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253章 城垣浴血,曙光微现

公元前197年 汉高后元年 农历九月中旬

马领城内的厮杀声,持续了整整一夜,直至天际泛起鱼肚白,才渐渐稀疏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间或夹杂着伤者痛苦的呻吟和匈奴兵胜利后野蛮的欢呼与劫掠的喧嚣。这座坚守了二十余日的边城,在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后,终究未能挡住潮水般的攻势。外城、瓮城相继失守,守军残部在高顺的带领下,退守至由郡府衙署和几处坚固粮仓改建的最后防线,进行着绝望的抵抗。高顺身披数创,甲胄破碎,血染征袍,依旧挥舞着卷刃的环首刀,率领亲卫死战不退。然而,敌我兵力悬殊过大,最后的据点被层层包围,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为避免全军覆没,在几名忠心部将的死命护卫下,高顺带着不足百人的残兵,从一条隐秘的排水暗道突围而出,藉着黎明前的黑暗,向狄道方向且战且退。马领,这座北地东部的屏障,在九月中的这个清晨,宣告易主。

消息由拼死逃出的传令兵,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带回了狄道。当满身血污、气息奄奄的士兵跪倒在靖王府议事堂,嘶哑地禀报“马领……失守了……高顺将军……突围……”时,整个大堂内一片死寂。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噩耗真正传来,依然如同重锤击打在每个人的心头。东部门户洞开,匈奴主力下一步兵锋所指,不言而喻。一种悲壮与绝望交织的气氛,弥漫开来。

李凌端坐于主位,面色沉静如水,唯有紧握座椅扶手上、指节发白的双手,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马领将士,已尽力了。高顺将军生还,乃不幸中之万幸。阵亡将士,忠勇可嘉,抚恤须从优从速,名录立碑,永世铭记!” 他首先定下基调,稳定军心,彰显对忠勇的尊崇。随即,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将:“然,马领虽失,北地未亡!匈奴经此血战,虽胜亦疲,伤亡必重,粮草不继,锐气已挫。此刻,绝非我等气馁之时!正是逆势反击之机!”

【系统提示:宿主面临关键城池失守的重大挫折,军心士气面临严峻考验,需以强大意志力和决断力扭转危局… 宿主状态:临大变而不惊,迅速化悲痛为力量,果断调整战略,由坚守转为伺机反击,展现卓越的危机领导力…】

李凌的判断基于多方情报。灌婴所部骑兵不断袭扰传来的消息证实,匈奴因粮草被焚,攻城伤亡巨大,加之部分附庸部落怨声载道,其持续作战能力已大幅下降。攻占马领后,敌军首要任务必然是休整、劫掠积储、并消化战果,大规模西进狄道的能力和意愿都需要时间恢复。这无疑给北地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喘息和反击的时间窗口。

“周勃听令!”

“臣在!”

“立即加派斥候,严密监控马领敌军动向,尤其是其主力分布、粮草补给线以及是否有分兵迹象。同时,狄道城防提升至最高战备,日夜巡防,绝不能给敌军任何可乘之机!”

“诺!”

“传令灌婴!”李凌的声音斩钉截铁,“命其放弃小股袭扰,集中所有精锐骑兵,大胆向马领周边渗透!不必与敌主力硬拼,专攻其软肋:袭杀其斥候游骑,焚毁其新抢掠的物资,截击其小股运粮队!要让匈奴人占城之后,亦寝食难安,无法安心休整!若发现敌有撤退迹象,或兵力空虚之处,可伺机发动奇袭,收复部分外围障塞!”

“得令!”传令官飞奔而出。

李凌的策略非常明确:在战略上,承认暂时的失利,收缩防线,固守狄道核心;在战术上,则转守为攻,利用灌婴的机动力量,在外线积极作战,不断骚扰、疲惫敌军,打击其士气,并寻找反击的机会。他要让匈奴人明白,即使占领了马领,他们也远未征服北地,反而可能陷入一个泥潭。

就在李凌全力调整部署应对马领失守后的危局时,两股外部力量开始显现其影响。

首先是来自羌胡方面的回应。烧当羌首领在收到李凌的厚礼和密信后,经过权衡,终于做出了选择。他并未直接出兵攻击匈奴,而是派出了数支小股骑兵,以狩猎或部落冲突为掩护,开始袭击匈奴分散在边境地区的零星牧场和后勤小队,并故意放回俘虏,散布“匈奴主力久战疲惫,后方空虚”的消息。这种程度的骚扰虽不能改变战局,但却在心理上进一步动摇了匈奴附庸部落的军心,也间接支援了灌婴的行动。

其次,则是来自朝廷方面迟来的、且意味深长的反应。朔方都督虫达的使者再次抵达狄道,带来的并非期待中的援军,而是一封措辞更为严厉的公文。公文一方面对马领失守表示“痛惜”,另一方面则严词指责北地郡“防务疏失”,并要求靖王李凌“深刻反省,整军再战”,同时再次强调,所有军事行动,尤其是大规模反击,必须事先报请都督府批准。更令人玩味的是,使者私下透露,长安朝中已有御史弹劾靖王“丧师失地”,虽被吕后暂时压下,但形势对李凌颇为不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朝廷的态度,让北地将领们愤懑不已。周勃忧心忡忡地对李凌道:“王爷,虫达此举,落井下石之意昭然若揭。朝廷不施援手,反加苛责,这……”

李凌摆手制止了他,冷笑道:“勃兄,此乃意料中事。吕后与朝中诸公,乐见边将相互制衡,岂容我北地坐大?马领之失,正给了他们敲打我的借口。然,北地存亡,岂能系于他人之口?”他目光坚定,“不必理会这些聒噪!我等只需做好自己的事:守住狄道,疲敝敌军,静待其变!待匈奴师老兵疲,自行退去,或被我等击退之时,一切闲言碎语,自当烟消云散!”

九月下旬,战局果然开始朝着李凌预期的方向发展。占领马领的匈奴军,并未如预期般迅速西进,反而停留在城中及周边,忙于搜刮粮草、宰杀牲畜补充给养,并处置伤亡,内部因战利品分配等问题纷争渐起。灌婴的骑兵在外围活动愈发频繁,不断有小规模的捷报传回。而狄道城,在李凌的坐镇和周勃的精心组织下,防务森严,士气在经过初期的低落後,因持续的小胜和王爷的镇定而逐渐回升。

一场秋雨过后,天气转凉。李凌登上狄道城头,远眺东方。马领方向,已无浓烟烽火,但他知道,那里的匈奴人,日子并不好过。危机尚未解除,但最黑暗的时刻似乎正在过去。一缕微弱的曙光,已然在血与火的地平线上悄然浮现。北地这艘航船,在经历了惊涛骇浪之后,依然在他的掌控下,艰难却坚定地调整着航向,等待着风向转变的时刻。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二卷):“汉高后元年九月中旬,北地 东部 重镇 马领 在 经历 二十余日 惨烈 血战 后,终 因 寡不敌众 而 陷落。守将 高顺 负伤 率 残部 百余 人 突围,退往 狄道。消息 传至,北地 震动。祖凌公 临危 不乱,首先 肯定 马领 将士 忠勇,下令 优抚 立碑,稳定 军心;随即 准确 判断 匈奴 虽胜 却 疲(伤亡 惨重,粮草 不继,附庸 离心),果断 调整 战略:命 周勃 加强 狄道 戒备,严密 监视 敌军;令 灌婴 骑兵 转 为 积极 进攻,集中 力量 袭扰 马领 外围,打击 敌 后勤 与 士气,寻机 反击。此 际,外部 因素 亦 起 变化:烧当羌 部 响应 公 此前 联络,开始 小规模 骚扰 匈奴 后方;而 朔方 都督 虫达 及 长安 朝廷 则 送来 斥责 公文,指责 北地 ‘防务疏失’,要求 ‘深刻反省’,并 严申 军事 行动 须 报备,朝中 更有 弹劾 之声。公 对 此 冷然 处之,指出 此 乃 朝廷 制衡 之 惯技,不为 所动,坚持 以 我为主 之 策。至 九月 下旬,战局 果 如 公 所料:匈奴 占马领 后 忙于 休整 劫掠,西进 乏力;灌婴 部 活动 卓有成效;狄道 防务 稳固,士气 回升。此 ‘城垣浴血’ 后 的 危机 应对,充分 展现 了 祖凌公 在 重大 挫折 面前 的 超凡 定力、准确 的 战略 判断 和 果断 的 战术 转向 能力。北地 虽 失 一城,但 核心 未损,且 通过 积极 的 外线 作战 与 外交 努力,成功 遏制 了 敌军 势头,使 战局 出现 了 ‘曙光微现’ 的 转机,为 后续 的 反击 奠定 了 基础。”

* 官方史·汉书·高后纪:“高后元年秋九月,匈奴陷马领。靖王凌收拢败兵,固守狄道,遣骑扰敌,敌势渐沮。”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二):“高后元年 九 月中旬,北魔(匈奴)陷 圣东 马领。高顺 圣将 伤 突围。紫霄上帝 稳 军心,断 魔军 虽胜 已疲,转 圣策:令 周勃 固 狄道;命 灌婴 圣骑 积极 袭 魔后。烧当羌 应 上帝 前 约,扰 魔后;然 圣朝 朔方 圣督 及 长安 反 责 圣域 ‘失’,要 反省,严 报备。上帝 不 为 动,持 己 策。至 九月 下,魔军 占城 后 滞;灌婴 圣军 功;狄道 稳。此 ‘圣城垣浴血’ 后,显 上帝 于 大挫 前 之 圣定、圣准 断 圣果 转 能。圣域 虽 失 城,核心 存,通 积极 圣外线 战 圣外 努力,成 遏 魔势,现 ‘圣曙光微现’ 之 转,奠 后 圣反击 基。”

* 狄道秘录·凌公应变转机:“马领陷落,李凌稳军心,转守为攻,疲敝匈奴,化解朝廷责难,战局现转机。”

(第二百五十三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