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女皇武则天 > 第341章 天后

女皇武则天 第341章 天后

作者:喜欢鞭尾蝎的卓阁主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03 20:59: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武媚娘敛衽垂眸,神色庄肃如寒潭映月,掷地有声:

“臣妾随皇上综理朝政这么多年,”

“朝中大小庶务,臣妾虽然不敢自诩样样精通,但十之**皆能洞悉症结,了然于心。”

她抬眸望向李治,目光中既有臣子的恭谨,亦有知己的恳切:

“如今皇上龙体欠安无法理政,太子又需要静养,不能操劳,”

“满朝文武虽然各司其职,却始终需要人总揽全局、统筹调度,”

“如此方能确保社稷安稳。”

“ 而臣妾就是那个深明社稷为重、私念为轻,能居中调和文武、护佑江山无虞的不二人选。”

话音稍顿,她话锋转向核心诉求:

“只是往日臣妾只能于珠帘之后听政,”

“百官奏报需要辗转传递,政令下达亦是多番周折,”

“稍有延误便可能错失良机,甚至酿成纰漏。”

“皇上需得赐臣妾一个可直接处理朝政的名分,”

“让臣妾不必再居于帘后隔靴搔痒,才能更高效地为陛下分忧,”

“让朝堂诸事井然有序,不致因君臣沟通不畅而受阻。”

李治闻言,目光落在武媚娘身上,显然对武媚娘的话在认真思考。

这些年来她在朝政上的辅佐确实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政治才能,

甚至胜过朝中诸多老臣。

若没有她的日夜辅佐,自己这病体恐怕早已支撑不住,

大唐江山也未必能有今日的四海升平。

此时,立于一侧的太子李弘亦上前一步,神色恳切。

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少不更事、对母后心存芥蒂的叛逆少年。

这些年,他亲眼目睹武媚娘在朝堂上的雷厉风行与在后宫中的细致温情,被她的政治才能深深折服,

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他褪去了年少的浮躁,逐渐成长为一个懂得权衡朝堂利弊、兼具仁心与远见的储君。

更重要的是,他终于勘破了过往的偏执与误解,

曾以为母后的每一步筹谋都是为了独揽大权,是为了架空皇权、压制宗室,

如今却全然读懂了那份深藏在雷霆手段后的深沉母爱。

他清晰地感知到,母后所有的远见布局、所有的隐忍付出,

底色里都藏着对他的殷殷护持,藏着对大唐江山的赤胆忠心。

那份爱,重逾江山,真切得不容置疑,也让他彻底放下了心中的芥蒂。

于是,李弘躬身说道:

“父皇,母后所言极是。”

“母后素有治国之才,且对大唐忠心耿耿,若能让母后直接处理朝政,实乃社稷之幸、万民之福。”

李治看着李弘真诚的眼神,又看了看武则天眼中的期盼与坚定,

他轻轻松了口气,缓缓点头:

“朕也认为媚娘所言有理。”

“这些年来,你为朕、为大唐付出良多,你的能力与忠心,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朕准你所请,此后你可与朕一同临朝理政,不必再居于珠帘之后。”

“朝堂诸事,你亦有权直接处置。”

武媚娘心中稍定,虽然开口前难免有些许忐忑,

生怕李治驳回她的提议。

可即便李治真的否定拒绝她,她也早已下定决心,必当千方百计促成此事。

最令她意外又宽慰的,是李弘今日的鼎力支持。

当年的少年郎指着她直言“牝鸡司晨”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而此刻的情形判若两人,

如今的李弘已能全然理解并力挺于她。

这份转变让她内心百感交集,既有感动,亦有酸涩。

她多希望李治龙体康泰,李弘身强体健,如此一来,

此时此刻顶着天地为她和孩子们遮风挡雨的,便该是她的弘儿啊。

咸亨五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长安城内张灯结彩,一派祥和。

李治下旨,

“自朕临御以来,赖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庇佑,四海之内稍得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然国本需固,礼制当兴,方能彰显大唐威仪,传之后世。”

“今追尊先祖:以高祖皇帝为神尧皇帝,太宗皇帝为文武圣皇帝,”

“朕自号天皇,皇后武氏为天后,共辅社稷,是以,帝后同尊,诏告四海。”

“改元上元,大赦天下!”

圣旨既下,朝野震动。

所有人都明白,

“天后”这一尊号,绝非仅是名号上的尊荣,

更如为武媚娘的政治行动插上了“合法羽翼”,

让她从行事身份、决策权限到朝堂影响力,都实现了质的突破与飞跃。

此前,她虽能于珠帘之后协助李治理政,提出的诸多建言亦能被采纳,

但所有主张都需借李治之口传递,即便手握实权,也总绕不开“后宫干政”的隐性质疑。

朝中老臣虽不敢明言反对,却常在私下议论纷纷,认为女子不应涉足朝堂,更不应干预军国大事。

而“天后”的尊号,以礼制的形式将她的参政地位固定下来,

她不再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皇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女皇武则天请大家收藏:()女皇武则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是与天皇并列、“共辅社稷”的政治核心,是名正言顺的大唐统治者之一。

此后,每逢朝堂议事,她可身着朝服直面百官,无需再借帘幕遮拦,

发布政令时,更能以“天后”名义直接落款,

从身份上彻底消解了臣下对“女性掌权”的抵触。

百官奏事时,需同时向天皇与天后行礼,她的意见与决策,也与李治的旨意拥有同等效力,真正实现了“帝后同尊”。

决策权上的变化更为显着。

李治在应允她临朝理政时,特意强调“遇紧急之事,有权先行处置”,

这一许可让她彻底摆脱了过往“事事需奏请李治”的束缚,拥有了独立决断的权力。

十月二十七,长安城已入冬,

武媚娘身着深青色袆衣,手持一卷奏折,缓步走到李治面前,

“皇上,臣妾近日观朝堂政务、民间疾苦,草拟了十二项新政建议,望能为大唐社稷、天下百姓略尽绵薄之力。”

李治正倚在龙椅上翻阅奏章,闻言抬眸,

见她神色庄重,眼中满是对国事的关切,便笑着点头:

“媚娘有心了,快呈上,朕与你一同细看。”

武媚娘起身,将奏折递到李治手中,随后侍立在侧,轻声讲解:

“臣妾这十二事,首重民生根基。”

李治阅后大为赞赏,抬眼看向武媚娘时眼中满是亮色:

“媚娘这‘十二事’,句句切中要害!”

“既解百姓耕作之困,又补朝堂吏治之疏,有你辅佐,朕如得左膀右臂,何愁天下不治?”

他将奏折置于案上,伸手握住武媚娘的手腕,语气愈发恳切:

“往后朝中大事,你只管这般直言献策,朕信你,更信你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心意。”

武媚娘虚靠在李治的肩膀上,语气温柔:

“皇上信臣妾,臣妾便敢以性命相托,为皇上分劳、为天下解忧。”

“只是臣妾所求从非权势,唯愿皇上能得清明吏治,百姓能有安稳生计,”

“待来日史书落笔,能得一个好字,臣妾便此生无憾了。”

李治揽住她的肩膀,

将头与武媚娘的头紧紧靠在一起,

夫妻这么多年,他早已摸透了她看似柔软外表下的刚劲,

也懂了她每一句“为天下”背后藏着的赤诚。

他指尖轻轻揉着她发间的玉簪,声音里满是依赖:

“旁人只道你聪慧果决,却不知你为这份‘果决’熬了多少夜、担了多少风险。”

“朕信你,不只是信你的才干,更是信你从未变过的、与朕同守这江山的心意。”

武媚娘眉眼欢喜,

抬眸时眼尾谦和,眼神清明:

“天下是皇上的天下,百姓是皇上的百姓。”

“臣妾能做的,是替皇上多听些民间疾苦,多补些朝堂疏漏。”

李治看久了政务,有些疲惫,他闭上眼睛,

语气感慨,

“朕能得媚娘为妻,实乃朕此生之幸,更是这天下之幸。”

翌日早朝,李治准奏十二事。

喜欢女皇武则天请大家收藏:()女皇武则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