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庭还有一周的时候,我还是没怎么睡好。每天晚上闭上眼睛,脑子里就会反复过开庭的场景——我怕自己在法庭上紧张得说不出话,怕婆婆和小叔当庭狡辩,更怕因为证据不足,法院不支持我的诉求。
那天早上,我起床后坐在沙发上发呆,连早饭都没心思做。小敏看我状态不好,从厨房端来一杯热牛奶,放在我手里:“别想那么多了,咱们已经做了能做的所有准备,剩下的就交给法院。今天我带你去见个人,说不定能帮上忙。”
我愣了一下,问:“见谁啊?能帮上什么忙?”
“我表哥,他是做财务的,对转账记录、资金流向这些特别懂。”小敏说,“他说不定能从你的转账记录里找出更多细节,或者帮咱们分析一下,怎么在法庭上更好地说明这是借款,不是赠与。”
我心里一动,赶紧点了点头。现在多一个人帮忙,就多一分希望。我赶紧换了衣服,跟小敏一起去她表哥家。
小敏的表哥叫陈凯,三十多岁,戴着眼镜,看起来特别稳重。他听完我的情况后,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让我把转账记录、催款聊天记录都给他看。他对着电脑,一点一点地看,时不时在纸上记着什么。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他才抬起头,看着我说:“从转账记录来看,你当时是一次性转了一百万给你小叔,这笔钱数额很大,而且转款时间正好是你小叔说要装修店面、交房租的节点,这能间接证明钱的用途。另外,你后来多次催款的聊天记录,他虽然没明确说‘欠你钱’,但一直说‘会想办法还’‘再给点时间’,这些都能侧面印证借款关系。”
我赶紧问:“那这些够吗?法院会认可吗?”
“够不够,要看怎么在法庭上说。”陈凯说,“你要把时间线理清楚——什么时候你婆婆找你借钱,说的什么理由,什么时候转的钱,什么时候发现小叔生意不好,什么时候开始催款,你小叔和你婆婆的反应是什么。把这些串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让法官相信这是借款,不是赠与。”
他顿了顿,又说:“还有一个细节,你可以重点说。当初你转钱的时候,有没有跟任何人提过这件事?除了小敏,还有没有其他朋友知道?如果有,让他们也出具一份证人证言,哪怕只是证明你当时说过‘借了一百万给小叔创业’,也能增加证据的可信度。”
我心里一下子亮了。我想起去年借钱给小叔后,我还跟公司的同事李姐聊过这件事。当时李姐还劝我,说这么大的数额要写借条,我当时没听,现在想来,李姐说不定能帮我作证。
我赶紧给李姐打电话,跟她说了我的情况。李姐很爽快地答应了:“小兰,你放心,我记得你当时跟我说过这件事。我可以给你写一份证人证言,要是需要我去法庭作证,我也能去。”
挂了电话,我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块。陈凯又跟我聊了很久,教我怎么在法庭上应对对方的提问,怎么抓住重点,怎么避免被对方带偏。他还帮我整理了一份时间线,把关键节点都标了出来,让我照着这个思路去准备。
从陈凯家出来,我心里的信心多了很多。小敏看着我,笑着说:“怎么样?我就说我表哥能帮上忙吧。现在咱们又多了一个证人,证据也更充分了,胜诉的概率肯定更大。”
我点了点头,心里特别感激。如果不是小敏,我可能还在一个人瞎着急,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如果不是陈凯和李姐,我可能还不知道怎么更好地准备庭审。我突然觉得,就算全世界都不站在我这边,至少还有这些朋友在帮我,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接下来的几天,我按照陈凯给的思路,开始整理庭审的发言内容。我把时间线写在纸上,一遍遍地念,生怕到时候记不住。小敏也陪着我,扮演法官和对方律师,跟我模拟庭审的场景,提各种可能的问题,让我练习怎么回答。
有一次,小敏扮演对方律师,问我:“你说这是借款,为什么没有借条?是不是因为这根本不是借款,是你自愿赠与的?”
我愣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陈凯之前跟我说过,遇到这种问题,不要慌,要坦诚地说清楚为什么没写借条——因为是亲戚,因为相信对方,因为对方当时说得很诚恳。我定了定神,说:“因为当时我婆婆哭着求我,说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见外,还说半年就还。我想着都是亲戚,不会骗我,所以就没写借条。但这不能说明是赠与,我后来多次催款,我小叔也没说过这是赠与,只是说会想办法还,这些聊天记录都能证明。”
小敏点了点头,说:“对,就是这样回答。要坦诚,不要回避没写借条的事,还要把对方的承诺和后来的反应结合起来,让法官相信你当时的想法是合理的。”
在小敏的帮助下,我越来越熟练,面对各种问题也能从容应对。我不再像之前那样紧张,心里更多的是期待——期待开庭,期待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期待能讨回公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婆媳间的矛盾请大家收藏:()婆媳间的矛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