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逆流60年代 > 第372章 师部初印象

逆流60年代 第372章 师部初印象

作者:典苍天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07 08:15: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北大荒的春天,脚步蹒跚却坚定。连续几日的晴好天气,让道路上的泥泞干涸了不少,但也让空气中弥漫的那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愈发浓稠得化不开。

出发前的最后两天,廖奎向畜牧科请了假,名义上是为培训做些准备。他没有再去野外,而是留在了那间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里。谢薇也特意减少了去马桂花家帮忙的时间,早早下工回来。

小小的土坯房,门窗紧闭,挂上了厚厚的旧布帘,隔绝了外界的视线与寒意。炉火烧得比平日更旺些,映得两人脸上都带着暖意。晚饭的食材,一部分是谢薇从供销社凭票买来的萝卜、土豆,聊作掩饰;更多的,则是从系统空间【桃源仙境】中取出的新鲜蔬菜和一小块精心烹饪的肉食。香气在狭小的空间内弥漫,这是乱世中难得的一点温馨与奢侈。

夜晚,土炕被烧得滚烫。没有系统的强制任务,也没有外部的紧急危机,但一种即将分离半月的不舍,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隐隐担忧,像无形的丝线,缠绕在两人心头。这情绪化作了近乎贪婪的索取与给予,连续两晚,极尽绵长而深入的夫妻亲密,仿佛要将彼此的气息、温度乃至灵魂,都牢牢刻印在身体记忆的最深处,用以对抗即将到来的分离与未知的风险。

待到第三天清晨,谢薇起身时,只觉得双腿酸软,步履间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滞涩和隐秘的酥麻,竟有些不敢走快,生怕被旁人看出端倪。她脸颊微红,嗔怪地瞪了廖奎一眼,那眼神里却盈满了水光,三分羞恼,七分是不舍。

廖奎看着她这般情态,冷硬的心肠也不由得软了几分,伸手替她拢了拢鬓角有些散乱的发丝,低声道:“在家……一切小心。”

谢薇用力点头,送他到家属区边缘。晨光熹微中,廖奎背着简单的行囊(里面只放了必要的证件、少许粮票和换洗衣物,大量物资都存放在系统空间),身影很快融入了赶往场部集合的人群中,没有再回头。谢薇一直站在原地,直到那挺拔的背影彻底消失在视野尽头,才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往回走,只觉得刚刚还充满暖意的土坯房,瞬间空荡冷清了许多。

嫩江县城,与第七农场的旷野风光截然不同。作为地区中心和师部驻地,这里多了几分规整与肃杀。苏式风格的砖瓦营房成排矗立,高大结实,墙壁上用鲜红的油漆刷着巨大的标语——“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备战备荒为人民”,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砸在每个人的心头。悬挂在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正以昂扬的语调播放着《解放军进行曲》,嘹亮的军号声和进行曲节奏,营造出一种不容置疑的、高度军事化的氛围。

师部大院门口,持枪的岗哨身姿笔挺,眼神锐利如鹰,严格查验着每一位进入者的证件和介绍信。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廖奎与其他从各团、场选调来的学员一起,排着队,沉默地等待着核验。他粗略扫了一眼,这批学员大约有三四十人,年龄不一,神情各异。有的带着知青特有的青涩与好奇,有的则是基层职工模样的朴实与紧张,还有几个,虽然穿着便装,但那挺直的脊梁、锐利的眼神以及行走坐卧间不自觉流露出的韵律,明显是经历过行伍磨练的退伍老兵。

核实身份,进入大院。培训班的开班动员在一个宽敞的、类似仓库改造的教室里举行。没有桌椅,学员们自带马扎,整齐地坐在下面。讲台上,站着一位约莫四十岁上下、面容冷峻、眼神如同手术刀般精准的中年军人,肩章显示他是师部卫生科的副科长,也是本次培训班的班主任。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开门见山,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清晰地传到每个学员的耳中:

“同志们!”

仅仅三个字,就让原本还有些细微骚动的教室瞬间鸦雀无声。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目光如电,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现在,不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太平年月!边境线上的情况,你们很多人可能比我还清楚!敌人亡我之心不死,磨刀霍霍!我们这里,虽然叫‘战地救护骨干培训班’,但我告诉你们,一旦枪炮响了,这里教的东西,就是要立刻搬到战场上去用的!是要从死神手里抢人,抢我们战友兄弟的命的!”

他顿了顿,让那沉重的压力充分渗透进每个人的心里。

“所以,从你们踏进这个院子开始,就给我忘掉你们原来的身份!忘掉你是知青,是农工,是兽医,还是别的什么!在这里,你们只有一个身份——战地救护兵!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尽可能好地挽救伤员的生命!听明白没有?!”

“明白!”台下响起参差不齐却同样有力的回应。廖奎混在人群中,沉声应答,心中凛然。这位副科长的话,无疑是对当前局势最直接的确认,也预示着培训的强度和实战性将远超预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动员结束后,开始分发培训材料。除了基础的《战伤救护教材》、《解剖生理学概要》等书籍,还有一本薄薄的、用油墨印刷、纸张粗糙甚至有些字迹模糊的小册子,被郑重地交到每个人手上。

廖奎低头一看,封面上赫然印着一行字——《核、生、化武器损伤防护简易手册》。

“嗡”的一声,仿佛有细微的电流窜过脊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吸气声和极低的骚动。连这东西都发下来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上面已经将应对“核、生、化”极端战争场景,列入了现实的考量范围!原本还只是存在于传言和担忧中的边境冲突,瞬间被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蒙上了一层更为恐怖和未知的阴影。战争的残酷性与不可预测性,以一种冰冷的方式,**裸地展现在所有学员面前。

廖奎默默地将手册和其他教材一起收好,指尖能感受到那粗糙纸张带来的磨砂感,仿佛触摸到了战争机器冰冷而狰狞的一角。

宿舍被安排在一排营房的最里头,是大通铺,长长的土炕能睡下十几个人。条件比农场的土坯房规整干净,但也同样简陋。空气中弥漫着男性汗味、烟草味以及新刷石灰墙的淡淡气味。

廖奎被分到了靠门的位置。这个位置通风最好,但也最容易被查寝的干部注意到,晚上有人起夜进出也难免受影响。同寝的七八个学员对此并无疑义,甚至有人觉得这是个“差位”。但廖奎却心中暗自点头——靠门,意味着视野开阔,能第一时间察觉到外面的动静,无论是集合哨声还是突发情况,都能更快反应。这符合他时刻保持警惕的习惯。

他动作利落地铺好自己的被褥,将行李放在指定位置,然后便安静地坐在炕沿,看似休息,实则在默默观察着同寝的其他人。

除了两个看起来和他年纪相仿、神情间还带着学生气的知青,另外五人,有三个是三十岁上下的基层职工,皮肤黝黑,手掌粗糙,话不多,眼神里带着朴实和一丝对陌生环境的拘谨。另外两人,则立刻引起了廖奎的注意。

一个是个子不高但身形异常敦实的中年汉子,沉默寡言,铺床的动作干脆利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节奏感,眼神扫过房间时,锐利而迅速,像是在本能地评估环境和潜在威胁。另一个,年纪稍轻些,左边眉骨上有一道清晰的旧疤,虽然也穿着便装,但坐姿挺拔,即便在放松状态下,腰背也挺得笔直。

“老兵……”廖奎在心中下了判断。而且,很可能不是普通部队出来的老兵。这种经过严格训练和实战洗礼后留下的印记,很难完全掩盖。

那敦实汉子似乎察觉到廖奎的打量,目光也扫了过来。两人视线在空中短暂一碰,没有火花,也没有交流,随即各自移开。但那一刻,廖奎能感觉到对方眼神里同样带着审视与评估。

看来,这次培训班,确实是汇集了各单位的“骨干”,藏龙卧虎。廖奎微微垂下眼睑。在这里,他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战场救护的技术,更要小心地隐藏好自己最大的秘密,同时,观察、学习,甚至……在必要时,利用这里可能接触到的一切资源和信息。

师部的初印象,如同一盆掺着冰碴的冷水,浇熄了最后一丝侥幸。这里没有田园牧歌,只有被战争阴影笼罩的、高度浓缩的紧张与秩序。高音喇叭里的军歌依旧嘹亮,而廖奎知道,他人生中又一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篇章,正式开始了。他必须像一颗被压入枪膛的子弹,沉默,等待,并在最终击发时,精准地命中目标——无论是挽救生命,还是……在未来的混乱中,为自己和家人,杀出一条生路。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