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11章 秋收定鼎,西联羌胡

公元前190年 汉前少帝三年 农历七月至八月

盛夏的酷热逐渐消散,北地高原迎来了天高云淡的初秋。经历了春耕的辛勤播种与夏耘的精心管护,广袤的田野迎来了最为丰硕的时刻。粟黍低垂,穗头饱满,在秋风中翻滚着金黄的波浪;麦田也已黄透,等待着最后的收割。连续第五个丰年已成定局,仓廪充实近在眼前。狄道城外,通往各处的官道上,运送新粮的车辆开始增多,空气中弥漫着新谷特有的醇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沁人心脾。军民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去岁战火的阴霾似乎已被这沉甸甸的丰收景象彻底驱散。然而,靖王李凌并未沉浸于这五谷丰登的满足之中。与朔方都督府那场未彻底解决的边境摩擦,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提醒他外部威胁并未远离。匈奴稽鬻部虽败退北遁,然其主力尚存,休养生息后难保不会卷土重来。东面长安朝廷的态度依旧微妙难测。值此秋收定鼎、人心振奋之际,李凌决意采取更为主动的策略,利用北地连年丰稔积累的物质优势与此次成功抵御匈奴所提升的威望,将战略触角进一步向西延伸,深化与河西走廊羌胡部落的联系,以期构建一道更为稳固的西部屏障,并为未来可能的变化预布棋子。秋收,不仅是收获粮食的季节,更是北地巩固基业、拓展影响力的关键节点。

七月初,秋收大幕徐徐拉开。郡府长史周勃坐镇狄道,统筹全局,指令各曹署全力投入到紧张的收割、运输、晾晒、入库工作中。得益于连年兴修水利、精耕细作以及相对风调雨顺,今岁的收成比去岁更为可观,各县报来的预估产量屡创新高。狄道大仓及各处新建、修缮的仓廪再次面临“仓容”的考验。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军民协力,抢抓农时,确保颗粒归仓。一派繁忙而喜悦的丰收景象。

然而,就在这丰收的喧嚣中,郡丞公孙阙带来的一则消息,引起了李凌的高度重视。河西走廊的休屠王和浑邪王(均为较大羌胡部落首领的称谓)再次遣来密使,此次不仅携带了更贵重的礼物,还带来了更为明确且迫切的口信:稽鬻北遁后,对其旧部的控制力减弱,河西诸部心思浮动,休屠、浑邪二部欲趁势摆脱匈奴羁縻,但担心稽鬻报复或周边其他部落觊觎,故而希望与北地郡缔结更为紧密的盟约,甚至请求李凌能派遣少量“指导”人员,帮助其训练士卒,巩固防御。

“王爷,此乃天赐良机!”公孙阙分析道,“若能与休屠、浑邪等大部结盟,则我西陲可获千里屏障,稽鬻再欲南犯,需先过此关。且河西水草丰美,良马遍地,若能通过盟约稳定获取战马,于我北地军力提升大有裨益。”

都尉高顺却持谨慎态度:“王爷,胡人反复无常,其言未必可信。结盟之事,牵扯甚大,若应其所请,派遣人员,万一事泄,恐授朔方、乃至长安以‘交通外藩、图谋不轨’之口实。且若其内部生变,我派遣人员安危难料。”

周勃也忧虑道:“结盟需耗费钱粮物资,今虽丰收,然府库之用,当以固本为先。支援外藩,恐非长久之计。”

李凌静听诸人意见,目光投向悬挂于壁的西域河西地图,手指缓缓划过狄道以西直至敦煌的广袤区域,沉吟良久。

“河西之地,战略地位至关重要,乃汉家与匈奴必争之所。今稽鬻新败,河西空虚,诸部离心,确是我北地西向拓展影响力之良机。”李凌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然,高顺将军与勃兄所虑,亦在情理。与羌胡交往,如涉渊冰,不可不慎。”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决断道:“故此,‘西联’之策,当以‘稳’字当头,‘利’字牵引,‘实’字落地。不图虚名,但求实效。”

他具体部署道:

“其一,子通先生,由你亲自遴选精干可靠之人,组成使团,秘密前往休屠、浑邪二部。使团明面身份可为商队,携带我北地特产如精美丝绸、漆器、茶叶及部分粮食作为礼物。你的任务有三:一,实地考察二部真实情况,包括其兵力、牧场、对匈奴及其他部落的态度、内部是否团结;二,与其首领密谈,可原则上同意结好,但盟约形式不必拘泥于汉家仪轨,可效仿草原‘盟誓’之俗,重在诚意。我可承诺,在其遭受稽鬻或其他敌对部落攻击时,视情况提供必要物资援助(如铁器、药材)乃至有限的军事策应,但绝不承诺派兵直接参战;三,关于派遣‘指导’人员之事,可允其派遣少量青年才俊至我北地学吏馆或军中‘观摩学习’,但我方人员暂不进入其地,以免授人口实。一切交往,需隐秘进行,对外严守秘密。”

“其二,勃兄,秋收之后,府库充盈,可划拨部分盈余,设立‘西事专项’,用于与河西交往之开销。然,所有支出,需有明细账目,确保用在刀刃上。与河西互市,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公平交易,使其切实感受到与北地交好之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其三,高顺将军,军备不可松懈。秋收期间,边境巡逻照常,尤其加强对朔方方向的监视,严防其趁我忙于秋收或西向联络之际,再生事端。新获之河西马匹,需精心饲养,择优充入军中,加强骑兵训练。”

“其四,”李凌目光扫过三人,“所有与河西联络之事,仅限于我等核心数人知晓,对外一律宣称仅为扩大边市贸易。即便在郡府内部,亦需严格控制消息。待时机成熟,再行公开。”

【系统提示:宿主在内部巩固、外部压力缓和的战略窗口期,果断采取西向拓展策略,旨在构建战略纵深、获取关键资源,同时保持高度谨慎,避免过早暴露战略意图,展现出卓越的战略前瞻性与风险控制能力… 宿主状态:于丰收安定中谋求进取,外交手腕更趋灵活务实,统治格局向区域性战略主导者演进…】

计议已定,北地郡在繁忙的秋收中,悄然启动了对河西的战略经营。公孙阙精心挑选了数名通晓羌胡语言、熟悉河西地理、且绝对忠诚的属下,组成一支精干的商队,携带重礼,于七月中旬悄然离开狄道,向西进入河西走廊。与此同时,秋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一车车的粮食被运往各地粮仓,府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充实起来。边境互市在官府的规范下更加繁荣,北地的物产与羌胡的牲畜交易频繁,关系日趋融洽。

李凌在督导秋收之余,亦不忘对继承人的培养。他时常带着李玄业巡视粮仓,观看粮食入库的过程,并讲解仓储管理、粮秣调配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业儿,你可知,这满仓粮食,不仅是饱腹之物,更是安定人心、稳固江山之本?”李凌指着堆积如山的谷堆,对儿子说道,“有了足够的粮食,军心可稳,民心可安,即便遇上天灾**,亦有应对之资。与河西交好,获取良马,增强军力,亦是守护这些粮食、守护我北地百姓的手段。”

李玄业仰头看着金黄的谷物,认真地点点头:“父王,孩儿明白了。治国就像持家,既要把家里的粮仓装满,也要和邻居处好关系,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平安长久。”

李凌闻言,欣慰地抚须微笑:“业儿能作此想,甚好。然,与邻相处,既要讲情义,亦需明利害,守分寸。这其中尺度,需你日后细细体会。”

八月上旬,秋收基本结束,北地郡迎来了又一个前所未有的丰收年。也就在此时,公孙阙派出的密使,历经艰辛,带回了来自河西的第一批确切消息。

消息有好有坏,但总体利好。好消息是:休屠、浑邪二部确有诚意与北地结好,其部众对稽鬻的统治普遍不满,对富庶稳定的北地心怀向往。二部首领对李凌提出的“盟誓”方式表示接受,并同意先派遣子弟至北地学习。坏消息是:稽鬻虽北遁,但其在河西仍留有部分监军和亲信部落,对休屠、浑邪等部的动向有所监视,二部行动尚需隐秘。此外,河西并非铁板一块,尚有部分小部落摇摆不定,或倾向于其他势力。

李凌仔细听取了公孙阙的详细汇报,沉吟道:“情况比预想复杂,但机遇大于风险。稽鬻留守力量不足为惧,关键在于如何稳固休屠、浑邪,并争取更多部落。告诉使者,继续与二部保持密切联系,其所需铁器、药材等物资,可酌情分批提供,但要其以马匹、皮毛相换,以示公平,亦免我北地负担过重。对其派遣子弟之事,可允其于今冬明春成行,由学吏馆妥善安置,施以教化。”

同时,李凌指示高顺,加强对河西方向的侦察,密切关注稽鬻留守部落的动向,以及是否有其他势力(如西域小国)试图插手河西事务。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狄道城内举行了简朴而热闹的丰收庆典,军民同乐,共享太平。李凌在庆典上犒赏了有功将士和辛勤农人,并宣布减免部分赋税,进一步凝聚了民心。庆典的烟火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北地军民对未来的信心。

然而,在欢庆之余,李凌独自登临城楼,遥望西方。那里,广袤的河西走廊,正在成为他棋盘上的一颗重要棋子。他知道,西联羌胡之路绝不会平坦,但这一步若能走好,北地的战略态势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善。秋收定鼎,不仅奠定了物质基础,更开启了北地向西拓展的新篇章。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前少帝纪:“(前少帝)三年秋,北地大穰,靖王凌通商西域,边郡益富。”

* 家族史·始祖本纪:“前少帝三年七八月,北地五载连丰,仓廪极度盈实。凌公定‘西联’之策,遣公孙阙密使河西,结好休屠、浑邪诸部,约共抗稽鬻,许以互市、授艺之利。西陲屏障初现,北地战略之势豁然开朗。”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上帝赐丰登,广结西藩,圣域之基西拓,威德远播。”

* 北地秘录·凌公西拓之谋:“李凌趁丰稔之机,遣使河西,密结羌胡大部,以商利为饵,共御匈奴,北地影响力悄然西进。”

(第三百一十一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