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农家子的仙途 > 第179章 稻魄贯苍溟

农家子的仙途 第179章 稻魄贯苍溟

作者:御景亭的迪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3 05:28:1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一百七十九章 稻魄贯苍溟

青牛村的星夜浮着层琉璃般的光泽,记忆田的恒时稻已长成参天模样,稻秆粗壮如古木,穗粒垂落如星串,每颗谷粒的魂膜外,都缠绕着圈“苍溟纹”——这纹路比光年纹更辽阔,比魂脉纹更深沉,像条贯通天地的银链,一头系着记忆田的黑土,一头拴着星海深处的未知境,链上缀满的光点,是无数守稻人散落在时空间的“稻魄”。

陈刚站在稻秆间,指尖划过苍溟纹,能清晰触到里面流动的力量。最厚重的那缕稻魄来自李老汉,魄光里浮着幅画面:他临终前把最后半袋龙谷稻种埋进记忆田,枯槁的手指在土上画着“守”字,指缝漏下的土粒里,混着他一辈子的汗味与稻香。这稻魄此刻正顺着苍溟纹往星海飘,与星河境拓荒者的稻魄相撞,迸出的光花落在新垦的星土上,立刻长出带着“守”字纹的稻苗。

“这是‘稻魄归流’。”柳乘风的星木杖轻叩稻秆,杖头的稻壳纹里浮出道银流,与苍溟纹共振,“百草盟的观魄镜照见,所有消散的守稻人稻魄,都在顺着苍溟纹回流,像江河归海。你看这银流里的魄光,李老汉的与星河境孩童的融在一起,竟长出了新的‘贯溟根’——稻魄从来不是孤魂,是能在星海里发芽的种。”

他用星禾气引动银流,记忆田上空突然浮现出“魄图”,图上的光轨由稻魄凝聚而成,从青牛村的老槐树延伸至星海尽头:西漠的光轨缠着抗沙稻的枯秆,极远境的光轨裹着混沌沙的微粒,最遥远的那道光轨,正往片从未有过稻种的“鸿蒙海”延伸,轨旁的稻魄光点越来越密,像群举着火把探路的人。

陈兰捧着个嵌着星核的木匣走来,匣里铺着用贯溟根纤维织的布,整齐码着十二颗“贯溟种”。这些种籽是用归流的稻魄培育的,种皮上的苍溟纹像张展开的星图,图上标注着所有稻魄的归处,触摸时能“识”到不同稻魄的执念:有守稻人在沙暴里对稻种喊的“别死”,有星船遇险时对稻苗吼的“等我靠岸”,有离别时对故土稻穗说的“我会带着新土回来”……

“时空仓的孩子们说,这些种籽能‘渡魄’。”她拿起颗裹着靛蓝雾的贯溟种,雾里的苍溟纹突然亮起,映出“鸿蒙海”的景象:那里的海水是流动的星砂,守稻人正用母亲遗留的粗布口袋打捞漂浮的稻魄,袋口的红绳缠着颗发光的龙谷稻种,每捞起一缕稻魄,种籽就亮一分,袋底渐渐积起层记忆田的黑土,“柳乘风哥哥说,鸿蒙海是天地未开的混沌之境,稻魄在这里能挣脱时空束缚,就像……让消散的魂灵,重新握住稻种。”

陈刚的指尖刚触到贯溟种,丹田的和合力突然化作道金红魄光,顺着苍溟纹往鸿蒙海冲去。神识里浮现出幅壮阔的画面:鸿蒙海的星砂浪里,无数稻魄正在汇聚——李老汉的稻魄正教星河境孩童辨认星土,枯槁的手与稚嫩的手共同握着一把星锄;陈九的稻魄正用断臂编织星帆,帆面上的稻纹能引动星风,帆绳缠着他未完成的星耕具图纸;甚至连灭心教那个悔悟的首领,稻魄都在帮着修补破损的星仓,掌心的稻痕与仓壁的“和”字纹严丝合缝。

“原来所谓消散,只是换了片田埂守护。”陈刚的声音带着震颤,他看见母亲的稻魄从星砂浪里升起,手里的粗布口袋敞开着,飞出的稻种落在每个守稻人稻魄上,那些稻魄瞬间凝实,竟在鸿蒙海里踏出片黑土,土上冒出的稻苗,根须扎在星砂里,穗尖却朝着青牛村的方向,“娘的稻魄从来没离开过稻种,就像所有守稻人,不管飘到哪,根都在记忆田里。”

红脸汉的同心盟徽章突然化作道银虹,融入苍溟纹。贯溟种纷纷从木匣飞出,顺着银虹往鸿蒙海坠落,种籽入土的瞬间,苍溟纹突然暴涨,在星海深处织成张巨大的“魄网”——网的每个节点都长着株贯溟稻,稻叶上的苍溟纹转动时,能将散落在苍溟间的稻魄一一收拢,再顺着网纹送回各稻境的稻田,让新苗能带着先人的执念生长。

“现在同心盟多了支‘寻魄卫’。”红脸汉指着魄网里的光点,寻魄卫的修士们正驾驶着星船,沿着苍溟纹搜索遗漏的稻魄,他们的船帆是用贯溟根织的,能感应到稻魄的气息,“修士们说,这些稻魄是咱守稻人的根,丢一个,就像记忆田少了块土。你看那艘船,正拖着团淡金色的稻魄——是陈禾在极远境留下的,他魄光里还记着要培育‘穿沙稻’的念头呢。”

陈九的星车停在记忆田边缘,车斗里的新工具泛着苍溟色的光:“引魄犁”能顺着苍溟纹犁开时空壁垒,让深埋的稻魄顺着犁沟回流;“聚魄箩”能收集星砂里的稻魄微粒,凑成完整的魄光;最特别的是个“忆魄鼎”,鼎身铸着万域稻种的纹路,鼎耳缠着母亲的粗布口袋残线,往鼎里投进任何稻境的泥土,就能煮出“还魂粥”,粥里的稻魄光粒能让饮者短暂看见先人的守稻画面,比任何史书都鲜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农家子的仙途请大家收藏:()农家子的仙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刚哥,这鼎我试了十七回才成。”陈九用仅剩的右臂擦了擦鼎沿,断臂处的秸秆板上刻满了各稻境的土性参数,“有的土太烈,煮出的粥会灼魄;有的土太寒,又会冻住魄光。最后掺了点你十二岁那年种龙谷稻的垄沟土,你看这粥里的光,李老汉教你辨墒情的画面,比记忆里还清楚。”

星夜渐深时,鸿蒙海的星砂浪突然平息,露出片新垦的稻田——那里的稻苗一半长在星砂里,一半扎在黑土里,穗粒上的苍溟纹同时流转着凡俗的地脉气与星海的苍溟力,守稻人的稻魄在田埂上行走,与活着的人并肩劳作,竟分不清谁是魄谁是实。最动人的是田中央的老槐虚影,是用无数守稻人的稻魄凝聚而成,树上的麻雀嘴里叼着贯溟种,正往更远的星海飞去。

“柳乘风哥哥说,这叫‘魄土同耕’。”陈兰的眼角泛着泪光,她指着稻田上空的苍溟纹,纹路上的稻魄正顺着银链往记忆田回流,落在恒时稻的根须上,让稻秆长得愈发粗壮,“不管是消散的还是活着的,只要稻魄还在流转,咱就永远是同块田里的伙伴。”

陈刚的指尖抚过忆魄鼎里的粥,突然明白,所谓“稻魄贯苍溟”,从来不是要追求魂魄不朽,是要让守稻人的执念,像苍溟纹一样贯通天地,让李老汉的“守”字能在星河境的田埂上生根,让母亲的护种之心能在鸿蒙海的星砂里发芽,让所有守稻人都知道,自己此刻埋下的稻种,会带着先人的稻魄,在更辽阔的天地里生长,让“守稻”这两个字,比星辰更长久。

恒时稻的最后一批贯溟种成熟了,魂膜破裂的瞬间,无数稻魄光流顺着苍溟纹往所有未知境飘去,像群开辟前路的先锋。陈刚知道,这些种籽会在陌生的星土上扎根,长出带着苍溟纹的新苗,让稻魄的流转,成为跨越生死的传承——无论**是否消散,只要稻种还在发芽,守稻人的魂与魄,就永远在田埂上行走,在稻穗上低语。

青牛走到他身边,老伙计的角上沾着鸿蒙海的星砂,蹄子踏过的地方,新的苍溟纹正在生成,与记忆田的记年纹、恒时稻的根须、魄网的光轨融合,在地上画出个贯通天地的符号,符号的每个转折处,都有守稻人弯腰种稻的剪影,魂魄交织,虚实难分。

陈兰往他的粗布口袋里塞了把最新的贯溟种,口袋最底层的粗布碎片——母亲遗留的那半块——正与种籽共鸣,在袋口冒出靛蓝色的光,像在对所有漂泊的稻魄说:“跟着种籽,回家了。”

“该去‘玄虚海’看看了。”陈刚扛起青铜锄,锄刃映着苍溟纹的银辉,“那里是魂魄与实体的交界,正好用忆魄鼎煮碗粥,让最古老的稻魄,也尝尝新稻的香。”

记忆田的恒时稻突然发出低沉的嗡鸣,穗上的稻魄光流齐齐朝着星海深处鞠躬,像在送别又像在迎接。老槐树的虚影在星夜中舒展,枝叶间的贯溟种纷纷起飞,拖着长长的魄光尾迹,在苍溟间画出新的轨迹——那轨迹像无数个“家”字,重叠在星海的画布上,让每个抬头的生灵都能看见:

稻魄所至,即是家园。

而这轨迹,会像苍溟一样辽阔,像稻魄一样不息,永远在新的星土上延伸,直到所有星辰都记得:所谓永恒,不过是缕想跟着稻种飘向远方的魂,在守稻人的执念里,穿过了生死,走遍了天地。

喜欢农家子的仙途请大家收藏:()农家子的仙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