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第164章 孤军泣血守孤城

楔子·降幡蔽日

景耀六年秋,沓中平原的麦田翻涌着金浪,姜维蹲在田垄间,指尖抚过麦穗上的虫洞。这是他第三年推行的“屯田制”,每株麦苗都承载着诸葛亮“足食足兵”的遗训。远处炊烟袅袅,屯田兵的妻儿在营地边缘晾晒衣物,孩童们追逐着滚铁环,笑声里还带着陇右方言的尾音。

“将军,成都的斥候来了!”副将张翼的呼喊打破宁静。姜维转身时,只见斥候跌跌撞撞滚进麦田,胸前的“汉”字军旗碎片染着暗红——那是用他自己的血写成的“救”字。羽檄上的朱批“率土归命”刺得他眼眶生疼,刘禅的印玺偏斜得几乎出界,分明是被剑锋抵住咽喉时所盖。

“陛下被胁迫了。”姜维的声音低沉如暮鼓,拇指摩挲着羽檄边缘的齿痕,那是斥候用牙齿撕开蜡封的痕迹。远处的孩童们仍在玩耍,他们不知道,半个时辰前,成都城头的“汉”字大旗已被魏军割裂成碎片,鲜血顺着女墙滴在“季汉中兴”的石刻上,将“兴”字染成深紫。

屯田兵们围拢过来,手中的锄头还沾着新翻的泥土。有人悄悄将农具换成了木枪,有人把麦种塞进铠甲夹层——那是他们留给妻儿的口粮。姜维望向北方,祁山的轮廓在暮色中如同一道伤痕,二十年前,诸葛亮正是在那里第一次将武侯剑交到他手中,剑鞘上的熊爪图腾还带着丞相掌心的温度。

“烧了粮仓。”姜维突然站起身,武侯剑出鞘三寸,寒光映出他眼角的皱纹。张翼欲言又止,却见将军解下熊爪护身符,挂在一个断腿的小校颈间。那护身符是阿莱娜用西羌狼族的图腾织就,此刻在暮色中泛着幽蓝,如同她昨夜临别时的眼神。

“带百姓退入宕渠城,”姜维按住小校的肩膀,“告诉阿莱娜,祁山的狼骨哨,该响了。”他转身走向中军帐,战袍下摆扫过麦田,惊起一群蚂蚱——这些小生命蹦跳着,落在孩童们丢弃的玩具战车上,仿佛在演绎一场微型的攻防战。

第一折 空城计下埋忠骨

九月初一,宕渠城的晨风卷着沙尘,将“汉”字军旗吹得猎猎作响。姜维站在城楼,望着城外钟会的五万大军。那些士兵的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像一片钢铁铸成的海洋,而他身后,三千守军中有半数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手里握着的,不过是削尖的木棍和农具。

“伯约,喝口粥吧。”张翼递来的陶碗里,漂浮着几粒青稞——这是百姓们最后的存粮。姜维摇头,目光落在城门后的枯井上。昨夜他亲自下去布置火药,井壁上还留着他刻的“死”字,旁边是某个孩童的涂鸦:一个歪歪扭扭的“汉”字,旁边画着麦穗和剑。

钟会的劝降书再次射上城来,箭杆上绑着成都绣娘的金丝帕,帕角绣着的芙蓉花染着血迹。姜维用剑挑起帕子,绣线间露出半枚指甲,上面还涂着丹蔻——那是宫中女官的饰物。“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字迹下,用鲜血写着小字:“刘谌已死,宗庙被毁”。

申时三刻,魏军投石车的轰鸣震得城砖簌簌掉落。姜维摸出袖中的连弩图纸,图纸边缘被汗水洇出褶皱,每道折痕都对应着城墙的垛口。“放!”他的命令掷地有声,三百张连弩同时发射,箭头绑着的犁头、菜刀划破空气,在魏军阵中激起一片惨叫。

“姜维!”钟会策马向前,他的赤金铠甲在阳光下耀眼,“你守的不过是座孤城,何苦让百姓陪你送死?”姜维望着对方身后的“蜀”字降旗,旗面上“蜀”字的“虫”部被改成了“犬”,那是对蜀汉的侮辱。他举起剑柄,剑鞘上的熊爪图腾对着阳光,折射出阿莱娜部落的狼头纹样。

夜幕降临时,宕渠城突然燃起数千火把。百姓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城墙上走来走去,身影被火光拉得老长。钟会望着城头密密麻麻的“士兵”,心中惊疑不定——他探知到的守军不过三千,此刻却仿佛有上万之众。

“火攻!”姜维大喊一声,枯井中喷出的浓烟裹着硫磺味扑面而来。百姓们甩出用陶罐装的“神火流星”,硝石与硫磺在夜空中炸出蓝焰,照得魏军士兵面如土色。城门轰然打开,三千屯田兵举着缠着“汉”字布条的农具杀出,他们的呐喊声中,混着孩童们敲盆打碗的声响。

钟会看着一个少年用木棍捅翻一名魏兵,然后捡起对方的长枪,用石头砸掉枪杆上的“魏”字。那少年的动作让他想起自己十二岁时,在洛阳太学里刻掉课本上“蜀贼”二字的情景。“郭淮说得对,”他低声自语,“这里的百姓,连孩子都知道什么是忠。”

第二折 粮道弯弯埋忠骨

九月初七,山道上弥漫着腐草的气息。姜维扶着一个拄拐的老人前行,老人的拐杖是用蜀军断枪改的,枪头缠着布条,上面写着“还我河山”。前方突然传来哭声,一个老妇人跪在路边,怀里抱着个浑身发紫的孩童——那孩子的喉咙被割开,嘴角还沾着未干的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将军,”老妇人扯住姜维的战袍,“他们说,这是‘人头税’,每个部落交三百个孩子……”姜维蹲下身,轻轻合上孩童的眼睛,发现他手里紧攥着半块汉军的饼。土坑挖得很浅,他用剑鞘铲土时,触到一块冰凉的金属——那是四年前祁山之战中,他亲手打造的甲片,上面还刻着“姜”字。

难民们围过来,用双手捧起泥土,有人摘下头上的银饰,放在孩童身边——那是给孩子路上用的盘缠。张翼望着这一幕,想起自己幼年丧父时,乡亲们也是这样帮着下葬。“伯约,”他低声说,“我们还有多少粮?”姜维望着山道尽头的悬崖,那里有块巨石形似卧龙,仿佛在俯瞰着这群挣扎的人。

初九凌晨,山道上响起马蹄声。姜维趴在草丛中,看着魏军斥候进入弯道。他打了个手势,百姓们举起铜镜,阳光折射在山壁上,形成无数光斑。魏军战马受惊,嘶鸣着坠入悬崖,士兵们的惨叫声中,夹杂着滚木礌石的轰鸣。

一个少年百姓冲出去,捡起一支长枪。他蹲在地上,用石头一下下砸着枪杆上的“魏”字,火星溅在他满是泥污的脸上。姜维认出,这少年是屯田兵的儿子,三天前还在帮母亲缝补军旗。“汉”字刻到一半,少年的手被石头划破,鲜血渗进刻痕,让那个字显得格外鲜红。

战斗结束后,少年捧着长枪来找姜维:“将军,这个字刻歪了。”姜维接过枪,用剑削去多余的痕迹:“不歪,这是天下最正的‘汉’字。”少年抬头,看见将军眼中有泪光,却倔强地没有落下。远处,山风卷起军旗的碎片,在空中舞成一片血色。

第三折 百姓何辜遭兵燹

九月十五,中秋的月亮像块冷玉,挂在羌人部落的上空。姜维踩着焦土,闻到一股混合着皮肉焦糊和金菊香的气味。烧焦的帐篷里,一具少女的尸体蜷缩着,手里还抓着半片狼骨耳坠——那是阿莱娜部落的标志。

“他们来了三次,”幸存的老者咳着血,“第一次抢粮食,第二次抢女人,第三次……”他指向远处的深坑,那里堆满了孩童的尸体,“说要炼什么‘鬼甲’,要眉心有红痣的孩子……”姜维的指甲深深刺入掌心,想起祁山工坊里那些被剜去眼睛的童工,想起诺敏临终前的血书。

子时三刻,魏军粮仓笼罩在薄雾中。姜维带着死士们匍匐前进,每个人身上都绑着浸油的麻布。他摸了摸腰间的狼骨项链,那是阿莱娜在他们定情时送的,上面刻着西羌语的“永恒”。粮仓门口的卫兵在打盹,鼾声中带着酒气,他们想不到,有人会在中秋夜劫粮。

死士们如黑影般潜入粮仓,火把点燃的瞬间,“魏”字粮旗被火舌吞噬。姜维冲进粮仓深处,却看见一辆辆粮车满载着人头,每个头颅上都贴着黄纸,写着“蜀地逆民”。他认出其中一个孩子,是成都太学里的神童,曾在元宵节见过,那时孩子手里还提着兔子灯。

“将军,快走!”死士们大喊,魏军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姜维抱起一个孩子的尸体,发现他手里攥着半块腰牌,上面刻着“汉卫”二字——那是他亲自发放的平民护卫腰牌。钟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姜维,你看看你保护的是什么?不过是些蝼蚁!”

姜维转身,剑刃抵住钟会咽喉:“你见过蝼蚁咬死大象吗?”他身后的粮车突然爆炸,火光中,他看见粮车底部刻着“钟”字标记——原来这些粮食,都是钟会的私产。百姓们的哭声和爆炸声混在一起,形成一曲悲壮的挽歌。

第四折 将军百战死疆场

九月廿三,宕渠城只剩断壁残垣。姜维站在城楼残骸上,望着远处如潮水般涌来的魏军。他的战袍破得露出皮肉,狼骨项链上的绳子早已断裂,只剩狼骨贴着胸口,凉得像块冰。身后的五百百姓中,有个妇人正在给婴儿喂奶,奶水混着血水,滴在“汉”字军旗的碎片上。

“伯约,”张翼递来最后一支连弩箭,箭头已经生锈,“让我去杀钟会,你带百姓走。”姜维摇头,用断剑在城墙上刻“汉”字,每一笔都带着火星。密道入口在武侯像下,他记得丞相曾说:“此道可保十万军民,若至绝境,方可启用。”

魏军破城时,姜维正在焚烧最后的粮草。他的连弩箭已经射完,手里握着的断剑上,“克复中原”的刻痕被鲜血填满。钟会策马而来,看着这个浑身是血的男人,突然想起第一次见面时,姜维在天水城头说:“我今日归汉,是为了让百姓不再流离。”

“你输了,姜维。”钟会的声音里带着遗憾,“刘禅已经投降,你何苦……”“我没输,”姜维打断他,嘴角渗血,“你看这粮草,烧得干干净净,你得不到,也带不走。”他身后的枯井传来“滋滋”声,那是火药引线燃烧的声音。

百姓们在密道里摸索前行,突然听见爆炸声。一个孩童回头,看见城楼在火光中坍塌,一面残破的“汉”字军旗在空中飞舞,像一只想要展翅的鸟。张翼紧紧抱住他,感觉到孩子的身体在颤抖,却听见他奶声奶气地说:“翼叔叔,我长大了也要当将军,杀魏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五折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十月初一,成都的街头飘着细雨。刘禅坐在龙椅上,手中的酒杯突然摔碎,酒液在“汉”字地砖上蜿蜒,像一条垂死的蛇。钟会站在殿下,看着皇帝颤抖的手,突然明白——有些东西,即使征服了**,也无法征服。

一名宫女躲在廊柱后,将狼骨项链塞进衣袖。那是百姓们用性命送来的,项链上还沾着血泥,她听见送项链的少年说:“将军说,汉魂不死。”她想起去年上元节,姜维在街头给孩子们发糖,自己的弟弟也曾得到一颗,甜得能记住一辈子。

祁山脚下,阿莱娜跪在烧焦的帐篷前,狼头刀刀柄的红绳突然断裂。她捡起断绳,发现里面缠着纸条:“若吾死,望汝护百姓西迁,汉祚不绝。”泪水滴在纸条上,将“汉”字晕开,却让下面的小字更清晰:“阿莱娜,来生,我带你去看江南的莲花。”

羌人部落里,幸存的百姓们用军旗碎片做经幡。一个少年跪在石头前,用石子刻“姜”字,旁边画了只雄鹰。他不知道姜维是否死去,但他记得将军说过:“鹰就算死了,也要死在天上。”远处,煨桑的烟雾升起,像一条直通天际的路。

洛阳皇宫,司马昭看着战报,手指摩挲着武侯连弩模型。“知道为何蜀军难灭吗?”他问钟会,“因为他们有姜维,而我们有太多像你我这样的聪明人。”钟会望着窗外的夕阳,突然想起宕渠城破时,姜维眼中的光——那是他从未在聪明人眼中见过的光。

雪落祁山时,阿莱娜带着百姓抵达西羌。她立起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汉羌永盟”,碑后埋着姜维的狼骨项链。每当风起,碑前的麦穗就会沙沙作响,像是有人在说:“此身可灭,汉魂不熄。”而在千里之外的成都,某个孩童正在母亲怀里,听着姜维的故事,渐渐入睡,梦中有一面永不倒下的“汉”字大旗。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