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第154章 祁山烽火续汉魂

第一折 诈死隐踪布迷局

景元四十年春,祁连山的寒风依旧裹挟着砂砾,如细针般扎在将士们的脸上。黎明前的黑暗中,姜维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他日渐消瘦却依旧坚毅的面庞。案头堆满了密报,最新的一封来自成都,字迹潦草却字字如雷:"司马炎加紧筹备称帝,司马昭旧部蠢蠢欲动,魏军或有新动向。"

"将军,时辰到了。"张虎掀开帐帘,铁甲上还凝着昨夜巡逻时的寒霜。他身后跟着陈寿,手中捧着一套沾满血迹的战甲,正是姜维平日所穿。三人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决然。

姜维缓缓起身,牵动腰间旧伤,闷哼一声。洮水之战留下的箭伤,阴平古道的刀疤,这些年的征战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痕迹。"开始吧。"他低声说道,声音沙哑却坚定。

半个时辰后,祁连山脚下,汉军将士身着素缟,白幡在风中猎猎作响。一口棺木缓缓落入墓穴,棺中躺着那套染血战甲,盖着象征蜀汉的锦缎。魏军探子远远窥视,将这一幕牢牢记住。然而,当夜子时,陈寿带着二十名心腹,悄悄掘开坟冢,取出战甲,而真正的姜维早已易容成西羌牧民,藏身于枹罕部落一处隐秘山谷的毡帐内。

毡帐内,油灯昏黄。姜维盯着手中的羊皮地图,指尖在沓中旧址处反复摩挲。"司马昭生性多疑,定会派人彻查。"他抬头看向张虎,"所以我们要让他'找到'破绽——三日后,故意让魏军细作发现我'未死'的踪迹。"他顿了顿,用木炭在地图上重重圈出沓中,"那时,司马昭的注意力就会从阴平小道转移。"

三日后,正如姜维所料,魏军斥候在沓中废墟发现了他遗留的青铜面具残片。消息传回洛阳,司马昭暴跳如雷,拍案而起:"果然是诈死!姜维这老匹夫,竟敢戏耍本王!"当即增派五万大军,由邓艾率领,围剿祁连山。

而此时的姜维,正带着三百死士,扮成运送粮草的商队,悄悄潜入魏军后方的南安郡。商队的马车看似装满粮草,实则夹层中藏着兵刃。傍晚时分,趁着魏军换防,他们混进城门。姜维身着粗布麻衣,头戴斗笠,目光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深夜,南安郡城头,姜维亲自爬上高耸的城楼。他小心翼翼地解开腰间浸透火油的布条,将其系在城垛之上。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喊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姜维深吸一口气,取出火折子,火苗燃起的瞬间,他仿佛看到了先帝刘备的期许,看到了丞相诸葛亮的谆谆教诲。

"呼——"一阵风过,火舌瞬间窜起,照亮了姜维冷峻的脸庞。南安郡瞬间陷入火海,火势借着风势,迅速蔓延至粮仓。"救火!救火!"魏军的喊叫声此起彼伏,整个城池乱作一团。

"报!南安粮仓起火,守军大乱!"司马昭的帅帐内,传令兵的急报让正在研究地形图的贾充手中毛笔一抖,墨汁在地图上晕染开来。司马昭盯着地图上南安郡的位置,脸色阴沉如雷。突然,他冷笑一声:"姜维果然没死。传令邓艾,放弃祁连山围剿,改道阴平!"

而这一切,都在姜维的算计之中。他站在远处的山丘上,望着熊熊燃烧的南安郡,心中默念:"丞相,这把火,能为我们争取十日时间。阴平小道,定让魏军有来无回。"

第二折 阴平奇谋挽狂澜

阴平小道,这条连诸葛亮都断言"飞鸟难渡"的险途,此刻却成了蜀汉最后的防线。绝壁高耸入云,栈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脚下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寒风呼啸而过,仿佛无数冤魂在呜咽。

姜维站在悬空的栈道上,衣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身旁,汉军工匠们正紧张地忙碌着,将改良后的诸葛连弩固定在岩壁缝隙中。这种特制的"悬壁弩"经过多次试验改良,可通过滑轮装置自动上弦,即便无人操作,也能对经过的敌军发动三轮齐射。工匠们小心翼翼地调试着机关,每一个动作都关乎着整个防线的成败。

"将军,第一处悬壁弩已安装完毕,请您查验。"一名工匠满头大汗,恭敬地说道。姜维上前仔细检查,伸手拉动滑轮,只听"咔嗒"一声,弩箭瞬间射出,精准地钉在百米外的树干上。"好!"姜维满意地点点头,"加快进度,务必在三日内完成所有布置。"

阿莱娜的西羌部族则负责运送石料,在险要处堆砌滚木礌石。西羌勇士们身强体壮,扛着巨大的石块在陡峭的山道上健步如飞。他们一边劳作,一边唱着古老的战歌,歌声在山谷间回荡,激励着每一个人。

"族长,汉军这是要把阴平小道变成一座死亡陷阱啊!"一名西羌勇士望着布满机关的山道,惊叹道。阿莱娜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目光坚定:"没错。姜维将军是个奇才,有他在,我们西羌和汉人就能守住这片土地。"

当邓艾率领三万精兵踏入阴平时,正是清晨。山间云雾缭绕,能见度极低。邓艾骑着高头大马,神色谨慎。他深知阴平小道的凶险,但更清楚,只要穿过这里,蜀汉腹地将再无天险可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报!前方发现汉军踪迹!"一名斥候急报。邓艾抬手示意部队停下,眯起眼睛观察四周。突然,一声尖锐的哨响划破长空,紧接着,漫天箭雨倾泻而下。"这些弩箭怎么会凭空发射?"邓艾望着同伴被悬壁弩射成刺猬,惊恐地发现两侧岩壁根本看不到汉军踪影。

更致命的是,西羌勇士从山顶推下的巨石裹挟着火球,沿着山道滚滚而下。狭窄的山道顿时化作炼狱,魏军士兵惨叫着躲避,却无处可逃。汉军还在魏军必经之路埋下"铁蒺藜雷"——表面是普通铁蒺藜,内部却暗藏火药,一旦触动便连环爆炸。

"不好,中埋伏了!撤退!快撤退!"邓艾声嘶力竭地喊道,但此时想退已经来不及了。后路被事先砍伐的树木堵住,两侧是陡峭的悬崖。魏军如同瓮中之鳖,陷入绝境。

混战中,姜维现身山道高处。他身披玄铁重甲,手持诸葛亮遗留的武侯剑,高声喊道:"邓士载!你以为偷渡阴平就能灭蜀?今日,就让你有来无回!"话音未落,汉军伏兵四起,战鼓声响彻山谷。

邓艾虽骁勇善战,但在这狭窄山道上,骑兵无法施展,魏军被分割成数段。姜维手持武侯剑,亲自冲锋陷阵。剑刃寒光闪烁,每一次挥动都带走一条性命。汉军士气大振,而魏军则军心大乱。

此役,汉军歼敌万余,缴获战马千匹,粮草军械无数。邓艾仅率残部仓皇逃窜,身上多处负伤。消息传回洛阳,司马昭气得吐血,而姜维并未乘胜追击。他深知魏军势大,必须保存实力。于是,他带着部队退守剑阁,在剑门关前重新构筑防线,同时派人联络东吴,试图重启吴蜀联盟。

第三折 朝堂暗斗起波澜

成都沦陷后,刘禅被迁往洛阳,蜀汉旧臣并未全部归降。费祎之子费恭在南中地区秘密集结兵力,凭借着父亲当年在南中的威望,很快聚集了数万兵马。霍弋据守南蛮之地,凭借天险,拒不降魏。

姜维派张虎为使者,穿梭于这些势力之间。张虎化名商人,骑着快马,穿越崇山峻岭,避开魏军的盘查。每到一处,他便拿出姜维的亲笔信,诉说复国之志。在南中,他见到了费恭。费恭书房内,挂着父亲费祎的画像,案头堆满兵书战策。

"张先生,"费恭看着姜维的信,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如今蜀汉已亡,仅凭我们这些残部,真能复国吗?"张虎上前一步,语气坚定:"费将军,将军常说,只要人心不死,汉室复兴就有希望。当年先帝白手起家,尚能三分天下,如今我们还有根基,为何不能一试?"

就在张虎游说南中时,东吴却传来坏消息——孙权病逝,新君孙皓继位后,竟打算与魏国联手瓜分蜀汉旧地。这个消息让姜维在剑阁的议事厅内踱步良久,烛光将他的影子映在墙上,显得格外疲惫。

"东吴背盟,我们腹背受敌。"姜维停下脚步,看向陈寿。陈寿递上密报,面色凝重:"更糟的是,司马昭派了说客潜入南中,许诺给费恭王爵,诱他投降。"

姜维突然冷笑一声,眼中闪过寒光:"既然东吴想当墙头草,那我们就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派人散布消息,就说魏军打算灭吴后再取南中。"他顿了顿,又道:"同时,密切关注东吴朝堂动向,寻找可以策反之人。"

与此同时,姜维在剑阁举办"汉臣大会",邀请各地不愿降魏的官员将领。大会当日,剑阁关前旌旗招展,数百名汉臣从四面八方赶来。姜维站在高台上,身后是巨大的"汉"字大旗。

他首先展示了先帝刘备的衣带诏残片,残片虽已陈旧,但"剿灭汉贼"四字依旧清晰可辨。接着,他又拿出诸葛亮未完成的《克复中原策》,缓缓说道:"丞相临终前说,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今日我等虽势弱,但只要人心不死,汉室复兴就有希望!"

台下群情激愤,"复兴汉室"的喊声此起彼伏。这次大会后,蜀汉残部空前团结,南中地区的费恭更是派人送来密信,表示愿听从姜维调遣。而在东吴,姜维派去的细作也传来好消息——他们找到了对孙皓不满的大臣,策反计划正在悄然进行。

第四折 奇兵北伐震中原

景元五十年,经过十年休养生息,姜维的汉军已发展到五万余人。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西羌商队从西域购得新式战马,组建了一支精锐骑兵。这些战马高大健壮,耐力极强,经过严格训练,能在战场上迅速奔驰,发起致命冲锋。

此时,魏国发生内乱——司马昭病逝,其子司马炎急于称帝,朝中人心惶惶。各地官员为了站队,明争暗斗不断,军队调动也因此变得混乱。姜维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决定亲率大军北伐,目标直指雍州。

北伐前,姜维在军营中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五万将士整齐列队,旌旗蔽日。姜维身着崭新的战甲,手持武侯剑,站在点将台上。"将士们!"他的声音响彻全场,"十年来,我们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为的就是这一刻!如今,魏国大乱,正是我们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随我北伐,光复汉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汉军的第一战是突袭陈仓。陈仓地势险要,是关中的西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姜维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先派陈寿率一万大军佯攻散关,吸引魏军主力。陈寿在散关前大张旗鼓,建造攻城器械,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魏军果然中计,急忙调兵增援散关。

而姜维自己则亲率三万骑兵,绕道子午谷。子午谷道路崎岖,常人难以通行,但对于这支精锐骑兵来说,却是绝佳的隐蔽路线。他们日夜兼程,马蹄声在山谷中回荡。经过三日夜的急行军,终于在黎明前抵达陈仓城下。

当魏军守将发现汉军时,姜维的骑兵已如神兵天降,迅速架起云梯攻城。城墙上,魏军慌乱放箭,但汉军骑兵凭借着精湛的骑射技术,一边冲锋,一边还击。姜维手持武侯剑,亲自冲锋陷阵。剑光闪烁间,他接连斩杀数名魏军士兵,汉军士气大振。

经过半日激战,汉军一举拿下陈仓。城中粮草军械无数,更重要的是,陈仓的失守让整个雍州震动。消息传到洛阳,司马炎大惊失色,仓促调兵反击。

姜维料到魏军会来,早已在渭水河畔设下八卦阵。这八卦阵按照诸葛亮留下的阵法布置,又经过姜维改良,威力更胜从前。汉军在阵中埋伏了强弩手、刀盾兵,还有暗藏的火药车。

当魏军进入八卦阵时,顿时迷失方向。四周战鼓齐鸣,汉军从四面八方杀出。姜维站在高台之上,挥动令旗指挥作战。汉军如臂使指,将魏军分割包围。火药车发射的火球在空中划过,爆炸声震耳欲聋。魏军阵脚大乱,死伤惨重。

这一战,汉军斩杀魏军两万余人,缴获战马五千匹,粮草十万石。司马炎得知战败的消息,瘫坐在龙椅上,久久说不出话来。然而,就在姜维准备乘胜追击时,后方传来急报:东吴趁虚进犯南中,南中告急!

姜维无奈,只得放弃北伐,分兵回援。临行前,他望着北方,眼神中满是不舍与不甘。但他知道,光复汉室的道路还很长,必须保存实力,等待下一次机会。

第五折 合纵连横定乾坤

面对吴魏的夹击,姜维深知,仅凭武力难以取胜,必须改变策略。他亲自前往南中,一路上,他看到南中百姓对蜀汉依旧忠心耿耿。许多人家中还供奉着先帝刘备和丞相诸葛亮的画像,见到姜维,纷纷跪地磕头,请求他光复汉室。

在南中,姜维与霍弋、费恭商议对策。南中议事厅内,三人围坐在地图前,眉头紧锁。"如今吴魏联合,我们兵力分散,难以抗衡。"霍弋说道。费恭点头赞同:"而且粮草供应也是个大问题。"

姜维沉思片刻,说道:"我有一策。南中土地肥沃,我们可以实行'屯田养兵'之策,让士兵一边开垦荒地,一边训练。这样既能解决粮草问题,又能增强兵力。"他顿了顿,又道:"同时,我们派人深入东吴境内,联络对孙皓不满的大臣,策反他们。"

霍弋和费恭对视一眼,眼中露出赞同之色。于是,南中开始了大规模的屯田。汉军士兵们脱下战甲,拿起农具,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不出一年,南中粮仓充实,兵强马壮。

与此同时,姜维派往东吴的细作也有了成果。他们成功联络到了东吴大将丁奉。丁奉是东吴老将,对孙皓的暴政早已不满。姜维亲自修书一封,派张虎送往东吴。

信中,姜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丁将军,孙皓暴虐,民心尽失。若吴魏联合,最终只会两败俱伤。我蜀汉愿与将军联手,共伐暴君,恢复东吴太平。事成之后,吴蜀永结盟好,互不侵犯。"

丁奉收到信后,深思熟虑多日,终于决定与姜维合作。景元六十年,姜维与丁奉约定里应外合,奇袭建业。汉军水陆并进,战船浩浩荡荡地行驶在长江之上。而丁奉则在城中策动兵变,联络旧部,准备接应汉军。

当汉军战船出现在长江江面时,建业城内火光四起,喊杀声震天。孙皓惊慌失措,在几名亲信的保护下仓皇出逃。姜维进入建业后,并未烧杀抢掠,而是张贴安民告示,安抚百姓。他宣布要重建吴蜀联盟,共同对抗魏国。

此时的魏国,司马炎刚刚称帝,国号"晋"。面对吴蜀联军的压力,他不得不暂缓南征,转而巩固北方防线。姜维抓住机会,在长江沿线构筑防线,同时派人出使辽东,联合鲜卑、高句丽等势力,对晋国形成战略包围。

在姜维的努力下,天下再次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蜀汉残部占据南中、荆州部分地区;东吴旧地在丁奉的治理下逐渐恢复元气;而晋国则要同时应对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联军的威胁。

姜维知道,光复汉室的道路还很漫长,但只要坚持下去,就总有一天能实现丞相的遗愿。在之后的岁月里,他继续游走于各国之间,运用谋略和武力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他在南中建立学堂,传播汉文化;在军中推行改革,培养出一批年轻将领。

每当有人问他何时才能北伐中原,他总是望着北方,坚定地说:"汉贼未灭,何以家为?只要我姜维还活着,就不会放弃!"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姜维的战甲上,映出一片金色的光芒,仿佛预示着汉室复兴的希望。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