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南明崛起 > 第59章 又逛高流墟

南明崛起 第59章 又逛高流墟

作者:阳江牡丹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5 19:43:4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那李四喜如何去王二狗家过年,又如何相亲,先按下不表。

绿水书院的队员们可以放假,但李奇作为绿水书院的总负责人,可不能放假,相反,这时候他是最忙的。

李奇全天就在查看各团的应急值班人员的情况,是否在认真值班,现在值班部队都已进入了三级应急状态,只要有情况,是随时可以出动的。

晚上很晚才回到县城的书院这里,三叔早已让人准备了一桌好菜,忙碌了一年,也该放松一下。

饭桌上,李奇却没吃几口,就又谈起了公事。

“三叔,我想再去一去高流墟。”李奇说道。

高流墟那里现在早已是绿水书院的地盘了。

“你想去视察钢厂?”张汉问道。

他猜想李奇是想去视察钢厂,那里如何重视都不过分。

那里是绿水书院战斗力的有力保证,也是金钱的来源,那里产出的高质量钢铁,就不愁卖。

“不是,那里还有一些东西,上次没时间去找,时机也不对。这次去碰碰运气,也许能让财务更加自由。”李奇说道,这东西李奇也只是靠猜,不敢肯定。

“什么东西啊?比这钢和盐还值钱?”张汉想汪明白。

所有能暴富的方式,都写在大明律上。张汉第一次听这句话是从李奇的嘴里听到的。

现在证明是对的,绿水书院的银子,就是主要靠这两份收。

在这个铁盐官营的时代,什么最暴利?钢铁与盐。

特别是高质量的钢铁,几乎与银子等价,甚至更高,上次把几船高质量的钢运去广州,不就换回了几船银子吗。

绿水书院高质量的钢铁,是高科技产品,不是随便能炼出来的,现在那些高炉还在扩建,等建好了才能扩大产能。

张汉对李奇提议搞出来的那小高炉炼钢还是念念不忘,这也太有才了,为什么自己就没想到呢,不是挺简单的吗。

张汉怎么也不会想到,那些技术是李奇从旧书摊里找来的,那是在华夏大地上经过四万万同胞见证过的奇迹。

那时,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李奇不过是把这些技术移到这个时空,再完善一些细节,也就是温度如何提高,如何减少杂质,还是靠这个时代的专业人士去完善。

专业的人士就是这个时代各种炼钢师傅打铁匠之类的,也就是曾用青带领的团队。

李奇脑补了一下后世的地理记忆,对张汉说道:“明天我想和你一起去逛一逛高流墟,听说冼夫人曾在那打造过兵器,也不知还有留下遗迹没有。”

这件事李奇上次也是这样说,张汉想了一下:“咱们一起去逛一下,我也好久没出去逛了,就当是过年旅游一下。”

高流墟现在是被丽水书院完全控制,有曾用青一个营的兵力,还有那些钢厂工人都是可用之兵,各村的民兵也不少。

周边大量的农田,有相当部分属于书院,是第一团最早负责开发的。

在历史上,冼夫人曾在这里打造兵器,练出了一支雄兵,稳定整个岭南,影响后世数百年之久。

冼夫人会选这里打造兵器,就因为这里的矿产优势,这里不仅有煤矿,还有铁矿,以及其他各种矿产。

只是历史上岭南经济不算发达,一直没有大规模开发。

现在李奇却把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工业厂区,什么钢厂,三合土厂,都设在这里,更不用提那些铁矿,煤矿,石灰矿之类的,本来这里就是产区。

但李奇知道,这里还有一个真正的宝藏,一直不为人知,那就是一个富铜矿,挖出来的矿石,如果仅仅作为矿石的话,都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里的铜矿,是作为绿宝石形态存在,应该算是珍稀宝石的范围了,

这里的矿石,就是美丽的孔雀石,在古代以及后世观赏石界,是可以卖出一个大价钱的。

特别是在古代,这就算是小块的绿宝石都可以打磨成首饰而价钱不菲。

其实这个地方历史上一直都有炼铜的传统,只是兵荒马乱的,这些传承,也是断断续续的。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竟然不为人所知,直到后世走近现代,才被作为铜矿开发,那宝贵的绿宝石,也作为了炼铜的原料。

但李奇知道,这矿床更大的价值,不是炼铜原料,而是他本身就是一种稀世宝石。

现在李奇最缺少的是钱,因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与外界交流,贸易,这就离不开这个时代通行的银子。

李奇把金标推出来,也是为了有钱,但这钱能不能有效的运转,则需要银子的保驾护航,这金票现在来说,其实是一种银本位的纸币。

李奇没有洪武皇帝的势力,不可能强行推行那金票,就算如洪武皇帝那样一统天下,不也玩砸了。

所以还是要先在手里积累各种贵金属,作为那金票的储备才行。

但那时候李奇才刚起步,没有自保能力,可不敢想把这么大的宝藏开发出来。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李奇还是懂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南明崛起请大家收藏:()南明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现在不同了,钢炼出来了,火枪火炮也有了,自己的部下也算是精兵,争天下不行,自保足以。

晚上,李奇在屋里写写画画,没有去巡营。

第二天一大早,当百鸟还在树梢上鸣唱的时候,李奇就迎着朝霞,骑着马出发了。

大过年的,也有人早起干活,农村人,什么时候也不会忘了自己的作物。

路上行走的行人,也多是书院的人,就算不是书院的人,现在的村都是绿水书院的工作组在办学习班,就没有不加入学习班的,一个是强制要求,一个是那减税诱惑。

就算是地主老财,为了减税也要参加民兵队,学习班,你不让他参加他还要跟你急。

这不可玩笑吗?不让本老财参加,你知不知道本老财有多少地要交税,那总量说出来吓死你。

不断的有人与李奇打着招呼。

“山长,新年好啊。”

“山长,吃过了没有。”

”山长好,过年好。“

一路上遇到的人,也是很亲热的与李奇打着招呼。

李奇没有架子,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这是书院上下都知道的,因此人们也不怕他。

只要不是正规场合,人们与李奇说话也还是挺随意的。

走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走完这不远的路程,这古代的路,确实不好走,但这是李奇用现代的路来作比较的。

要是用古人的认识来看,这里的路已经是很好了,毕竟书院这么多人在这里来来往往,走的人多了,小道也变成大道了。

这大半年来,绿水书院常常组织各村寨修路,这些路现在不说是全国最好走了,也算是本地区最好的路了。

高流河并不是什么大河,但胜在水量够多,全是从山里的泉水汇聚而成,全年流量稳定。

人们也就依着河岸,搭建了数量不少的水力设施,建了大大小小的作坊。

周围的村子,也乐于来这里交换各种物资,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墟镇。

墟镇都是5日为一周期开墟的,不是趁墟的日子,人流量也不太多。

但当中最多的是售卖各种各样的竹制品,各种各样的竹篮,竹椅子摆满了街道两边。

各店门口,都摆着数量不少的水烟筒,那式样和几百年后的后世,也没什么两样。

现在的打铁铺在后面,圈了很大一块地,直通河边,那水力带动的大锤,正一下一下的有规律的锤打着。

曾用青去组建炼钢厂后,这打铁铺也没有空着,还是正常营业。

苏铁匠见李奇来了,忙安排别人接手自己的工作,出来迎接。

李奇是见过苏铁匠的,一个木讷的中年人,话不多,但悟性不错,曾用青帮李奇打造那两把左轮手枪的时候,他就曾经帮忙。

明时的工匠一入匠籍是世代为匠,不可更改,因此也是祖传的技艺。

也不知是哪一年逃来这里,入伙当了山贼。

这在明末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匠户大量逃亡,在各地漂流。

连公务员小李都下岗落草为寇,后来称之为李闯王,还有什么事不能发生呢?

备料库里还堆放着不少的生铁,把这些生铁经过进一步的提纯,可以得了纯度不等的钢,或熟铁。

虽然有那小高炉炼钢,但产量还是跟不上需求,这古法炼钢还是同步使用着。

大明的生铁产量不低,有一套成熟的炼铁流程,至于把生铁变成钢铁,用的是炒钢或是渗钢法,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钢,但产量有限,所用人力极多。

这一天的奔波才走这么一点路程,就累的不行,李奇也不准备让自己太累,毕竟大过年的,就当是旅游了,先在这镇子里休息一晚。

喜欢南明崛起请大家收藏:()南明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