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逆流60年代 > 第182章 知青的思乡情

逆流60年代 第182章 知青的思乡情

作者:典苍天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07 08:15: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腊八节那点稀薄的暖意,如同投入冰湖的石子,涟漪散去后,留下的是更加刺骨的寒冷和对年关迫近的清晰认知。随着农历腊月的日子一天天翻过,一种难以言喻的躁动与伤感,开始在第七农场,尤其是在那些远离故土的知青群体中,悄然蔓延。

周申不再是那个永远精力充沛、仿佛对一切艰难都能一笑置之的乐天派。闲暇时,他常常会一个人蹲在畜牧科外面的墙根下,望着南方灰蒙蒙的天空发呆,手里无意识地捏着一封被翻看得起了毛边的家信。他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此刻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与年龄不符的忧郁。

“廖技术员,”有一次,他忽然没头没脑地对廖奎说,“你说,这会儿我们家那边,街上是不是已经开始有卖年画、写春联的了?我娘肯定在忙着扫房、蒸年糕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鼻音,不像是冻的,更像是某种情绪堵住了喉咙。

廖奎沉默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回答。他理解这种情绪,那是对熟悉生活的眷恋,对血脉亲情的渴望,是在这苦寒异乡支撑下去的重要精神支柱,却也是最容易让人感到脆弱和无助的软肋。

这种思乡情绪并非个例。渐渐地,在晚饭后、在难得的休息日,一些知青开始自发地聚集在场部那间空置的、四面透风的大仓库里。起初只是三三两两的低声交谈,后来不知是谁先起了个头,唱起了歌。

不是那些激昂的、充满斗争色彩的革命歌曲,而是一些流传在知青中间、带着浓郁思乡情调的,或者描述家乡风物的老歌,甚至是一些被悄悄改了词的、旋律舒缓的苏联歌曲。歌声起初有些犹豫、零散,但很快便汇聚起来,在空旷破败的仓库里回荡。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

歌声算不上优美,甚至有些跑调,但那份蕴含其中的、真挚而浓烈的情感,却有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歌声里有对家乡山水的怀念,有对父母亲人的思念,也有对自身前途的迷茫。他们围坐在微弱的、可能是一盏马灯或几支蜡烛的光晕里,年轻的脸庞在跳跃的光影中显得格外生动,也格外脆弱。唱到动情处,有人声音哽咽,有人悄悄抬手抹去眼角的泪花。

周申往往是这些聚会的核心之一。他嗓门洪亮,会唱的曲子也多,常常是领唱的那个。但即便是他,在唱起“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时,声音也会不自觉地低沉下去,眼神飘向远方,仿佛要穿透这数千里的冰雪,看到那梦中熟悉的江岸。

这种聚集和歌声,带着一种不符合当前“革命氛围”的“小资产阶级情调”,场部领导并非毫无察觉,但在年关将近、物资匮乏、人心浮动的特殊时期,只要不闹出格,他们也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默许了这群离家的孩子用这种方式稍作宣泄。

廖奎和谢薇有一次晚上从空间出来,回到冰冷的土坯房时,隐约听到了远处仓库传来的、被风撕扯得断断续续的歌声。那悠扬而伤感的旋律,像一根无形的丝线,轻易地穿透了他们刻意筑起的心防。

两人在黑暗中沉默地坐着,谁也没有说话。炕火的余温微弱,屋外的风声鹤唳。那歌声勾起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隐痛。

谢薇将头轻轻靠在廖奎肩上,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奎哥……他们想家了。我们……我们也好久没有爹娘的消息了。”

自从上次廖奎冒险投递了物资和纸条后,他们再未获得父母的任何音讯。捕兽洞里的东西是否被取走?父母的身体是否撑得住?西山劳改队在这个严寒的冬天,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切都是未知。这种悬而未决的担忧,比明确的坏消息更折磨人。

廖奎搂紧她,感受到她身体的微微颤抖。他又何尝不思念,不担忧?那些知青的乡愁,尚且有着明确的归处和期盼。而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却混杂着更深的恐惧和无能为力的痛苦。父母身陷囹圄,处境比这些知青艰难百倍,甚至……能否熬过这个冬天,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快了,”廖奎的声音在黑暗中显得异常低沉,像是在安慰谢薇,也像是在说服自己,“等开了春,天气转暖,道路通了,我们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机会。”

他脑海中浮现出父亲在寒风中劳作的身影,母亲那憔悴的面容。这个年关,对于父母而言,恐怕不是团圆和喜庆,而是更加难熬的生死考验。他们在这里,至少还有彼此,还有空间这一方天地可以依偎取暖,而父母呢?只能在冰冷的窝棚里,靠着那点藏匿的物资和渺茫的希望,苦苦支撑。

“要是……要是能让他们也喝上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就好了……”谢薇喃喃道,眼泪无声地滑落,浸湿了廖奎的肩头。

廖奎的心如同被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攥住。他抬头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那里面没有星辰,只有无尽的寒冷与未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股弥漫在知青中的思乡情绪,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农场内部更加复杂的暗流。

一些本地的老职工,看着这些想家的知青,态度复杂。有的心生同情,会在分发物资时,偷偷给相熟的知青多塞半块窝窝头;有的则不以为然,私下里嘀咕:“这些城里娃,就是吃不了苦,光想着回家享福。”

马桂花有一天和谢薇闲聊时,就压低声音说:“小谢,你是不知道,这些知青闹着要回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这年头,哪有那么容易?上头卡得紧着呢!我听说啊,有些地方的知青,为了回家,都想方设法搞‘病退’证明,或者……”她没说完,只是意味深长地摇了摇头。

谢薇心中一动,装作不经意地问:“马大姐,那……像西山那边的人,他们……能回家吗?”

马桂花脸色微变,赶紧左右看了看,声音压得更低:“哎呦我的妹子,你可别瞎打听!那边的人……哪还有什么家可回?能活着就不错了!这大冬天的……”她顿了顿,终究没忍住那点八卦和同情,用几乎听不见的气音说,“我当家的前些天去那边送修理工具,回来说……好像又抬出去两个,冻的……唉,造孽啊……”

这话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狠狠扎进谢薇心里。她脸色瞬间苍白,勉强维持着镇定,不敢再问下去。

与此同时,廖奎在畜牧科也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张振山似乎更加忙碌,眉头也锁得更紧,除了饲料压力,显然还有其他烦心事。有一次,廖奎无意中听到张振山和秦技术员在办公室里低声交谈,似乎提到了“上面又来检查”、“要抓典型”之类的话语,气氛凝重。

周申虽然思乡,但消息依旧灵通。他偷偷告诉廖奎:“廖技术员,最近场部气氛不对,听说有上面的工作组要下来,重点就是查知青思想和……嗯,反正咱们都小心点,别撞枪口上。”

所有这些零碎的信息,拼凑出一幅山雨欲来的图景。外界的斗争风暴正在向基层渗透,年关不仅是思乡的时节,也可能成为某些矛盾和冲突激化的节点。

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下,廖奎和谢薇更加谨慎。他们减少了不必要的外出,在空间里度过的时间更多。夜晚,在【幸福小屋】的温暖安宁中,他们才能暂时摆脱外界的沉重。

或许是连日来的精神压力和彼此慰藉的需要,又或许是那萦绕不去的思乡情绪勾起了对温暖和联结的极致渴望,两人之间的亲密比以往更加频繁和深入。那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系统物资,更像是在冰冷黑暗的海洋中,紧紧抓住彼此这唯一的浮木,通过最原始的方式确认对方的存在,汲取坚持下去的勇气和温度。汗水与喘息交织,紧密的拥抱仿佛要将对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共同抵御着窗外那无边无际的寒冷与不安。

【叮——检测到伴侣于外部压力与内部情感需求下,深度依赖与联结,幸福感于困境中保持稳定,触发系统奖励。】

【奖励发放:飞天茅台2,特效退烧药(伪装)1板,防风火柴(跨时代,慎用)1盒,水果罐头(黄桃)2罐。】

【特效退烧药(伪装):采用本时代常见药片形状与包装,退烧效果迅速。】

【防风火柴:特殊工艺处理,可在较强风力下短暂点燃,需节约使用。】

【水果罐头(黄桃):玻璃罐装,糖水浸泡,难得的维生素与糖分补充。】

看着新出现的奖励,两人紧紧相拥。系统的支持依旧稳定,像是在告诉他们,无论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他们至少还拥有这片最后的净土和彼此。

廖奎看着那两罐在这个季节、这个地点堪称奢侈品的黄桃罐头,心中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他小心地收起一罐,对谢薇说:“这一罐,留着。也许……有机会送给爸妈尝尝。”

谢薇重重点头,眼中泪光闪烁,却带着一丝坚定的希望。

知青们的歌声依旧会在夜晚隐约传来,思乡的情绪如同暗夜里的萤火,微弱却执着。而廖奎和谢薇,在这片更加深沉寒冷的夜色里,将那份对父母的思念与担忧,化为了更紧密的相依和更坚定的行动决心。年关将近,每个人都在这片冰天雪地中,以自己的方式,期盼着,挣扎着,等待着那个未知的春天。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