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逆流60年代 > 第344章 资金的运用

逆流60年代 第344章 资金的运用

作者:典苍天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07 08:15: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香港半山区公寓的清晨,不再只有窗外维港的风景和内心的空寂。萧雅姿——萧亚轩,开始有计划地为这个“家”注入真实的生活气息,同时也为她这个身份,铺垫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廖奎通过空间,将一笔数额惊人的资金转移到了她手中。其中包括空间内储备的二十万人民币(这笔钱在香港使用需要格外谨慎,更多是作为应急储备),系统最初奖励的十万港币现金,以及香港公寓保险箱中剩余的九万港币。手握这笔巨款,萧雅姿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她首先着手改善日常生活。不再仅仅依赖空间带来的基础食材,她开始小心地光顾半山区附近一家品质较好的超市,购买新鲜的水果、蔬菜、西式调料,甚至偶尔会买一小束鲜花,插在客厅的水晶花瓶里。冷清的公寓渐渐多了烟火气和生机。她还订阅了几份主流的英文和中文报纸,以及《时代周刊》、《VOGUE》等杂志,这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是为了营造一个符合“萧亚轩”身份的生活环境。这些开销对于普通市民而言是奢侈,但对于一位居住在半山区的名媛来说,则显得合情合理。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处理那笔庞大的“遗产”。

在仔细翻阅书房里那些属于“原主”的文件资料时,她在一个看似普通的皮质文件夹内层,有了惊人的发现——几张汇丰银行伦敦分行的存单,以及相关的账户文件。上面的名字赫然是“Yaxuan Xiao”,而存款总额,经过她反复确认,竟然高达三百万英镑!这在六十年代末,是一笔真正意义上的巨富。

文件中还夹着一张看似随手记下的、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字符串,她直觉这很可能就是账户的查询密码或必要凭证。这个发现让她心跳加速,既有巨额财富带来的冲击,也有一种命运被无形之手安排的恍惚感。系统提供的身份,远比她想象的更加“完美”,也更加沉重。

她立刻通过留在空间里的便条,将这个情况告知了廖奎。廖奎的回复很快,同样以便条形式传来,言简意赅:“谨慎核实,分批处理,安全第一。”

在廖奎的远程指导下,萧亚轩开始了她的第一次银行之行。她选择了一个工作日的上午,精心打扮,穿着那套最显沉稳的灰色套装,佩戴着小巧的珍珠首饰,挽着名贵手袋,里面装着“萧亚轩”的全套身份证明文件,以及那张记录着密码的纸条。

她去的并非人流密集的总行,而是位于中环、环境相对安静的一家汇丰银行分行。大理石的地面光可鉴人,黄铜的栏杆闪烁着金属光泽,穿着笔挺制服的职员步履匆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高效而疏离的气氛。

一位四十岁左右、看起来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接待了她。在独立的接待室里,萧亚轩用尽量平静的语气说明来意:“您好,我姓萧,刚刚从英国返回香港,继承了一笔家族遗产,包括一些在贵行的存款。我想查询一下账户情况,并希望在贵行开设一个本地账户,便于日常使用。”

她将身份证明文件递了过去。客户经理仔细核对着文件,当他的目光扫过那张伦敦分行的存单复印件(她提前准备了副本)上的金额时,萧亚轩敏锐地捕捉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讶,但他良好的职业素养让他迅速恢复了平静。

“萧小姐,请稍等,我需要核实一下您的身份和账户信息。”客户经理礼貌地说道,并请她提供了那个密码字符串。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但对萧亚轩而言却有些煎熬。她努力维持着面部表情的淡然,目光平静地打量着房间内的装饰,心中却在反复演练着可能出现的对话。

客户经理很快返回,脸上带着更加恭敬的笑容:“萧小姐,已经核实完毕。您在伦敦分行的账户状态良好。请问您打算如何操作?”

“我目前主要在香港生活,希望将一部分资金转入香港,方便日常管理和使用。”萧亚轩按照事先想好的说辞回答,“可以先转一小部分,比如五万英镑,到我新开的账户吗?其余的,暂时仍留在伦敦。”

“当然可以,萧小姐。”客户经理效率很高,迅速为她办理了香港账户的开户手续,并指导她签署了必要的跨境转账文件。整个过程专业、流畅,除了必要的业务询问,对方没有流露出过多的好奇,更没有探听她个人情况的意图。这让她稍稍松了口气。

当一切手续办妥,拿着那张崭新的、印有她名字的香港汇丰银行存折,看着上面那一长串数字(五万英镑兑换成的港币是一笔巨款),萧亚轩走出银行大门,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她却感觉后背出了一层细汗。

成功了。她不仅激活了这个身份的金融属性,更重要的是,她独自完成了一次高风险的社会互动,并且没有露出破绽。

她留下了足够维持“名媛”日常开销和应急的现金,而将那笔高达三百万英镑的“遗产”以及新转入的港币,稳妥地置于银行的监管之下。这不仅仅是资金的运用,更是她学习独立管理财富、真正扮演“萧亚轩”的关键一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回到公寓,她将存折和文件锁进书房那个隐秘的保险箱,感觉自己的脚步似乎都踏实了一些。经济上的独立,是她在这个陌生世界立足的根基。现在,这个根基,已经被初步打下。下一步,就是如何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起更稳固的“萧亚轩”的生活了。

半山区的公寓内,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萧雅姿——萧亚轩,端坐在书房那张宽大的红木书桌前,神情专注。她的对面,坐着一位年纪约莫三十五六岁的女士,穿着剪裁得体的米白色套装,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气质干练而严谨。

这是物业管理处经理推荐的英文教师,艾琳·戴维斯(Eileen Davies)女士。一位受过良好教育、持有港大文凭的港英混血,据说其父是英国商人,母亲出身香港书香门第。艾琳女士以其标准的英式发音和严格的教学态度,在附近富裕家庭中颇有名气。

“Miss Xiao, lets begin with todays article from the‘Financial Times’.”(萧小姐,我们从今天《金融时报》的文章开始。)艾琳女士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她将一份带来的英文报纸推过来,指尖点在一篇关于远东地区经济展望的评论上。

萧亚轩深吸一口气,开始朗读。她的粤语已经相当流利,但英语,尤其是涉及专业词汇和复杂句式时,仍显生涩。艾琳女士会毫不客气地打断她,纠正她的发音,特别是那些细微的元音和辅音,以及语句的节奏和语调。

“Not‘th?’, its‘ei:’ before vowel sounds. And the‘r’ at the end should be softer, almost disappearing, unlike American accent.”(在元音前不是‘th?’,是‘ei:’。还有结尾的‘r’音要更轻柔,几乎消失,和美式口音不同。)艾琳女士耐心地示范着,要求萧亚轩重复,直到接近标准。

除了发音,艾琳女士更注重用词的精准和语境的得体。她会讲解某些词汇在正式场合与日常对话中的区别,哪些表达更符合“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士”的身份,甚至涉及到一些英国上流社会谈话中隐晦的礼仪和潜台词。

“When you are uncertain, a slight pause and a polite‘Im not entirely sure, but...’ is always better than a rushed and potentially incorrect answer.”(当你不确定时,稍作停顿,礼貌地说‘我不完全确定,但是……’总是比仓促给出可能错误的答案要好。)艾琳女士教导道。

这种严谨到近乎苛刻的教学,让萧亚轩感到了压力,但也让她获益匪浅。她知道,这是在填补她背景中最大的一块空白——“英国归侨”的语言和文化底蕴。

私人课程之外,她继续充分利用系统空间里的【平行世界投影仪】。夜晚,当公寓重归寂静,她会进入空间,沉浸在投影仪营造的虚拟环境中。她不再满足于基础的对话场景,而是选择了更多反映五六十年代英国社会,特别是中上层生活的电影和纪录片。

黑白或早期彩色的影像中,绅士淑女们在庄园里举行茶会,在俱乐部里低声交谈,在歌剧院的包厢里矜持地鼓掌。她仔细观察他们的口型,模仿他们那种略带慵懒、元音饱满、辅音清晰却不突兀的“标准英语”(Received Pronunciation)。她反复聆听并跟读那些充满繁文缛节和隐含机锋的对话,学习如何在不露声色中表达立场,如何在优雅的谈吐中维持距离感。

光听和说还不够。她开始尝试用英文写日记。起初只是简单的流水账,记录天气、购物、学习了哪些新词。渐渐地,她开始尝试描述自己的心情,描述对香港这个城市的观察,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式组织更复杂的句子。这个过程很艰难,常常词不达意,但却是将被动输入转化为主动输出的关键一步。写下的文字,也成了她梳理纷乱思绪的一个出口。

“The city is a paradox of neon and tradition, much like the reflection in my own mirror.”(这座城市是霓虹与传统的悖论体,就像我镜中的倒影。)她在某一天的日记里这样写道,生涩,却试图触及内心。

精进语言的过程,是枯燥且充满挫败感的,但萧亚轩凭借着一股韧劲和特种兵技能赋予她的专注力与记忆力,坚持了下来。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从最初在艾琳女士面前朗读时的磕磕绊绊,到后来能够更流畅地表达,甚至在某些发音上,连艾琳女士都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这种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植入和身份的加固。每一个纠正过的发音,每一个新学会的优雅用词,都在将她与“萧雅姿”的过去剥离,将她向着“萧亚轩”的未来推近。她知道,当她能够用一口流利而地道的英式英语,从容地与这个阶层的人交流时,她脚下的这块香港土地,才会真正变得稳固一些。而那一天,必须尽快到来。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