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06章 疫病骤起,转机暗生

公元前191年 汉前少帝二年 农历十二月中旬至公元前190年 汉前少帝三年 正月初

腊月的北地,是一年中最酷寒的时节。天地间仿佛被冻结,呼啸的北风卷着冰碴雪沫,无情地抽打着一切。积雪深可没膝,湟水冰层厚达数尺,坚硬如铁。狄道城内外,银装素裹,死寂中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肃杀。匈奴稽鬻部数万大军围城已近月,营寨连绵如铁桶,将这座孤城紧紧封锁。然而,预想中狂风暴雨般的持续强攻并未到来,战事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僵持。匈奴人似乎放弃了短期内攻破这座坚城的企图,转而采取深沟高垒、严密围困的策略,企图凭借兵力和时间的优势,耗尽其守军的意志与物资。狄道城内,尽管粮草充足,防御严密,但长期被困的压抑感,以及城外无边无际的敌营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如同无形的寒冰,悄然侵蚀着部分军民的神经。每日,唯有城头值守士卒呵出的白气,以及城中民居为了取暖而勉强升起的几缕若有若无的炊烟,证明着这座城池仍在顽强地运转。靖王李凌深知,这种僵持对自己有利有弊。利在於,时间拖得越久,严冬对远征而来的匈奴人越是不利,且可能产生其他变数;弊在於,城内人心易生浮动,一旦处置不当,内忧可能甚于外患。他必须像最老练的猎手,在严寒与对峙中,耐心等待,并敏锐捕捉那可能稍纵即逝的战机。

十二月十五日,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北地,狂风怒号,雪片如席,能见度降至极低。天地间一片混沌,连匈奴大营的灯火也几乎被风雪吞噬。狄道城头,守军将士不得不依靠绳索固定身体,才能在狂风中站稳岗哨。就在这极端天气中,公孙阙安插在匈奴内部的眼线,冒死用信鸽传回了一条极其重要且令人不安的情报:匈奴大营中,似乎出现了疫病的苗头!起初只是零星士卒发热、呕吐,但近日类似病例明显增多,且集中出现在几个兵员密集、卫生条件较差的小部落营地中。稽鬻已下令封锁消息,并将患病者隔离,但恐慌情绪仍在底层士卒中悄悄蔓延。

李凌在王府密室中接到这个消息时,眉头紧锁。疫病,在医疗条件原始的古代,尤其是在拥挤不堪、卫生恶劣的军营中,其威力有时远胜刀剑。

“王爷,此乃天赐良机否?”周勃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若胡营大疫,其军必溃!”

高顺却持重道:“勃兄切勿乐观过早。疫病无情,若其失控,固可重创匈奴,然亦可能传入城中!我军民密集,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公孙阙补充道:“顺将军所虑极是。且稽鬻既已察觉并试图封锁,说明其亦知利害。眼下风雪交加,信息不畅,疫病真实规模及发展,难以准确判断。”

李凌沉吟良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嗒嗒声。他目光扫过案头那象征性的医药箱,沉声道:“疫病,确是一把双刃剑。然,于我而言,首要之务,乃是‘防’!绝不可令其传入城中!”

他随即下达一连串命令,语速快而坚决:

“勃兄!即刻起,城内实行最严格的防疫措施!其一,所有水源,尤其是湟水冰融水,必须煮沸后方可饮用!多备柴薪,设立公用水灶,派兵看守,强制执行!其二,全城洒扫清除积雪垃圾,尤其是阴湿角落,泼洒石灰消毒!郡府医官全体出动,配制发放预防风寒、时疫的草药汤剂,优先保障守城士卒,再及百姓,务必人人服用!其三,严令禁止军民与城外有任何接触,即便是箭书往来,也需极度谨慎,物品需以药水浸泡或火烤处理!其四,增设隔离营房,一旦发现城内有人出现发热、呕吐、皮疹等症,立即隔离诊治,其密切接触者亦需观察!”

“子通先生!情报重点,立即转向匈奴疫病!不惜代价,摸清疫病类型(似是伤寒还是痢疾?)、传播速度、波及范围,以及稽鬻的应对措施。尤其要密切关注,其是否会驱赶病患攻城,或将其尸体抛入河中,行‘瘟毒’之计!此等丧尽天良之事,不可不防!”

“高顺将军!城防万不可因疫病而松懈,反需更加警惕!匈奴若因疫生乱,或可能狗急跳墙,发动疯狂进攻!亦要严防其用病患尸体污染水源或作为武器!多备火油、干柴,必要时,城外百步内,皆可纵火清野!”

“此外,”李凌眼中寒光一闪,“此疫若为真,或可为我所用。可暗中散播消息,言其触怒山神,故降下瘟疫惩罚,动摇其军心!然,此计需巧妙,不可留下把柄。”

【系统提示:宿主面对突发疫情与军事围困的双重危机,展现出极强的危机管控与战略应变能力,将潜在灾难转化为防御契机与心理战武器,统治决策凸显其冷静、果决与深谋远虑… 宿主状态:于极端复杂危局中迅速抓住矛盾核心,采取果断措施稳定内部,并积极寻求外部破局点,展现出卓越的领袖素质…】

命令如山,狄道城内瞬间行动起来。防疫措施虽然给本就困苦的围城生活增添了更多不便,但在官府的强力推行和详细解释下,大部分军民都理解了其中的必要性,积极配合。药香取代了部分硝烟味,弥漫在城头巷尾。守军士卒在执勤时,除了武器,身边还多了一碗碗滚烫的药汤。隔离措施虽然严厉,却也有效遏制了可能的输入性病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与此同时,公孙阙的情报网全力运转,更多的细节被拼凑起来:匈奴营中的疫病,确系伤寒与痢疾混合爆发,主因是严寒下营地拥挤、卫生恶劣、饮用水不洁所致。稽鬻虽极力弹压,但疫情已在数个附属部落中扩散,死亡人数持续增加,军心浮动,甚至有小型部落开始出现逃兵。稽鬻已斩杀数名散播恐慌的士卒,但效果有限。

腊月二十日后,风雪渐息,但天气依旧酷寒。匈奴大营的异常,终于难以完全掩盖。狄道城头的守军,隐约能听到远处营寨中传来的哭嚎声,夜间也能看到某些区域异常频繁的火光(可能是在焚烧尸体或驱邪)。更明显的是,匈奴的巡逻和试探性攻击几乎完全停止,连每日例行的骂阵挑衅也消失了,整个包围圈呈现出一种外紧内松的死寂。

“王爷,胡营疫情恐已颇为严重!”高顺观察数日后禀报,“其士气低迷,已无战意。”

公孙阙也道:“据最新密报,稽鬻连日召集各部首领议事,争吵激烈。有部落要求北撤避疫,但稽鬻担心就此退兵,前功尽弃,威望扫地,故而犹豫不决。”

李凌站在城楼,遥望匈奴大营方向,目光深邃。他知道,转折点或许就要到了。但越是此时,越要沉住气。

“传令全军,继续保持最高戒备!匈奴虽疲,困兽犹斗!尤其要防备其撤军前的报复性攻击或疯狂掠夺!勃兄,城内防疫不可松懈,同时可适当增加口粮配给,尤其是肉食,增强军民体质,以御严寒疫病。告诉将士们,胡虏已露败象,胜利在望,然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关头,切莫功亏一篑!”

正当北地局势因匈奴疫病而出现转机时,又一封来自长安的密信,由公孙阙的心腹冒死穿越匈奴封锁线,送到了李凌手中。信中的内容,让李凌精神一振:太尉周勃(灌婴侯)奉辅政大臣之命,已派遣一支约五千人的精锐骑兵,以“巡边犒军”为名,正向上郡、北地方向开来,领军将领为骑都尉李广! 虽然信中明确表示,此军主要目的为震慑朔方虫达,并查看北地情况,未必会直接与匈奴开战,但其动向,无疑对稽鬻构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好!好!好!”李凌连说三个好字,将密信传阅周勃、高顺,“长安虽未明言援我,然此军一出,稽鬻必疑神疑鬼!其内忧疫病,外有援军将至,退兵,恐已是其唯一选择!”

果然,不久后,斥候回报,匈奴大营开始出现大规模调动的迹象,部分营寨开始在夜间悄悄拆除,辎重车辆向西北方向移动。显然,稽鬻在疫病和可能到来的汉军援兵双重压力下,终于撑不住了,开始准备撤军。

李凌得报,并未下令出击。他深知,己方兵力有限,匈奴虽疫病缠身,但主力尚存,困兽之斗尤为可怕。此刻最佳策略,便是“稳坐钓鱼台”,静观其变,让其“体面”地退走,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传令各门,严密监视,但不得主动出击。多点火把,增派哨兵,做出严防其夜袭或撤退时反扑的姿态即可。”

公元前190年,汉前少帝三年正月初一,在这个本应欢庆的元日,匈奴稽鬻部大军,终于在夜幕和风雪的掩护下,拔营起寨,向着西北方向狼狈撤去。他们丢下了大量行动不便的病患和部分笨重物资,仓皇北遁,来时汹汹,去时惶惶。

持续近两个月的狄道之围,就这样以一种谁也未曾预料的方式——一场突如其来的军营瘟疫,以及一支恰到好处出现的汉军偏师所带来的心理威慑——悄然解除了。

当黎明的曙光再次照亮白雪覆盖的狄道城头,守城将士望着远方空空如也的匈奴营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片刻的沉寂后,震天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劫后余生的喜悦与自豪,洋溢在每一个军民的脸上。

李凌登上城楼,望着匈奴远去的方向,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唯有沉甸甸的思考。这场危机虽然度过,但匈奴之患未除,边境依然难言安宁。而经此一役,北地郡虽损失不小,但军民历经血火考验,凝聚力空前,李凌的威望也达到了新的高峰。他知道,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即将开始。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前少帝纪:“(前少帝)三年春,匈奴稽鬻自北地引去。”

* 家族史·始祖本纪:“前少帝二年十二月中,胡营大疫,死者甚众,又闻长安遣李广巡边,稽鬻内忧外患,遂于三年元日夜遁。凌公稳守狄道,防疫安内,静观其变,终不战而屈人之兵。”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胡酋营罹瘟,天兵慑其魄,上帝佑圣城,不敢犯而遁。”

* 北地秘录·凌公守城退敌:“匈奴围狄道,久攻不克,营中疫起,又闻汉援将至,稽鬻惧而北遁,李凌不战而胜。”

(第三百零六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