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逆流60年代 > 第280章 李香兰的信任周子强的阴魂不散

八月的阳光褪去了最毒辣的劲头,却依旧带着不容小觑的热度,炙烤着家属区干燥的土地。水井旁的那棵老杨树下,成了女人们浣洗衣物、短暂交换信息的聚集地。搓衣板的摩擦声、水桶碰撞井壁的闷响、以及压低的交谈声,构成了午后惯常的嘈杂。

谢薇端着一盆积攒了几日的脏衣服来到井边时,正好看到李香兰已经在那里,正费力地搓洗着一件狗蛋尿湿的小裤子,额前散落的发丝被汗水黏在苍白的脸颊上。她旁边放着的木盆里,还有几件显然是成年男人的破旧衣物,那是她为在西头劳改的丈夫准备的。

“香兰妹子,来得真早。”谢薇自然地走过去,在她旁边的石板上放下木盆,打了声招呼。

李香兰抬起头,看到是谢薇,脸上那惯常的警惕似乎淡了一丝,她勉强扯出一个细微的笑容,低低地“嗯”了一声,又低下头去用力搓洗。自从上次谢薇送去那块棉布,后来又偶尔接济一点咸菜或是一小把野菜后,李香兰面对她时,那种惊弓之鸟般的紧绷感,确实在一点点消融。虽然依旧沉默寡言,但至少,不再像最初那样,将所有的善意都拒之门外。

谢薇没有刻意搭话,也开始埋头洗自己的衣服。她动作麻利,心思却如同最精密的仪器,留意着李香兰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和表情。她能感觉到,李香兰今天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搓洗的动作时而急促,时而停顿,眼神也时不时地飘向远处西头的方向,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忧虑和……一种仿佛下了某种决心的闪烁。

两人默默洗了一会儿,期间又有两个家属区的妇女过来,说了几句关于秋收准备和家里孩子的闲话,又各自端着洗好的衣服离开了。井边暂时又只剩下她们两人。

周围安静下来,只剩下搓衣板的声响和井绳绞动时发出的“吱呀”声。

就在这时,李香兰忽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她没有抬头,目光盯着盆里泛起的浑浊肥皂泡,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被风听了去,又像是鼓足了巨大的勇气:

“谢姐……”

谢薇心中一动,手上搓洗的动作未停,只是稍稍侧过头,做出倾听的姿态,语气温和:“嗯?怎么了,妹子?”

李香兰的喉头滚动了一下,手指无意识地绞着那件湿漉漉的小裤子,声音更低了,几乎成了气音:

“我……我前几天,去西头送东西……见着我家那口子了……”

谢薇的心跳微微加速,但面上依旧平静,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表示自己在听,没有催促,也没有表现出过度的好奇。她知道,对于李香兰这样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任何一点压力都可能让她瞬间缩回壳里。

李香兰似乎从谢薇平静的反应中获得了一丝鼓励,她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继续用那细若游丝的声音说道:“他……他偷偷跟我说了句……说里面有个姓孙的老头,盘炕、砌灶的手艺是顶好的……前阵子,好像……好像还被叫出去,给保卫科的人修过灶……”

姓孙的老头?廖奎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个佝偻着背、沉默寡言、如同老树根般在西头劳改点挣扎求生的老孙头。原来他姓孙。给保卫科修过灶?这意味着老孙头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超出普通劳改人员的有限行动自由,甚至可能接触到保卫科内部的一些边角信息!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

李香兰顿了顿,似乎在回忆,又像是在权衡,最终,她还是把最关键的那句话说了出来,声音几乎微不可闻:“他说……那孙老头……人倒是挺实在,嘴巴也严……但……但好像特别缺……缺止疼的药……看着怪遭罪的……”

缺止疼药!

这四个字,如同钥匙,瞬间打开了廖奎和谢薇心中的一扇门!

他们立刻回想起之前马桂花家修炕时,老孙头那沉默寡言、逆来顺受的样子,以及他接过马桂花塞的玉米饼子时,那飞快揣进怀里、带着卑微感激的动作。当时只觉得他是个身怀技艺却命运多舛的可怜人,现在结合李香兰的信息,他那份沉默和隐忍,或许不仅仅是因为处境,更可能是因为身体上承受着不为人知的病痛折磨!止疼药,在这个医疗资源极度匮乏、尤其对劳改人员更是奢望的年代,是能换来许多东西的硬通货,甚至是……忠诚!

谢薇心中瞬间翻腾起无数念头,但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那份温和与同情。她停下搓洗的动作,转过身,面向李香兰,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和一丝感同身受:

“唉,都是苦命人……那孙老师傅年纪那么大了,在里面干活,有点伤病疼起来,可真要命。”她叹了口气,仿佛只是随口感慨。

然后,她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在自己随身带着的、用来装针头线脑和小零碎的一个旧布包里摸索了一下,取出一个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小包。她将小包递向李香兰,语气自然地说道:

“香兰妹子,我这正好还有点以前备下的止痛片,不是什么稀罕药,就是最普通的那种。你拿着,万一……万一狗蛋磕了碰了,或者你自己有个头疼脑热的,也能应应急。别嫌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没有直接说给老孙头,而是借口给李香兰和孩子备用。这是最稳妥的方式,既表达了善意,又避免了将对方置于直接“传递违禁品”的风险之下。至于这药最终会不会到老孙头手里,或者李香兰是否会因此觉得欠了人情,在未来某个时刻,用她自己的方式,将这份善意间接地、更安全地传递出去,那就是后话了。这需要耐心,不能操之过急。

李香兰看着那包小小的药片,眼神剧烈地挣扎起来。她显然明白这药片的价值和谢薇真正的意图。接受,意味着更深的捆绑和潜在的风险;拒绝,又似乎辜负了这长久以来难得的、不带任何歧视的关怀。

最终,对丈夫可能从中间接获益(如果老孙头能因此对他们稍有好感,或许能在里面稍微照应一二)的期盼,以及对谢薇这份雪中送炭般善意的感激,压倒了她内心的恐惧。她颤抖着手,飞快地接过那个小油纸包,像藏什么烫手山芋一样,迅速塞进了自己衣服最里面的口袋。

她的脸颊因为激动和紧张泛起一丝不正常的红晕,声音带着哽咽,低低地说:“谢……谢姐……谢谢你……我……我……”

“快别这么说,”谢薇温和地打断她,重新拿起衣服搓洗起来,仿佛刚才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邻里邻居的,互相搭把手是应该的。赶紧洗吧,这天看着还要热。”

李香兰不再说话,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也重新开始搓洗衣物,但动作明显比之前轻快了些许,一直微微佝偻着的背,似乎也挺直了一点点。

这次看似平常的浣洗,意义却非同寻常。李香兰这条精心维护、投入了无数耐心和细微善意的线路,终于开始产生了实质性的回报。她主动提供的信息,不仅确认了西头老孙头的存在和手艺,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他可能接触保卫科人员的特殊行动范围,以及他个人极度迫切的需求——止疼药。

一个潜在的、可以连接西头劳改点内部(通过老孙头)的节点,在这午后井边氤氲的水汽和肥皂泡中,隐隐约约地浮现出来。虽然依旧模糊,依旧脆弱,但终于不再是毫无方向的空想。这为廖奎和谢薇未来可能采取的行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充满可能性的突破口。他们知道,接下来,需要更加审慎地思考,如何利用好“老孙头”和“止疼药”这两个关键要素,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逐步织就这张通往父亲、乃至可能通往更深处的信息与援助之网。

畜牧科技术学习室,烟雾缭绕。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与业务结合会议正在进行。张振山坐在主位,秦大山、廖奎、韩志刚等科室人员,以及几名作为“知青代表”列席、接受“再教育”与“生产实践结合”的知青,包括周子强,散坐在四周的长条凳上。

会议前半段是惯例的政治文件学习,由张振山念了几段报纸社论,强调了“抓革命,促生产”以及“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重要性。气氛沉闷而程式化。

进入“结合自身实际,交流思想,汇报心得”的环节时,韩志刚等几个年轻人先发了言,内容无非是学习领袖着作的心得,以及如何在生产劳动中改造世界观,语言虽然稚嫩,但态度诚恳。

轮到知青代表发言时,周子强清了清嗓子,站了起来。他脸上挂着那种经过精心练习的、混合着谦逊与亢奋的表情,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在廖奎身上若有若无地停顿了一瞬。

“听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发言,我深受教育,感触良多。”周子强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沉痛与反省,“作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识青年,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改造思想这个根本任务。尤其是个别同志,在取得一些成绩,比如……为集体立下功劳之后,”他在这里刻意顿了顿,仿佛在斟酌用词,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所指为何,“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警惕可能滋生的骄傲自满情绪,要戒骄戒躁,永远把自己摆在普通一兵的位置上。”

他的语调逐渐拔高,带着一种指桑骂槐的尖锐:“要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工农兵学习!绝不能因为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甚至……脱离集体,搞特殊化!比如,借故外出,追求个人生活享受,这都是思想滑坡的表现,是与我们革命青年的身份格格不入的!”

“特殊化”、“借故外出”、“个人生活享受”……这些词汇如同淬毒的匕首,虽然没有点名,但刀尖分明直指刚刚因立功受奖并获得批准前往县城的廖奎和谢薇!

学习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韩志刚等年轻人面面相觑,有些无措。秦大山吧嗒着旱烟,眼皮耷拉着,仿佛什么都没听见。几个知青则眼神闪烁,有的露出赞同的神色,有的则事不关己地低着头。

张振山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但没有立刻开口。

所有的目光,或明或暗,都投向了廖奎。

廖奎面色平静,甚至没有看周子强一眼,仿佛那些含沙射影的话语与他毫无关系。直到周子强发言完毕,带着一丝挑衅般的“诚恳”坐下后,廖奎才缓缓抬起头,目光平和地看向张振山,然后转向众人,最后才落到周子强脸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的眼神清澈,没有愤怒,也没有慌乱,只有一种基于事实的坦然。

“周子强同志刚才的提醒,很有意义。”廖奎开口,声音平稳,语速不快,“确实,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技术上,我们都必须追求不断进步,不能有丝毫松懈。”

他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去嫩江县,是向张科长请示,并经场部批准,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和组织给予的奖励,主要目的是为了购买专业的兽医书籍,提升为农场畜牧业服务的技术能力。”

他一边说,一边从随身携带的、已经有些磨损的帆布挎包里,取出了那两本在县城购买的《兽医实用手册》和《常见猪病防治》,将它们轻轻放在身前的桌子上。

“这两本书,以及我记下的一些学习笔记,”廖奎的目光扫过在场的科室同事,语气真诚,“科室里的任何一位同志,如果感兴趣,随时都可以借阅、参考。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才能把猪号、马号的工作做得更好,这才是真正为农场生产服务,也是我们作为畜牧科职工的根本职责。”

他没有直接反驳周子强的“脱离集体”、“搞特殊化”的指控,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公开自己购买的书籍,并宣布资源共享——将话题牢牢锁定在“技术提升”和“服务集体生产”这个无可指摘的核心上。这一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地将周子强扣来的“个人主义”帽子,转化为了“集体主义”的共享与贡献,瞬间瓦解了其攻击的立足点。

韩志刚立刻眼睛一亮,忍不住出声附和:“廖技术员说得对!咱们就是得多学技术!那本《常见猪病防治》我早就想看了!”

其他几个科室职工也纷纷点头,显然对廖奎这种毫无保留分享技术资源的态度十分受用。相比之下,周子强那套空泛的、带着明显个人攻击色彩的“思想提醒”,就显得苍白而可鄙了。

周子强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他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

“好了!”张振山适时地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的杂音。他目光严肃地扫过全场,尤其是在周子强脸上停顿了一下。

“有争论是好事,说明大家都在思考。”张振山语气沉稳,“但是,争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为了搞好生产,为了农场建设!不要把心思用歪了!”

他直接定下基调,然后目光转向廖奎和他桌上的书,语气明显缓和,带着明确的肯定:“廖奎同志自费购买专业书籍,提升技术,并且愿意拿出来共享,这种精神和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我们畜牧科,就需要这样肯钻研、办实事的技术骨干!散会!”

张振山一锤定音,直接为这次小小的风波画上了句号。他既敲打了周子强不要无事生非,也明确表达了对廖奎的支持。

众人纷纷起身离开。周子强铁青着脸,第一个快步走出了学习室,背影带着一股压抑的怒气。

廖奎默默地将书收回挎包,面色如常。他知道,这次周子强的攻击再次被化解了,但这条隐藏在暗处的毒蛇,绝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他就像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只要有机会,就会再次露出毒牙。

未来的路,依旧需要步步为营。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