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破苍穹问天 > 第1166章 烧字窑·陶魂

破苍穹问天 第1166章 烧字窑·陶魂

作者:沫凡晨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08-24 05:55: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风裹着铸字炉的铁腥往西南去,到了窑口就柔了下来,像浸过釉水的棉絮,轻轻擦过陶坯的纹路。空气里浮着陶土的腥甜,混着松木燃烧的焦香,吸进肺里都带着暖,像刚出窑的陶碗贴着掌心。

烧字窑藏在一片坡地后,十几座圆顶土窑顺着坡势排开,窑门大多敞着,里面积着厚厚的窑灰,灰里嵌着些碎陶片,片上还留着模糊的字痕。最大的那座窑前堆着半垛陶坯,坯上用竹刀刻着字,有“甘”“醇”“暖”,笔画里还沾着湿泥,像刚从土里钻出来的芽。阿芷的两生草往窑边凑,根须缠着的铁屑落在陶坯上,草叶突然映出层淡青的釉光,像无数个字在陶里眨眼睛。

吴仙握着念归幡,幡面上烧字窑的星纹泛着暖黄的光,比铸字炉的赤红更柔,指尖触到,能觉出温吞的震颤,像窑火里陶坯慢慢变硬的闷响。他抬眼望,坡地上摆着密密麻麻的陶器:有裂底的碗,缺沿的罐,歪口的壶,每件陶器上都烧着字——“甘”字在碗心,釉色被汤水浸得发亮,字沿结着层浅黄的垢,是米汤熬出的甜;“醇”字在罐肩,釉面有冰裂纹,裂纹里卡着点暗红,是陈酒浸的色;“暖”字在壶底,虽已磕掉一角,字的笔画却透着润,像还含着窑火的温度。

“老陶匠原是镇上的制陶人。”墨渊的镇山链在腕间泛着暖光,链环蹭过陶坯,擦出细沙般的轻响,“三百年前洪水冲了陶坊,他的妻儿都被卷进了浊流,他抱着最后一筐陶土逃到这坡地,把妻儿的名字刻在陶坯上烧,说‘陶土来自土,烧成器还归土,字裹在陶里,就不算真的散’。后来铸字炉的老铁匠送他些废铁模,他就把铁上的字拓在陶坯上,说‘铁会锈,陶能存,字得裹层釉衣,才算真的润’。”

三人顺着窑前的陶轮往前走,轮盘上沾着湿泥,泥里混着些灰白的发丝——是老陶匠的,发丝缠着根竹刀,刀头刻着个“拓”字,刻痕被泥浸成了深褐。阿芷踢到个翻倒的陶匣,匣里垫着块锈铁,铁上是铸字炉“家”字的拓痕,拓痕边有滴暗红的渍,是血混着釉料凝成的。她把陶匣扶起来,匣底刻着个“烧”字,刻痕里结着层焦黑的窑灰,两生草的根须往里探,草叶突然腾起片暖黄的光:老陶匠正蹲在窑前,左手扶着陶坯,右手握竹刀——他的右手食指缺了半节,是当年陶坊失火时被塌梁砸的,断口处结着厚厚的茧,此刻正有血珠渗进陶坯的“暖”字笔画里,他却盯着字影喃喃道:“匀些釉,再匀些,这字得扛住潮。”

“他烧字时总往陶土里掺东西。”吴仙蹲下身,指尖抚过一只裂底的陶碗,碗心“甘”字的釉色里嵌着点碎银,是融化的银饰,“掺过井水沉沙,说‘带点土气,字能像田埂一样亲’;掺过花蜜,说‘沾点甜,字能像春蜜一样润’;有次烧‘慈’字给丧母的小女娃,他把妻子留下的银簪熔了,拌进釉料,说‘掺点娘的暖,字能像怀抱一样,焐着娃’。”

墨渊的镇山链突然轻摆,链尖往最大的那座窑里一点,窑壁上嵌着只半熔的陶壶,壶身上“念”字的最后一笔拖得极长,像只手在抓什么。链尖触到陶壶时,窑内突然飘出股陈香,香里裹着片模糊的釉影:老陶匠正往窑里添柴,背弯得像座桥,背上搭着块浸了水的麻布,麻布下渗着血——是他为了护陶坯,被滚落的窑砖砸的。火舌舔着陶坯,他却盯着“念”字的釉色,说“火要匀,釉才亮,字才活得起来”——那是给远方寻亲的货郎烧的,货郎说“娘生前总用这窑的陶壶沏茶,见着‘念’字,就像闻着娘的茶味”。

“他后来用自己的泪调了釉料,补在‘念’字的缺口。”吴仙的指尖探进窑口,摸到那只陶壶,壶面温得像体温,“念”字的捺脚处果然藏着层与周围釉色不同的乳白,像凝住的泪,“我师父说,他的眼睛被窑火熏得半盲,就把陶坯贴在脸上辨纹路,说‘脸能觉出凹凸,就像摸着字的骨头’。有次暴雨冲了晾坯的坡地,他光着脚在泥里捞陶坯,脚心被碎瓷划得全是口子,却把湿坯抱在怀里焐,说‘坯湿了没事,字心不能凉’。”

念归幡突然漾起暖黄的光晕,光晕化作层薄釉,顺着陶器的纹路漫过整个坡地。被釉光扫过的陶字突然发亮,映出无数个烧字的场景:有的字刻浅了,他就往笔画里填陶土,再烧三遍,烧得釉色沉进字骨,说“色浅了没事,情意得深”;有只烧“孝”字的陶罐,罐口裂了缝,他就把自己的指甲剪了,混着陶泥补缝,说“掺点老骨头的劲,能盛住给爹的药”;他的手被窑火烫得起了燎泡,就用脚趾夹着竹刀刻字,刻得歪歪扭扭,说“手废了没事,脚还能认土,字就刻不差”。

幻象里的老陶匠总在窑边堆着些废陶——都是他觉得“釉色不够暖”的。有只烧“亲”字的陶碗,他没舍得砸,说“这碗喂过三个弃婴,碗底的字沾着奶味,留着给新陶当样子”。有年冬雪冻裂了窑顶,他怕窑温降了,就把自己的棉袄拆了,塞进窑缝里,自己裹着草席守在窑边,说“窑是字的娘,冻不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破苍穹问天请大家收藏:()破苍穹问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烧到第二十二个年头时,已经看不清釉色,就凭着窑火的颜色断火候,说“火发红,是字在喊热;火发蓝,是字在等凉,窑会教我”。有个瘸腿的老妪来寻亡夫的名字,老妪说夫家原是烧陶的,当年的陶瓮上刻着“伴”字,老陶匠就把自己烧了二十年的“伴”字陶瓮给她,说“摸这釉,比当年的瓮更润,你俩的日子,都渗在这字里呢”。

“他烧的陶器,有五千三百一十九件。”墨渊的镇山链绕着那只“念”字陶壶转了圈,链光落在釉色上,釉里突然渗出点晶莹的液珠,滴在窑底的陶土上,晕出个小小的湿痕,“我师父说,老陶匠临终前就坐在窑门口,怀里抱着那只‘暖’字陶碗,碗里盛着铸字炉老铁匠送的铁屑,他说‘字在陶里,铁在碗里,我就不算冷’。”

幻象里的最后一个身影,是老陶匠弥留时的模样。他的头歪靠在窑壁上,像靠着老友的肩膀,右手的竹刀掉在脚边,左手还捏着块湿陶土,嘴里气若游丝,却还在念:“土要细,像人心;釉要润,像岁月……”风从窑口穿进来,吹得所有陶字都响起来,像无数只陶器在轻轻碰。

晨露漫上坡地时,窑火的余温混着陶土的腥甜更浓了。阿芷蹲在那只陶匣旁,把半节竹刀放进匣里,上面盖了片从“甘”字碗上磕下的碎陶:“草说这些陶字在等,等有人把它们捧在手里……不捧也没关系,山溪会带着陶片跑,落在田埂上,长出会结果的字。”

吴仙伸手握住念归幡,幡面上又添了一颗星辰,这颗星泛着暖黄的光,带着陶土的温润与釉色的绵厚,星纹里淌着竹刀刻坯的沙沙声、窑火噼啪的爆响、风穿窑口的呼呼声,还有无数声被窑灰裹住的“往润里烧”。他忽然明白,有些字不必被捧起,烧在陶里的魂,带泪的釉料,融血的土,都是它们的温度。

“往东南走,是拓字纸。”墨渊望着坡地外初升的朝阳,阳光落在陶器上,把暖黄的字染成了金红,像无数个字在陶里发光,“我师父说那里有片竹林,三百年前有个老纸匠,常来烧字窑收碎陶,把陶上的字拓在纸上,说‘陶会裂,纸能传,字总得化在风里,才算真的活’。”

阿芷的两生草转向东南,草尖的陶屑被风吹起,在空中拼出个模糊的“拓”字,字影被风托着往东南去,像无数张刚晾好的纸在晨光里飘。

吴仙握紧了念归幡,幡面上拓字纸的星纹正亮着,那光芒带着纸浆的轻薄,像浸了晨露的素白。他知道,那个老纸匠定是把所有的绵密都揉进了纸里,每一缕纤维都裹着不肯消散的轻,等有人铺开时,就一字字地漫开来。

烧字窑的风还在坡地上绕,卷着那些没烧完的字的影子往东南飘,像是老陶匠的竹刀,在为他们描边。坡上的陶字还在微微暖,釉色浸出的温润,像在催着:“润些,再润些。”

喜欢破苍穹问天请大家收藏:()破苍穹问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