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 > 第904章 还没结束

最后,方铜看向还没开窍的女儿,想通了:“爹晓得了。”

是他傻了,想女儿和太子距离不能更进一步,也不能故意把关系处坏了。

回头和两位先生商量商量,给女儿多加些课业。

人忙起来,还顾不上的别的?清衍是太子,也不是随时能出宫的,更难见面。

再一个,躲过两三年,清衍八成就成亲了,说不准妾都得好几个。

看大臣们积极给太子选秀的架势,应该好事将近。

成亲的太子更不会惦记小时候的玩伴。

方铜想透彻了,心情跟着好转:“今天你受委屈了,爹亲自给你下厨。”

又讨好看向自个媳妇:“媳妇,我让管家买了燕窝,我给你炖一盅,补补身子。”

媳妇跟他去吵架,也辛苦。

方铜说完走了,留下只觉得莫名其妙的母女俩。

这男人、她爹变脸也太快了吧?为啥啊。

方铜说下厨,是真去,厨房伺候的下人也见怪不怪了。

二夫人和二老爷,要有空闲或者兴致好了,就来厨房,做一两道少爷、小姐爱吃的菜。

大老爷——方银有样学样,前两天来炉子里烤地瓜,要给媳妇吃,后来烤的黢黑,给少爷小姐送去了。

还让他们不许和大夫人说。

方铜今个做的确实是新鲜菜式,大棚菜长了芽,成功初见,上级高兴,赏了他一整条金华火腿。

这金华火腿可是贡品,皇帝也只赏赐些看重的官员,像他这种小官见一眼都难。

据说做这么一条火腿,要八十多种工艺、用十个月做,选料用料都是最好的。

方铜今个要做个火腿蒸鸡、火腿冬瓜汤。

等他忙活完,方银和蒙岚刚好回来,俩人是有口福的,能吃口好的。

下人们赶紧的上菜,一家人用膳也顾不上唠唠今天的事了。

不愧是贡品,金华火腿吃着鲜香十足。

方银夹了两筷子给媳妇,才道:“等回头我再立了功,就跟陛下讨赏,要金华火腿。”

蒙岚浅笑,旁人立功要么攒着给子孙,要么就是给自个加官进爵。

方银要真为了金华火腿开口,那最高兴的一定是皇帝。

但她也没劝说,她爹说过,武将手握兵权,已经让皇帝忌惮,心思少些,皇帝才能用的放心、安心。

文官则是结党营私,还嚣张,就死的快。

美食确实有治愈的功效,起码方南枝吃过好,感觉生活太好了,所以不管案子怎么样,她都得和家人保住小命,吃遍天下。

方家人高高兴兴吃饭了,不知道外头的风浪。

要说这几天,京城百姓最喜爱议论的是什么?

当然是陈勇说的前朝宝藏啊。

听说朝廷根据他给的地方去找了,听说真的挖到了东西,其中有一件全是金丝的衣裳,拿出去不知道值多少钱。

可那宝藏,被国师拿到手后,分了三个位置藏着。

第一处找到东西,剩下两处也不知道是怎么泄露的。

于是有的世家、勋贵在悄悄行动,当然,他们也不傻,不用自个的人,用江湖中人,让他们去干。

再或者,利用藏宝地当地的乡绅势力,想要提前一步找到宝物。

但后两个藏宝点,只有大概位置,比如某某县某某山林,那是连成一天、波澜起伏的山脉,在里面找宝物,可就太难了。

还没找到,朝廷军已经抓了好几个江湖势力了。

百姓都猜测,后面两处,是不是才是真正有宝藏的地方?

还有一种流言,春见国师为什么要偷了国库但不用,藏起来又告诉后人寻找?

他有没有可能还活着,认为当今皇帝英明神武,能带百姓过好日子,所以主动露出了端倪。

想要献上宝藏给皇帝。

这种猜测不知道打哪来的,前者国师还活着,有点吓人,前朝距今已经很久了。

国师要活着,不得有一百七八十岁?

后者嘛,皇帝听说后,虽暗喜天下人把他当明君,但也又怕传流言的人有什么阴谋诡计,让人一直在暗查。

宝藏的事,方家人顾不上关心,但京城百姓甚至官员都挺在意。

但今个,方铜的大喇叭响彻云霄,一声声老狗,让靳柯颜面无存。

热议靳柯的人,竟然暂时压过了宝藏。

春风楼,几位官员推杯换盏。

“靳大人这次算是栽了,我依稀记得,先前就有人在朝堂提过方南枝那姑娘,还是皇帝金口玉言,让他们上门赔罪的。”

“正是,这是第二次了,说来也新奇,还真少有女子能在朝中被提及的。”

“我看是靳大人此举有失仁义,那方姑娘无论如何,医术还是不错的,前几日是真为靳云庭治过病,转头就暗讽人家红颜祸水。”

“砰!”酒杯被放在桌沿,有官员一脸不屑。

“那方姑娘我倒是见过一回,十来岁的小丫头,哪儿算的上红颜?我看靳大人是昏了头,想要逼太子选秀,而太子身边亲近的、能下手的就这个小姑娘,就仗势欺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请大家收藏:()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上次宫宴出事,太子没露面,已经让朝臣看出他态度。

太子无心娶妻,所以选秀用“逼”这个词,不算过分。

可想逼,真不容易,太子身边的人,得用的清闵,只是个郡王世子,太子至今没有给他请个明面上的职务。

太子的心腹,他的外祖家,那是好惹的吗?要以太子的外祖家为口子,只怕最先惹怒的就是皇帝。

再其他明里暗里支持太子的,哪个不是手握重权?

就方南枝,家世平平,又只是个女子好下手。

以她的名声逼迫太子答应选秀,若不应,就不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太子和小姑娘真有什么脏事。

“确实有失风度,堂堂朝廷命官,一把年纪污蔑人家小姑娘,我看靳氏在靳大人手里,比不上以往了。”

“靳柯虽自大无脑,可他有个好儿子,靳云庭的才名可不是假的。”

“才华横溢也用,一个病秧子,怕是活不了多久。”有人脱口而出。

说完,包厢里气氛一下有点冷了。

那人后知后觉失言了,靳氏有多在乎那少主,满京城谁不知道,他背后咒人家活不久,不是惹祸上身吗?

他也就背后嘀咕人的能耐,可不敢像方铜,直愣愣对上靳氏。

“咳,靳大人此次谋算落空了,还得罪了太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有人出言转移话题。

其他人纷纷应和,说错话那位跟着点头,才发现自个后背有点发凉。

是的,靳柯失算了。

方南枝人家有爹娘,方铜虽然官位小,但胆子是真的大,大到天上去了都,直接去靳府来了一通骂街。

靳府这样的高门大户,平日里往来的,也没有这么不讲究的人?

说话那个脏,他们气死都不知道怎么骂回去,还担心用脏字眼丢了自个脸面。

像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偏偏方铜骂街还是奉太子之命来的,理直气壮。

有百姓也在议论这事,他们想的就简单多了。

“那方大人才是真汉子,官小怎么了?当男人的,要是妻女都护不住,还算什么男人?”

“靳府的老爷也太过分,朝廷上的事,怎么算计都行,往人家小姑娘身上扯什么,想逼死人啊?”

“我闺女以后嫁人,就要嫁个方大人这样的。”

平日里,大伙对高门大户点头哈腰,不敢得罪,但心底,谁没有个梦,能以小人物身份去和那些欺负人的对上?

方铜一个八品官,就做到了。

他们羡慕、佩服、向往。

“我听说方大人是入赘的?看来赘婿也有好的,不是各个上不得台面。”

“你们懂什么,男人好不好,看他本身品行,和入赘有什么关系?”

“方大人真疼闺女,钱夫人这继母也不赖,遇事真出头啊,投生到他们家,真是享了大福。”

“话说,两人怎么不再生个儿子?”

“人家有,姓秦,跟亲爹姓,据说是在国子监读书的,不是恩荫进去的。”

百姓们唠嗑越唠越偏。

总之,方铜一战成名,别的能耐不知道,胆气和护女这两条真是让人开了眼界。

别说是有太子给撑腰,换个旁的官,哪怕是仗势不也得委婉点?

骂的那个脏,那么痛快,他是半点没顾忌会不会损了太子颜面,肯定是句句发自肺腑。

皇帝用晚膳时,就叫两个小太监学靳府门口的事。

听着一句句“靳老狗”,他用饭都香。

不愧是他特意选中的官,破格提拔,就是得他心思,都不用他引导什么,自个就对上了他看不惯的世家。

这说明他们君臣有默契啊。

皇陵险些被盗的怒气,都消散许多。

才用完膳,太子就来了。

“儿臣查到,两次刺杀案的刺客,和皇陵被盗一事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同一批人。儿臣的人一路追查,在晋州府、泉州府发现了端倪。”

“两府之地,私盐纵横,官盐常年卖不出去,私盐贩子有很大规模的团伙,陈子君当年获罪,也和私盐有关,儿臣怀疑刺客可能是私盐贩子团伙之人。”

清衍神色平静,语气笃定。

可皇帝哪能听不出来,他在胡说八道。

泉州府是哪儿?是靳氏的老家,发源之地,靳氏就是当地最大的世家。晋州府临近泉州府,两地私盐泛滥,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这些年,皇帝没少派人去,一开始派的钦差,还死了一个,说是水土不服,他来了脾性,又接着派人。

第二个钦差没死,但疯了,说是遇到土匪,马车冲撞,撞坏了脑袋。

第三回,皇帝是派平王去的,皇亲国戚,还给了他调兵之权。

没人敢杀王爷,再动手,皇帝就要来真格的了。

平王一去半年,只觉处处艰难,小的盐枭好抓,好杀,但杀了也没用,真正的私盐团伙就那么几家,藏身之所多的是,还有人护着。

他只能抓了些当地贪污的官员、闹得最凶的私贩贩子,回京交差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请大家收藏:()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其实是背地里算双方妥协,皇帝不再管这事,换当地的私盐贩卖收敛,要保证两府每年上交的盐税在固定的额度上,不能少。

之后,两府表面平静下来,只是私盐一事藏得隐蔽,不敢再嚣张了而已。

对皇帝来说,这也是心病之一,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解决。

一来,私盐泛滥,说明他们有私盐来源,不知道人家在哪开盐矿的,查不到源头上,就断不了。

二来,强势断了,那两府的官盐就需要加大供应。

可朝廷掌握的盐矿开采是有限的,要供应整个朝廷,确实不大够。

要不然老百姓做饭都舍不得放盐吗?

盐贵也是减少盐需求的手段之一。

再增加两府,就怕盐供不上。

三来,这些私盐贩子哪来的胆量和朝廷叫板?杀了两个钦差啊!都是靳氏这样的世家纵容的。

也就是说,动私盐,是从以靳氏为首的世家大族嘴里抢食。

总之不好办。

私盐纵横是真,可把这事扯在刺客、陈子君的案子里,还是有些勉勉强强的。

清衍这么说,就是单纯针对靳氏,要动他们了。

皇帝很欣慰儿子的胆气,身为储君,就得有啃硬骨头的魄力。

但又觉得他冲动,为给小姑娘出口气,不至于,这事好好谋筹,缓缓图之更好。

“太子,此事复杂,不是……”

“父皇,私盐在两府泛滥已久,苦的是当地百姓,儿臣查到这些年,出售的官盐都是平价到了私盐贩子手里,再由他们高价卖出。”

两府年年交够的盐税,都是这么来的。

皇帝听着,心中也有了怒火。

他以为是官盐限量卖给百姓,够税,再由私盐贩子折腾,这些世家大族的人心是真的很,根本不给百姓买平价盐的机会。

“你在泉州、晋州有人手?”皇帝突然问。

这样的内情,他都不知道,太子临时查就能查出来?

“大理寺卿之子,赵邑,在泉州府洪塘县任县令,儿臣与他有些往来。”

清衍并不隐瞒。

皇帝听的眉头一挑,他知道太子有暗地的势力,大理寺卿也是吗?

喜欢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请大家收藏:()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