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制铃铛的铃舌“叮”地自鸣时,小远正蹲在育苗区给向日葵系红绳。淡红色的绳结刚缠到花茎,挂在陶钵旁的铃铛突然晃起来,不是风刮的,是铃身自己在振动,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却让周围的向日葵花瓣同时往铃铛方向转,像被声音牵住的木偶。 “哥哥,铃铛在叫小太阳!”
孩子举着用铃铛碎片粘的“铃舌小太阳”跑过来,浅灰色衣服沾着红绳线头——他刚用碎铃铛片做手工,怀里的三花猫突然竖起耳朵,爪子把陶制铃铛盒扒到了地上,“小猫听见铃声就蹭铃铛,像在听音乐,之前听脉雾的声音都会炸毛呢!”
我蹲下来拿起铃铛,指尖触到冰凉的铃身——这是上周从废弃钟楼捡的旧物件,铃口刻着水纹和光粒的混合纹路,之前一直没动静,刚才小远的红绳碰到铃舌,突然就响了。更反常的是,铃声没往空气里散,反而往向日葵的花盘里钻,花瓣上的露珠震出细屑,凝成淡银色的光粒,既不是水脉的紫,也不是光脉的金,是种像金属振动的银白。
“是声脉。”
苏晴突然按住我的手,她刚用频谱仪测过铃声,屏幕上跳出条尖锐的波峰,“双脉之外的‘声脉’,老资料里写过,铜铃这类金属器物能储存声波能量,在双脉靠近时会自鸣,声脉的光粒是银白色,靠振动传播,就像水脉靠根须、光脉靠影像,声脉靠声音——刚才红绳碰到铃舌,其实是触发了声脉的‘振动开关’。”
顶楼老人拄着拐杖凑过来,铜制温酒壶的壶沿碰了下铃身,铃声突然变调,从细弱的“叮”变成浑厚的“咚”,向日葵花瓣竟跟着铃声开合,像在打节拍,“我年轻时在钟楼当守钟人,见过这铃铛‘认声’——有次暴雨后,它自己响了半个时辰,把钟楼里的灰尘震得漫天飞,还在墙面上震出了细小的纹路,和现在铃口的纹路一模一样。”
林薇薇举着直播设备对准铃铛,镜头里的银白光粒突然聚成道细线,顺着设备线爬进麦克风,在直播画面里拼成半道声波符号——和之前罗盘、胶片上的符号不同,这符号像条波动的线,两端缠着水纹和光粒,“是三脉共振!”
她突然后退半步,设备喇叭里传出细微的回声,“声脉是水脉和光脉的‘触发键’,之前双脉一直没法完全交汇,就是缺了声脉的振动——刚才直播设备接收到双脉信号,才让声脉光粒拼成了触发符号!”
穿蓝色工装的男人已经摸出了螺丝刀,刚碰到铃铛的铃舌,铃声突然停了,铃身表面浮现出淡银色的刻痕,是张简易的地图,标着“废弃钟楼-声脉腔”的位置,“是声脉记忆!”他停住手里的动作,声音发颤,“和光脉靠胶片储存影像、水脉靠根须储存路线一样,声脉靠金属振动储存地图,刚才咱们碰铃舌,其实是‘播放’了地图——这铃铛就是张活的路线图。”
小远突然指着铃铛内侧,那里藏着张卷成细条的纸条,用红绳缠着,和他系向日葵的红绳一模一样:“里面有纸!刚才粘手工时,我看见铃舌后面有红绳头!”
我们小心展开纸条,泛黄的纸上用铅笔写着:“声脉腔在钟楼地下一层,需三脉共振开启,钥匙为‘铃舌印记’——警告!声脉振动超过60分贝会引发脉雾暴走,进去后需用软布裹住铃铛,不然会震碎周围的脉源物品。”
“是守钟人的笔记!”
老人突然激动起来,拐杖戳得地面“咚咚”响,“1991年钟楼停用前,守钟人说要去‘藏个能叫醒双脉的东西’,当时没人信,现在才知道是藏了这铃铛——他怕声脉失控,特意用红绳缠了纸条,提醒后来人小心。”
他把纸条塞进我手里,“声脉暴走比脉雾还危险,之前有个修钟的师傅,不小心让铃铛响了声大的,震得钟楼的砖都掉了,还把地下的脉雾引了上来,差点把人困在里面。”
穿棕色夹克的大叔已经把铃铛挂在腰间,铃身突然变轻,像被声脉光粒托着似的。“得去钟楼激活声脉腔,不然双脉一直悬着,脉雾早晚会漫到聚居点。”
他往门口走时,铃铛突然又响了声轻的,银白光粒在沙地上画出条虚线,指向钟楼的方向,“这是声脉路线,跟着铃声走不会错,就像船靠灯塔导航,咱们靠铃铛导航。”
林薇薇突然把直播设备架在铃铛旁,屏幕里的实时画面突然变了,钟楼的声脉腔门口,淡紫的水脉、淡金的光脉正围着道银白的声脉转,像在等什么东西,“是三脉等触发!”
她把设备凑到我面前,“只要咱们带着铃铛到声脉腔,让铃舌碰里面的共振石,三脉就会完全交汇,双脉核心的门就能打开——但得裹住铃铛,别让它响太大声,不然会引脉雾过来。”
小远突然把“铃舌小太阳”塞进我兜里,碎片是用铃舌碎块做的,贴着掌心能感觉到细微的振动:“哥哥,带着小太阳,它能帮你小声响!刚才我粘它的时候,铃铛就没大声叫,肯定能让声脉不暴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世暖邻共求生请大家收藏:()末世暖邻共求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