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千古苒苒 > 卷五 春秋 第六十七章 至圣先师

千古苒苒 卷五 春秋 第六十七章 至圣先师

作者:远止浮游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1:37:45 来源:武林小说网

孔子,名丘,子仲尼,儒家祖师爷,被奉为至圣先师,宋代理学家朱熹评论他,“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可见孔子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贵族,后来因为战乱来到了鲁国。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鲁国大夫,能文善武,力气超大,曾在逼阳之战中力举城门,是“鲁国三虎将”

之一。

叔梁纥到了六十多岁时,找了个小老婆颜徵,生了个儿子,就是孔子。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逝世,颜徵被叔梁纥的大老婆赶了出去,只好带着孔子到了曲阜,过着艰苦的日子。

孔子十五岁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开始潜心学问,增长见识。

孔子想走入仕途,但他的仕途是一点都不顺利。

孔子一开始在鲁国没有得到重用,只做过管仓库、管畜牧之类的小官。

虽然仕途不得意,但孔子学问越做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齐景公有次和晏子出使鲁国还专门召见了孔子聊天。

鲁三桓之一的孟孙氏掌门人孟僖子很欣赏孔子的才华,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拜师孔子学习本领。

当时道家祖师爷老子在周王室做图书馆馆长,孔子听闻他博古通今,学富五车,就带着南宫敬叔前去拜访老子。

一番交谈下来,老子的思想给了孔子莫大启发,让孔子更加潜心向学。

孔子得到孟孙氏的欣赏,本来应该官运亨通,可惜鲁国这时候发生内乱,国君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为躲避祸乱也逃到了齐国。

齐景公之前结识了孔子,听说他到齐国来了,就问他怎么治国,孔子回答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儒家文化以“礼、仁”

为核心,这里的礼不是礼貌的意思,而是礼俗,是周文化制度的浓缩,孔子极为推崇周礼,非常重视阶级层次。

他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意思很简单,就是让每个角色扮演好自己的职责,不要逾矩。

齐景公对孔子还是非常赏识的,准备赏赐给他田地,封他做大官,但是晏子不同意,他劝说齐景公不要搭理孔子,齐景公还是很听晏子的话的。

为什么晏子不喜欢孔子呢,归根结底是文化信仰不同。

齐国地处东夷,保留了很多东夷部落的文化,对于周礼,粗放的齐国人只是遵守最基本的部分,伦理观念较为开放,商业活跃。

晏子认为孔子的那套儒家做派,和齐国格格不入,如果他上台推行“礼、仁”

文化,势必会动摇齐国根基。

理念不同,晏子不想孔子在齐国执政。

当然也有可能是晏子怕孔子上台后影响到自己的地位。

晏子虽然备受赞赏,称为名相,但大家可以看看,晏子执政时期,齐国并没有强盛起来,反而逐渐乱套,晏子很多时候就靠着一张嘴提提建议,务实的政策到没有几条,在这点上面,他是远远不如管仲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