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农家子的仙途 > 第204章 稻香入梦来

农家子的仙途 第204章 稻香入梦来

作者:御景亭的迪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3 05:28:1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二百零四章 稻香入梦来

青牛村的老槐树抽出新枝时,树底的石碾子旁已经堆起了小山似的合道稻。陈兰坐在碾盘边,用布满皱纹的手慢悠悠地剥着谷粒——这些谷粒形态各异,有的带着星界陨砂的银红光泽,有的嵌着鸿**有的紫纹,却都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土黄色,像极了当年陈刚从原生稻田带回来的第一捧龙谷稻种。

“兰婆婆,星界的飞禾船到啦!”村口传来孩子们雀跃的呼喊。陈兰抬起头,看见一艘艘飞禾船正顺着银红色的稻脉光流缓缓降落,船舷边站着的阿岩正朝她挥手,他石灵根上的紫纹比上次见面时更亮了,怀里抱着的巨大陶罐飘出浓郁的稻香,引得田埂上的青牛都抬起了头。

“这是死寂星新收的‘鸿蒙稻’,”阿岩把陶罐稳稳放在石碾上,揭开盖子的瞬间,金色的稻雾腾地升起,在空气中凝成无数细小的稻穗,“柳先生说,这稻子煮的粥最是神奇,连没有灵根的凡人喝了,都能梦见鸿蒙深处的景象。”

陈兰舀起一勺稻粒,指尖的“和”字纹轻轻蹭过谷粒上的紫纹,眼前突然闪过一片熟悉的稻田——那是二十年前的青牛村记忆田,年轻时的自己正跟在陈刚身后学插秧,母亲站在田埂上笑着挥手,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稻穗在风里沙沙地响,像在说“慢点儿,别急”。

当晚,青牛村的家家户户都飘起了鸿蒙稻粥的香气。孩子们捧着粗瓷碗,小口小口地喝着,没多久就趴在桌旁睡着了,嘴角还沾着白白的米粒。陈兰坐在油灯下,看着孙子阿禾的睡颜——这孩子是阿岩从鸿蒙废墟里捡回来的孤儿,灵根里既有凡俗界的地脉气,又带着星界的陨力,此刻他长长的睫毛上,正凝结着细小的稻纹露珠,像撒了把碎星。

梦里,阿禾站在一片无边无际的稻田里。田埂上走着个穿粗布衣的少年,背影既熟悉又陌生,他弯腰插秧的动作,让阿禾想起奶奶常讲的“刚哥”。“你的灵根很特别。”少年突然转过身,脸上的笑容像阳光落在饱满的稻穗上,“既有星砂的硬,又有黑土的软,正好能种出跨两界的稻子。”

阿禾想抓住少年的手,指尖却穿过了他的身影。少年笑着往远处走去,脚下的稻穗自动分开一条路,路上散落的谷粒一落地,就长出带着“和”字纹的新苗。“记住,种稻子不用急着往前跑,”少年的声音在风里散开,“先让根在土里扎稳了,比什么都强。”

与此同时,两界关的破庙里,残灵根修士们也在梦中见到了少年。那个曾因灵根畸形而总低着头的女孩,看见少年用她的“歪灵根”在岩缝里种出了最饱满的稻穗;那个被绝灵令伤了丹田的老者,梦见自己的灵根重新抽出绿芽,正与合道稻的根须紧紧缠在一起,再也分不开。

“他不是消失了,是住进了每个种稻人的梦里。”老者醒来时,发现枕边多了颗带着自己灵根印记的谷粒,眼眶顿时湿了——这是陈刚留下的“种梦术”,用祖稻之灵织就的梦境,能让每个迷茫的灵根持有者,都在梦里找到自己的路。

鸿蒙稻能入梦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三界与鸿蒙。无数生灵涌向青牛村的稻神祠,祠里没有神像,只有那株从原生稻田移栽的合道稻,此刻它的根须已顺着石缝钻出祠外,与记忆田的稻脉连在一起,穗粒上的光流能映出每个访客的灵根影像。

一个穿黑袍的修士跪在稻株前,他的灵根曾被灭心教的邪术污染,虽然后来被净化,却始终带着挥之不去的阴影。当稻穗的光流落在他掌心,邪术留下的黑斑突然化作灰烬,露出里面藏着的稻纹——那是他年少时在凡俗界帮农户割稻子,无意间觉醒的灵根印记,原来从未消失。

“原来我从来不是天生的邪灵根。”修士望着掌心的稻纹,突然笑了,像卸下了千斤重担,“是我自己忘了,我的灵根也能种出好稻子。”他留下随身携带的邪术典籍,典籍落地即化,成了滋养稻株的肥料,转身往两界关的共生田走去,背影轻松得像要飞起来。

稻神祠的访客越来越多:有星界的飞禾使者,来求能在陨星砂里扎根的稻种;有凡俗界的农夫,想看看自己的灵根能种出怎样的合道稻;甚至有鸿蒙深处的未知生灵,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却能化作光流融入稻株,在穗粒上留下新的纹路,像是在签下共生的契约。

陈兰每天都会来祠里,给合道稻浇上灵根泉的水。她发现,稻株的高度总在夜里悄悄增长,清晨时,叶尖会沾着来自不同星域的露水,穗粒上的纹路也日渐繁复,却始终以“和”字为核心,像在记录三界与鸿蒙的所有故事,一笔一划,都浸着稻香。

飞禾船带来了柳乘风的消息:他们在鸿蒙深处发现了颗“镜像星”,星球上的一切都与凡俗界相反——土是甜的,水是辣的,连灵根的力量都会逆向运转,普通的合道稻种根本无法扎根,刚撒下去就会枯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农家子的仙途请大家收藏:()农家子的仙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阿禾的灵根正好能应对镜像星。”陈兰看着正在帮阿岩晒稻的孙子,这孩子的灵根既能顺向吸收地脉气,又能逆向储存星力,是天生的“双生灵根”,“让他跟着船队去试试吧,就像当年刚哥带着龙谷稻种离开青牛村,总得有人去闯闯新土地。”

阿禾出发前夜,陈兰给他缝了个稻壳香囊,里面装着三粒谷种:青牛村的记忆稻、两界关的岩缝稻、死寂星的鸿蒙稻。“这是刚哥留下的‘稻信’,”她摸着孙子的头,指尖的稻纹与他灵根上的纹路轻轻相贴,“无论在哪个星域,只要种下它们,就像咱们在你身边,啥都不用怕。”

飞禾船穿越鸿蒙光流时,阿禾打开了香囊。三粒谷种在星力的催化下立刻发芽,根须缠在一起,化作一道三色光流,指引着船队穿过镜像星的逆向引力场。当船身平稳降落,阿禾惊喜地发现,镜像星的土地虽与凡俗界相反,合道稻的根须却能顺着逆向灵根之力生长,像在镜中开出的花,奇特别致。

他给陈兰传回了第一封“稻信”——那是片带着镜像星纹路的稻叶,叶面上用星力写着:“奶奶,这里的稻子长得很好,它们的根向下长,穗却向上弯,像在给青牛村鞠躬呢。”

陈兰把稻叶夹在《合道稻培育法》里,这本书早已被无数人增补,页码从最初的百页变成了千页,纸页间夹满了来自不同土地的稻叶、谷粒、泥土样本,像本厚重的跨域稻志,每一页都写着“共生”两个字。

深秋的清晨,陈兰坐在老槐树下,看着记忆田的合道稻迎来丰收。阿岩带着残灵根修士们来帮忙收割,他们的灵根虽各有残缺,配合起来却比谁都默契:石灵根的负责加固田埂,火灵根的控制脱粒的温度,连那个曾被视为邪灵根的修士,都能用净化后的灵根清除杂草,动作熟练得像种了一辈子稻子。

孩子们在稻浪中追逐打闹,他们的灵根上都带着不同的稻纹,却能自然地一起催生苗芽,笑声比稻穗碰撞的声音还要响亮。阿禾从镜像星传回的稻种,此刻已在田边长出新苗,根须向下,穗尖向上,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鞠躬,逗得大家直笑。

陈兰望着稻田中央那株最高的合道稻,穗粒上的光流突然亮起,在空气中织出熟悉的身影——陈刚正弯腰收割,母亲站在田埂上笑着递来草帽,李老汉牵着青牛走过,柳乘风拄着星木杖站在稻浪边,阿岩年轻时的身影在田里奔跑……所有她想念的人,都在光流中对着她微笑,像从未离开过。

“我们都在呢。”光流中的陈刚开口,声音像风吹过稻穗,温柔又清晰,“稻子熟了,该打谷了。”

陈兰笑着擦了擦眼角,起身拿起镰刀。阳光下,她的身影与光流中的众人重叠,像一幅跨越时空的丰收图。镰刀落下,稻穗断裂的刹那,浓郁的稻香腾起,飘向两界关,飘向星河境,飘向鸿蒙深处的镜像星——那是祖稻之灵的气息,是陈刚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的证明,是所有守稻人共同守护的味道。

这味道,会随着合道稻的种子,传到更多的土地;会伴着每个种稻人的梦境,温暖更多的灵根;会像稻脉光流一样,永远在三界与鸿蒙间流淌,提醒着每个生灵:无论你来自哪里,带着怎样的灵根,总有一片田,能让你扎根;总有一缕香,能伴你入梦。

而青牛村的老槐树,还在年复一年地抽出新枝,树下的石碾子转了一圈又一圈,将新收的合道稻碾成金粉,随风飘向更远的地方,像在书写一封永远不会结束的信,信的开头永远是那句:“稻子熟了,回家收稻了。”

喜欢农家子的仙途请大家收藏:()农家子的仙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