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27章 秋汛将至,山雨欲来

公元前189年 汉前少帝四年 农历七月末至八月初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时近夏末秋初,北地高原的气候开始显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白日的阳光虽仍保有盛夏的余威,但热度已不似先前那般酷烈,天际时常堆积起蓬松的、边缘被阳光镶上金边的积云。早晚的凉意愈发明显,清晨的草叶上常凝结着晶莹的露珠,夜晚需加盖薄衾才能安眠。最显着的变化来自于雨水。相较于夏季的雷阵雨,此时的降水变得绵长而持久,天空时常阴沉数日,洒下淅淅沥沥、带着凉意的秋雨。这雨水对于刚刚完成夏收、正值秋播关键期的农田而言,既是甘霖,也潜藏着隐患——若降雨过急过猛,恐引发山洪,冲毁田亩道路;若连绵不绝,则会影响秋播进度,导致种子霉烂,出苗不齐。湟水及其支流的水位明显上涨,水流变得浑浊而湍急,拍打着岸边的岩石,发出沉闷的轰响。狄道城内,官府已发布文告,提醒沿河百姓注意防洪,并组织民夫加固堤防,疏浚城内沟渠。田野里,农人们正抢在雨水的间隙,奋力进行秋播,期盼着在土地封冻前,新种的麦粒能扎下根须,安然越冬。整个北地郡,在秋雨带来的湿润与凉意中,忙碌而有序。然而,这种忙碌与有序之下,一种比自然界的风雨更为迫近的紧张气氛,正随着边关不断传来的加密军报而日益浓重。靖王李凌的书房中,那张巨大的西北边境舆图前,气氛日益凝重。来自“潜渊”计划的多条情报线索,如同汇入江河的溪流,逐渐指向一个清晰而危险的结论:朔方都督虫达,即将动手。

七月廿八,一场秋雨从凌晨便开始下,雨势不急,但连绵不绝,直到午后仍未停歇。雨水敲打着王府书房外的芭蕉叶,发出单调而持续的沙沙声。书房内,炭火盆驱散着湿气,李凌正与郡丞公孙阙、都尉高顺进行一场机密军议。长史周勃因需督导秋播及防洪事宜,未能列席。

“王爷,‘鱼肠’小组冒死传回最新密报。”公孙阙的声音压得很低,几乎被雨声掩盖,但内容却字字千钧,“虫达已密令其麾下各部,于八月初十前,完成所有战备集结。其本部精兵两万,并王勇部一万五千人,已陆续向边境线我方一侧秘密移动,囤积于距我边境约五十里的几个隐蔽山谷中。粮草军械,也已大量前运。此外,虫达派往太原的心腹已返回,似带回了某种承诺或支持。”

高顺接着禀报,脸色铁青:“末将派出的斥候也证实了这一点。边境线对面,胡骑活动异常频繁,且多为精锐夜不收,极力清除我方哨探。昨日,我一支精干斥候小队在试图渗透侦察时,与敌遭遇,血战后方得脱身,带回的消息是,敌军大营连绵,炊烟遮天,兵力绝不止三万之数。看来,虫达是倾巢而出,志在必得!”

李凌站在舆图前,目光紧紧锁定在代表朔方军可能进攻路线的几个箭头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雨声敲窗,更衬出室内的寂静与压抑。

“八月初十……”李凌缓缓重复着这个日期,眼中寒光一闪,“秋播正忙,秋汛将至,真是选了个‘好’时机。他是想趁我军民忙于农事,天候又不利于我军骑兵机动之时,打我个措手不及。”

“王爷,敌军势大,且蓄谋已久。我北地能战之兵,满打满算不过两万余人,还需分兵守备各处关隘城池,兵力处于劣势。是否……应立即向长安急报求援?”高顺语气沉重地建议。

“求援?”李凌转过身,脸上看不出喜怒,“长安?勃兄(指灌婴侯)或有心相助,然朝廷诸公,扯皮推诿,等援军到来,我狄道怕是早已化为焦土!远水难解近渴。况且,我北地之事,终须我北地自行解决!依赖他人,终非长久之计。”

【系统提示:宿主面对敌军压境的巨大军事压力,展现出极强的自主性与战略担当,拒绝被动等待外援,决心依靠自身力量御敌,展现出作为一方雄主的魄力与自信… 宿主状态:于大战前夕保持极度冷静,审时度势,决策独立,正迅速将统治状态切换至全面战争模式…】

“王爷所言极是!”公孙阙接口道,“然,敌众我寡,硬拼恐非上策。当以坚守疲敌,伺机破之为主。狄道城高池深,粮草充足,足以久守。只要挫其锐气,待其久攻不下,师老兵疲,内部分歧必现,届时或可联合河西,甚至利用‘吴钩’小组,内外夹击,方有胜算。”

李凌点了点头,走到沙盘前,目光锐利地扫过狄道城及周边地形:“子通先生之策,老成持重。然,绝不能任由虫达从容围城。我需在其兵临城下之前,乃至其进军途中,就不断削弱他,打击他,让他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

他猛地一拍沙盘边缘,决然下令:“高顺将军!”

“末将在!”

“即日起,北地郡进入全面临战状态!所有边军、屯田兵,停止轮休,取消秋播助农任务,立即归建!各营按预定方案,进入指定防御阵地!狄道城防,交由你全权负责,立即进行最终检查加固!滚木擂石、火油金汁、箭矢弩机,务必充足!城内实行战时管制,宵禁提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诺!末将誓与狄道共存亡!”高顺慨然领命。

“子通先生!”李凌转向公孙阙。

“臣在!”

“情报工作,乃此战胜负关键!‘潜渊’计划所有人员,进入最高活动状态!不惜一切代价,我要知道虫达确切的进攻路线、兵力部署、主攻方向,乃至其粮草囤积地、指挥部位置!加强对王勇部的渗透,寻机煽动其部不满,若能令其临阵倒戈或消极避战,记你首功!河西方向,立即派遣密使,告知休屠、浑邪首领,朔方大军压境,若我北地有失,下一个便是他们!要他们集结兵力,陈兵边境,以为声援,若有可能,袭扰朔方侧后!”

“臣明白!定让虫达变成聋子、瞎子!”公孙阙肃然道。

“还有,”李凌沉吟片刻,“即刻以六百里加急,向长安上表!不必哀求援军,只陈明朔方虫达无故兴兵,大举入侵我北地,我郡军民决心誓死抗敌,卫我疆土!请朝廷速派重臣,持节前来调停勘验!此举,一为占住大义名分,二来……若朝廷真能派来钦差,或许能对虫达形成些许牵制,至少让他有所顾忌。”

“王爷深谋远虑!臣即刻去办!”公孙阙领命。

计议已定,高顺与公孙阙匆匆离去,整个北地郡的战争机器,随着这几道命令,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轰然启动。雨幕中,一队队斥候顶风冒雨,冲出狄道,奔向边境各个方向;军营里号角连营,士卒们擦拭兵器,检查甲胄,气氛肃杀;城内,民夫被组织起来,向城头搬运守城器械;郡府各曹署灯火通明,文书官吏忙碌地调配着粮草物资。

命令下达后,李凌独自在书房中伫立良久。窗外雨声未歇,他的心情也如同这天气一般,阴沉而凝重。这是一场关乎北地存亡的决战,敌我力量悬殊,前景难料。他走到书架旁,取下那枚已然暗淡无光、布满裂纹的“祖龙魂佩”,握在掌心,冰凉的触感传来。这枚曾伴随他穿越乱世、屡次助他化险为夷的信物,如今已彻底沉寂。未来的路,只能靠他自己,靠北地的军民去闯了。

“父王。”一个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是李玄业,他不知何时来了,小小的身影站在门边,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严肃。

李凌收起魂佩,转过身,脸上挤出一丝温和:“业儿,你怎么来了?”

“儿臣听说……朔方要打大仗了。”李玄业走进来,仰头看着父亲,“周世伯和公孙先生都行色匆匆,城里气氛也不同了。”

李凌看着儿子,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蹲下身,平视着儿子的眼睛:“是的,业儿,一场大战,不可避免。怕吗?”

李玄业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小拳头微微握紧:“有点怕……但更怕父王和叔伯们辛苦。儿臣……儿臣能做什么吗?”

李凌心中一动,摸了摸儿子的头:“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跟着先生读书,有空去郡府看看周世伯他们如何处理政务,尤其是粮草调配、民夫征发这些事。仗要打,但后方不能乱。你要学着看,学着记。真到了紧要关头,或许……父王还有更重要的事交给你。”

李玄业似懂非懂,但看到父亲眼中的信任与期望,重重地点了点头:“儿臣明白了!儿臣一定用心学!”

望着儿子离去的背影,李凌的目光重新变得坚定。为了这片土地,为了追随他的人们,也为了业儿的未来,这一战,他绝不能输!

八月初一,雨势渐歇,但天色依旧阴沉。边境急报如雪片般飞来:朔方军前锋已开始清除边境障碍,小规模接触战爆发。北地军依令且战且退,利用烽燧、堡寨层层阻击,迟滞敌军。狄道城内,最后一批秋播的种子抢在雨歇的间隙被播下。整个北地,如同一张逐渐拉满的强弓,箭矢直指东方,静待着那场注定到来的狂风暴雨。山雨,已然欲来。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前少帝纪:“(前少帝)四年秋,朔方都督虫达举兵寇北地,靖王凌勒兵拒守。”

* 家族史·始祖本纪:“前少帝四年七月下,凌公得确报,虫达将大举入寇。遂召公孙阙、高顺,定策御敌:整军备,固城防,广谍报,联河西,表朝廷。北地全面临战,世子玄业预闻其事。”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邻镇倾巢来犯,上帝整军经武,圣域严阵以待。”

* 北地秘录·凌公备大战:“虫达倾师来攻,李凌从容部署,外拒强敌,内安民心,世子亦预戎机,北地同仇敌忾。”

(第三百二十七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