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 > 第79章 整顿三军

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 第79章 整顿三军

作者:老公的无能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8:50:08 来源:全本小说网

在郎陵初步安顿下来后,邓安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安身立命的根本便是手中这支军队。

他麾下如今成分复杂,有最初的五十骑兵核心,有沿途整合的千余流民,更有新降的三千黄巾,若不严加整训,莫说建功立业,恐怕自身安全都成问题。

翌日,邓安便雷厉风行地开始了他的整军计划。

首先便是立规矩。

他召集所有军侯以上将领,目前主要是程咬金、张清、陈到、刘辟,以及原流民中提拔的几名低级军官,颁布了十七条军纪。

这些军纪脱胎于现代军队管理的理念,结合了古代实际情况,言简意赅:

“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杖责,重者斩。

三、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四、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杖责。

五、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杖责,损毁军械者赔偿。

六、妖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吏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

七、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凌虐百姓,奸淫妇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并累及上官……

……”

条条军纪,清晰严厉,尤其强调不得扰民、不得侵夺百姓财物妇女,违者立斩不赦。

邓安深知,一支军纪败坏的军队,哪怕一时能战,也绝难长久,更无法获得民心。

程咬金、张清等人自然无异议,刘辟及其原黄巾部下面面相觑,但见邓安态度坚决,且昨日程咬金之威犹在眼前,也只能凛然遵命。

其次便是定编练。

邓安将现有近四千步兵,剔除老弱充入屯田,重新整编:

陈到:统领一千步兵,号为“一营”,注重阵型与纪律,作为中坚。

张清:统领一千步兵,号为“二营”,以其擅飞石技艺为基础,选拔眼疾手快者加以训练,作为远程突击力量。

程咬金:统领一千步兵,号为“三营”,专司攻坚破阵,选拔勇力过人者,由程咬金亲自教导搏杀之术。

刘辟:统领其旧部整编的一千步兵,号为“四营”,由陈到协助整训,以期尽快融入。

骑兵:五十骑仍由邓安亲领,作为亲卫和机动力量。

训练方面,邓安更是引入了超越时代的概念:

王越再被请出山,不再仅仅是保护邓安的个人安全,而是定期至各营,传授基础的剑术格斗技巧,提升单兵搏杀能力。

王越起初有些不情愿,毕竟如此众多的士卒自也会力不从心,但见邓安诚意拳拳,且此举确能提升整体战力,便也答应下来。

邓安本人则重新制定了堪称“魔鬼”的训练计划:

每日清晨空腹有氧负重越野,锻炼体能耐力;

上午进行队列阵型操练,强调令行禁止;

下午则是器械训练、对抗演练以及文化课,由邓安或杜夔简单教导,要求至少能看懂旗号、命令;

傍晚还有固定的拉伸恢复。

他将现代科学健身理论与冷兵器时代的实战需求结合,虽显严苛,但目的明确。

饮食改革:邓安力排众议,毅然决定改一日两餐为一日三餐!

他深知营养对士兵体能的重要性。

他亲自规划食谱,要求吴老三负责的炊事队伍,尽量保证三餐供应,尤其是早餐和午餐,必须提供足量的粟米饭、豆羹,并设法采购或猎取肉类、鱼获,力求做到高碳水、高蛋白。

此举初期耗费巨大,引得新被主管钱粮的冯芳都暗自咋舌,但邓安坚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体魄为本”。

吴老三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将邓安传授的些现代烹饪技巧用上,力求让饭菜可口。

督军:公孙胜被赋予了一项新职责——督军。

他超然的身份和敏锐的洞察力,使其能公正地监督训练执行、军纪遵守情况,并及时向邓安反馈各营状态,无形中给了各营将领不小的压力。

整训之初,怨声载道者不乏其人,尤其是那些懒散惯了的黄巾降卒。

但在严厉的军法、肉眼可见的伙食改善以及程咬金等人的弹压下,队伍很快被强行拧在了一起。

日复一日的操练,汗水与疲惫,也在悄然塑造着这支军队的筋骨与魂魄。

半月后,看着校场上队列渐齐、呼喝有声的军容,邓安决定召开一次全军动员大会。

点将台上,邓安一身戎装,英姿勃发。

他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数千将士,运足中气,声音通过简单制作的铁皮喇叭传遍校场:

“弟兄们!我知道,这半个月,大家很苦,很累!有人背后骂我邓安不近人情,是也不是?”

台下寂静无声,不少人低下了头。

邓安却笑了:“苦,就对了!累,就对了!这乱世,人命如草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请大家收藏:()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想明天就成为路边无人问津的枯骨,不想自己的父母妻儿任人欺凌屠戮,我们现在就得流汗!

甚至,将来难免要流血!”

他话语铿锵,直击人心:“我们现在多流一滴汗,战场上就能少流一滴血!我们现在多练一分本事,就能多一分在乱世中活下去、活得好的本钱!”

“我邓安在此立誓!凡我郎陵军士卒,一视同仁!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你们的每一份功劳,我都会记在心里!田地、钱财、官职,只要你们敢拼,我就敢给!”

“我们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堂堂正正,让家人以我们为荣,让敌人闻风丧胆!

终有一日,我要带着你们,打出一个太平盛世,让这天下,再无饥馑流离,让我们的子孙,能安享太平!”

他没有引经据典,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描绘的愿景虽远,却点燃了许多人眼中沉寂的光。

尤其是那句“打出一个太平盛世”,更是让经历黄巾之乱、董卓祸国的人们心潮澎湃。

“愿追随都尉!万死不辞!”陈到率先振臂高呼。

“愿追随老大!”程咬金声若雷霆。

“愿追随主公!”

张清、刘辟乃至台下数千将士,受气氛感染,纷纷举臂高呼,声浪震天!

一场现代式的动员演讲,在这个时代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效果,初步凝聚了军心。

大会之后,邓安亲自去安顿了冯芳父女。

他在城内寻了一处清静雅致的小院,拨了仆役护卫,确保他们生活无忧。

冯芳感激不尽,冯妤依旧那副懵懂模样,只是在邓安离开时,偷偷抬眼望了他的背影许久。

夜幕降临,喧嚣尽去。邓安在灯下铺开三卷竹简。

第一封,写给庐江的孙策与周瑜。

笔走龙蛇,将洛阳分别后的经历娓娓道来,投曹、被袁术强征、途中收冯芳、遇黄巾、降刘辟、至郎陵任都尉等事,尽数告知,言辞间不乏对两位义兄的思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一丝无奈与自嘲。

最后写道:“……弟今困于袁氏,暂栖郎陵,然心向辽阔,志在四方。盼与兄早日再会,共图大事。通家之好,勿相忘也。”

第二封,写给曹操。

语气则恭敬许多,先是为被袁术强征致歉,随后简要说明自身境遇,表达虽身不由己暂居袁术麾下,以及恍如昨天还与曹氏一族夏侯兄弟喝酒的场面,并隐晦提及袁术似有骄矜之态,非明主之象,最后祝愿曹操万事顺遂。

第三封,写给平舆的陈华。

语气最为亲切,告知已安顿于郎陵,陈到在此一切安好,屡立功劳,感谢陈家昔日相助之恩,并承诺待郎陵事务稍定,必亲携陈到返回平舆拜访。

三封信写完,已是深夜。

邓安吹熄灯火,望着窗外朗朗星空,心中思绪万千。

迄今为止发生的一切的一切,都恍如大梦一场,穿越而来,又经历如此之多,越想越觉得神奇。

喜欢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请大家收藏:()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