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逆流60年代 > 第195章 票券的突破“外出学习”的风声

春寒依旧,但冰雪消融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泥泞的道路虽然增加了野外行动的难度,却也带来了一丝外部世界即将重新连接的征兆。对于廖奎和谢薇而言,这意味着营救计划的窗口期正在逼近,而一个长期以来制约他们行动的瓶颈——票券问题,必须在此刻取得突破。

空间内物资相对充裕,尤其是食物和部分日用品,但若不能“洗白”,便如同镜花水月,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光明正大地使用,更难以在关键时刻换取其他急需资源或作为掩护。之前依靠系统偶尔奖励的少量票券和刘炮赠送的少许,不过是杯水车薪。

行动的迫切性,促使廖奎开始了一系列更为缜密、多渠道的票券筹集行动。他像一只耐心的蜘蛛,在黑暗中悄然编织着自己的网络。

廖奎再次冒险前往老槐树黑市,目标明确地寻找那个曾换给他药品的神秘人。这一次,他带去的不是茅台,而是两套品相完好、厚实耐磨的棉衣棉裤(来自与李逍遥交换的库存,略作旧处理)和一小袋空间出产、个头匀称、品相极佳的红皮土豆。

那神秘人见到廖奎,帽檐下的目光微动,似乎对他的再次出现并不意外。他仔细检查了棉衣和土豆,尤其是那土豆,在普遍缺粮的年代,这种品质的食物是硬通货。

“东西不错。”他言简意赅,“想要什么?”

“票,全国通用的最好,粮票、布票、工业券,都要一些。”廖奎低声道。

一番无声的讨价还价后,交易达成。棉衣和土豆换回了一小叠珍贵的全国粮票和几张布票。交易完成时,神秘人再次开口,声音更低:“兄弟,路子确实野。这种成色的土豆,可不多见。以后若有稳定的来路,价钱……可以再谈。”他似乎笃定廖奎背后有一条不为人知的物资渠道。

廖奎心中雪亮,知道对方意在长期合作,这既是机会也是风险。他依旧没有把话说死,只是含糊应道:“看情况,有机会再联系。”便迅速消失在黑市的阴影中。这次交易,不仅获得了票券,更巩固了一条潜在的重要渠道。

刘炮这条线,廖奎运用得更加熟稔。他不再直接索要票券,而是以物易物。他用空间里富余的、品质上乘的萝卜(同样品相极佳),加上一小坛系统奖励、但拆了外包装用土陶罐装着的普通白酒(非茅台),从刘炮那里换回了几张本地粮票、副食票,以及一些实用的山货。刘炮对此乐见其成,对他而言,新鲜的蔬菜和酒比票券更实在,双方各取所需。

对于马桂花家,廖奎和谢薇则采取了更温和、更符合邻里互助的方式。谢薇会“无意间”提起,家里有多余的、品相不好的小土豆或者萝卜(实则是空间产出,特意挑选的),问马大嫂家是否需要,可以换点他们家多余的票券或者旧物。马桂花的丈夫在机耕队,有时能接触到一些额外的票据或者废旧零件。这种小范围的、带着人情味的交换,不易引人注意,积少成多,也慢慢汇集了一些零散的票券。

整个过程持续了数周,每一次交易都极其谨慎,分散进行,绝不贪多。廖奎凭借着【基础洞察(人际)】和日益沉稳的心性,精准地把握着交易的度和对象的选择。

终于,在一个夜晚,【幸福小屋】内,廖奎和谢薇将这段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换来的票券清点整齐。看着桌上那一小叠虽然不算巨厚,但种类相对齐全(以全国和黑龙江省粮票为主,辅以少量布票、工业券和副食票),面值也足够应付一阵突发情况的票券,两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够了,”廖奎将票券小心地收进一个不起眼的铁盒里,“虽然不算富裕,但至少,下次我们如果需要在场部商店买些东西,或者紧急情况下需要动用空间的粮食而不至于完全无法解释来源,有了些底气。”

谢薇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总算解决了这个大难题。以后我们空间的土豆、萝卜,甚至面粉,偶尔拿一点出来,也可以说是用票买的或者换的了。”

票券的突破,意义重大。它不仅仅意味着他们手头多了一些可以灵活使用的凭证,更重要的是,它为他们将空间资源部分“合法化”打开了一个缺口,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在现实世界的应变能力和生存韧性。资金(现金)他们从不缺乏,如今票券的短板也被初步补上,他们为即将到来的春夏之交,那个可能充满变数却也蕴含机遇的窗口期,又增添了一块重要的砝码。前路的迷雾似乎被拨开了一丝,能隐约看到更远处需要跋涉的路径。

春寒料峭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场部因工作组离去而紧绷的气氛略有缓和,但那份深入骨髓的谨慎依旧刻在大多数人的言行里。就在这看似平淡的日常工作中,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颗石子,在廖奎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这天下午,畜牧科的琐事处理得差不多了,张振山把廖奎叫到了他的办公室。说是办公室,其实也就是猪号旁边一间稍大点的土坯房,里面除了一张旧桌、两把椅子和一个文件柜,再无他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振山示意廖奎坐下,自己则走到门口,看似随意地朝外望了望,然后才关紧房门,隔绝了外面猪号隐约传来的哼唧声和风声。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廖奎立刻意识到,科长接下来要说的,绝非寻常的工作安排。

张振山坐回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沉吟了片刻,才压低了声音开口:“廖奎啊,有个事儿,先跟你透个风,还没正式下文,你心里有数就行,别往外传。”

廖奎心中一凛,坐直了身体:“科长,您说。”

“省农业厅那边,可能在开春后,化冻了,交通方便点的时候,组织一次跨农场的畜牧技术交流学习。”张振山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主要是针对生猪饲养、疫病防治这些,去的应该是几个畜牧业搞得比较好的兄弟农场,比如红旗岗、曙光那边。名额……很有限,一个农场未必能摊上一个。”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廖奎脸上,带着审视,更带着一种不言而喻的期许:“这次学习,机会难得,出去开阔眼界,交流经验,对个人、对场里都是好事。场部这边,杨场长和我,都认为你在冬季防病试点上做得不错,技术上肯钻研,是块好料子……”

他没有把话说尽,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廖奎是这次外出学习名额的重点考虑对象!

廖奎的心脏猛地跳动了一下,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混合着巨大的谋划瞬间涌上心头!跨农场交流学习!这意味着一个绝佳的、合理合法的长期外出机会!不再是依靠“上山打柴”这种短暂且局限的借口,而是可以光明正大地离开第七农场数天甚至更久!

这将为他们侦查周边环境、探寻更安全的路线、甚至为后续可能的大胆行动,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完美掩护!

他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感激与郑重:“谢谢科长!谢谢场部领导的信任!如果真有这个机会,我一定好好学习,把先进经验带回来,绝不辜负组织的培养!”

张振山对他的反应似乎很满意,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些:“嗯,有这个心就好。这事儿还没定,你也别声张,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最好的准备。”

“我明白,科长。”廖奎恭敬地应道。

从张振山的办公室出来,表面上,廖奎依旧是那个沉稳可靠的廖技术员,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早已是波涛汹涌。这个消息,不啻于为他们停滞不前的营救计划,推开了一扇至关重要的窗户!

他快步回到土坯房,将这个惊人的消息告诉了谢薇。谢薇听完,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明亮的光彩,激动地抓住廖奎的手臂:“这是……这是天赐良机!奎哥!”

“没错,”廖奎重重点头,眼神锐利如刀,“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一旦名额确定,我们就要利用这次‘外出学习’,做更多的事情!”

希望的曙光,从未像此刻这般清晰地照进现实。这个尚未正式下达的“外出学习”风声,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动了他们蓄势待发的帆船。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更加周密、更加大胆的规划了。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