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暮汉昭唐 > 第506章 徐淮安

暮汉昭唐 第506章 徐淮安

作者:周府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8-18 04:21:00 来源:抖音小说网

满宠破临淄,斩袁谭,清讨海滨诸郡之时,郦嵩征讨徐州的战事已至白热化。

正月一十六日,暖阳初升,冷风吹拂,天高云淡。

祊水河谷中,数万人拥挤于谷中,分成三支大军厮杀。

“臧霸犬子,竟敢背我!”

高干在车驾上,用手狂怒捶车栏,声音中充满了忿恨。

“使君,我军两面受击,今下形势不妙,还需早断决断!”谋士高配急声道。

霍奴从前头撤回,狼狈说道:“使君,唐人进攻甚急,臧霸又倒戈攻我,前军已有败退之势,将军速撤或为上策!”

高干脸上尽是不甘心之色,说道:“今若撤走,大军必然溃败。而兵马如若溃败,唐人将席卷徐州,我与诸位之基业将付之一炬。”

高配劝道:“青山若在,何愁无柴。使君如若身亡,何以复起建功?今形势不妙,速撤方为上计。”

“我军若败,徐州将无你我容身之所,今安能撤退!”高干依旧不愿屈服。

“徐州无使君容身之所,何不如效袁熙、袁尚二人渡淮投靠曹操。”高配说道:“若不引兵后撤,恐使军兵马尽折于此。”

“寄人篱下啊!”

高干望着已陷入混乱的战场,满脸的痛苦,最终咬牙说道:“撤军,传令各部撤军!”

“诺!”

高干发泄完怒气,见形势愈发恶劣,顾不上厮杀的大军,只得领着亲信数百人出逃。

高干败逃之时,因臧霸的临阵倒戈之故,齐军的侧翼已被击破,兵见争先恐后逃窜。而前军精锐受大局影响,人人皆无战心,在唐军的猛攻下,丢盔弃甲而逃。

郦嵩驻马于丘陵上,见高干兵马在他与臧霸的夹击下溃败,脸上久违露出笑容,说道:“高干不纳袁熙,而引臧霸为援,是为败笔。略施手段,便让臧霸倒戈助我,今徐州在望!”

十月时,郦嵩破寿张。十一月兵进泰山,稍微休整半月,在十一月末出征徐州。高干拒绝收留袁熙后,因得知郦嵩大军即将进讨,于是命人持重金游说臧霸、孙观、尹礼等泰山诸将,希望能与他联合,共同对抗郦嵩。

经一番思考下,臧霸与泰山诸将欣然应诺,领精兵万人,与高干汇合,共有兵马两万余众。

郦嵩依仗河北源源不断的军粮,及新破袁熙所收粮,并不急与徐州联军作战,而是凭营垒与之对峙。

时郦嵩探听到臧霸为泰山郡费县人,少年时因救父亲而叛逃至东海,后续借讨黄巾之机起兵。于是为了分化臧霸与高干,郦嵩亲自让人打扫臧霸祖坟与族中宅院,并令乡人持信劝降臧霸。

在信中,郦嵩未着急劝降臧霸,而是向其深明天下形势。

言自袁绍兵败失河北起,唐具有河朔之地,统一中原势在必行。之前齐袁依靠靠袁术的扶持尚能存续,然自圉县一役,袁术兵败被擒,陈国兵败投降,失去了最大依仗的齐袁安能久存?

更何况本就虚弱的齐袁内部存在分裂,高干连袁熙都不能容忍,怎能与坐拥中国的唐军抗衡呢?

收到书信之后,臧霸心生摇摆。毕竟唐军兵锋之盛超乎他的想象,张虞一役平河北,又一役擒俘袁术。故他虽以贼寇之身起家,但他绝非目光短浅之人。之前高干请求联合,他就心存忧虑,若非诸将看上重金,否则臧霸很难答应高干。

在大势之下,考虑到各种情况,及郦嵩的友好举动,臧霸回了封信,以来投石问路。

见臧霸回信,郦嵩又去了封信,从两军对峙及臧氏家族前途角度出发游说。如言臧霸之所以起兵,无非是为了富贵,以希望子孙能承袭之。而今天下大势汹汹难挡,臧霸辛苦所立基业,如不能顺利潮流,恐会付之一炬。

郦嵩言语之深刻,直切臧霸内心。

毕竟臧霸无一统天下的野心,他之所以聚众一方,无非是借机上位,以为他日后谋取好的发展。

如历史上,陶谦在时,臧霸依附于陶谦;刘备在世,与刘备保持友好关系;吕布入主徐州,同样与之保持友好关系。

曹、袁争霸时,莫看臧霸资助曹操,但臧霸同样是为了自己利益。青州内拥有不少割据势力,向青州发起进攻,美名其曰为曹操分担压力,实则从青州获取更多人口。

直到曹操夺取邺城,彻底宣告袁绍集团的灭亡。臧霸方才与众将送家眷至邺城,以示臣服之心。后续得到官职之后,臧霸虽称不上尽心效力,却可说差遣从命。

今时位面,臧霸与历史上一样,先为陶谦效力,见陶商不成气候,转而投靠袁绍。眼下袁氏覆没在即,他不得不考虑前程,否则将会随袁氏这艘船沉海。

经过斟酌,臧霸便遣人至郦嵩大营,探讨归降事宜,及他归降之后所能得到的官爵。

郦嵩依照张虞事先旨意,划下不准留居本地的底线。如降后统兵,接受整编,赐将军位 千户县侯;如归降之后不统兵马,官有九卿 三千户县侯。臧霸考虑良久,自觉得曹操未平,他尚有建功机会,遂选择前者。另余者泰山诸将,依照兵马多寡,赐封亭侯,或乡侯,皆有官职。

两方谈好之后,遂约定交兵臧霸倒戈之事。

时至正月,臧霸以粮草告急为由,屡屡催促高干出兵。而高干所辖地域人少,难以获取军粮,无奈之下只得听取臧霸的建议。

故方有今下臧霸倒戈,高干兵败之事。

高干大军被杀得大败之后,臧霸领着泰山诸将姗姗来迟。

“拜见都督!”

“诸君多礼了!”

郦嵩从马背上而下,笑道:“诸君名声显著,嵩往昔便有所耳闻。今能破高干,诸君盖有大功。及嵩下徐州,将向大王奏报诸君功绩。”

“多谢都督!”

臧霸说道:“今高干兵败,诸军掩杀,其军大败。眼下高干既已势穷,都督宜当速进,陷高干治下东海、琅琊诸县,以免迟则生变。”

郦嵩笑道:“有诸公辅佐,高干不知为虑。今高干败亡,陶商仍据下邳、彭城。不知宣高有何见解?”

昔攻伐河北时,徐、满、张三将皆有大功,然唯郦嵩未能建立大功,这让他耿耿于怀,始终觉得无法与张辽、满宠等大将相比。故郦嵩可不满足击败高干之成就,他渴望能迅速降服徐州,以便扬眉吐气。

当然了,郦嵩想试探下臧霸心意何如?

臧霸思考少许,说道:“陶商才能平庸,假父陶谦之名方才继位。今都督如欲征讨陶商,不如双管齐下,一用兵马为先驱,二令使者谒下邳。恩威之下,陶商或会献郡归降,以换陶氏富贵。”

顿了顿,臧霸补充说道:“陶商麾下,糜竺、陈登为陶氏所重之人,治理徐州皆赖二人。都督欲招降陶商,亦或能游说糜竺、陈登二人,二人如归降唐王,则徐州无忧尔!”

“善!”

郦嵩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不知能否请宣高领兵为先锋,进屯下邳郡界,用于震慑陶商。”

“霸愿领命!”臧霸不假思索应道。

安抚了几句,郦嵩让臧霸领泰山诸将退下聚拢兵马。

及臧霸与泰山诸将拜别郦嵩,诸将中的孙观颇有意见,抱怨说道:“郦嵩遣你我征陶商,意在令我等空耗兵马,并自取高干治下兵民、辎重。”

孙康看向臧霸,蹙眉说道:“宣高,之前郦嵩说好官爵,应是不假吧!”

“安会有假,诸子勿要多疑!”

臧霸神情平静,说道:“郦嵩非贪图小利之人,他之所以令你我讨陶商,何尝不是建立功勋之机遇?况你我既归降唐王,那便为唐王效力。唐王志在天下,欲统寰宇,你我如能建功封爵,将富贵传于子嗣,怎能贪图小利以令唐王不满。”

“宣高言之有理!”

吴敦说道:“郦嵩与唐王关系亲厚,你我如能建立功勋,得郦嵩之信任,何愁无富贵?”

“宣高,今我等兄弟既降,但昌豨在东海,尚未归降,还需向郦嵩言明此事。”

臧霸说道:“稍后诸君收拢兵马,我去再拜郦嵩,言求招昌豨归降之事。”

“有劳宣高!”

泰山诸将中臧霸威望最高,最讲究义气,遇事处理公平,因此臧霸最受众人信服,故如有大事,皆由臧霸出面。

祊水一役,臧霸临阵倒戈,高干大败而走,郦嵩斩俘五千余人。

次日,臧霸与泰山诸将在出征前,各遣亲信奉上户籍,以示恭顺之心,郦嵩大喜收下,许诺表功。

继而,郦嵩率兵分讨东海、琅琊,尽降高干所据郡县。高干率数百亲从出逃,路至东海朐县时,被糜芳带兵所杀,头颅送呈于郦嵩。

是月,郦嵩破高干,降臧霸之消息,传至下邳,令陶商大为震恐。

时见臧霸与泰山诸将向下邳开拔,陶商自知才能平庸,无法阻挡唐军,故在唐军使者之前,他便主动让糜竺、陈登二人持徐州图书送呈至琅琊开阳,向郦嵩表以归降之意。(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