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 > 第96章 海图新篇与学院风波

秋日,周瑜的舰队历经数月航行,抵达了一处巨大的河口三角洲(恒河三角洲)。这里的文明程度远高于倭国,有着繁华的港口、独特的宗教和发达的手工业。当地人称此地为“身毒”(印度)。

通过与当地土王接触,周瑜用携带的丝绸、瓷器和玻璃器,换取了大量的棉花(品质优于交州和吕宋)、珍稀宝石、以及一种被称作“砂糖”的珍贵商品。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继续向西的海图,并听闻了更西方存在强大帝国(罗马)的传说。

“都督,此地富庶,文明昌盛,若在此建立商站,利益不可估量!”吕蒙兴奋地建议。

周瑜却始终保持着冷静,他深知这次行动的利益虽然巨大,但其中所潜藏的风险同样不可小觑。毕竟,这里与倭国截然不同,邦国林立,局势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考虑到自身人手有限,周瑜认为绝不能轻率地深入这片未知的领域。因此,他果断决定先在河口的隐秘之处建立一个小型的补给据点,以此作为立足之本。通过这个据点,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所需的物资和情报,同时也能让众人有时间去熟悉周围的环境和情况。

周瑜始终牢记着月英所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在这个陌生的地域,他表现得异常谨慎。每一个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绝不轻易冒险。

不仅如此,周瑜还特别吩咐手下人要详细记录沿途的水文、气候以及风土人情等信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资料,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着超越黄金的价值。它们不仅能帮助周瑜更好地了解这片土地,还能为日后的行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成都 蜀学格物院 <<<

就在荆益高歌猛进之时,一场风波在学术的象牙塔内掀起。

以几位来自中原、崇尚清谈玄学的老儒生为首,联合部分对格物之学抱有疑虑的保守派官吏,上书抨击“格物院崇尚奇技,败坏学风,与民争利,长此以往,将使国人不读圣贤书,不修仁义德,国将不国!”

他们攻击的焦点,直指月英和格物院的根本理念。

若是以前,月英或许会感到愤怒与无力。但此刻,她内心异常平静。她深知,这是思想变革必然伴随的阵痛。

她没有选择强行压制,而是授意《荆益新报》连续刊发系列文章,如《格物致知与修齐治平》、《论蒸汽之力与仁政之力》、《从棉花保暖看“仁”之实践》,由郭嘉、徐庶等文笔犀利之士执笔,从理论和现实层面,系统阐述格物之学并非背离儒学,而是对“经世致用”精神的发扬光大,是践行“仁政”的强大工具。

同时,她邀请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儒生,参观纺织工坊,亲眼目睹棉布如何让贫寒者免受冻馁;参观新建的水利设施,了解其如何灌溉万顷良田。事实,往往比雄辩更有力量。

这场风波,最终在月英以理服人、以事实说话的策略下,逐渐平息,反而让“蜀学”经世致用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月英感到,脑海中系统的光屏似乎又明亮了一丝。推动文明进程,不仅在于技术突破,也在于思想启蒙。她对此有了更深的理解。

喜欢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请大家收藏:()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