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第170章 阴平冰栈绝粮道

楔子·霜刀映寒月

景耀八年冬,阴平道的冰栈如一条惨白的脊椎,蜿蜒在摩天岭褶皱里。姜维踩着三指厚的积冰,独臂扣住崖壁凸起的冰棱,狼爪图腾护手与冰层摩擦,迸出细碎的蓝火星——那是西羌秘银与冰晶碰撞的特有光泽。

阿莱娜紧随其后,狼头刀横在肩头,刀身映出身后三十步外的魏军大营:四百座帐篷沿山坳排开,辕门前的“魏”字大旗被西北风撕出三道裂口,露出底下绣着的“艾”字,金线在月光下泛着冷硬的光。

“将军,冰棱崖还有两里。”曹霖的声音从下方传来,少年的羊皮靴在冰面上打滑,他慌忙抱住腰间的连弩图纸,竹简边缘的冰棱刺破指尖,血珠滴在冰面瞬间凝成红点,像极了武侯连弩的准星。

姜维回头,见少年脖颈间的狼族护身符晃出半道弧光,与自己熊爪图腾上的狼首纹路遥相呼应,心中忽然闪过诸葛亮临终前的叮嘱:“羌汉同心,可抵万军。”

五更天的阴平道浸在靛蓝色的天幕里,老祭师的羊皮袍扫过冰栈,袍角缀着的冰稻虫蜕发出细碎的碰撞声。他忽然驻足,将狼骨杖插入冰缝,骨头上的裂纹竟与冰面的纹路完全吻合:“阴风将至,三刻后必起‘龙吸水’。”杖头的冰稻虫蛹突然集体震颤,尾部芒刺刺破冰层,渗出的汁液在月光下画出西羌文“断”字。

姜维蹲下身,指尖抚过冰栈石缝里的箭痕——那是二十年前诸葛亮北伐时留下的弩箭残羽。石缝深处渗出的水珠冻成冰柱,柱体里竟嵌着半粒青稞,种皮上的“亮”字刻痕虽已模糊,却依然可辨。他转头望向阿莱娜,见她正用狼毒草汁在冰面绘制阵法,笔触与诸葛亮的八阵图如出一辙,狼皮裙上的冰稻穗随动作轻晃,穗尖的冰晶折射出七彩光晕。

“伯约,”阿莱娜忽然开口,狼骨耳坠擦过泛红的耳垂,“老祭师说,雪狼的左眼能看见过去,右眼能看见未来。”她抬头望向阴平道尽头的冰棱崖,“你看那冰棱,像不像雪狼露出的獠牙?”

姜维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崖顶倒挂的冰棱群在晨光中泛着青白色,最长的那根足有十丈,尖端裹着狼族勇士连夜涂抹的羊脂——在西羌传说中,这叫“雪狼的涎”,能让最陡峭的冰壁变成镜面。他摸出怀中的武侯连弩图纸,纸角因常年摩挲泛起包浆,图中“冰棱崖”三字旁,丞相用朱砂批注的“借天之力”四字依然醒目。

曹霖忽然压低声音:“将军,魏军动了!”

三人迅速伏在冰栈拐角,只见二十辆楼车正从大营鱼贯而出。每辆车都用生牛皮包裹,车轮缠着碗口粗的铁链,车斗里的粟米袋堆得比城墙还高,车辕两侧各站着三名持盾士兵,盾牌上的“魏”字被凿去, 取而代之临时涂上的“艾”字。

“邓艾果然学乖了。”姜维低声道,独臂按在冰面上,感受着楼车碾压冰面的震动频率,“楼车自重千斤,冰栈承重点在第三、第七根木梁,阿莱娜,你带三十人去凿第二根梁的冰锚;曹霖,随我去崖顶布置‘狼眸’。”

阿莱娜点头,狼头刀在冰面划出三道刻痕——这是狼族“分进合击”的信号。她转身时,狼皮大氅扫落冰棱上的积雪,露出底下用狼血写的“陷”字,血渍在低温下凝成暗紫色,像极了诸葛亮七星灯的灯油。

第一折 冰棱坠谷断楼车

申时初,邓艾的楼车驶入阴平道隘口。为首的楼车由健硕的河西骡拉动,驾车的魏军中郎将留着络腮胡,腰悬郭淮亲赐的“断陇”佩刀,刀柄上的狼头雕纹与阿莱娜的护心镜如出一辙。他用马鞭敲着车辕,对身旁的斥候笑道:“等这批粟米入狄道,姜维的青稞苗就得拿来喂我的坐骑‘黑云’。”

话音未落,头顶传来山崩般的轰鸣。

阿莱娜趴在冰棱崖顶的雪窝子里,狼头刀狠狠劈向冰楔——这是她今日劈断的第七根楔子。碗口粗的冰棱应声断裂,带着万斤之势划破空气,尖端的羊脂在阳光下拉出半透明的丝线。她数着冰棱坠落的节奏,在第三声心跳时甩出狼皮绳,绳头的狼爪钩精准扣住另一根冰棱,身体借着惯性荡到半空,刀光如电,又劈断两根支撑冰棱的石笋。

“轰隆——咔嚓!”

最大的冰棱如天神之剑贯入楼车顶部,生牛皮车顶应声而破,冰棱尖端的羊脂让它如热刀切入酥油,直没至底。驾车的河西骡受惊跳起,铁链崩断的脆响中,中郎将的断陇刀掉在冰面上,刀刃与冰棱摩擦,竟迸出蓝色火花——那是西羌冰稻虫液遇铁的反应。

“是冰棱!快退——”中郎将的吼叫被冰棱炸裂声淹没。千钧冰棱触地瞬间爆成万千冰晶,如暴雨般砸向魏军。阿莱娜松开狼皮绳,借着冰雾掩护跃下崖壁,狼头刀在空中划出半圆,将三根射来的弩箭削成齑粉。她落地时膝盖微屈,狼皮靴底的冰稻虫蜕与冰面摩擦,竟发出类似雪狼低嚎的声响。

魏军士兵们慌乱后退,却见冰棱碎块在道中铺成光滑的冰面。拉楼车的骡马踩上去便打滑,驭手挥舞皮鞭也无法控制,楼车竟顺着冰面向深谷滑去。中郎将抓住车辕,看见谷底的狼族少女们抛出麦麸网——网中混着冰稻虫蛹,在阳光下泛着幽蓝光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是……”他的瞳孔骤缩,认出了网中虫豸正是令陇西魏军闻风丧胆的冰稻虫。三年前,郭淮的先锋军曾被这种虫豸啃断弓弦,最终惨败于沓中。

冰棱崖顶,姜维将最后一枚“狼眸”——狼族特制的反光镜——固定在冰棱上。镜面折射的阳光扫过魏军阵列,竟在冰面上投出无数狼首阴影。曹霖握着改良后的连弩,弩箭尾部绑着冰稻虫蛹,手指因紧张而发白:“将军,真要射吗?”

“射。”姜维的声音冷静如冰,“要让邓艾知道,阴平道不是他想来就来的地方。”

连弩齐响,箭尾的虫蛹破空而出,在魏军头顶炸裂。冰晶色的虫群如密云压境,尾部芒刺同时释放毒素,空气中顿时弥漫开混着麦香的甜腻气息。士兵们尚未反应,便觉头晕目眩,手中的兵器纷纷落地,砸在冰面上发出清脆的回响。

邓艾在后方大营望见此景,手中的青铜酒樽“当啷”落地。酒液泼在地图上,将“阴平道”三字浸得模糊:“果然是姜维的手笔,连冰棱都能化作兵器……”他望着漫天虫群,忽然想起郭淮临终前的忠告:“与姜维战,需防其借天时地利,更需防其心细如发。”

楼车坠入深谷的巨响传来,惊起一群雪雁。阿莱娜站在谷口,望着谷底燃烧的楼车,狼头刀上的冰稻虫液正顺着刀刃滴落,在雪地上画出蜿蜒的“灭”字。

她摸出猎麦哨,吹出三长两短的旋律,远处麦田里的诺敏收到信号,带着西羌少女们抛出最后一张麦麸网,将企图突围的魏军残兵彻底困在中央。

此时的阴平道上,冰晶与血珠共同凝结,在夕阳下形成诡异的琥珀色薄层。姜维站在冰棱崖顶,望着魏军溃败的方向,下意识抚过胸前的熊爪图腾——那是阿莱娜用雪狼头骨磨制,狼眼位置的冰稻种已萌出嫩芽,在寒风中轻轻颤动。

第二折 雪水煮粟困敌心

子夜的寒泉谷静得可怕,唯有溪水撞击石坝的声音格外清晰。姜维借着月光观察魏军的“品”字形石坝:主坝高两丈,用祁连山青石砌成,缝隙间的苔藓结着薄冰,坝顶的“止汉”二字被磨得发亮,显是常年有人擦拭。曹霖蹲在下游,双手冻得通红,正用狼骨刀敲打水面:“将军,您看这鱼群,竟全挤在主坝左侧。”

姜维凑近,见数十条食虫鱼在坝底打转,鱼尾拍打出的水花里竟混着细小的麦麸。他忽然想起沓中屯田时,阿莱娜曾说:“食虫鱼聚于一处,必是上游有虫豸或粮草。”独臂按在石坝上,感受着水流的震动,忽然发现左侧坝体的冰缝较宽,缝中渗出的水迹呈淡黄色——那是麦秆灰的颜色。

“曹霖,你听水流声。”姜维低声道,“主坝左侧的水声更闷,说明后面有暗泉。”他拔出武侯剑,剑身映出自己眼角的细纹——比三年前又多了两道。剑尖刺入冰缝的瞬间,石坝内部竟传来机关转动的“咔嗒”声,与诸葛亮留下的连弩机括声如出一辙。

“将军,小心!”曹霖惊呼。

一道冰箭从坝顶激射而下,擦着姜维耳畔飞过,钉入身后的树干,箭尾绑着的纸条上写着“死”字。姜维抬头,见坝顶站着三名魏军斥候,手中的弩箭涂着狼毒草汁。他挥剑劈断又一支弩箭,剑锋扫过石坝,竟将“止汉”二字削去半边,露出底下的“亮”字残刻——原来这石坝竟是当年诸葛亮所建,被魏军凿去字迹,改作断粮之用。

“丞相,伯约今日便要破您的局。”姜维喃喃道,按照《阴平防御图》的指示,将武侯剑向左旋转三圈。石坝轰然裂开半丈宽的缺口,刺骨的雪水奔涌而出,水中果然混着大量麦秆灰,将溪水染成青稞粥般的淡黄色。曹霖伸手接了一捧,水刚过指尖便觉微麻——那是麦秆灰中的碱性物质与狼毒草残留发生的反应。

魏军厨房,一名老兵正用铜盔淘米。他捏起一粒粟米,见米粒表面附着细小的麦麸,不禁皱眉:“这粟米怎的沾了汉人的麦屑?”旁边的伙夫笑道:“许是陈仓运来的粟米混了麦种,不打紧。”然而当粟米下锅,锅中竟发出“滋滋”的焦糊声,米粒粘在锅底难以铲起,盛到碗里的粥泛着可疑的青黄色,还飘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青稞甜腻味。

“这粥……喝了怕是要闹肚子。”有人小声嘀咕。

“闭嘴!”伍长挥起皮鞭,“邓将军说了,这是‘驱寒粥’,喝了能抵三天饥饿!”然而士兵们望着碗中的粥,想起坊间传闻的“汉军脏水计”——用马尿泡麦秆,煮出的粥能让人泻肚三日。有人偷偷将粥倒在雪地里,竟见雪粒瞬间变成褐色,发出“嘶嘶”的声响。

消息传到中军帐,邓艾捏着煮烂的粟米,忽然想起姜维在沓中用麦麸雷破敌的场景。他召来斥候,见其袖口沾着淡黄色粉末,用火折子一烧,竟腾起蓝色火焰——正是麦秆灰遇火的特征。“好个姜维,”他将粟米狠狠摔在地上,“竟用麦田肥水污我水源,断我军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军令如山,魏军士兵们虽满心疑虑,仍不得不咽下带着麦香的粟米粥。当晚,营中便有数十人腹痛难忍,军医诊脉后皆摇头:“似是中了阴寒之毒,又混着食积,需用热酒发汗。”可邓艾为防粮草耗尽,早已禁酒,士兵们只能蜷缩在帐篷里呻吟,营中士气跌至冰点。

第三折 羌笛吹彻粮草劫

冬至日,阴平道的雪片大如鹅掌。姜维站在望粮台的哨塔上,望着魏军粮队如长蛇般向落雁峡蠕动。

每十辆粮车中间夹着一辆融雪车,车上的火油箱在雪光中泛着幽蓝,车辕两侧插着“艾”字小旗,旗面上的狼头纹饰与阿莱娜的护心镜一模一样。

“将军,融雪车共有二十辆,火油至少百桶。”曹霖裹着羊皮袄,牙齿因寒冷而打颤,“若让它们通过,阴平道的冰棱便再难阻拦魏军。”

姜维点头,目光落在谷口的“落雁峡”三字上——相传诸葛亮曾在此射落大雁,箭羽化作麦种,才有了后来的沓中麦田。他摸出袖中的“醒神麦”饼,咬下一口,舌尖传来狼毒草的微麻感,忽然想起阿莱娜的话:“雪狼捕鹿前,会故意让鹿群看到伤口,引其轻敌。”

申时正,魏军粮队踏入落雁峡。当先的斥候举起火把,火光照见两侧山坡覆盖的“枯草”——那是诺敏用去年的麦秆扎成的草人,每个草人腰间都挂着写有“魂归”的木牌。斥候刚要开口,谷中突然响起羌笛之声,曲调竟是《出师表》的楚调吟诵,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像极了千军万马的低语。

“是……是诸葛亮的阴魂!”一名士兵扔掉火把,转身就跑。火把落在“枯草”上,竟腾起熊熊大火——原来草人内部浸满了松脂。阿莱娜站在谷顶,狼头刀劈开融雪车的火油箱,幽蓝的火油顺着车辙流淌,遇火瞬间爆炸,将最前方的五辆粮车掀入深谷。

邓艾在谷口听见爆炸声,看见冲天的火光中竟有“卧龙”二字显形——那是姜维用麦秆灰混着火硝制成的烟幕。他按住腰间的开山刀,却见一名士兵连滚带爬地奔来,满脸惊恐:“将军,粮车遇袭!草人里全是麦秆,见火就着!”

“慌什么!”邓艾怒吼,“给我冲过去,违者斩!”然而士兵们望着谷中跳动的“卧龙”虚影,又想起白日里的冰稻虫群,竟集体驻足不前。

此时,谷中传来此起彼伏的狼嚎,与羌笛交织成死亡的乐章,受惊的骡马挣断缰绳,拉着粮车向相反方向狂奔。

姜维站在哨塔上,见阿莱娜的狼族勇士们推出麦秆车,车上的麦秆浸过狼毒草汁,燃烧后形成的烟雾竟让魏军士兵泪流满面,无法睁眼。他举起令旗,连弩手们射出绑着冰稻虫蛹的箭矢,虫群在火海中飞舞,尾部芒刺刺破粮袋,粟米如金色的雨落下,与火焰、冰晶、虫豸共同织成一幅地狱画卷。

邓艾望着谷中景象,忽然想起郭淮临终前的叮嘱:“若遇姜维,需牢记‘稳字当头,不可贪功’。”他长叹一声,拨转马头:“收兵回营,明日再议。”

马蹄踏碎冰面,溅起的水花里混着麦秆灰,在他的甲胄上留下淡淡的黄痕,像极了蜀汉军旗的颜色。

第四折 木牛流马运星粮

腊八夜,阴平道的冰栈上摆出三百辆木牛流马。流马的牛首雕刻成狼头形状,口中衔着狼眼灯,灯光透过冰棱制成的眼球,在雪地上投出幽绿的光斑。

阿莱娜带着狼族少年们在流马周围撒引马粉,粉中混着青稞碎、母马乳汁与狼毒草末,香气随风飘出十里,竟将魏军大营的探马坐骑引到汉军营前。

曹霖躲在最前方的流马车厢里,手心全是冷汗。他望着面前的“假粮”——用麦秆扎成的草人,外面裹着绣着“军粮”二字的粟米袋,忽然想起姜维的话:“虚虚实实,方能让邓艾摸不清深浅。”指尖按下机关,流马的“牛嘴”张开,吐出一卷竹简,竹简上的魏笔字迹还带着狼毒草汁的潮湿:“阴平道已布八阵图,踏入者有去无回。”

魏军斥候捡到竹简,连夜呈给邓艾。老将借着火盆微光读完,忽然哈哈大笑:“姜维当我是三岁小儿?八阵图怎会出现在阴平道?”然而话音未落,他忽然剧烈咳嗽,手中竹简上的“八阵图”三字竟渗出淡绿色汁液,空气中弥漫开熟悉的麦香——那是姜维常用的迷幻药剂“麦魂散”。

当夜,邓艾军营中爆发诡异事件:半数士兵梦见诸葛亮乘雪而来,纶巾羽扇指向粮车,醒来后竟集体拒绝押运粮草。

邓艾亲自提刀巡视,却见士兵们望着他的眼神充满恐惧,仿佛他才是阴魂附体的怪物。无奈之下,他只能暂缓运粮,先整顿军心。

与此同时,真正的粮队正在飞狐陉秘密前行。老祭师带着屯田兵开凿的冰窟内,温度始终维持在冰点以上,因为洞壁铺满了狼皮与麦秆。

三百辆真粮车裹着牦牛皮,车轮缠着冰稻虫蜕制成的防滑链,在冰窟中悄然滑行,唯有车轴转动的“吱呀”声,与老祭师吟诵的《祈麦经》相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曹霖摸着冰窟壁上的冰晶,见它们自然形成麦穗形状,不禁伸手触碰。冰晶应声而碎,露出底下的刻痕——竟是诸葛亮的题字:“粮道如命脉,需以心血护之。”他忽然想起丞相在《出师表》中写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此刻的阴平冰窟,又何尝不是另一片“不毛之地”?

阿莱娜站在窟口,望着漫天星斗,狼骨耳坠突然震动。她转头,见一群雪狼正蹲在远处的雪丘上,眼睛泛着幽蓝光芒。

为首的老狼叼起地上的麦种,冲她轻轻点头,随即消失在风雪中。她忽然明白,这是雪狼对播种者的致意,正如姜维对诸葛亮的致意——一脉相承,跨越生死。

第五折 阴平山顶祭忠魂

大寒之日,姜维登上阴平山顶的武侯祠。祠堂的木门吱呀作响,积尘扑面而来,却掩不住案头的麦穗清香。诸葛亮的纶巾挂在墙上,羽扇边缘的羽毛已有些许脱落,扇面上用墨笔写着“宁静致远”四字,落款是“亮”,字迹力透纸背,竟将竹扇划出浅痕。

“丞相,伯约来看您了。”姜维单膝跪地,从怀中掏出连弩图纸,“沓中的青稞已收第三茬,冰稻也能在雪下过冬,羌汉军民已能自给自足。”图纸展开时,飘出一粒冰稻种,滚落在纶巾旁,竟与扇面上的“亮”字形成奇妙的呼应。

阿莱娜将新收的冰稻穗供在像前,稻穗上的冰晶折射出七彩光芒,照亮了祠堂角落的木牛流马模型。

曹霖跪在一旁,将缴获的魏军军旗撕成布条,细心编成麦囤的护绳,每编一段,就念一句《出师表》。当他念到“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时,布条突然断裂,露出里面的“魏”字绣纹,他狠狠将其扯碎,混在麦秆中。

“将军,您看!”曹霖忽然指着祠外。

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下的雪地清晰映出两行足迹:一行是穿着汉军战靴的脚印,一行是狼的爪印,两者在“汉”字界碑前交汇,共同指向南方的沓中。阿莱娜摸着狼头刀上的冰棱,刀身映出三人的倒影:姜维的鬓角霜色更重,她的狼形疤痕因常年征战淡了许多,曹霖的身量已与她齐平,眉眼间尽是坚毅。

子夜时分,马蹄声打破寂静。斥候带来许昌密报,蜡封上的血印尚未凝固,信纸上“司马昭弑君自立”的字样刺得人眼眶生疼。曹霖展开密信,末尾用血写着:“望姜维挥师勤王,清君侧,复汉室。”落款是“夏侯霸”,字迹力透纸背,最后一笔拖出长长的血痕,像极了一把直指洛阳的利剑。

姜维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握紧阿莱娜的手,感受到她掌心的薄茧与自己的老茧紧密贴合。“沓中的麦田已熟,”他低声道,“是时候让司马昭看看,什么叫汉家儿郎的忠义了。”

阿莱娜点头,狼骨耳坠在晨风中轻晃,发出清越的声响。远处,屯田兵们正在修缮木牛流马,流马的牛首上系着新的红缨,缨穗上的麦芒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像极了诸葛亮七星灯的余辉。

姜维摸出熊爪图腾,图腾与阿莱娜的狼头刀相碰,在雪地上投出一个完整的“姜”字——左边是狼爪,右边是麦穗,正如他的一生,一半是铁血,一半是民生。

山风掠过阴平山顶,吹得“汉”字军旗猎猎作响。姜维望向沓中方向,那里的青稞苗正在雪下蓄力,等待开春后的蓬勃生长。他知道,只要根须深扎土地,就算暴风雪再猛,也摧不垮这漫山遍野的希望。而他,将带着丞相的遗志,带着羌汉百姓的期望,在这冰天雪地中,踏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忠义之路。

雪粒落在他的玄色战袍上,渐渐积成一片素白,却掩不住胸前熊爪图腾的微光——那是雪狼的眼睛,是武侯的期许,是千万汉家儿郎不屈的魂。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