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破帷 > 第231章 谁在走路

破帷 第231章 谁在走路

作者:稿纸种花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5 02:44:22 来源:全本小说网

程知微的青骓踏过陶片路时,蹄声比往日轻了三分。

秋雾未散,湿气如纱缠在脚踝,他望着脚下泛着幽蓝的陶片——那釉面在晨光中微微发亮,像被夜露浸透的星屑,又似南荒海边那片被浪写了又揉的沙地。

马蹄轻叩,碎陶相碰,发出细密如雨打瓦瓮的“簌簌”声,仿佛整条路都在低语。

忽然间,一股熟悉的气息钻入鼻腔:那是旧陶经霜后散发的微腥,混着泥土深处陈年的焦火味,竟与当年林昭然讲学时炉中炭烬的气息一模一样。

原来沙会变成陶,浪会凝成路,无声无息漫过山河。

大人,前头到青阳县了。随从的马蹄声从雾里渗出来,闷响裹着水汽,像是从地底浮上来的回音。

程知微勒住缰绳,皮革在掌心留下一道深痕,凉意顺着指缝爬上来。

他见官道旁立着块新碑,朱漆写着德政陶路四个大字,笔锋张扬如孔雀开屏;碑座还沾着未干的金粉,在雾光下闪出刺目的黄,像刚从熔炉里捞出的渣滓。

县太爷在碑下候着呢。随从压低声音,说是百姓自发铺路,他特地上报要记功。

程知微翻身下马,靴底碾过一片陶片,足弓传来一阵硌痛——那陶片背面的刻痕正抵着脚心,是字起笔那一竖,棱角分明,像是有人用芦管蘸了铁水一笔划下。

他抬眼望去,青阳县令正腆着肚子迎上来,官服上的补子绣得极艳,孔雀翎在雾里晃得人眼酸,每一步都踩出窸窣声响,像是踩碎了一地枯叶。

程大人您瞧,县令指着陶路,声音洪亮如敲铜磬,小县百姓受圣人教化,自发取旧罐残片铺路,既利民生又彰风化——

旧罐?程知微打断他,指尖已触到碑身,冰凉粗糙的石面沁出湿意,哪家的旧罐?

县令一怔:回大人,是...是各户自家用过的陶瓮,说是沾过灶火、存过米粮的...

那为何要上报政绩?程知微指尖叩了叩碑身,金粉簌簌落进他掌心,带着细微的沙砾感,刺得皮肤发痒生疼,这路是百姓用吃饭的家伙铺的,是供孩子上学堂的路,是替林先生...替往圣传光的路。他突然攥紧手掌,金粉刺得掌心生疼,血珠从纹路间渗出,你要把它变成你官袍上的金线?

县令的脸瞬间煞白,额角的汗混着雾水往下淌,在下巴处聚成一滴,坠落在碑座上,溅起细不可闻的“啪”声。

程知微转身对随从道:去把碑拆了,把名册烧了。他望着陶路延伸向山坳里的学堂,那里传来朗朗书声,字句清越,穿雾而来,如同稚嫩却坚定的脚步踏在陶片之上。

此路无始,何来政绩?

日头西斜时,程知微宿在云栖驿。

驿卒点灯时,灯芯“噼啪”一响,屋内光影摇曳。

他听见门环发出清越的响,余音绵长,像极了南荒空心砖里的启蒙曲——那曾是他少年时枕着听睡的节奏。

这门环...他伸手抚过铜环下的陶片,指尖传来温润圆滑的触感,那是半片灰陶,边缘磨得极圆,像是经年累月被人摩挲所致,新换的?

驿卒搓着手笑:上个月换的。

您听,他叩了叩陶片,声音澄澈如泉击石,像不像有人在问?

程知微屏住呼吸。

陶片振动的频率里,真的浮起若有若无的字余韵——是林昭然当年用芦管吹的调子,是《梦问篇》里光动影随的平仄。

那声音不靠耳听,而是顺着指尖爬上臂骨,直抵心窍。

他突然想起在民议司见过的卷宗:去年冬天,有个老秀才捐了半屋子旧陶,说字刻在碑上会老,刻在陶里能活。

原来那些陶片没进库房,早散在了人间。

林先生从未建学,他对着陶环低语,唇齿间吐出的热气拂过冰冷陶面,可千村都成了校。

——————

(数日后 · 南荒)

裴怀礼在南荒泉边站了三日。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袍角,寒意顺着小腿攀爬。

他看着孩童用陶勺舀水,勺底的字被泉水磨得发白,边缘模糊如烟,却在日光下投出清晰的影子——一横一竖,像把刀劈开了阴翳。

水流从勺沿溢出,滴落石面时发出“叮”的一声,宛如叩问天地。

这字是谁刻的?扎羊角辫的女娃仰着脸问先生。

先生蹲下来,指尖蘸水在石上画了个:不知道。

那它为什么在这?

先生笑了:因为它该在这。

裴怀礼摸出怀中的《问录》残稿。

纸页边角已经起毛,墨迹因反复摩挲而微微晕染,是他抄了七遍的心血。

第七遍抄完那夜,他对着烛火烧掉前六稿,曾以为这就是传承。

可眼前这女娃指着泉水里的影子笑出声时,他忽然懂了:她不需要谁的笔迹,她需要的是光自己说话。

他撕碎残稿,任纸页飘进风里。

纸片翻飞如蝶,带着旧墨的苦香,掠过草尖,擦过树皮,一片落在采药人的竹篓上,被随手糊成了补丁。

竹篓进山时,风穿过纸隙,发出的轻响,像有人在念:问不可止,问不可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破帷请大家收藏:()破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夜 · 京城政事堂)

孙奉梦见沈砚之立在政事堂中。

月光透过窗棂,照见他手中的《周礼》卷角微翘——那是林昭然当年与他争论时,被茶盏烫焦的。

他脱靴就寝时,忽觉脚底微痒,低头看去,空心砖的缝隙里透出一线幽蓝,正映在他足弓的老茧上,形状竟似一个倒写的‘问’。

梦中,沈砚之的声音还是那样清冽:礼在何处?

孙奉望着脚下的空心砖,微光正从砖缝里渗出来:在踩过它的人脚底。

他惊醒时,月光正漫过床沿。

袖中空空如也,可掌心却有细密的纹路,像极了陶片上的字,隐隐发烫,仿佛那字正从血脉深处慢慢长出来。

(次日清晨 · 废村驿站)

程知微夜宿废村时,遇见了那个盲妇。

她裹着粗布衫,怀里抱着个无光的陶罐,罐壁的字朝内,正随着她摩挲的动作轻轻转动,指尖划过刻痕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是在默读。

阿婆,您去哪?他忍不住问。

去学堂。盲妇的声音很轻,像片落在水面上的叶子,带着水波般的颤音,我目不能视,可脚知道路。她伸出脚,露出沾着泥的布鞋,鞋底凹凸的纹路与陶片咬合,每一步都踏实而笃定,三年前,有人在我家门口铺了七片陶,从那以后,我每夜都走。

程知微跟着她走了半里。

陶片在脚下凹凸不平,却暗合字的笔顺——起笔、横折、竖、横折钩、横、十二横。

夜风掠过断墙,送来远处野菊的微香,还有孩子背书的尾音。

他蹲下身,指尖抚过一片陶片,上面还留着盲妇布鞋的泥印,湿润而温软,像是刚刚离去的体温。

您知道这路是谁铺的么?

不知道。盲妇笑了,皱纹舒展如秋菊,可我知道,走的人多了,路就不会断。

程知微的眼泪砸在陶片上,溅起细小的尘烟,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在他心里炸出雷鸣。

原来最坚定的传承,是连传承者都不知道自己在传承——林昭然播下的不是种子,是风。

风过处,光就长出来了。

次日清晨,程知微收到民议司急报。

信上只写了八个字:七省公议,欲废先贤祠。

他望着陶片路上新添的脚印,忽然笑了。

林昭然当年说名是影,影随光动,如今光已遍地,影自然该散了。

马蹄声再次响起时,程知微拍了拍青骓的脖子:走,回京城。

民议司该开最后一次议事了。

秋雾渐渐散了,陶片路在晨光里泛着幽蓝,像一条会呼吸的脉,往没路的地方去了。

喜欢破帷请大家收藏:()破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