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以西,世界屋脊的凛冽寒风终年呼啸。逻些城(拉萨)的红宫之内,气氛却与外面的严寒截然不同,充满了躁动与野心灼烧的炽热。
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年轻的面庞上,混合着祖先传承的骁勇与一丝被权力和**催熟的急迫。他高踞于铺着雪豹皮的宝座之上,听着下方大臣们的激烈争论。此番议事,源于一份通过极其隐秘渠道送达的、来自大唐内部的消息。
“赞普!”一名满脸虬髯、身披犀皮甲的主战派贵族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天赐良机!唐国虽表面强盛,然其内部倾轧日益激烈,权臣与皇室、门阀与寒门之间争斗不休,消耗巨大!如今其朝堂注意力正被内部纷争牢牢牵扯,陇右、河西防务看似稳固,实则已有可趁之机!我们的勇士早已磨快了弯刀,渴望着河西的沃野和长安的财富!”
另一名较为年迈、神色谨慎的大臣则出列反驳,眉头紧锁:“不可轻信!大唐立国百年,根基深厚,太宗皇帝更是英明神武,岂会轻易露出破绽?此消息来源不明,万一这是唐人的诱敌之计,意在引我大军深入,而后围歼,后果不堪设想!其边军战力犹存,陇右防线绝非轻易可破!”
“绝非诱敌之计!”主战派贵族激动地打断,眼中闪烁着精明而贪婪的光芒,“消息来源绝对可靠!来自唐国内部一位极具分量、且与我们有着共同利益诉求的大人物!他不仅提供了陇西几处关键关隘近期的确切防务轮换‘间隙’,还暗示长安此刻正忙于清理内部,对边关的关注和支援能力已降至低点!这是我们等待多年的机会!”
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对芒松芒赞道:“赞普,即便不能直取长安,只要我们能突破陇右,拿下凉州(武威)、甘州(张掖)等几处重镇,便可控扼丝绸之路,获得无尽的财富和粮草,更能极大提振我军士气,震慑西域诸国!届时,赞普的威望将超越历代先王!”
财富、土地、威望……这些词汇如同最醇美的青稞酒,让年轻的赞普血液沸腾。他体内流淌着松赞干布开拓进取的血液,渴望建立不世功业,证明自己。
“谨慎是必要的,”芒松芒赞终于开口,声音还带着一丝年轻人的清亮,却已有了决断者的威严,“但天神赐予的机遇,也不容错过。不必大规模兴兵,以免过度刺激唐人,引发其全面反击。可先派遣精锐骑兵,分成数股,依照‘朋友’提供的路线和信息,对唐军防线的‘间隙’之处进行反复试探性攻击。”
他眼中闪烁着狼一般的光芒:“若唐军反应迟缓,应对失措,便证明消息属实,其国内确实空虚!届时,再大军压境,一举拿下凉州!若遇顽强抵抗……便立刻撤回,只当是寻常边境摩擦。”
“赞普英明!”主战派贵族们大喜过望,齐声赞颂。那谨慎的老臣张了张嘴,望着赞普已被战意点燃的眼睛,最终化为一声无奈的叹息,退回了队列。
命令迅速被传达下去。吐蕃这台战争机器开始悄然加速运转。位于边境的各部落收到了征调勇士和战马的命令,一队队精锐的骑兵开始向预定区域秘密集结。囤积在后方据点的粮草、箭矢、攻城器械也被悄悄向前线运输。
与此同时,几条隐秘的小道上,来自吐蕃统帅部的密使,携带着赞普的意图和那份来自大唐“朋友”的“厚礼”,快马加鞭地奔向边境前线,准备指挥那即将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挑衅。
高原之上,狼烟欲起。
而在大唐一侧,陇右道的边境线上,气氛也逐渐变得异样。巡逻的唐军骑兵发现,吐蕃游骑的出现频率明显增高,他们不再像往常那样远远窥探后就离去,而是开始抵近侦察,甚至故意做出挑衅的姿态,试探唐军的反应速度和强度。一些小规模的、原本可以避免的摩擦冲突,开始在边境线上零星爆发。
凉州都督府的军报,开始以更高的频率发往长安。上面的措辞也从最初的“吐蕃游骑活动频繁”,逐渐变为“吐蕃骑射伤我巡边士卒”、“吐蕃小队试图越境滋扰,已被击退”、“边境多处发现不明身份之吐蕃细作活动迹象”……
紧张的气氛,如同高原上不断积聚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了大唐西北的边境线上。战争的腥风,虽然尚未大规模刮起,但那令人不安的气息,已经可以清晰地嗅到。
这一切细微而危险的变化,都被一张无形而敏锐的网——“墨羽”,清晰地捕捉、验证并记录了下来,化作加密的讯息,流向长安城中那间不起眼的地下密室。
喜欢千年一吻请大家收藏:()千年一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