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17章 岁末祭祖,暗流隐现

公元前189年 汉前少帝四年 农历正月初一

凛冬的酷寒,在岁末年初之际达到了顶峰。狄道城内外,银装素裹,积雪皑皑,屋檐下悬挂着长长的冰棱,在稀薄的冬日阳光下闪烁着刺目的寒光。朔风依旧凛冽,但相较于前些日子的狂暴,似乎也因年节的到来而稍稍收敛了几分锋芒。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常的气息,那是柴火燃烧特有的烟火气、祭祀用的香烛味,以及尽管微弱却切实存在的、属于节日的期盼与肃穆。连续数年的丰稔,尤其是刚刚过去的、在战火洗礼后仍能获得空前丰收的一年,使得北地郡的这个新年,承载了远超以往的安稳与希望。尽管边关的威胁依旧如悬顶之剑,尽管与朔方的龃龉尚未消弭,但此刻,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军民们更愿意暂时放下忧虑,沉浸在难得的安宁与对未来的祈福之中。对于靖王李凌而言,新年不仅意味着时间的更迭,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仪式节点——祭祀祖先。这不仅是维系家族血脉认同、凝聚人心的重要典礼,更是向治下臣民展示李氏家族传承有序、根基深厚的绝佳时机。尤其在今年,嫡子李玄业已年届九岁(虚岁),心智渐开,正是引导其正式参与家族重大仪式,感受责任,强化其继承人身份认同的关键时刻。因此,李凌决定,今年的岁末祭祖,不仅要办得格外隆重,更要让李玄业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使其深刻理解“家”与“国”、“祖”与“业”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正月初一,元日。天色未明,狄道城内已是人影攒动。依照礼制,郡府早已颁下告示,今日免除一切非紧急公务,与民同乐。家家户户清扫门庭,更换桃符,准备简单的祭品,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孩童们穿着难得的新衣,在雪地里嬉戏,笑声为严寒的冬日增添了几分暖意。城中的主要街道上,官府组织了舞龙、傩戏等表演,引来阵阵喝彩。然而,整个狄道城最为庄严肃穆的地方,莫过于城北新近扩建完成的靖王府宗庙。这座庙宇虽不及长安刘氏宗庙那般宏伟,但在北地已属最高规制,青砖灰瓦,飞檐斗拱,显得古朴而庄严。庙前广场开阔,汉白玉铺地,虽被积雪覆盖,却早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辰时初刻,靖王府中门大开。李凌身着庄重的玄色王服,头戴九旒冕冠,神色肃穆,缓步而出。其身后,正妻靖安公主刘玥盛装华服,雍容典雅。再之后,便是今日格外引人注目的嫡子李玄业。年仅九岁的他,穿着一身特制的缩小版爵服,小脸紧绷,眼神中既有紧张,更有一种被委以重任的郑重。妾室萧姝、韩萱、吕贞及各房子弟、有头有脸的宗族长老、郡府核心僚属如周勃、公孙阙、高顺等,皆按品级着礼服,紧随其后。队伍浩浩荡荡,寂静无声,唯有靴履踏在雪地上发出的“咯吱”声,以及仪仗队伍中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的声音,更添肃杀庄严之气。

队伍抵达宗庙前,钟磬齐鸣。李凌率众在庙门外整冠肃立,静候吉时。李玄业紧紧跟在父亲身后,小手微微攥着衣角,努力模仿着父亲的沉稳姿态。他偷偷抬眼望去,只见宗庙大门洞开,里面烛火通明,香烟缭绕,供奉着李氏列祖列宗的牌位,最上方正是追尊的昭武始祖之位。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感,压在了他幼小的心头。

吉时到,赞礼官高唱:“吉时已至,启户——迎神——”

沉重的庙门被缓缓推开,李凌深吸一口气,率先迈步,踏入庙内。刘玥、李玄业及众人依次鱼贯而入。庙内,烛光摇曳,映照着牌位上鎏金的字迹,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

祭祀仪式依古礼进行,极其繁琐而严谨。迎神、奠帛、初献、亚献、终献、饮福受胙、送神、望瘗……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制和祝祷词。李凌作为家主,主祭全程,动作一丝不苟,神情庄重虔诚。在“初献”环节,他亲自将最珍贵的祭品——太牢(牛、羊、猪三牲俱全)献于始祖牌位前,然后跪拜诵读祭文。祭文由长史周勃精心撰写,回顾了李氏家族源流,颂扬先祖功德,禀报了去岁北地郡在李凌治理下取得的文治武功(击退匈奴、连年丰稔、安抚羌胡等),并祈求祖先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家国安康。

【系统提示:宿主通过庄严的宗庙祭祀仪式,强化家族内部凝聚力与身份认同,并向外界展示统治的合法性与延续性,同时将继承人正式引入家族权力核心仪式,展现出对传统礼制与家族传承的高度重视… 宿主状态:于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仪式巩固权威,深化代际传承,统治根基更显厚重与正统…】

最为关键的环节出现在“亚献”。按照礼制,此环节通常由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或继承人完成。往年,此职多由宗族长老代行。但今年,李凌在完成初献后,并未示意长老上前,而是将目光转向了身后的李玄业。

“业儿,”李凌的声音在寂静的庙堂中格外清晰,“上前,行亚献之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言一出,庙内众人虽表面不动声色,但内心皆是一震。这意味着,靖王正式在如此庄重的场合,明确了世子的地位!周勃、公孙阙等人眼中露出欣慰与期待之色。刘玥看着儿子,目光中充满鼓励。

李玄业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狂跳的心,在赞礼官的引导下,迈着尽可能稳健的步伐,走到父亲身侧。一名侍从将盛有酒醴的玉爵递到他手中。酒杯有些沉,他双手捧住,走到祭案前,依照事先反复演练的礼仪,躬身,奠酒,再拜。动作虽略显稚嫩,但一气呵成,未有差错。

“维,昭武李氏嗣孙玄业,谨以清酌庶羞,敢昭告于列祖列宗……”他清晰而认真地诵读着简短的亚献祝文,声音虽带着童音,却异常坚定。这一刻,他仿佛不再是那个在父亲书房里听课的孩童,而是真正开始承担起家族未来的继承人。

李凌看着儿子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柔和与期许。

整个祭祀过程持续了近一个时辰。当最后一道程序“望瘗”(将祭品埋入土中)完成,钟磬再次鸣响,宣告礼成。众人依次退出宗庙,虽然疲惫,但脸上都带着完成一件大事后的肃穆与释然。

祭祀结束后,按照惯例,李凌在王府设宴,款待宗族长老和郡府重臣,共庆新年。宴席上,气氛轻松了许多。李玄业坐在母亲下首,经历了上午庄严的仪式,他显得比平日更加沉静,小口吃着东西,听着长辈们谈论政务、边事,偶尔父亲问起,也能得体地回答几句,展现出良好的教养。

酒过三巡,公孙阙借敬酒之机,低声向李凌禀报了一条刚收到的消息:“王爷,边境斥候密报,朔方王勇部,近日似有异动,其巡逻骑兵的活动范围,较前些时日有所扩大,且频频靠近我边境线,似在侦察什么。另,河西方面,休屠部使者私下透露,其部与浑邪部之间,因草场划分,似有小的摩擦。”

李凌闻言,举杯的手微微一顿,面色不变,低声道:“知道了。新年之际,虫达和王勇也不让人安生。加派侦骑,严密监视,但切勿主动挑衅。河西之事,静观其变,必要时可从中斡旋,勿使其矛盾激化,影响大局。”

“诺。”公孙阙领命,退下。

这个小插曲并未影响宴会的整体气氛,但却像一粒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李凌心中漾开一圈涟漪。他深知,表面的祥和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新年伊始,新的挑战或许已在酝酿。

宴席散去,已是午后。李凌带着些许酒意,却无倦容,信步来到王府后园的一座高亭。凭栏远眺,整个狄道城尽收眼底。白雪覆盖的屋顶,袅袅升起的炊烟,远处隐约传来的孩童嬉闹声,构成一幅安宁的画卷。

李玄业悄悄来到父亲身边,安静地站着。

“业儿,今日祭祖,有何感受?”李凌没有回头,望着远方问道。

李玄业想了想,认真回答:“回父王,孩儿觉得……很重。那些牌位,代表着好多辈的先人。孩儿今日站在这里,是因为他们。将来,孩儿也要对得起他们,对得起父王今日的期望。”

李凌转过身,看着儿子清澈却坚定的眼神,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能想到这一层,很好。祭祖,非仅为仪式,更是提醒我等,今日之基业,得来不易,守成更难。需时时不忘根本,慎终追远,方能行稳致远。”

“孩儿明白了。”李玄业郑重地点点头。

夕阳的余晖洒在父子二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旧岁已除,新年已至,北地的未来,就在这无声的传承与日益清晰的暗流中,悄然铺展开去。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前少帝纪:“(前少帝)四年春正月,北地靖王凌祠祭于祖庙,世子玄业亚献。”

* 家族史·始祖本纪:“前少帝四年元日,凌公率宗族臣僚,隆重祭祀于狄道宗庙。嫡子玄业年九岁,初行亚献之礼,举止合度,昭示嗣位。是日,虽闻朔方异动、河西微隙,然凌公处之泰然,北地迎新岁,气象肃穆而暗藏机锋。”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上帝元日祀祖,圣嗣初献,圣脉绵延,虽暗流潜生,圣心不移。”

* 北地秘录·元日祭祖定嗣:“李凌于新岁元日盛大祭祖,令世子玄业行亚献礼,正式确立其继承人地位。是日虽得边境不宁之报,然庆典如仪,稳如磐石。”

(第三百一十七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