之利器,为何如此秘而不宣?莫非……有不可告人之处?”随后语气转冷。

李信不卑不亢:“曹掾见谅。非是秘而不宣,实乃匈奴、‘影傀’细作无孔不入!前番有奸细欲纵火破坏,将军不得不防。此等技艺,若被敌国窃去,为祸更烈!丞相若需,将军言可遣匠官来学,然需立下军令状,确保技艺不泄,且学成后,需优先供给边军使用。”

一番话,有理有据,堵得随何无话可说。他深知,再强求,便是无理取闹了。

就在随何于明面上与李信周旋之时,一场暗地里的较量,已然同步展开。

随何带来的文吏中,有两人(属性预估:【密探甲,体质55,力量50,敏捷65,智力75,政治60,魅力50,幸运??,特长:伪装、记忆、密写】)借着核查账目、走访市集的机会,悄然收集着狄道城的各种信息:粮价、民心、军备细节、乃至对李凌的风评。他们甚至试图用金钱收买郡府小吏,打探更深层的消息。

然而,他们的一切行动,早已在赵老四(28岁)领导的玄甲卫(新成立的专门负责内部监察与反谍的机构)的严密监控之下。

“将军,那两名细作,今日又接触了市集一名帛商,似在打听陇西与西域贸易的细节。已被我方人员控制。”赵老四低声向李凌汇报。

“不必打草惊蛇。”李凌目光幽冷,“他们想知道什么,就让他们知道一些……我们想让他们知道的。比如,互市利润微薄,民生艰难,军费拮据等等。”

“明白!”赵老四心领神会。

与此同时,随何本人也遭遇了一场“意外”的试探。

是夜,一名自称是陇西没落李氏旁支老者(实为“影傀”外围人员冒充)的人,通过驿馆仆役,向随何“秘密”投书,信中隐晦地控诉李凌“打压宗亲,独揽大权”,并暗示其“与匈奴战和不定,似有隐情”。

随何看完信,面色凝重,却未立即表态。他深知此事蹊跷,可能是有人借刀杀人,也可能是真有其事。他将信密藏,决定暗中观察。

核查进行到第五日,随何基本完成了明面上的工作。

账目无误,仓储充实,民心……似乎颇为安定,甚至对李凌多有赞誉。但他心中的疑虑却更深了。这一切太“完美”了,完美得像是一个精心编织的幌子。他确信,在李凌温和配合的表象之下,必然隐藏着一个庞大的、不为人知的独立王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决定进行最后一次试探。

这一日,他当着李凌和李信的面,郑重提出:“李将军,下官核查已毕,陇西政务,井井有条,将军之功,下官定当禀明丞相。然,北地郡……张堪郡守处,账目似有几处存疑,需下官亲往泥阳核对,还请将军行个方便。”

他要亲赴北地!那里刚经历大战,破绽必然更多!而且,他要亲眼看看李凌对北地的控制力到底有多强!

李信面色微变,看向李凌。

李凌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随曹掾有所不知,北地郡近日恐有雪灾,道路难行。且匈奴新败,溃兵游骑未尽,恐有不测。曹掾身负重任,若有闪失,本王如何向丞相交代?”

“为国事操劳,何惧险阻?”随何坚持道,“下官自有护卫,请将军放心。”

李凌沉吟片刻,忽然笑道:“既然曹掾执意要去,本王岂能阻拦?这样,本王派一队精锐骑兵,护送曹掾前往泥阳。如此,可保万全。”

随何心中一凛。派兵“护送”?这是保护,还是监视?但他无法拒绝,只得拱手:“多谢将军厚意。”

“此外,”李凌话锋一转,“本王正好也要巡视北地防务,便与曹掾同行吧。沿途也好向曹掾请教一些治国安邦之道。”

他要亲自盯着随何!绝不能让他在北地乱窜,发现那些真正核心的东西,比如正在秘密扩建的第二水泥工坊、战马培育场以及隐藏的军械库!

随何眼角微微一抽,心知此行恐怕难有收获了,但只得应道:“能与将军同行,下官荣幸之至。”

于是,一支奇怪的队伍离开了狄道城。

队伍中央是御史大夫的特使随何及其属员,前后左右却是李凌亲率的五百玄甲精骑“护送”。李凌本人与随何并肩而行,谈笑风生,看似融洽,实则各怀心思。

一路上,李凌主动介绍边防情况,指点江山,看似毫无保留,却总是巧妙地避开某些敏感区域。每到一处城邑,地方官吏早已得到消息,接待周到,账目准备齐全,应答如流。

随何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力无处使。他越发确信,李凌对两郡的控制,已到了水泼不进、针插不入的地步。

就在队伍即将抵达泥阳城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了!

途径一处名为黑风峡的险要地段时,两侧山崖上突然滚落无数巨石,砸向队伍!同时,数十支冷箭从密林中射出,目标直指被玄甲骑簇拥在中心的李凌和随何!

“有埋伏!保护将军!保护特使!”赵老四怒吼一声,玄甲骑瞬间反应,举盾护卫,拔刀迎敌!

李凌眼中寒光一闪,猛地将随何拉下马,躲到一块巨岩之后!110点的敏捷让他险之又险地避开了几支致命的弩箭!

“是冲我来的?还是……冲他?”李凌心念电转。这埋伏时机、地点太过巧合!

随何吓得面色苍白,惊魂未定地看着外面玄甲骑与一群黑衣死士的激烈搏杀。那些死士武功高强,悍不畏死,显然是专业杀手!

战斗很快结束。玄甲骑付出十余人伤亡的代价,全歼了刺客,但未能留下活口。刺客尸体上,除了常规兵器,别无他物。

“查!”李凌面沉如水。

赵老四仔细搜查后,回来低声禀报:“将军,刺客所用箭矢,似是……羌人制式,但做工更精良。其中一具尸体臂上,有极淡的火焰扭曲暗影痕迹,似是‘影傀’!”

羌人制式?影傀痕迹?

李凌目光瞬间扫向惊魂未定的随何。

是“影傀”想杀自己,嫁祸羌人,破坏和议?还是……有人想杀随何,嫁祸给自己,彻底激化朝廷与自己的矛盾?亦或是一石二鸟?

随何显然也想到了各种可能,脸色变幻不定,看李凌的眼神充满了惊疑与后怕。

“随曹掾受惊了。”李凌扶起他,语气平静,“看来,这陇西地界,想让你我死的人,不在少数啊。此事,本王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给丞相一个交代。”

随何深吸一口气,勉强镇定下来,拱手道:“多谢将军救命之恩。此事……下官亦会如实禀报丞相。” 他已明白,这趟浑水,远比他想象的更深、更危险。

经此一吓,随何巡查北地的心思淡了大半。在泥阳草草核对了几处账目(自然又是毫无破绽)后,便以“行程已毕”为由,提出返回荥阳复命。

李凌并未挽留,派兵“护送”其至陇东地界。

一场声势浩大的朝廷核查,最终以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和双方心照不宣的警惕与妥协,暂告段落。

送走随何,李凌站在狄道城头,望着东南方向,目光冰冷。

随意的查账,虽未抓到实质把柄,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朝廷的猜忌已从暗中转为半公开,双方的信任降至冰点。

而那场诡异的刺杀,更是将水搅浑。“影傀”的身影再次浮现,其目的愈发难以揣测。

“赵老四。”

“末将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玄甲卫需进一步扩充,不仅要对外,更要对内!严密监控郡内所有可疑人员,尤其是与外界有接触的官吏、商贾!凡有通敌、泄密嫌疑者,宁错杀,不放过!”

“诺!”

“传令张堪、李信,所有核心工坊、粮仓、军械库,转移至更隐秘之处!明面上的账目,做得再漂亮些!”

“诺!”

“另外,加大对羌人各部的渗透与控制。那批箭矢……给我查!到底是哪一部在暗中与‘影傀’或匈奴勾结!”

“末将明白!”

寒风凛冽,李凌的心却比冰雪更冷。

他知道,与荥阳的博弈,从此刻起,进入了全新的、更凶险的阶段。不再是战场上的明刀明枪,而是朝堂上的算计、经济上的控制、以及暗地里的阴谋诡计。

他必须更快地积蓄力量,更稳地掌控地盘,才能在这即将到来的惊涛骇浪中,屹立不倒。

“系统,调出当前资源列表。”他心中默念。信仰值经过此番风波,缓慢增长至50点。他需要将这些点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叮!信仰值:50点。可兑换:初级情报分析术(30点)、初级经济战法(25点)、初级民心引导术(20点)……】

看着琳琅满目的选项,李凌的目光变得愈发深邃。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三年冬,丞相使臣随何至陇西核查,祖凌公(19岁)明账示之,暗藏机枢,周旋自如。使臣智高,然难觅实据。公更借‘影傀’行刺之事,反惊使臣,示边陲之险。朝廷探爪,终无功而返,然猜忌愈深。公乃强化内卫,深藏根基,广布耳目于羌胡,以御暗流。与荥阳之隙,已由沙场转至朝堂帷幄、经济暗战,公临危应变,隐然自立之局更固。”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三年冬,丞相府核计诸郡国,陇西、北地政绩斐然。” (按:正史掩盖所有暗流)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伪相(萧何)遣魔使(随何)以算缗之名,行窥探之实。帝显圣智,以完美假账惑之,保圣基无泄。魔首‘影傀’再行魔刺,欲乱局势,帝破之,反惊魔使。伪朝算计落空,然其恶念已彰。帝乃强化圣卫,深隐圣工,广布圣耳,以应魔劫。圣凡之争,入暗面。”

* 野史·楚汉秘闻·黑风峡刺:“闻随何查账陇西,李凌虚与委蛇,账目滴水不漏。随何欲赴北地深查,李凌亲‘陪’。途中有刺客伏于黑风峡,箭射李凌与随何,所用竟有羌人箭矢。玄甲营力战护主,尽诛刺客,然活口皆亡。或云此乃‘影傀’之计,欲杀李凌嫁祸羌人,或杀随何嫁祸李凌;亦或云李凌自导自演,惊走随何。真相成谜,然随何确受惊,匆匆返荥阳,李凌对两郡掌控,更显莫测。”

(第五十八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