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逆流60年代 > 第206章 传闻的印证向曙光出发

逆流60年代 第206章 传闻的印证向曙光出发

作者:典苍天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07 08:15: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次日上午,红旗岗农场的交流学习会在场部那间兼作礼堂的食堂里举行。与向阳红农场那种令人窒息的、刻板到极致的“先进”氛围不同,这里的场面显得更为粗粝和务实一些。台下坐着的技术员和骨干职工们,脸上大多带着长期劳作留下的风霜印记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然而,一种无形的紧张感,却如同稀薄的烟雾,弥漫在空气中,并不比向阳红农场逊色多少。

主持会议的是红旗岗农场的一位姓高的副场长,一个身材敦实、面色黝黑的中年汉子,看上去像是个常年扎根一线的实干派。但当他拿起讲话稿,开口之后,那种熟悉的、带有强烈时代印记的腔调便扑面而来。

他照例先肯定了一番“革命生产的大好形势”,赞扬了兄弟农场前来交流的“积极作用”,但很快,话锋便开始转向。

“……同志们,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高副场长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强调的意味,“当前的形势一片大好,但越是形势大好,我们越是要提高警惕,要擦亮眼睛,要时刻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

台下的人们静静地听着,大多数人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眼神专注地望着主席台,这是一种经历了太多类似场合后形成的、近乎本能的反应。

廖奎坐在靠前的位置,同样是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但他的心弦却悄然绷紧。他捕捉到了高副场长话语中那丝不同寻常的着重。

“我们要坚决服从上级的统一领导和指挥,”高副场长继续念着稿子,手指偶尔在桌面上敲击一下,以加强语气,“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任何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都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任何形式的‘无政府主义’苗头,都必须坚决打击,彻底铲除!”

“无政府主义”这个词,像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头,在廖奎心中激起了涟漪。这个词在当前语境下,涵义极其宽泛,也极其危险。它可以指真正的混乱,也可以指任何不被上层认可的自主行为,甚至是对现状的微小质疑。

高副场长并没有详细解释什么是“无政府主义苗头”,但他严厉的语气和反复的强调,本身就传递出一种明确的信号——上面正在收紧缰绳。

“……我们每一个农场,每一个生产队,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个人的利益、局部的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于整体的、全局的利益!不能有任何的含糊和动摇!”他的目光扫过台下,虽然未必是针对某个人,但那视线所及之处,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尤其是我们各级干部、技术人员和骨干职工,更要带头遵守纪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要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确保我们红旗岗农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一块坚固的、让组织放心的革命阵地!”

讲话在几句铿锵有力的口号中结束。台下响起了惯例的、不算热烈但足够响亮的掌声。

廖奎随着众人一起鼓掌,面色平静无波,但内心深处,那些分散的线索正在迅速串联、印证。

韩春生隐晦提及的“恢复秩序”风声。

刘炮看到的、“林子外头穿军装巡逻的生面孔”。

昨夜亲眼所见的、民兵骑马追捕逃犯的冷酷效率。

以及此刻,高副场长讲话中反复强调的“服从大局”、“遵守纪律”、“反对无政府主义”。

这一切,都不是孤立的事件。它们指向同一个方向——一股强大的、旨在“恢复秩序”的力量,正在从上层向下渗透,其影响已经开始波及到北大荒的这些基层农场。这股力量可能来自军队,或者具有军队背景的强力部门,其手段必然是强硬且高效的。

这对于普通职工而言,或许意味着之前某些混乱状态的结束,但对于廖奎,对于他那个隐藏在心底的、惊天动地的计划而言,这无疑意味着外部环境正在变得空前严峻。追捕的网络正在收紧,可供周旋的空间正在被压缩。

交流会接下来的技术讨论环节,廖奎依然积极参与,提出了几个基于第七农场实践的问题,显得专注而好学。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心思,有一大半已经飘向了那张贴身收藏的地图,以及地图之外,那更加波谲云诡的时局。

传闻正在被一步步印证。他必须更快,更谨慎,在这张铁网彻底合拢之前,找到那条几乎不存在的缝隙。

在红旗岗农场又停留了一日,完成了剩余的技术交流项目。整个过程,廖奎都维持着专注投入的表象,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一次听到场区喇叭里传来的口号,每一次看到保卫科人员巡逻的身影,他心头的紧迫感就加重一分。

离开的那天清晨,天色依旧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随时会压下雪花或冷雨。马车早已等在招待所门口,还是那辆来时乘坐的、沾满干涸泥浆的车,车把式也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的老者,仿佛亘古不变地守候在这片荒原的交通节点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廖奎将简单的行李——主要是那摞越来越厚的交流笔记和资料——放进车斗,与红旗岗农场负责送行的人员简短告别。他的表情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技术员完成阶段性工作后的适度疲惫与满足,任谁也看不出他内心翻涌的波涛。

马车再次吱吱呀呀地上路,碾过红旗岗农场边缘更加泥泞不堪的道路,向着此行的最后一站——曙光农场驶去。

车厢里,除了廖奎,只有引路的小李干事和如同雕塑般的车把式。小李似乎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颠簸,裹着大衣昏昏欲睡。车把式则一如既往,目光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他的世界只剩下这条无尽的路和身边这两匹老马。

廖奎靠在车斗挡板上,身体随着马车的摇晃而轻轻摆动。他没有闭目养神,而是睁着眼睛,看着道路两旁缓慢倒退的景致——依旧是荒原、枯草、尚未完全解冻的河沟,以及远处影影绰绰的山峦轮廓。

但他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将数日来的见闻、信息、线索,如同拼图一般,在脑海中整合、分析。

向阳红农场那令人窒息的“政治正确”与僵化管理。

韩春生隐晦透露的“恢复秩序”风声。

刘炮提醒的、“林子外头穿军装巡逻的生面孔”。

血色黄昏下,民兵追捕逃犯的冷酷与高效。

老车把式那声麻木的叹息:“能往哪儿跑呢?”

破旧土房里,那场用身体换取玉米面的、令人心碎的无声交易。

红旗岗农场领导讲话中,反复强调的“服从大局”、“反对无政府主义”。

所有这些碎片,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冷酷的现实:一股强大的、旨在整顿和管控的力量正在自上而下地覆盖这片土地。它像一张正在收紧的巨网,网格越来越密,反应越来越快,手段越来越强硬。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原先设想的,依靠局部漏洞进行营救的计划,成功率正在急剧降低。一旦这股力量完全掌控局面,建立起稳固的“新秩序”,像西山劳改队这样的敏感地点,必然会受到更严密、更专业的监控。到那时,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来雷霆打击,恐怕连靠近都会变得极其困难。

必须在一种“秩序”完全建立前的混乱间隙中完成。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廖奎的思路。

新旧力量的交替,政策的传导与执行,总会存在一个时间差,一个信息模糊、权责未明的短暂窗口期。这个窗口期,可能就是混乱与秩序之间的夹缝,是唯一可能利用的、稍纵即逝的机会。

这股“恢复秩序”的力量目前似乎还处在造势、渗透和局部展现武力的阶段,尚未完成对所有基层单位的完全掌控。这就是间隙!这就是可能存在的、最后的机会!

他的心情愈发沉重,因为这意味着风险并未减少,反而因为时间的紧迫而倍增。但与此同时,他的目标却前所未有的明确起来。他不再去幻想一个完美的、万无一失的方案,而是必须去寻找那个在铁网彻底合拢前,最可能撕开一道口子的时机和方式。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贴身收藏的地图,那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不仅是地理信息,更是他在这盘绝望棋局中,所能掌控的有限棋子。最后一站曙光农场,他必须更加努力,获取更多关于这片区域整体态势的信息,尤其是关于那股“秩序”力量推进速度和人手配置的蛛丝马迹。

马车在泥泞中艰难前行,速度慢得令人心焦。但廖奎知道,他正在与时间赛跑,与那股正在汇聚成型的庞大力量赛跑。前方的目的地名为“曙光”,但他追寻的曙光,却必须在这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中,靠自己亲手去搏取。

他收回望向荒原的目光,眼神重新变得沉静而坚定,如同经过淬火的钢铁。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