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强汉之墨色如血 > 第80章 定策深谋

强汉之墨色如血 第80章 定策深谋

作者:苏幕遮202507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1 14:12:49 来源:全本小说网

肇元季雪锁未央,御案疏深定北疆。

分胡立治安边策,梯抚西域定朝章。

霹雳炮凝雷破阵,飞天球展眼窥疆。

渭滨匠火熔寒铁,待得春风扫虏霜。

肇元三年季冬的寒意,似乎都凝聚在了未央宫这间灯火通明的暖阁之内。姜维那份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北伐南匈奴方略疏》静静地摊在御案之上,墨迹已干,但其字里行间所蕴含的铁血杀伐之气与经略四方的雄心,却仍在空气中激荡不休。

刘禅的手指缓缓划过奏疏上“臣姜维顿首”几个字,目光深沉。诸葛亮坐于下首,羽扇轻置膝上,闭目沉吟,显然已在心中将这宏大方略推演了无数遍。

“伯约此疏,深谙兵法之要,洞悉胡虏之弊,更兼有步步为营之稳与出奇制胜之险,实乃老成谋国之策。”诸葛亮率先开口,打破了沉寂,语气中满是赞赏,却也带着一丝审慎,“尤其‘先离其盟,再兴甲兵’、‘弹性之防’、‘围三缺一’诸策,深合兵法奇正相生之道。对于战后‘以夷制夷’、设立都护府之构想,亦颇具远见。”

刘禅颔首,眼中精光闪动:“伯约确是大将之才,此疏思虑周详,朕心甚慰。然,正如相父所言,战阵之事,瞬息万变。朕观此疏,觉其刚猛有余,而怀柔渗透之力或可再强;破敌之策甚善,然长治久安之基,犹可更深耕一二。”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羊皮舆图前,目光如炬,扫过阴山、漠北,直至更遥远的西域诸国。

“伯约欲扶右贤王,分南匈奴为二,此策大善。然仅此恐还不够。”刘禅的指尖点在西域与漠北的交界处,“朕意,在击溃狐鹿姑主力、扶植右贤王之后,可仿先秦两汉‘属国’、‘道’之制,但更进一步。设立‘南匈奴自治区’,并非仅仅羁縻,而是给予其相当程度自治之权,以其俗治其民。”

诸葛亮羽扇轻摇,若有所思:“陛下之意是?”

“朕拟诏令:承认右贤王(或其指定之亲汉首领)为‘南匈奴自治区’首任‘都护’,秩比二千石,由朝廷正式册封,赐印绶节杖。其下官员,可由其自行遴选报备朝廷,亦可由朝廷派遣汉官辅佐,共理民政。”刘禅语速平稳,显然深思已久,“自治区内,胡汉法律并行,汉律管汉民及重大刑事案件,南匈奴习惯法处理其内部一般纠纷。鼓励胡汉通商、通婚,朝廷可派遣儒生、医师、工匠入区,传授农耕、医药、技艺,并非强求其立刻改变游牧之习,而是让其自择其利。”

诸葛亮眼中闪过惊叹之色:“陛下此策,实乃釜底抽薪之长远大计!给予自治,使其不致离心;汉官辅佐与文化渗透,使其渐沐华风;通商通婚,则利益与文化交织,日久天长,胡汉畛域自然渐消。远比单纯武力征服后撤军,留其自生自灭,再生祸患要高明得多。”

“正是此理。”刘禅点头,“自治区初立,朝廷可免其三年贡赋,但需允我汉军在其境内要地驻军,兵额不必多,重在扼守咽喉,保商路畅通,亦为震慑。其部落青壮,可择优选拔,编入‘义从胡骑’,由汉将统领,给予优厚粮饷,使其为朝廷戍边,甚至将来用于征讨不臣。如此,既可消弭其反抗力量,又能得其精锐骑兵之力。”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当然,此一切之前提,是必须先在战场上将狐鹿姑及其死忠打得肝胆俱裂,让其再无讨价还价之本钱!怀柔,需建立在绝对武力威慑的基础之上。”

“陛下圣明,刚柔并济,方为统治之道。”诸葛亮由衷赞道,随即补充,“既如此,伯约方略中‘徙汉人实河南地’之策,或可调整为在河南地设立军屯与民屯,与‘南匈奴自治区’比邻而居,互为奥援,亦为示范,而非急于杂居,以免初时矛盾激化。”

“相父考虑周全,便依此议。”刘禅从善如流,目光又投向西域,“至于西域,伯约‘安西都护府’之议甚好,然‘恩威并用’四字,还可更具体。朕以为,当行‘阶梯式’策略。”

“其策可分为三:对于率先臣服、助我讨伐南匈奴者,如乌孙、鄯善等,可册封其王,开放大型互市,优先交易铁器、丝绸、茶叶等紧俏物资,甚至可派遣工匠助其改进水利农耕,授以‘大汉西域盟友’金印,地位尊崇。”

“对于观望迟疑者,则维持一般朝贡关系,允其入市,但严格控制军械流出,并令其提供粮草或向导,以观后效。”

“而对于首鼠两端,甚至暗中助南匈奴者!”刘禅语气一厉,“则效仿昔日班定远故事,遣一偏师,携精锐弩手与……试验成功的震天雷,直捣其王庭,废其王,另立亲汉新君!务必使其知晓,顺大汉者生,逆大汉者亡!”

诸葛亮抚掌:“阶梯分明,赏罚有度!如此,西域诸国必竞相归附,恐后至而受罚。都护府之设立,方能事半功倍。待都护府站稳脚跟,驻军屯田,控制商路要冲,则西域渐为汉土,不过时间问题。陛下目光之长远,布局之精妙,实超汉武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强汉之墨色如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禅摇摇头:“朕不过是站在前人肩膀上,汲取教训罢了。汉武虽开拓西域,然耗费巨大,民力疲敝。朕欲以通商、文化缓慢渗透,辅以必要武力,以求长远实利,而非虚名。”

战略层面的补充方略已定,刘禅又将目光投回姜维的奏疏,关注起具体战术细节。

“伯约‘蜂鸟计划’甚好,三队探卒各司其职。然‘影卫’与‘暗行御史’中,亦有善于潜伏、刺杀之辈。可从中遴选高手,混入商队,或伪装成流浪的萨满、工匠,目标直指南匈奴各部之神箭手、驯马官、乃至负责后勤调度之文吏。”刘禅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两军对垒,非只战场争锋。使其神射手莫名毙命,良马成批病倒,粮草调度失灵,其战力未战先损三分。”

诸葛亮颔首:“此乃‘斩翼’之策,可行。臣会令史阿精心挑选人手,制定详尽计划,务求隐秘有效。”

“至于阴山阻击战,伯约依托地形,以弩阵拒敌,堪称经典。然朕以为,可将新试制之‘霹雳神炮’(实验甲型)部署于此。”刘禅点了点舆图上阴山峡谷的两侧高地,“不必求其精度,只需在其骑兵冲锋最密集之时,发射火药包。其声如巨雷,火光迸裂,烟尘蔽日,南匈奴战马何曾见过此等场面?必惊骇炸营,阵型大乱。届时弩兵再行攒射,事半功倍!即便数炮失灵,亦无碍大局。”

“陛下奇思,正当其用!”诸葛亮眼中一亮,“此物用于守险挫敌锐气,再合适不过。臣即刻令少府与将作监,优先保障阴山方向‘霹雳神炮’及火药包之调配与熟练操作工匠的派遣。”

“还有‘飞天球’。”刘禅续道,“伯约方略中未提及此物。朕以为,开战之后,至少需有两具‘飞天球’随军前进,于阴山之战、龙城奇袭乃至最终决战时,升空了望。其所见敌军动向、规模、指挥部位置,皆可以旗语或特定颜色的烟火向下传递。此乃我军之‘天眼’,至关重要。”

“臣已督促工匠日夜赶制,训练操作死士。开春前必有三具可用,届时两具随军,一具留于长安备用。”诸葛亮保证道。

“最后,便是粮草与医营。”刘禅思虑极为周密,“草原作战,伤病者众。除随军医师外,可重金招募关中、陇右熟悉外伤救治之医者,组建‘战地医营’,携带充足金疮药、麻沸散。另,多备牛车,改造为可载伤兵之救护之车,随大军行动。力求减少非战斗减员,让士卒知即便负伤,亦有生还之望,方可提振士气,勇于拼杀。”

诸葛亮肃然起敬:“陛下仁德,体恤士卒至此,实乃三军之福!臣必妥善安排。”

君臣二人又就方略中诸多细节反复推敲,逐一补充完善,直至夜深。炭盆添了数次新炭,烛台也剪了数次灯花。

当最终方案大致底定,刘禅提笔,在一张空白的绢帛上开始书写给姜维的批复旨意。其内容既充分肯定了姜维方略的主体,又融入了方才君臣议定的各项补充与深化策略,尤其是关于设立“南匈奴自治区”的详细构想、对西域的“阶梯式”策略、特种作战、“霹雳神炮”与“飞天球”的运用以及战地医营的建立。

书写完毕,刘禅取出随身小玺,郑重钤印。

“八百里加急,即刻送往陇右姜维处。”刘禅将绢帛交给侍立的中书舍人。

“遵旨!”

中书舍人躬身接过,快步离去。沉重的宫门开启又合上,带入一阵凛冽的寒风。

***

就在未央宫中定下北征大计的同时,长安城内外的战争准备已如火如荼。

渭水匠作监的工棚里,热气蒸腾。老匠人郑五满脸烟灰,却目光专注地盯着坩埚中沸腾的铁水。他负责监制的“震天雷”外壳,要求内壁光滑以免卡住火药,外壁则需铸出均匀的棱角以增加破片杀伤。这需要极高的浇铸技巧。

“师傅,这最后一批铁范,您看看成不?”徒弟捧着一个刚刚冷却成型的铁壳,小心翼翼地问道。

郑五接过,借着炉火仔细察看,又用粗糙的手指细细摩挲内壁,半晌才点点头:“嗯,这批还行。记住这火候,这浇铸的速度!咱们手上出的家伙事,可是要给前线将士们杀胡虏报仇的!容不得半点马虎!”

“哎!记住了师傅!”徒弟们轰然应诺,干劲更足。郑五望向北方,仿佛能透过工棚看到那片雪原,心中默念:“儿啊,爹虽老,也能为你和孙儿,尽这份力了!”

北地郡校场,陷阵营的操练已近乎残酷。士兵们穿着沉重的铠甲,两人一组,扛着巨盾,一次又一次地承受着披甲战马的猛烈冲撞。每一次撞击都发出沉闷的巨响,持盾的士兵往往被震得气血翻腾,虎口迸裂,却咬着牙死死顶住。

“顶住!腰杆挺直!脚扎稳!想想南匈奴人的马刀!你们身后就是同袍!”教官的吼声嘶哑却穿透全场。

陌刀手的训练则更加骇人。丈余长的陌刀挥动起来带着令人心悸的风声,他们练习的不是砍劈,而是“推”和“扫”,目标是模拟马腿高度的粗壮草桩。刀光闪过,草桩应声而断,切口平滑。练习间隙,士兵们互相用布条包裹着被刀柄磨得血肉模糊的双手,无人叫苦,眼中只有冰冷的战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强汉之墨色如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在更偏僻的一处山谷,一场绝密的试验正在进行。数名“影卫”高手操作着一具略显简陋的“飞天球”。巨大的球体在喷灯的加热下缓缓膨胀,死士坐在吊篮中,检查着绳索和信号旗。

“升空!”指挥官一声令下。

绳索松开,球体摇晃着,开始艰难地脱离地面。吊篮中的死士紧紧抓住边缘,脸色发白却充满兴奋。球体逐渐升高,二十丈、三十丈……地面的景物开始变小。

“发信号!报告所见!”地面人员高声喊道。

吊篮中的死士努力辨认着下方预设的标记物——一片小树林、一条结冰的小溪、几个代表“帐篷”和“马群”的草堆。他拿起红绿两色信号旗,笨拙却坚定地按照约定打出旗语。

“他看到树林了!小溪在左!帐篷三个!马群一堆!”地面译码员激动地汇报。

试验成功了!尽管升空高度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但这“天眼”已然睁开。消息被迅速加密,传向未央宫。

陇右前线,姜维收到了刘禅的批复旨意。他仔细阅读着每一项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关于“南匈奴自治区”和西域策略的部分,眼中异彩连连,拍案叫绝:“陛下深谋远虑,思虑之周详,远超臣之浅见!如此,北伐非但能收破敌之功,更可奠基百年太平之业!”

他立刻召集麾下将领与幕僚,根据圣旨精神,开始细化每一步行动计划。整个陇右军府,如同一张缓缓拉开的强弓,积蓄着石破天惊的力量。

肇元三年的最后一场大雪,覆盖了秦岭,覆盖了渭水,也覆盖了即将燃起战火的北疆。但在冰雪之下,季汉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每一个部件都在精准地咬合、运转,从长安深宫到边关军营,从白发老匠到热血少年,一股同仇敌忾、誓扫胡尘的意志凝聚成形,只待春风号令,便将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北倾泻!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强汉之墨色如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