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176章 日升月恒,基业初肇

公元前203年 汉·汉王五年 / 西楚·霸王五年 农历四月初六至四月二十

狄道城头,残存的烽烟痕迹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城中逐渐升腾起的、充满生机的烟火气。持续月余的围城阴霾,随着匈奴的溃败和李凌(体质23)的日渐康复,终于彻底消散。北地的春天,虽然来得迟些,但终究还是带着万物复苏的力量,降临在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上。对李凌和他麾下的北地军政集团而言,危机暂解,一个更为漫长而关键的时期——巩固根基、开创基业的时期,正式拉开了序幕。

郡守府行辕内,李凌的康复进程稳步推进。他已能无需搀扶,自行在室内缓步行走片刻,虽然时间稍长仍会气喘,但体力与精神的恢复速度令人欣喜。面色红润了许多,眼眸中的神采日益逼人,言语间中气渐足,处理政务的时间也从每日一两个时辰延长至三四个时辰。刘玥(昭武王妃)悬着的心终于渐渐放下,但仍坚持亲自照料他的饮食起居,无微不至。淳于意(智力80)调整了药方,以温补调理为主,辅以适度的活动,促进气血运行。

【系统提示:宿主身体康复进入加速期,生命活性显着增强,神经肌肉协调性接近正常水平… 体质:24(稳定提升)… 力量:24,敏捷:23,智力:85,政治:82(治理实践提升政治经验)… 魅力:89(威望日隆)… 幸运:20… 信仰值:9.1(治理成效初步显现,信念反馈增强)… 魂佩能量:-4.3%(永久沉寂)… 状态:身体机能基本恢复,精力充沛,全面主导北地军政建设。】

李凌深知,狄道之战的胜利,只是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空间和时间,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片贫瘠而战略位置重要的北地,经营成稳固的基业。他不再满足于听取消极的汇报和下达原则性指令,而是开始主动、系统地规划和推动北地的全面重建与发展。

首要之事,便是彻底理顺军政体系,确立绝对权威。他正式颁布了《北地靖安令》,以昭武王的名义,明确周勃(政治85,智力82)为北地都尉,总揽全郡军事防务及狄道城守事宜;高顺(体质25,武力85恢复中)为骑都尉,负责骑兵训练、边境巡哨及战术革新;同时,以灌婴(敏捷88)援军有功且熟悉骑兵作战为由,奏请汉王刘邦,留灌婴暂驻北地,协助整训骑兵,授以参军事衔,位列周勃之下,但拥有独立练兵和临机决断之权。这一安排,既肯定了周勃的核心地位,又给予了高顺和灌婴发挥所长的空间,更巧妙地将灌婴这支“客军”纳入自己的指挥体系,可谓一举三得。诸将对此安排均无异议,反而因职责清晰、权责分明而更加效命。

接着,李凌将目光投向民生内政。他深知“民为邦本”的道理。狄道城及北地郡在战火中损失惨重,人口锐减,田地荒芜。他亲自召见了郡中幸存的主要文吏和乡绅耆老,详细询问民间疾苦。随后,他推出了一系列安抚和发展措施:

其一, “垦荒令” 。宣布免除北地郡当年及来年全部赋税,鼓励流民归乡、士卒家属落户,官府提供种子、农具和口粮借贷,开垦荒地者,三年内所垦之地归其所有。同时,组织军中闲散劳力,在保障防务的前提下,参与水利修缮和官田垦殖。

其二, “通商令” 。利用北地毗邻戎胡的地理特点,有限度地开放边境互市,以中原的盐铁布帛,交换胡人的牛羊马匹皮毛,由官府设立市掾,统一管理,抽取微税,以充军资府库。此举既可缓解物资匮乏,又能逐渐渗透影响周边胡部。

其三, “兴学令” 。在狄道城内设立“蒙学堂”,招收军中子弟和民间聪慧幼童入学,教授文字、算术及基础武艺,由军中受伤退役的识文断字的老兵和聘请的儒生担任教员。李凌深知,长远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这蒙学堂便是未来人才的摇篮。

这些政令,经由周勃等人具体执行,迅速在北地推行开来。荒芜的土地上出现了垦荒的人群,残破的集市渐渐有了零星的交易,蒙学堂也传出了稚嫩的读书声。尽管一切才刚刚起步,但一种新的秩序和希望,已然在北地生根发芽。

李凌也并未忘记外部环境的经营。他继续定期向荥阳送去言辞恭谨的奏报,详细陈述北地恢复的艰难、匈奴可能的报复以及自己“仍需静养”的状况,既展示了忠诚,也委婉地强调了北地仍需朝廷支持,并暗示自己暂无他图。同时,他密令周勃,加强对周边匈奴残部以及西面羌人、东面其他汉军势力的侦察与联络,做到知己知彼。

这一日,四月十五,春光明媚。李凌在庭院中缓步行走,周勃和高顺陪同在侧,汇报近日军政。

“王爷,遵照您的指令,垦荒已初见成效,新增垦田约千亩,流民归附者已有数百户。”周勃禀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骑兵训练如何?”李凌问道,目光看向高顺。

高顺精神抖擞地回答:“回王爷!灌将军带来的骑兵与末将旧部混编后,日夜操练,战力恢复迅速!新募的五百陇西子弟,也已开始基础马术训练,假以时日,必成精锐!”

李凌满意地点点头:“甚好。兵贵精不贵多。北地贫瘠,养兵不易,必要练出一支能以一当十的铁骑。”

这时,灌婴也前来禀报边境巡哨情况,提到在西北方向发现小股匈奴游骑踪迹,似在窥探。

李凌沉吟片刻,道:“匈奴新败,短期内无力大举来犯,但小股骚扰必不可免。灌将军,可派精干斥候,主动出击,清剿这些游骑,务必打出我军的威风,让其不敢轻易靠近我边境百里之内!”

“末将遵命!”灌婴领命而去,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这位王爷的作风,很对他的胃口。

傍晚,李凌在书房单独召见了周勃。烛光下,李凌的神色变得凝重。

“周太尉,北地初定,然根基尚浅。朝廷那边,虽有嘉奖,然猜忌之心,恐难尽去。项羽势大,中原战事胶着,未来局势,变幻莫测。”李凌缓缓道,“我等在此,看似偏安一隅,实则如履薄冰。内要抚民强兵,外要谨守臣节,更要暗中积蓄力量。北地,将是我们真正的立足之地,万万不能有失。”

周勃肃然道:“王爷深谋远虑,末将明白!请王爷放心,勃必竭尽全力,辅佐王爷,将北地经营成铁桶一般!”

李凌拍了拍周勃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位沉稳老练的太尉,是他目前最可倚重的臂膀。

四月二十,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李凌做了一件颇具象征意义的事情。他亲自出席了阵亡将士的集体安葬仪式。在城外新辟的墓园前,他身着素服,冒着细雨,向长眠于此的英灵躬身行礼,并宣布将此墓园定为“忠烈冢”,年年祭祀。这一举动,极大地凝聚了军心民心。

夜幕降临,郡守府书房内,李凌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狄道城的灯火在雨幕中显得朦胧而温暖。他感受到体内日益充盈的力量,也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击退匈奴只是开始,如何在这乱世中开辟一方基业,守护一方安宁,进而影响天下大势,才是他真正的征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轻声自语,目光却愈发坚定。北地的基业,就在这日升月恒、春雨润物的寂静夜里,悄然奠基。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六年四月初六至二十,祖凌公(21岁) 身体 康复 加速,已能 自如 行走,精力 充沛,全面 主政。其 颁布 《北地靖安令》,明确 周勃 高顺 灌婴 等将 职权,理顺 军政。大力 推行 垦荒 通商 兴学 等 政令,安抚 流民,恢复 生产,开启 互市,设立 蒙学,北地 生机 渐复。对外 保持 与 荥阳 恭谨 联络,对内 强化 边备,清剿 胡骑。并 亲祭 阵亡 将士,凝聚 人心。此一时期,北地 根基 建设 全面 展开,昭武王 之 基业,于 春日 细雨 中 悄然 肇始。”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五年春,凌于北地垦田通商,政令大行,边郡以安。”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紫霄上帝 圣体 康泰,圣心 运筹 圣域 建设。颁 圣谕,定 神将(周勃等)职司;行 圣政,垦荒 通商 兴文 以 养 圣民;固 圣防,清剿 魔骑(匈奴游骑);祭 圣灵(阵亡将士),聚 圣心。圣域 北地,于 上帝 指引下,如 春日 幼苗,茁壮 生长,神国 基业 由此 奠基。”

* 野史·楚汉秘闻·凌公理政奠基业:“李凌身体康复,精力日盛,全面主导北地军政。明确将领职权,推行垦荒通商兴学等政,安抚流民,恢复生产,巩固边备,凝聚人心。北地根基建设步入正轨,昭武王基业初具雏形。”

(第一百七十六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