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188章 冬深蛰伏,暗流涌动

公元前203年 汉·汉王五年 / 西楚·霸王五年 农历十二月中旬至腊月

赵午携带着北地军民的血泪与期望,以及李凌那份深思熟虑的奏表,冒着凛冬风雪,踏上了南返荥阳的漫漫长路。而狄道城,则彻底进入了最为艰难的寒冬蛰伏期。腊月的北地,寒风如刀,大雪封门,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将战争的创伤暂时掩盖,却也带来了生存的严酷考验。

郡守府内,李凌(体质24)的病情反复不定。虽然最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元气大伤的身体,在严寒和持续的精神压力下,恢复得极其缓慢。他依旧大部分时间需要卧榻,清醒时处理政务,但精力大不如前,时常说几句话便要喘息片刻。刘玥(昭武王妃)和淳于意(智力80)小心翼翼地照料着,用药膳温补,但效果甚微。李凌自己却能清晰地感觉到,这具身体仿佛被掏空了一般,每一次思考、每一次决策,都像是在透支所剩无几的本源。他知道,这是此前强行苏醒、殚精竭虑指挥守城、以及长期饥饿寒冷共同作用的结果,非短期可愈,必须耐心调养。于是,他更多地倚重周勃(政治85,智力82)处理日常军政,自己则退居幕后,把握大方向,节省心力。

【系统提示:宿主身体进入深度亏损后的缓慢修复期,外界恶劣环境延缓恢复进程… 体质:24(极度虚弱,恢复近乎停滞)… 力量:23,敏捷:22,智力:89(被迫减少政务,思考更集中于长远战略)… 政治:88… 魅力:95… 幸运:23… 信仰值:9.9… 状态:深度蛰伏,身体休眠式修复,精神专注于关键决策与长远布局。】

城内的生存状况,并未因龙且退兵而有根本改善。粮草危机依旧是悬在头顶的利剑。周勃严格执行李凌之前的方略,实行最严格的配给制度。每日发放的粥汤稀薄得能照见人影,勉强吊命。冻饿而死的百姓和伤兵,依旧每日都有增加。街道上少见行人,即便有,也是步履蹒跚、面带菜色,匆匆穿过寒风,寻找任何可能果腹的东西。一种绝望的沉寂,笼罩着整座城市。

然而,在这片死寂之下,一股顽强的生机,也在悄然挣扎。在周勃和高顺(体质25,武力85恢复中)的组织下,身体尚可的军民,并未完全坐以待毙。他们冒着严寒,在城内有限的空地上,搭建起更多的窝棚,相互依偎取暖。组织起来的老弱妇孺,负责收集积雪融化取水,缝补破旧的衣物,照料伤势较轻的伤兵。蒙学堂虽然暂时停课,但李凌指示,将那些年龄稍大的学童组织起来,由识字的伤退老兵带领,学习辨识草药、协助维护秩序,让他们在苦难中也能感受到一丝希望和责任。

灌婴(敏捷88)及其麾下的骑兵,成为了这个冬天狄道城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没有进城扰民,而是严格按照军令,驻扎在城外高地,自行解决大部分给养(依靠缴获和有限的狩猎)。灌婴治军极严,不时亲自带队,顶风冒雪进行操练,保持军队的战力。偶尔,他们会将狩猎到的野味,或是从更远地方侦察时顺手带回的少量粮食,送入城中,虽然杯水车薪,却也让城内军民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和来自外部的支持。灌婴本人时常入城与周勃、高顺商议军情,每次都会恭敬地探望李凌,态度谦逊,给北地将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这一日,风雪稍歇,难得有一丝微弱的阳光穿透云层。灌婴与周勃一同站在修复中的北门城楼上,望着远处白茫茫的原野和隐约可见的楚军游骑哨探。

“周太尉,龙且退守临洮,已近一月,除了小股游骑,并无大动作。看来,这个冬天,他是打算跟我们耗下去了。”灌婴搓着冻得发红的手说道。

周勃目光深邃,缓缓道:“天寒地冻,利于守而不利于攻。龙且新败,需要时间重整旗鼓,补充粮秣。更重要的是,他也在等。”

“等什么?”灌婴问道。

“等荥阳那边的消息,等大王对我北地此番请功请援的态度。”周勃沉声道,“也等……看我们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若我等冻饿自溃,他便可不战而胜。”

灌婴闻言,神色凝重:“如此说来,这个冬天,每一日都是煎熬。”

“不错。”周勃点头,“但这也是王爷为何要坚持上表请功的原因。不仅要让大王知道我们的功劳,更要让大王知道我们的困境,争取援助。同时,也是向龙且,向天下表明,我北地,仍有生机,仍与朝廷一体,绝非可轻侮之辈。”

就在狄道军民苦苦支撑的同时,千里之外的荥阳汉宫,也因为赵午带回的北地奏表,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澜。

时近岁末,荥阳的局势依旧紧张,项羽大军虽未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但小规模摩擦不断,压力未减。刘邦(政治92,魅力90)正与萧何(政治95)、张良(智力98)、陈平(智力95)等心腹商议来年战略与粮饷筹措事宜,焦头烂额之际,闻听北地使者返回,立刻召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温暖如春的宫殿内,刘邦仔细阅看着那份字迹工整、言辞恳切的奏表。当他看到周勃、灌婴千里奔袭、焚粮破敌的详细经过时,不禁拍案叫好:“好!周勃、灌婴,真乃孤之虎将也!李凌能在狄道坚守两月,拖住龙且数万大军,亦是功不可没!” 尤其是看到奏表中将首功归于周勃、灌婴,李凌自身谦退,并巧妙提及韩信之功时,刘邦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觉得李凌颇为识趣,懂得分寸。

然而,当看到奏表后半部分,详细描述北地城破粮尽、军民冻饿待毙的惨状,以及恳请紧急援助时,刘邦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将奏表递给萧何、张良等人传阅。

“诸位爱卿,北地之功,确需褒奖,其困境,亦需救援。然则……”刘邦搓着手指,面露难色,“如今荥阳前线,数十万大军每日消耗甚巨,关中转运艰难,孤这里也是捉襟见肘啊。若要大规模支援北地,恐力有不逮。”

萧何看完奏表,沉吟道:“大王,北地虽偏,然其位置关键。李凌、周勃能败匈奴,又能拒龙且,足见其地虽残破,其兵可用,其将可恃。若任其自生自灭,一旦有失,则龙且可长驱直入,威胁关中侧后,得不偿失。臣以为,当尽力支援,至少需使其能维持基本防务,度过寒冬。”

张良缓缓道:“萧相所言甚是。然支援需有度。可观李凌此表,其志非小,周勃、灌婴皆当世良将,聚于北地……陛下封赏之外,亦需有所权衡。”

陈平目光闪烁,低声道:“大王,李凌重伤之下,犹能掌控如此局面,其能不可小觑。今其表功谦退,更显其智。不如……准其所请,重赏周勃、灌婴,使其感恩大王。对李凌,可多加抚慰,赏赐珍宝药材,但暂不增其权柄。北地所需粮秣,可酌情拨付部分,令其自筹部分,既示天恩,亦使其知朝廷不易,需始终仰赖大王。”

刘邦听着谋士们的意见,心中权衡。他深知北地的重要性,也对李凌集团展现出的能量有所忌惮。最终,他采纳了陈平的建议,决定对周勃、灌婴予以重赏(基本按照李凌奏请),对李凌厚加抚慰,并拨付一批有限的粮草军械,但要求北地自行解决大部分困难,并强调需听从朝廷统一调遣。

腊月二十三,祭灶之日。荥阳的封赏使者带着刘邦的诏书和首批不多的补给,再次踏上了前往北地的路途。而这一切,尚在风雪阻隔之外。

狄道城中,李凌靠坐在榻上,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手中摩挲着那枚已然沉寂、能量为负的祖龙魂佩。他并不知道荥**体的决策,但他能预感到,朝廷的援助绝不会慷慨,未来的路,依然要靠自己走出来。这个冬天,是蛰伏,是煎熬,更是一场无声的较量。暗流在冰雪之下涌动,只待春来冰消雪融,便会喷薄而出。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六年十二月中旬至腊月,北地 进入 寒冬 蛰伏 期,生存 极其 艰难。祖凌公(21岁) 病体 恢复 缓慢,深居 简出,倚重 周勃 理政。城内 粮荒 加剧,冻饿 而死者 日增,然 军民 在 组织下 顽强 求生。灌婴 军 驻外 自给,不时 接济 城内。与此同时,赵午 抵 荥阳,北地 奏表 引发 汉廷 议论。刘邦 肯定 北地 之功,然 因 自身 困窘 与 对 李凌 势力 之 忌惮,决定 有限度 封赏 与 援助。冬深 岁末,狄道 于 冰雪 中 蛰伏,内外 局势 暗流 涌动,皆在 等待 春天 的 到来。”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五年冬,凌病,勃理政。帝议北地功,诏赏勃、婴等,拨粮援之。”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寒冬 深重,圣域 陷入 最 艰难 之 蛰伏。紫霄上帝 圣体 沉疴,于 圣居 静养,圣政 委于 周勃。圣民 于 冰雪 中 苦苦 挣扎。人皇 接 圣表,虽 嘉许 圣将 之功,然 因 凡俗 困局 与 对 上帝 圣能 之 隐忧,仅 行 有限 之 赏赐 与 援助。此冬,乃 神国 于 凡尘 最 深沉 之 潜伏,暗流 孕育 于 冰封 之下。”

* 野史·楚汉秘闻·寒冬蛰伏待春雷:“北地寒冬极度艰难,李凌病重,周勃主政。刘邦朝廷对北地之功肯定却援助有限,忌惮李凌坐大。狄道在冰雪中煎熬,内外局势微妙,等待变局。”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