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破帷 > 第85章 阶前无影

破帷 第85章 阶前无影

作者:稿纸种花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5 02:44:2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庙门被一股无形的气浪推开,发出沉闷的吱呀声,木屑簌簌从门楣剥落,在微光中如尘埃般飘散。

数十名禁军甲士肃立门外,冰冷的铁甲在晨曦前的微光中泛着幽蓝,像一片沉默的铁林。

铠甲缝隙间凝结着夜露,指尖触之即化,留下湿冷的寒意。

风掠过铁片,发出细微的金属震颤,仿佛整座军阵正屏息待命。

为首的传诏官手捧明黄诏书,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穿透破庙薄墙,直抵九天。

那声音如古钟轻鸣,余音在耳膜上激起微颤,连烛火都随之轻轻一晃。

“诏曰:补遗讲主讲林昭然,才学尚可,言辞有物,特命明日入明堂预议,钦此。”

寥寥数语,却重逾千钧。

韩霁脸色煞白,喉结滚动,下意识地看向林昭然。

她却静静地站在原地,仿佛那诏书上念的不是她的名字。

烛光在她脸上投下浅浅的阴影,映出她鼻梁挺直的轮廓,唇线紧抿,如刀刻而成。

待传诏官离去,甲士如潮水般退去,铁靴踏地的回响渐行渐远,庙内才恢复了死寂。

唯有香炉中残烬偶尔噼啪一声,惊起梁上积尘。

“明堂……竟是明堂。”韩霁的声音有些发颤,指尖微微颤抖,“那可是天子经筵、议定国策之地。你……”

林昭然没有理会他的震惊。

她转过身,目光沉静如水,只问了一句毫不相干的话:“韩先生,国子监可有查验入监者身份的旧例?”

韩霁一愣,随即明白了她的忧虑,神色愈发凝重:“有。凡登明堂台阶者,无论官阶大小,皆需在阶前经过‘玉名引’核验。司礼监的官员会手持底档,依籍贯、齿龄、师承三项对照,一丝一毫都错不得。”

林昭然的指尖无声地划过袖口,那里藏着一份伪造的户籍,上面写着“河东林氏”。

绢纸粗糙,边缘微卷,指尖摩挲时传来细微的刺感。

一个早已败落的望族,查起来费时费力,本以为能蒙混过关,但若是在明堂玉阶之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一一核对,这层薄薄的伪装,一戳即破。

这一关,比她预想的任何一场辩论都更加凶险。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对一旁的守拙吩咐道:“去把我箱笼里那幅前朝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残卷取来。”

守拙虽不解,但还是迅速取来一个长条锦盒。

盒面织锦温润,触手生凉,开启时发出轻微的“咔”声,如同开启一段尘封的记忆。

林昭然小心翼翼地展开古旧的画卷,绢布已呈黄褐色,其上笔触却依旧灵动。

指尖抚过画中衣褶,仿佛能触到千年前的丝线纹理。

她目光扫过,最终停在“班昭授经”那一节。

画中,东汉女史班昭正襟危坐,为后宫妃嫔讲授经义,神态端庄,气度俨然。

烛光映照下,画中人眼波似有流转,仿佛正凝视着她。

林昭然取来笔墨,就着庙里昏暗的烛光,用极淡的灰墨,将这一节的图样临摹在一张素绢之上。

墨汁微凉,笔尖在绢上滑行时发出极细的沙沙声,如同夜虫低语。

她的笔法与原作的游丝描不同,线条更显风骨,却又刻意模仿了其神韵。

画毕,她将这幅新绘的图卷仔细卷好,收入袖中。

绢卷贴着手臂,微凉而柔软,像一道无声的誓言。

若身份无虞,此图便永不见天日。

若身份被当场戳破,这便是她最后的辩词。

她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展开此图,朗声质问:“女子为师,授经解惑,自前朝便有先例。班昭可立于宫闱,我林昭然为何不可立于明堂?今日之礼,究竟是尊崇古训,还是禁锢人心?”

与此同时,宫城深处的文渊阁内,灯火通明。

年轻的司礼监掌印程知微正奉命核查明日入明堂的“补遗讲官员名录”。

他的指尖划过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最终停在了“林昭然”三字上。

籍贯一栏,清清楚楚地写着“河东林氏”。

程知微的眉头微微皱起。

他出身清流,对各家士族谱系了如指掌。

河东林氏嫡支早已绝嗣,旁支也多已凋零,他从未听说过族中出过这样一位才学惊世的“林昭然”。

他几乎可以断定,此人身份有伪。

按照规矩,他应立刻朱笔勾出,上报内阁,剥去此人资格。

可他眼前却浮现出那篇石破天惊的《问礼疏》,字字珠玑,振聋发聩。

那样的文章,不该被埋没于区区籍贯二字。

他枯坐良久,烛火在他清秀的脸上投下摇曳的光影,忽明忽暗,如同他内心的挣扎。

最终,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起身走到内府存放“官员玉名引”底档的密柜前,取出了那份册子。

他研开一方极淡的墨,笔尖蘸了又蘸,直到墨色几乎与纸色融为一体,才在林昭然名字的“师承”一栏下,极其隐蔽地补录了四个小字——“陆门私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破帷请大家收藏:()破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不成文的规矩,专为那些家学渊源、却无显赫出身的寒门士子而设,意为隐士大儒私授弟子,不入官方师承体系,可免深究家世。

做完这一切,他放下笔,对着那几个几乎看不见的字迹低声自语:“若天意要你踏上那台阶,我便替天,借你这一纸通行。”

夜色更深,养心殿内,年轻的天子沈砚之负手而立,殿中只点了一盏孤灯。

他忽然开口,对侍立在阴影中的大内总管孙奉道:“朕召林昭然,并非真要听她答什么问。朕要看的,是她如何走上那一百零八级玉阶。”

孙奉的身形动了动,迟疑道:“陛下,若此人身份有伪……”

“住口。”沈砚之抬手,止住了他的话。

他的声音里没有怒意,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

“朕早已查过,国子监的补遗讲创立之初,名录里就从未有过‘林昭然’这个人。她是谁,从哪里来,都不重要。”

他顿了顿,转过身,目光如炬:“重要的是,她带来的那个‘问’,是真的。这天下,也该有人来问一问了。”

破庙里,林昭然已经换上了那身崭新的青色官服。

布料挺括,却也冰冷僵硬,束缚着她的身体,肩线紧贴肌肤,带来一种被规训的压迫感。

柳明漪正细心地为她束上腰带,手指触及她腰间时,忽然压低了声音,担忧地问:“昭然,明日登阶,若是真的被当场识破,你当如何?”

林昭然的手抚过腰间悬挂的一枚羊脂玉佩,玉佩温润,上面用古篆刻着一个“昭”字,是她母亲唯一的遗物。

指尖摩挲着那凹陷的笔画,仿佛能触到母亲的呼吸。

她感受着玉石的微凉,语气却异常坚定:“若身份暴露,我便以一个女子的本来面目,立于明堂之上。他们可以夺走我的官身,却夺不走我的问题。我这一问,本就不是为‘林昭然’这个名字而问。”

一旁的守拙默默点燃了一炷清香,烟气袅袅升起,带着一丝安神的檀香味,缭绕在鼻尖,如静默的祷告。

她双手合十,低声诵念:“昔有缇萦上书救父,今有昭然登阶问礼。非为私怨,只为公道。”

子夜时分,一道身影避开所有耳目,亲至皇史宬。

正是沈砚之。

他屏退了孙奉,独自走进这座存放着帝国所有典籍档案的古老建筑。

他在一排排书架间穿行,最终在一个角落,取出一块用油布包裹的石砖。

这块砖,无字无号,被称为“空砖”,是太祖皇帝留下的旧物,意为“法外之地,待后人书”。

沈砚之捧着这块沉重的空砖,来到明堂前。

他借着月光,亲自撬开玉阶之下的一块地砖,将这块“空砖”稳稳地置入其中,再将地砖复原,不留一丝痕迹。

做完这一切,他才对一直候在远处的孙奉下令:“明日,若她能走上这玉阶,此砖便永留于此,为新礼奠基。若她上不来,天亮之前,将它取出焚毁,就当朕从未动过这个念头。”

孙奉大惊失色,忍不住问道:“陛下!您何以要赌上这百年基业?”

沈砚之没有回答,只是抬头仰望着在月色下如玉龙般蜿蜒而上的台阶,良久,才缓缓说道:“百年礼制,如果连一个女子的脚步都阻挡不住……那这礼,或许从一开始,就不该立得如此之高。”

黎明前的天色最是黑暗。

林昭然乘着一辆简陋的马车,抵达了明堂之外。

晨光尚未穿透云层,巨大的汉白玉台阶在熹微的光线下,泛着一层霜雪般的光泽,肃穆而冰冷,仿佛通往另一个世界。

她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正准备迈步上前。

或许是心神不宁,或许是衣袖过于宽大,她藏在袖中的那幅《女史箴图》摹本竟滑落一角,露出一点淡墨色的绢边。

阶前的守卫目光锐利,立刻注意到了异样,正要上前查验。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孙奉的身影如鬼魅般从一侧的阴影中走出,对着那守卫低声说了一句:“奉天子密旨——今日登阶,只验名,不核籍,不问影。”

守卫浑身一震,指尖微颤。

这等破例,前所未有。

但他深知孙奉身份,不敢多问,只低头退下,心中却翻起惊涛:“莫非……陛下真要借一人之身,试这百年礼制?”

林昭然浑身一僵,缓缓抬起头。

她看见,在那一百零八级玉阶的顶端,明堂巨大的檐影之下,静静地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

那人背对着初生的微光,面容隐藏在阴影里,看不真切,只能感知到一道深沉的目光,跨越遥远的距离,落在她的身上。

林昭然缓缓吐出一口气,将那滑落的画卷重新塞回袖中。

她不再犹豫,提步,稳稳地踏上了第一级台阶。

汉白玉的冰冷触感从脚底传来,瞬间传遍四肢百骸,仿佛整座礼制之阶都在与她对峙。

此刻,晨光仍斜斜地照在她的身后,将她的影子长长地拖曳在来时的路上。

而她面前的玉阶,因处于建筑的阴影之中,光线未及,平整如镜,映不出任何影子。

喜欢破帷请大家收藏:()破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