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逆兰 > 第 3 章

逆兰 第 3 章

作者:溪畔茶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11-12 15:54:18 来源:就是看

陆兰宜睁开了眼。

新的一天。

她没死。

还活着。

陆兰宜很诧异。

她记得清楚,这一日就是她的死期,也是她的忌日,杨家每年都会在这一日烧纸钱祭拜她,待她死后倒比生前要好。

她刚死那几年,戾气不重,有些为了这个缘故,虽然那纸钱元宝她一个也用不上,但杨文煦会在放她牌位的小屋里静坐半日,表情沉静,默默无言,下人闲语传扬出去,人皆道他情深。兰宜听着也怀了点奢望,想他是不是也觉得对不起她,对她心存歉疚。

直到后来,杨文煦将要迎娶新人,将她的牌位跟姜姨娘等人一起打包扔回了老家。

兰宜才知道她就是个笑话!

杨文煦不过是物尽其用,连她死了都不放过,还要拿她刷一圈名声,敲开吸尽她最后一滴骨髓。

他是凭着这样的狠心,才能在三十四岁挤进内阁成了最年轻的大学士,成为站在权力顶端的那少数几个人。

以新帝与他的特殊关系及对他的信重,在兰宜没来得及看见的未来,他进一步做内阁首辅大概也就是个时间问题。

兰宜绝不想看见。

无论她死了还是活着。

死了就挖他的心肝,活着就做他青云路上最大最坚定的那块绊脚石,叫他不得安生,永不畅意。

“奶奶,吃药了。”

翠翠准时地出现在了床边,如昨日一般把兰宜的脑袋垫高一点以后,端来药碗。

她喂,兰宜心不在焉地喝了。

翠翠亲热地埋怨她:“奶奶昨天说那话,害得我哭了半夜。结果奶奶今儿精神不是又健旺些了?真是的,下回可别吓唬我了,我看奶奶一定能好起来。”

兰宜的精神确实比昨日好,她没照镜子,但凭感觉都觉得眼神清亮了些,还有力气做长远一点的打算了。

也许她是真的重生回来,不用死了。

这个“也许”一点点真起来。

这一日过去,又一日,再一日,她还是没有死。

这三日里,杨文煦往翰林院请了假报了丁忧,指挥家人收拾齐了行装,也雇好了车船,隔天一早,他们就要启程回乡奔丧去了。

翠翠又急起来:“奶奶这样的身子,怎么禁得起路上的奔波?”

陆兰宜没有回答。

她们都知道她是非回去不可的,婆母去世,她这个媳妇可以无力操持,但只要还有一口气,爬都得爬回去露个面,否则无以在世上立足。

“我不会死的。”好一会之后,她说了句话。

不知道为什么,她有这个信心,最应该死的时候她没死,那就不会随便死在路上。

无论翠翠多不情愿,次日天蒙蒙亮,她还是跟另一个小丫头把陆兰宜移到了车上,兰宜病得很瘦很轻,抬她倒费不了多大力气。

院门开着,起得早听见动静的邻居们前来相送,何太太见到这一幕,话都堵在喉咙里,只能立在车边向兰宜说一句:“多保重。”

陆兰宜向她点头回礼。

范大奶奶踮着脚,半探身进车厢里,塞过来一个纸包:“我家里收着的好人参,切了半根给你,路上撑不住了,叫丫头熬成汤喂你,管用着呢。”

这份礼不薄,范家和杨家一样,都还未发迹,人参这样的贵重药品不是那么容易得的,因为杨文煦和范翰林之间微妙的竞争关系,两家从前面上和气,内里其实算不得亲近。兰宜有点意外,再一想,明白了,努力欠身致谢。

她谢得很真诚,范翰林是杨文煦的对手,可不是她的。她从前没想清楚,现在不会再犯这个糊涂。

范大奶奶见她领情,很高兴,忙抬手虚压着叫她靠回去:“快别多礼了,路上多保重。”

杨文煦一共雇了三辆马车,陆兰宜和翠翠一辆,杨文煦和姜姨娘带着大哥儿一辆,乳母和大姐儿及最小的睿哥儿一辆,一把大锁挂上院门,他们踏上返乡路。

旅途很急,杨太太还停灵在家中,等待杨文煦回去发丧,他是长子,也是独子,他不到,无人捧灵摔盆,杨太太这丧事就办得不好看。

至于兰宜一个病人是否熬得住,就只能看她的命了。

她这次命很硬。

出通州弃车换船,在水上飘了七八天,喝了两回独参汤,再上岸换马车颠簸了两日,就进了山东省内的青州府治地,益都县。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地处东方,应五季之春,晋《太康地记》中有云:青州,东方少阳,其色青,其气清,岁之首,事之始,故以青为名也。

这里就是杨文煦和陆兰宜的家乡。

两家原来不住城里,在益都县下辖的云门乡里,后来杨文煦连登两榜,两家跟着兴旺起来,陆父是乡间地主,发家早,更通交际,卖了些土地,借着女婿名气一口气进县城盘了三间好地段的铺子,两三年时间把卖地钱赚了回来,又掉回头把卖出去的地买回来,且每年都再新增一些,如今已是拥地千亩的大地主了。

杨父稍逊一些,也买铺子也买地,他眼光魄力不如陆父,加上家里开销比陆家大,攒下的家业便不如陆家。不过也在城里置了三进的大宅子,买了十数奴仆,出来进去,人人都唤一声“杨老爷”了。

马车在城门口等待查验进城。

益都是府治之县,青州府衙就设在益都,因此名为县城,人丁经济远胜普通县区,城门前的队伍蜿蜒着排出了好几里去。

杨文煦有些不耐,命杨管家:“拿我的名帖,去找守城的人,让我们先进去。”

杨管家挺起了胸膛,应道:“是。”

名帖就在他怀里揣着,这一路上用到的地方不少,虽只是个丁忧翰林,打发一些难缠的小鬼够用了。

他昂首往前走去,前方排队的一些商贾乡民都不在他眼里,眼看着快靠近城门,后方忽然传来一阵喧嚣动静。

“让开!”

“快让开,没点眼色,别挡路!”

“说你们呢,还不把车弄边上去,小王爷的路也敢拦?”

这说的正是杨家的三辆马车,挤在人群里,确实挡住了后面人的路。

杨文煦皱起了眉。

什么小王爷?

他不好与人斗气,但这后来一行人的态度太过无礼,他若就此让开,未免也太示弱。

“喂,你哑巴了?还是瞎了?挡路了知不知道!”

后来一行人又催起来,总计约有七八个,围拢护持着中间的一座车驾,车驾帘幕掀起,露出正中坐着的一个男童来。

男童眉目清秀,着一身朱红锦服,表情淡漠,年纪虽小,却有一股与稚龄不符的傲然贵气。

“大爷。”杨管家看清楚了,忙奔了回来,凑近杨文煦所在的车厢解说,“大爷好几年不在家,不认识,这是沂王家的小王爷,咱们还是让一步罢。”

青州城内不只有青州府衙,还有另一座分量更重、更恢弘的府邸。

沂王府。

沂王,先帝第五子,十三年前建藩青州,出镇至今。

杨文煦明悟过来,他知道这位王爷,不过他还在青州时,大半时候都住在乡间,中秀才后得了岳家资助,才进城读了几年书,也只在府学内交游,之后进京赶考,考取做官,一直没再回来过。

对青州府学外的事务他接触少,并不熟悉。

在他的印象里,沂王行事低调,似乎有个一心向道的名声,于民间的存在感本来也不强。

对百姓们来说,这就是不错的藩王了,不指望这些龙子凤孙们能做什么好事,别干坏事就够了。

“让一下吧。”杨文煦吩咐几辆车的车夫。

沂王名声不坏,小王孙虽跋扈些,但他为奔丧归家,没有必要跟个孩子起冲突。

车夫们听令各自指挥着骡马挪动起来,但每辆车上的人和物件都不少,周围人又多,速度便怎么也快不起来。

车驾上的小王爷撇了下嘴。

豪奴们立刻跟着不耐烦了,吆喝起来:“磨磨蹭蹭的,我们小王爷的时间你耽搁得起吗?”

“就是,还不快点!”

有一个豪奴还拎着马鞭过来,作势要抽打动作最慢的乳母和两个孩子所乘的马车,虽未真格抽下去,大姐儿从闪动的帘子缝隙里看见,已经吓得小声抽泣起来。

杨文煦沉下了脸。

他虽只是七品官,但在翰林院几年,眼界与地位都不同于普通官员,还真不见得多怕这些被圈在封地形同拘禁的藩王们。

直起身来便要斥责,话未出口,那豪奴脸色一变,手中马鞭忽然掉落,整个人也如抽了骨头般,猛地趴伏在了地上。

杨文煦一怔。

他循着豪奴跪趴的方向望去,却未见到有什么,城门口闹腾依旧,再一细看,才发现负责检视的兵丁和城门官都跪了下来,城门附近的百姓们有的立刻跟着跪了,有的干站着迟疑了一会,不知怎么回事,怯畏心占了上风,稀里糊涂也跟着跪了。

这时候,两骑一前一后、不紧不慢地行了出来。

前一匹马上的男人身材高大,着鸦青色道袍,年纪大约在而立之间,脸型端正,眉目疏朗,下颚轮廓分明,有种孤淡出尘之气。

后面的则像是随从奴仆一类,行至那跪趴的豪奴身侧,一挑眉,声音微尖:“好狗才,谁教的你仗势欺人?你自家不学好,还当着小主子的面,不怕教坏了主子!”

豪奴抖索着连连磕头:“窦爷爷饶命,小的再也不敢了。”

“窦爷爷”冷笑了一声:“回去自领二十板子,再有下次,就给咱家滚去庄子上种地。”

豪奴砰地磕了个响的:“是,是,多谢窦爷爷开恩!”

话到此时,以杨文煦的见识,完全听出来了:这原来是个太监。

那第一匹马上的男人身份,也就不问可知了。

他从马车上下来,不卑不亢地行礼:“在下杨文煦,见过王爷。”

丁忧期间是需要辞去官职的,所以官面上,他不能再自称“本官”或者“下官”。

马上的男人微微点头,开口:“小儿无状,惊扰到你和家眷了,本王代为赔礼。”

以亲王之尊,肯说这一句就不错了,杨文煦没什么好挑剔的,拱了拱手:“王爷客气了。”

这时车驾上的男童也下来了,到马前拱着小拳头行礼:“父王。”

沂王未曾应声。

男童抿了抿唇,辩解:“孩儿不是有心使人扰民,是他们先挡住路的。”

沂王方垂首,看了他一眼:“那你看见他们车上的白幡了吗?逝者为大。”

男童不吭声了。他似乎不服,又似乎有些委屈。

沂王未再理会他,轻轻一夹马腹,继续往前行去,男童顿了片刻,追在后面问:“父王,你又去仰天观吗?”

沂王没有回头,只留下了一个清淡的“嗯”字。

陆兰宜乘坐的马车里,被一连串变故惊得不敢吱声的翠翠拍了拍心口,长出一口气来:“吓死我了,幸亏那个王爷还挺讲道理的。”

陆兰宜没说话,靠在一堆软枕里,借着翠翠掀开的车帘往外望着。

这一幕在她来说不陌生,上一次也发生过。

不过那时她不在马车里,而是飘在上方。

她变鬼不久,心智还浑噩着,干了件有点愚蠢的事,她过去绕着沂王飘了一圈,想知道贵人的眼神会不会清亮些,能察觉她的存在。

结果自然是失望,贵人不是神仙,终究也只长了一双凡尘俗眼。

这一次,她疲惫的目光定在车外的男童身上。

直到孤单站着的男童被豪奴们劝着走回车驾,她望着他小小的背影,目光始终没有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