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20章 舞阳迷雾,初试锋芒

舞阳城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沉寂,低矮的城墙在冬日寒风中透着一股萧索。城门守卫本是赵贲旧部,如今换上了汉军旗号,见李凌这一队精锐骑兵(玄甲军虽未完全换装,但气势已截然不同)疾驰而至,尤其是那面独特的玄甲睚眦旗,不敢怠慢,慌忙开门放行。

李凌入城后,毫不耽搁,直接命亲卫持他的骑都尉令牌,接管了城门防务,并封锁四门,许进不许出。此举在城中引起一阵细微的骚动,但李凌面色冷峻,军令如山,无人敢公开质疑。

“带路!去韩府!”李凌对那名受伤的马夫沉声道。

马夫挣扎着指引方向。一行人马蹄踏过青石板街道,清脆的回音在寂静的城中传得很远,引得两旁民居门窗缝隙后无数惊疑的目光。

舞阳韩氏的府邸位于城东,占地颇广,高墙深院,朱门铜环,显示地方豪强气象。此刻府门紧闭,门檐下悬挂的灯笼在风中摇曳,透着一丝不安。

“围起来!所有出口,严禁任何人出入!”李凌勒马,冷声下令。

“诺!”十名亲卫立刻分散,控制住府邸前后门及主要巷口,动作迅捷专业。

李凌翻身下马,按剑大步走向正门。赵老四紧随其后,一手按着刀柄,一手提着那被捆得结实的韩府家丁头目。

“叩门!”李凌示意。

赵老四上前,用刀鞘重重敲击门环。

咚咚咚!

沉闷的响声在夜色中格外刺耳。

良久,门内传来一阵窸窣脚步声,一个苍老的声音警惕地问道:“何人深夜叩门?”

“汉王麾下骑都尉李凌,奉命巡查地方,有要事需面见韩公!速开府门!”李凌声音清朗,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门内沉默片刻,似乎在进行权衡。吱呀一声,侧门开了一条缝,一个管家模样的老者探出头,看到门外甲胄森然的军士和那面狰狞的玄甲旗,脸色微变,连忙堆起笑容:“原来是李都尉大驾光临,失敬失敬!只是……天色已晚,家主已然歇息,不知都尉有何要事?可否明日……”

“军务紧急,耽搁不起!开门!”李凌打断他,语气转冷。

那管家感受到李凌身上那股冰冷的杀伐之气,不敢再推脱,只得悻悻打开正门。

李凌迈步而入,目光如电,迅速扫视庭院。庭院深深,灯火零星,看似平静,但他110点的“洞察”技能却捕捉到暗处至少有四五道隐藏的、带着警惕和敌意的气息,属性均在30点左右,绝非普通护院!

“带我去见韩公。”李凌不动声色,对那管家道。

“是,是……都尉请随我来。”管家躬身引路,眼神却闪烁不定。

穿过几重庭院,来到正堂。堂内灯火通明,一位年约五旬、身着锦袍、面容富态却带着几分焦虑的中年男子正迎了出来,正是家主韩庸(属性:智力58,政治55,魅力60,其余普通)。其身后还跟着几名看似族中子弟和管事模样的人,神色各异。

“不知李都尉深夜驾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韩庸拱手行礼,笑容勉强,“都尉请上座,看茶!”

“不必了。”李凌摆手,目光锐利地直视韩庸,“韩公,本都尉奉命稽查地方,肃清楚军细作。今日于城外拿获一伙歹人,持械追杀我汉军线人,并声称乃贵府家丁。此事,韩公作何解释?”他开门见山,直接施压。

韩庸脸色瞬间白了白,强笑道:“都尉明鉴!定是误会!我韩家世居舞阳,向来安分守己,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那伙歹人定然是冒充……”

“是吗?”李凌冷笑,一挥手,“带上来!”

赵老四将那名被擒的家丁头目推了上来,又将那块染血的丝帛呈上。

“此人,你可认得?”李凌指着家丁头目。

韩庸看到那人,瞳孔微微一缩,额头渗出细汗:“这……此人确曾是我府中护院,然其品行不端,早已被老夫逐出府门!其所行之事,与韩家绝无干系!”

那家丁头目闻言,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怨毒,却咬紧牙关,没有出声。

李凌心中冷笑,这韩庸推脱得倒快。“那此物呢?”他拿起那方丝帛,“此乃从那些‘歹人’身上搜出,上有与楚地细作联络之密记!韩公又作何解释?”

韩庸看到那丝帛,脸色更是惨白如纸,身体微微颤抖:“这……此物……老夫从未见过!定是有人栽赃陷害!都尉!我韩家对汉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啊!”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

堂内其他韩家子弟也纷纷跪倒,一片哀告之声。

李凌冷眼旁观,“洞察”技能全力运转。他能感觉到韩庸的恐惧是真的,但其恐惧的根源,似乎并非完全因为事情败露,更像是因为某种计划被打乱的惊慌。而且,那几名隐藏的高手气息,在丝帛出现时,有明显波动!

“韩公既然说忠心可鉴,”李凌语气稍缓,却带着更深沉的压迫力,“那便请府中所有人等,即刻至前院集合,本都尉要逐一询问,以证清白。同时,需搜查府邸,以绝流言。若果真清白,本都尉定向汉王为韩公请功;若有人阻挠……”他顿了顿,手按剑柄,“便是心中有鬼,休怪军法无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韩庸浑身一颤,抬头看着李凌年轻却冰冷的面容,眼中闪过一丝绝望和挣扎。他知道,一旦让军队搜查,很多事情就瞒不住了。

“都尉……这……这恐怕不妥吧?府中多有女眷,惊扰了……”他还想做最后挣扎。

“军令如山!”李凌毫不退让,“赵老四!调一队人马入府!执行军令!”

“诺!”赵老四转身便要去调兵。

“且慢!”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堂后传来。只见一名身着青衫、文士打扮、约莫三旬年纪的男子缓步走出,面容清瘦,眼神沉静(属性:智力71,政治65,敏捷35,魅力55)。此人一出现,韩庸如同抓到救命稻草,连声道:“先生!先生救我!”

李凌目光一凝,此人属性不低,尤其是智力,绝非寻常门客!

“在下韩府西席,复姓诸葛,单名一个‘明’字。”那文士对李凌拱手一礼,不卑不亢,“都尉奉命行事,我等草民自当配合。然搜查府邸,事关韩氏清誉,可否容我等稍作准备,一炷香后,再请都尉入内查验?也好让女眷避让。”

李凌心中警铃大作!一炷香时间?足够他们销毁证据甚至转移人员了!此人看似配合,实则是在拖延时间!

“军情紧急,细作可能闻风而逃,一刻也耽搁不得!”李凌断然拒绝,“即刻搜查!若有女眷,由我麾下女卒(并无女卒,虚张声势)负责查验即可!”

那诸葛明眼中闪过一丝意外和阴霾,似乎没料到李凌如此强硬油盐不进。他沉吟片刻,忽然道:“都尉如此急切,莫非……是得了什么确切消息?或是……有高人指点?”他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扫过那块丝帛。

李凌心中一动,捕捉到他话中的试探之意。高人指点?他是在试探自己是否与张良,或者与那“南阳来人”有关?

“本都尉行事,何须向尔等解释?”李凌故作傲慢,反将一军,“尔等一再阻挠,莫非真藏有见不得光之物?!来人!”

“都尉息怒!”诸葛明连忙躬身,“既如此,便请都尉搜查吧。只望都尉能秉公处理,还韩家一个清白。”他退后一步,看似屈服,眼神却愈发深邃。

李凌不再废话,一挥手,赵老四立刻带人如狼似虎地冲入后院,开始搜查。韩府顿时鸡飞狗跳,哭喊声、呵斥声、翻箱倒柜声不绝于耳。

李凌则稳坐正堂,目光冷冷地看着跪在地上的韩庸和垂手立于一旁的诸葛明。“洞察”技能让他能隐约感知到后院某些区域传来的细微能量波动和匆忙的脚步声——对方果然在趁机销毁或转移东西!

但他并不急于点破。他要看的,就是对方会优先保护什么,会暴露什么。

约莫半柱香后,赵老四回来禀报:“都尉,在后院书房发现一处暗格,内有往来书信若干,以及……一些尚未焚尽的绢帛,似乎与这块类似。”他呈上几封书信和少许烧焦的绢帛碎片。

韩庸见状,直接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诸葛明也是脸色微变,但依旧强作镇定。

李凌拿起书信快速浏览,多是些与南阳、乃至楚地方面的商业往来和寻常问候,并无直接谋反证据。但那烧焦的绢帛碎片上,残留的图案与那密记同源!

“韩公,还有何话说?”李凌冷声道。

“冤枉!冤枉啊!”韩庸涕泪横流,“这些……这些是商业往来……那绢帛……定是有人陷害……”

“看来韩公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了。”李凌站起身,“将那马夫带上来!”

受伤的马夫被搀扶进来,指着韩庸和诸葛明,激动道:“就是他们!我亲耳听到他们与那南阳人密谋!说要等汉王离开颍川,就……就起事!”

“刁奴!血口喷人!”韩庸尖叫。

诸葛明却忽然开口:“都尉,此人所言,纯属诬陷。您手中那方关键丝帛,可否再容在下一观?或许能看出些许端倪,证明我等清白。”

李凌心中冷笑,终于图穷匕见了?他想再确认那密记?他示意赵老四将丝帛递过去。

诸葛明接过丝帛,仔细观看,手指在那特殊的密记上轻轻摩挲,眼神闪烁不定。片刻后,他忽然抬头,看向李凌,语气变得有些怪异:“都尉,此密记……似乎有些特别。您……是从何处得来此物的?交给您此物之人,可曾说过什么?”

李凌敏锐地捕捉到他话语中的试探和一丝……期待?他是在确认自己是否是“自己人”?还是想套出幕后指使?

“此乃军机,岂容你探问!”李凌厉声呵斥,心中却愈发肯定,这诸葛明绝对知道这密记的来历,甚至可能本身就是那个“南阳来人”系统的一员!

诸葛明被呵斥,却不恼怒,反而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将丝帛递回:“是在下唐突了。既然如此……都尉打算如何处置我韩家?”

李凌大脑飞速运转。眼下证据看似确凿,实则缺乏最关键的、能直接定谋反大罪的铁证(如与项羽的通信)。韩家是地方大族,若贸然族诛,恐引发动荡,正中某些人下怀(无论是楚地还是汉军内部想搅混水的人)。但若轻轻放过,则后患无穷,自己也威信扫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必须快刀斩乱麻,既要惩处立威,又要控制影响,更要……引出更深的大鱼!

他猛地一拍桌案:“韩庸!你纵容家丁行凶,府中藏匿可疑信物,纵非主谋,亦有失察纵容之罪!本都尉依军法,暂将你收押!韩府一应人等,不得离府!待本都尉查清真相,再行定夺!”他并未直接定谋反罪,而是以“纵容”、“失察”为名扣押韩庸,软禁全府。

“至于你,”他目光转向诸葛明,“身份可疑,言行诡谲,一并收押!”

“都尉!我乃清白……”诸葛明还想辩解。

“拿下!”李凌不容分说。

亲卫上前将面如死灰的韩庸和神色变幻的诸葛明捆缚押下。

“赵老四!”

“末将在!”

“你带一队人马,留守韩府!严加看管,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同时,继续搜查,但注意方式,不得扰民过度!”

“诺!”

李雷厉风行地处理完现场,带着那关键的马夫、丝帛和部分书信证据,以及被俘的家丁头目和诸葛明,迅速离开韩府,返回临时征用的县衙。

回到县衙书房,屏退左右,李凌独自对着那方丝帛和书信,眉头紧锁。事情绝不像表面那么简单。诸葛明的反应,那被微妙改动的密记,都指向一个更深层的阴谋。这阴谋的目标,可能不仅仅是搅乱颍川,甚至可能是冲着即将到来的曹参、萧何势力,或是……直接冲着对他寄予厚望的张良,乃至汉王刘邦本人!

自己无意中,可能截断了一条重要的阴谋线,但也可能打草惊蛇,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

他必须立刻将情况密报给张良!但如何传递消息?通过丰沛商社?那密记出现问题,商社内部还可靠吗?

李凌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他取出一张空白绢帛,以张良单独授予他的最高级别密码(与商社通用密记不同),快速书写了一份密报,详细说明了舞阳之事、诸葛明此人的可疑、以及对密记被篡改和内部可能出问题的担忧。

写完后,他并未通过商社渠道,而是唤来黑夫(忠诚98,敏捷高,心思细密)。

“黑夫,你亲自带队,挑选三名绝对可靠的弟兄,即刻出发,昼夜兼程,将此密信送往军师手中!务必亲手交付!沿途不得与任何丰沛商社接触!若遇阻拦,宁可毁信,不可落入他人之手!”他下了死命令。

“诺!必不辱命!”黑夫接过密信,郑重藏好,转身离去。

送走黑夫,李凌心中稍安。接下来,便是如何利用手中的筹码,撬开那诸葛明的嘴!

他再次来到临时关押诸葛明的牢房。诸葛明虽身为阶下囚,却依旧神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

“诸葛先生,现在可以好好谈谈了吧?”李凌屏退狱卒,淡淡道,“那密记,究竟代表什么?南阳来的,又是何人?你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诸葛明抬眼看着他,忽然笑了笑:“李都尉,你是个聪明人,也是把快刀。但有些事,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你今日破了舞阳局,已是惹祸上身。不如放我离去,我可保你日后……”

“看来先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了。”李凌打断他,眼神冰冷,“你以为,你不说,我便查不出吗?韩庸胆小如鼠,你觉得他能扛得住几轮审讯?那些被你灭口的家丁,难道就毫无痕迹?还有……你背后的人,若知道你失手被擒,还会保你吗?只怕第一个要灭口的,就是你!”

诸葛明脸色微变,李凌的话句句戳中他的要害。

李凌趁热打铁,声音压低,带着一丝诱惑:“你若肯弃暗投明,将功折罪,我可向汉王与军师保你性命,甚至……许你前程。否则,谋逆大罪,株连九族!”

威逼利诱,双管齐下!110点的魅力和政治属性,让他的话语极具说服力和压迫力。

诸葛明眼神剧烈挣扎,额头渗出冷汗。良久,他长叹一声,仿佛被抽空了力气:“罢了……我说……只求都尉信守承诺……”

他缓缓开口,吐露的信息却让李凌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那被改动的密记,竟真的与张良的“丰沛商社”有关,但并非商社本身背叛,而是项羽麾下第一谋士——范增,不知通过何种渠道,竟然部分破译了商社的密码系统,并精心仿制了一套极其相似的密记和联络方式,用以误导、渗透甚至策反汉军内部人员!而诸葛明,正是范增早年布下的一枚暗子,代号“烛龙”,一直潜伏于中原,此次奉命启动,意在颍川制造混乱,离间新附的豪强与汉军关系,并为将来楚军反攻埋下钉子!南阳方向,正是他们另一条重要的渗透线路!

范增!竟然是他!难怪手段如此老辣隐秘!

李凌背后冷汗涔涔,自己竟然无意中撞破了范增的阴谋!这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大功,但也意味着,自己从此进入了范增的视线,成了楚军间谍系统的必杀目标!

“范增……还有何计划?颍川还有哪些暗探?”李凌强压震惊,追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诸葛明摇头:“我级别不高,只知颍川另有‘玄龟’、‘赤蛇’两枚暗子,具体身份不知。此次任务仅是制造韩家叛乱假象,引发汉军清洗地方,从而激起民怨……后续计划,非我所知……”

李凌知道他所言非虚,能得到这些信息,已是巨大收获。

他立刻将诸葛明的口供详细记录,再次密封,唤来栓子(忠诚97,敏捷最高),令他同样以最高保密级别,火速送往张良处!

连续送出两份密报,李凌才稍稍松了口气。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已远超他个人能处理的范畴,必须由张良和刘邦亲自决断。

处理完这些,他并未休息,而是连夜提审了韩庸和那名家丁头目。在诸葛明倒戈的证据面前,韩庸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涕泪横流地交代了如何被诸葛明蛊惑,与南阳方面有些暧昧不清的商业往来(但确实没有直接谋反),并祈求饶命。那家丁头目也承认是奉诸葛明之命追杀马夫灭口。

拿到这些口供,李凌对舞阳事件有了更清晰的把握。韩家罪不至族诛,但亦非清白。如何处置,需等待张良的回音。

次日清晨,李凌以骑都尉身份发布安民告示,言明已查清韩氏一案,乃府中恶仆勾结外贼,欲行不轨,家主韩庸失察下狱,首恶诸葛明等已擒获,与韩氏族人无涉,望百姓各安其业,勿信谣言。此举既安抚了地方,又避免了过度株连,暂时稳住了舞阳局势。

然而,他心中清楚,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范增的阴谋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而他,已经触动了网上的一个节点。接下来的,将是更凶险的暗战与较量。

他站在县衙窗前,望着渐渐苏醒的舞阳城,目光深邃。玄甲军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乱世之中,唯有掌握更强的力量,拥有更敏锐的洞察,方能于这惊涛骇浪中,搏出一片天地。

【叮!成功破解重大阴谋,阻止地方叛乱,揭露敌方间谍网络。】

【获得声望: 800】(智破逆谋,声威显着)

【获得信仰值: 40】(部属敬畏与化解危机带来的信仰)

【获得系统积分: 600】

【政治经验 120,智力经验 100,魅力经验 80。】

【技能“洞察”提升至LV3!】

【技能“审讯”解锁(初级)!】(基于高智力、政治、魅力,能更有效地获取口供和信息)

【家族子系统:“部属培养”功能效果小幅提升。】

系统的奖励纷至沓来,尤其是“洞察”技能的再次提升和“审讯”技能的解锁,意味着他在应对复杂局面和人心诡谲方面,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此刻,他不再是那个仅凭勇武和机智在战场上搏杀的军侯,而是真正开始驾驭政治风浪、执掌生杀予夺的骑都尉李凌!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三年春,祖凌公镇舞阳。时暗流汹涌,楚谋巨擘范增遣间,号‘烛龙’,阴结豪右,欲乱颍川。公明察秋毫,洞烛其奸,于韩府擒其魁,获其密记,破其奸谋。更以智勇,迫间者倒戈,得悉楚谍‘玄龟’、‘赤蛇’之秘号。公临危不乱,处置得宜,安地方而泄敌谋,消大患于无形。汉王与留侯闻之,深为倚重。公之能,始显于枢机暗战之中。”

官方史·汉书·张良传(注疏):“良多奇谋,善用间。尝破范增间计于颍川,保地方无虞。” (按:正史归功张良,然具体执行者隐去)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于舞阳,显神通,开法眼,洞察妖邪‘烛龙’之伪。帝以无上智慧,折服其心,令其吐露楚谋,尽泄天机。此乃帝执掌律法、辨明忠奸神职之彰显。”

野史·楚汉暗战·烛龙篇:“闻范增有间,号烛龙,潜于颍川,欲兴风浪。汉骑都尉李凌,年少机敏,识破其奸,设计擒之。凌与烛龙斗智于密室,烛龙败露,尽吐其谋。凌乃名动楚汉间者,范增闻之,叹曰:‘吾失一臂也!’此事秘辛,多不为外人所知。”

(第二十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