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鼙鼓揭天破宋来 > 73 犹自不肯避入城

鼙鼓揭天破宋来 73 犹自不肯避入城

作者:秽多非人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4 05:41:33 来源:武林小说网

其实张巡原主应该是见过这座铜殿,或者说“金殿”

的,但是这不是穿了嘛。

左右道人则是夸耀本殿如何如何,应该是谁来都夸。

想想天庆观这个名字就知道,是朝廷赐额的道观。

先后历经太宗、徽宗、孝宗和理宗四次赐名赐田赐钱,尤其是徽宗时,用铜二十万斤,铸造了这座铜殿,赐额“太平法相”

别看二十万斤铜如何,其实也没很多钱,一万贯铜钱大概可以等于四到五万斤。

倒是为了装点铜殿的顶盖,据说用了二三十斤黄金来刷金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张巡只记得春秋战国的时候,赵国的祖先谁谁,建造宗庙的时候,用青铜铸造廊柱,说是以防万一。

然后赵家真的被人围攻,后人就把铜柱大殿给拆毁了,拿来熔铸箭头,反击敌军。

这么大一座铜殿,要是拆了,拿来融化成箭头,恐怕也可以铸造少说几百万支箭吧。

不过这是自己“替身”

在的道观,这种事咱们可干不出来。

哪能把人家的殿阁庙宇给拆了,况且这也没打仗。

吃饭吃饭,张巡依请入座,还问徐道明和谢拉去哪儿了。

众人表示大概率就是无锡、宜兴这一代。

去年秋后太湖水泛,沿湖一带颇有人腹泻、下痢,所以徐道明就去施药问诊来着。

原来如此,去年张巡记得是个平年,年成一般,好像确实夏秋之际多下了几滴雨,导致稻米的生长差了一些。

然后秋末就泛水了,原来都是有迹象的,只是平时张巡不注意罢了。

去年雨水多,今年有可能雨水就要少,或许真有灾。

崇祯末年,就是反复的旱灾和洪灾,一年旱,紧接着一年涝,根本就不给陕西老百姓活路,气候糟糕到了极点。

那他们师兄弟什么时候回来?眼下四面八方都是过兵,搁外头人生地不熟的,这要是遭了什么难,在外边根本无人知晓啊。

嗐,您还不知道,不是有谢拉嘛。

道人们抚掌问张巡,您难道没瞧见我们谢师弟的本事?别说来十个八個贼人了,你就是全身披挂的铁浮图,他一棒下去,也捣成肉泥了啊。

有道理,当我没问。

确实,有谢拉在,徐道明要是还能被什么贼人捆了,那真就没天理了。

况且徐道明是大夫,贼人就算把他捆了,回去也得好吃好喝伺候着。

刚刚朝廷都在抓大夫呢,不就是因为大夫也算稀缺的技术资源,必要时可以发挥作用嘛。

聊兴已尽,饭也吃完,张巡拱手告辞。

道人们把张巡送到道观山门口,就是刚刚官兵和他们掰扯的观门。

说是山门,又叫做龙虎殿,五开间的大山门,除了中间三间是门厅外,两侧的梢殿立着青龙白虎两尊木胎泥塑的星君神像。

拜一拜,要打仗了,拜拜守门的星君总是好的。

甭管好使不好使,拜拜又不花钱。

也不是不花钱,来都来了,寄进五十斤香油吧。

张巡的马上当然没有背着香油,折现就行。

宋代的寺院宫观,兼职干“银行”

的多了去了。

本身很多大寺院、大宫观就是大地主,有资本金,还有广泛的客户基础,折现对他们来说还挺合适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