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逆流60年代 > 第401章 特别的病患:稳定的收益

逆流60年代 第401章 特别的病患:稳定的收益

作者:典苍天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13 09:14:3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前线的医疗点,经过几场硬仗的洗礼,规模被迫扩大,但条件依旧简陋得令人心酸。主体依旧是那个半埋的地窖,只是在旁边又清理出两个被炸得只剩半边的土坯房,用木柱和伪装网勉强支撑,分别作为重伤员观察区和……一个特殊的隔离区。

空气中弥漫的气味更加复杂,除了永不消散的硝烟、血腥和消毒水,还增添了一种若有若无的、属于陌生盥洗用品和不同饮食结构的异样气息。这种气息,来自隔离区里的那几个“特别的病患”。

他们是俘虏。苏军士兵。

担架兵将他们抬下来时,神情复杂,动作说不上粗暴,但也绝无对待己方伤员时的那种小心翼翼。周围的伤员和医护人员投去的目光,更是混杂着毫不掩饰的仇恨、冰冷的好奇,以及一丝难以理解的困惑。

“凭什么要救他们?!二牛、柱子都死在他们炮火下!”一个胳膊缠着厚厚绷带的战士,看着一个被抬过去的、穿着陌生制式军服的俘虏,眼睛赤红,几乎要喷出火来。

“就是!我们的药都不够用!”另一个伤势较轻的民兵低声附和,拳头攥得紧紧的。

资源匮乏的压力像一根绷到极致的弦,任何一点额外的负担都可能引发断裂。将宝贵的药品、有限的清洁水源、甚至医护人员本已透支的精力,用在这些昨天还在向自己战友倾泻火力的敌人身上,这种情感上的撕裂与现实中的困境,让医疗点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和微妙。

负责处理这几个俘虏的,是廖奎。命令是团部直接下达的,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严格执行俘虏政策,给予必要的人道主义救治,这是纪律,也是政治任务!”

廖奎对此没有表露任何情绪。当他走向那个被临时用篷布隔开的区域时,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背后那些投射而来的、含义各异的目光——有不解,有审视,甚至有一丝隐隐的排斥。

第一个需要处理的是一名年轻的苏军士兵,看起来不过十**岁,金色的头发被血污和泥土黏成一绺一绺,脸色因失血和恐惧而惨白。他腿部中弹,伤口狰狞,蓝色的眼睛里充满了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对疼痛的忍耐。

廖奎蹲下身,打开医疗包。年轻的俘虏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喉咙里发出模糊的、带着恳求意味的音节。

廖奎没有看他,目光只专注于伤口。【明镜止水】的状态下,伤情就是伤情,无关国籍与立场。他动作熟练地剪开被血浸透的裤腿,清创,检查弹片位置。他的动作专业而冷静,没有丝毫多余,却也感觉不到温度。

“廖医生,这磺胺粉……”跟在旁边的卫生员小陈犹豫地拿着所剩无几的药瓶,脸上写满了不情愿。

“用。”廖奎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他接过药瓶,小心地撒上粉末。他知道这瓶药可能意味着一个己方战士感染风险的降低,但他更知道,如果这个俘虏因得不到基本救治而死亡,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成为对方宣传的口实。

“可是……”小陈还想说什么。

廖奎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眼神深邃,缓缓说出了一句在这个时代拥有绝对分量的话:“‘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是我们的原则,对谁都一样。”

这句话像一道符咒,瞬间堵住了小陈和其他几个竖起耳朵听的伤员的嘴。在政治挂帅的年代,引用最高指示是解决争议最有效的方式。质疑这句话,就是质疑政治正确性。

廖奎继续着手上的工作。他处理完这个年轻士兵,又去看另一个伤势更重的,是个年纪稍长的士官,腹部被弹片击中,情况危急。麻醉药早已耗尽,廖奎再次拿出银针,精准地刺入穴位,减轻他的痛苦,然后进行紧急处理。他的手法依旧稳定高效,仿佛面对的只是一具需要修复的复杂机器。

他的行为,自然落入了偶尔会来医疗点巡视的政工干部眼中。一位姓王的教导员站在隔离区外,看着廖奎在恶劣条件下,一丝不苟地救治着敌方伤员,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他或许看到了可以向上级汇报的、体现我军宽大政策和医疗水平的典型事例。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在一些私下场合,廖奎能隐约听到一些议论。

“……装什么菩萨心肠,谁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

“就是,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同志残忍!”

“听说他家里成分就不太好,别是有什么别的想法……”

这些声音很低,却像冰冷的针,刺入空气。廖奎置若罔闻,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在赢得某些层面认可的同时,也必然在另一些层面埋下了人际关系的隐患,甚至潜在的政治风险。在这个敏感的年代,任何一点“立场不坚定”的嫌疑,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当他终于处理完所有俘虏的紧急伤情,洗净手上沾染的、来自不同阵营的鲜血时,天色已经再次暗了下来。疲惫如同潮水般席卷了他,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走出隔离区,迎面碰上那个之前情绪激动的绷带战士。战士看着他,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递过来半壶水。

廖奎愣了一下,接过水壶,喝了一口。水的滋味苦涩,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暖意。

他回到主要伤员区,继续投入到对己方伤员的救治中。他的动作依旧精准,眼神依旧专注。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或许,在他内心深处,那片【明镜止水】的领域里,生命的价值被剥离了国籍、立场和仇恨的外衣,只剩下最原始的、对生存的渴望和对痛苦的抗拒。又或许,他只是以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智,在执行着在当前环境下对自己、对这个小集体最“安全”也最“正确”的行动策略。

特别的病患,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战争的荒诞、人性的矛盾以及个体在时代洪流与集体情绪夹缝中,那份艰难而孤独的坚持。廖奎行走在这根细如发丝的钢丝上,每一步,都需权衡医术、人性、政治与生存。

香港的夏日,闷热而潮湿,仿佛一块浸透了水的厚重绒布,包裹着这座急速喘息的城市。半山区公寓内,冷气机发出低沉的嗡鸣,勉强维持着一方干爽清凉。萧亚轩站在穿衣镜前,身上是一件用料考究、剪裁宽松的象牙白真丝旗袍,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遮掩她已明显隆起的腹部。五个月的身孕,让她原本就丰腴的身段更添了几分圆润与沉重,行动间带着孕妇特有的小心翼翼,却也透着一股即将为人母的沉静气度。

谢亦菲站在她身旁,穿着一件浅蓝色的棉质连衣裙,腰线设计得更高更松,巧妙地适应着她三个月的孕肚。她的身形变化尚不十分显着,但眉宇间那份属于少女的稚气已进一步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忧郁与初萌坚毅的复杂气质。她的手时常不自觉地护在小腹上,仿佛那是一个需要时刻守护的秘密和希望。

今天,她们有一项重要的行程——前往香港顶尖的私立医院进行定期的孕期检查。这是萧亚轩坚持的,她深知在这个动荡的年月,她们腹中的孩子是何等珍贵,容不得半点闪失。

检查过程细致而安静。在充斥着消毒水气味却装修精致的私立医院诊室里,穿着洁白制服、态度温和的医生用熟练的英语和粤语交替询问着情况,使用着谢亦菲在北大荒从未见过的先进仪器。听着仪器里传来的、那微弱却清晰有力的胎心音,看着超声波屏幕上那模糊却真实存在的小小影像,谢亦菲的眼眶微微湿润了。这是一种跨越了恐惧与悲伤的、纯粹的生命感动。萧亚轩握紧了她的手,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悸动与责任。

医生微笑着告知她们,两个胎儿发育情况都非常良好,这让她们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这份来自现代医学的确认,如同给她们焦灼的内心注入了一剂强效的稳定剂。

从医院出来,坐在返回公寓的劳斯莱斯后座,车窗外是熙攘繁华的街景。萧亚轩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吩咐司机先去一趟位于中环的汇丰银行总部。

汇丰银行地下保险库,需要经过重重身份验证和由专人引领才能进入。厚重的金属大门滑开,一股混合着金属、纸张和特殊防潮剂的冰冷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与外面那个潮湿闷热的世界截然不同,是一个绝对干燥、绝对安静,只属于财富与秘密的领域。

在银行经理的陪同下,萧亚轩和谢亦菲走进了属于“萧亚轩”名下的独立保险箱室。狭小的空间里,只有保险箱冰冷的金属光泽。

萧亚轩用钥匙和密码打开其中一个较大的保险箱。里面并非堆满钞票,而是整齐地码放着一排排黄澄澄的金条——有俗称“大黄鱼”的十两金条,也有更便于流通的“小黄鱼”一两金条。它们沉甸甸地躺在那里,散发着永恒而冰冷的光泽,仿佛亘古不变的财富图腾。旁边,则是几叠用油纸包裹好的美元和英镑现钞,面额不等。

“最近股市盈利不错,我把一部分获利了结,换成了这些。”萧亚轩的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她拿起一根“小黄鱼”,放在谢亦菲手中,那沉甸甸的触感让人心安,“港币背后是英镑,但英国本身的经济也是问题重重。67年那场风波虽然过去了,但谁能保证没有下一次?黄金和美元,才是真正的硬通货,是乱世里的‘压舱石’。”

谢亦菲感受着掌心金条那独特的重量和冰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想起了北大荒按计划分配的粮票、油票,与眼前这象征着纯粹购买力的黄金相比,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离开银行,回到公寓书房。萧亚轩又从书桌抽屉里取出几份文件,那是上环和湾仔那几处唐楼的租约。

“你看,”她指着租约上每月固定汇入的租金数额,“这些租金,虽然不算暴利,但胜在稳定。只要香港还有人,就需要房子住。这是我们每个月都能收到的‘活水’,是维持日常开销、应对突发情况的底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开始向谢亦菲解释如何查看租约条款,如何与租客沟通(目前主要通过代理),如何处理可能的纠纷。谢亦菲认真地听着,努力记住这些琐碎却实际的知识。她意识到,管理这些房产,就像在北大荒管理仓库一样,需要细心和条理,只是这里衡量的不是物资,而是流动的金钱。

“记住,亦菲,”萧亚轩放下租约,目光郑重地看向谢亦菲,“在这个世道,财富不能只有一种形式。股票可能暴涨暴跌,让人一夜天堂地狱;现金可能因为时局变动而贬值。所以,我们需要分散。”

她用手指轻轻点着桌面,仿佛在勾勒一个无形的资产图谱:“像唐楼这样的不动产,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是根基;像黄金这样的实物资产,不依赖任何政府信用,是乱世中最可靠的保障;而股票、外汇这些金融资产,虽然风险大,但机会也多,可以让财富增值。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它们之间找到平衡。”

这番教导,不再是简单的概念解释,而是蕴含着在颠沛流离与时代动荡中淬炼出的生存智慧。这是在教她如何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为她们这个小团体,为未来的孩子,构建一个相对稳固的经济堡垒。

谢亦菲抚着自己微隆的小腹,感受着里面那个正在悄然成长的小生命,又看了看书房里那些代表着“稳定收益”的文件和刚刚从银行带回的黄金交易凭证。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感逐渐取代了之前的茫然。

活下去,不仅仅是呼吸和等待。它需要钱,需要稳定的收入,需要能为孩子提供安全和未来的保障。廖奎在前线用生命与医术搏杀,她们在香港,也必须用智慧和手段,守住这片来之不易的立足之地,并为那个渺茫却必须坚信的“未来”,积累尽可能多的筹码。

窗外的香港,依然在资本的浪潮与政治的夹缝中喧嚣起伏。而在这间安静的书房里,两个孕育着新生命的女人,正在学习如何驾驭这资本的浪潮,如何在这浮沉乱世中,为自己,为家人,锚定一份至关重要的——“稳定”。这份稳定,来自于冰冷的黄金,来自于每月准时的租金,也来自于她们日益坚韧的内心与共同维系的、超越血缘的纽带。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