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 > 东方大家看看

老布坊的经纬

蜀地的岷江边上,有个叫织布湾的村子。村子的晒谷场旁,搭着几间竹楼,楼上架着老式的木织机,“咔哒咔哒”的声响从早到晚不停歇,像在数着时光的脚步。布坊的主人姓纪,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村里人都叫她纪婆婆。纪婆婆织了一辈子土布,手上的指关节有些变形,却能在经纬线之间穿梭自如,一团团棉纱在她手里,能织出带着山水纹路的布匹,摸上去厚实又柔软,带着阳光晒过的暖意。

这年芒种,田里的新棉刚收完,家家户户都在晒棉花,白花花的像铺了层雪。纪婆婆正坐在竹楼的织机前,用纺锤纺棉纱。棉纱是自家种的棉花弹的,白得发亮,纪婆婆的手指捻着棉絮,脚轻轻踩着纺锤,“嗡嗡”的转动声里,棉絮就变成了细细的纱线,绕在纺锤上,像朵白色的茧。

“纪婆婆,能给我织块布不?”一个穿碎花裙的姑娘站在竹楼下,是来村里写生的画家,叫温棠,看到村民穿的土布衣裳,觉得纹路特别,特地寻到布坊来。“我想做件衬衫,要那种带细条纹的。”

纪婆婆停下纺锤,从竹篮里拿出几块样布:“你看这几种,蓝白条纹的是‘水波纹’,灰白格子的是‘棋盘格’,都是老样子,耐穿。”

样布摸上去粗糙却扎实,纹路是经纬线交错自然形成的,不像机器织的那么规整,却有种朴素的美。温棠选了“水波纹”,纪婆婆便从墙角拖出一卷染好的蓝棉纱:“这是用蓼蓝染的,颜色正,洗几次也不掉色。织条纹布得把白纱和蓝纱分好,一根白一根蓝,错了就乱了。”

温棠看着纪婆婆把棉纱绕在织机的经轴上,一根一根排得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这叫‘牵经’,”纪婆婆解释道,“经纱要拉直,不然织出来的布会歪;还得匀,松紧不一样,布面就不平。”

牵好经,纪婆婆坐在织机前,脚踩踏板,手里的梭子带着纬纱在经纱间穿梭,木织机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布面一点点在她身后变长。“这梭子得快,”她手腕一抖,梭子从布的这头飞到那头,“慢了,经纬线就不贴实,布不结实。”

温棠看得手痒,也想试试。纪婆婆让她坐在织机前,教她踩踏板——左脚踩,经纱提起一层;右脚踩,经纱提起另一层,配合梭子穿梭。可温棠的手脚总不协调,要么踩了踏板忘了扔梭子,要么梭子扔过去了没踩踏板,折腾了半天,布面上还歪歪扭扭的。

“别急,”纪婆婆笑着说,“织布得手脚一心,就像走路,左脚右脚得配合好。你对它上心了,它就给你长脸。”

那天,温棠在布坊待了一下午,看着纪婆婆织出的“水波纹”渐渐成形,蓝白相间的条纹像岷江的水波,在布面上轻轻流淌。她突然说:“婆婆,我能在您这儿多待几天吗?想学学这织布的手艺。”

纪婆婆往梭子里续了点纱:“想学就留下,管你饭,就是坐久了腰酸。”

温棠在布坊住了下来。她跟着纪婆婆弹棉花——用竹弓把棉花弹得蓬松,像天上的云;学着纺棉纱,手指被棉絮扎得发痒也不吭声;还学了染纱,用村里的蓼蓝草,加水煮出蓝液,把白纱放进去反复浸染,从浅蓝到靛蓝,像把天空的颜色织进了纱里。

“这染纱得‘三浸三晒’,”纪婆婆指着晾晒的蓝纱,“每次染完都要晒,让颜色‘吃’进纱里,晒一次深一层,三次才够浓。”

温棠发现,纪婆婆的布坊里藏着不少学问。棉纱要纺得匀,太粗了布面糙,太细了不结实;染纱的水要用岷江的活水,说“活水染的纱,颜色亮”;就连织机上的竹筘,都要选老竹子做的,“老竹有韧劲,能把经纱勒得紧”。

有天,温棠看到纪婆婆在织一块带花纹的布,经纱和纬纱颜色不同,织出的图案像朵绽放的芙蓉。“这叫‘提花’,”纪婆婆指着布面上的花纹,“得在经纱里加‘花经’,踩踏板时多踩几下,让花经提起来,才能织出花。我年轻时,给新娘子织嫁妆,都要织这种芙蓉花,寓意‘荣华富贵’。”

温棠把这些都记在本子上,还画了织机的样子,标注着“踏板控制经纱”“梭子带纬纱”,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她给纪婆婆拍了很多照片:有她弹棉花的背影,有她纺棉纱的侧影,还有木织机上渐渐变长的土布,发在网上,配文说“藏在岷江畔的老布坊,织出时光的纹路”。

没想到帖子火了,很多人来问怎么买土布,还有人想来体验织布。纪婆婆看着温棠手机上的订单,浑浊的眼睛亮了:“真有人稀罕这粗布?”

“不光稀罕,”温棠帮她算着订单,“有个服装店老板,想订一百米‘水波纹’做裙子呢。”

纪婆婆这辈子没接过这么大的单子,忙得饭都顾不上吃。温棠就帮着她牵经、绕纱,还把村里的几个老太太请来帮忙,她们年轻时都在布坊织过布,手艺还没丢。竹楼上的织机从两台变成四台,“咔哒、咔哒”的声响更热闹了,像支合唱的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请大家收藏:()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温棠的同学听说了,也赶来帮忙。学设计的同学给土布设计了新花样,在“水波纹”里加了点几何纹,更适合年轻人;学营销的同学帮着开了网店,给土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江纹布”,说“每一寸都带着岷江的故事”。

纪婆婆的孙女在城里读职高,放假回来看到布坊这么热闹,也跟着学织布。“奶奶,您以前咋不叫我学?”她踩着踏板,梭子飞得还不稳。

“怕你嫌累,”纪婆婆帮她理了理经纱,“现在知道了?这布里的经纬,比手机上的游戏实在。”

入秋时,布坊的“江纹布”做成了裙子,在城里的时装周上展出,蓝白条纹的土布配着简约的剪裁,惊艳了不少人。有记者来采访纪婆婆,问她织布的秘诀是什么。

纪婆婆坐在织机前,手里的梭子还在飞:“没啥秘诀,就是纱要好,手要勤,心要静。你看这经是经,纬是纬,各走各的道,才能织出平整的布,就像过日子,一步一步走踏实了,才安稳。”

温棠要回学校了,纪婆婆送给她一件土布外套,衣襟上用蓝纱织了朵小小的棠花。“穿上暖和,比城里的洋布结实。”

温棠穿上外套,站在竹楼的走廊上,岷江的风吹过,布面轻轻晃动,蓝白条纹像在流动。“婆婆,我毕业后回来帮您,咱把‘江纹布’做成大牌子。”

纪婆婆笑着点头,从竹篮里拿出个布包,里面是几缕新纺的棉纱:“这是今年的新棉纺的,你带回去,记着,织布先织心,心不诚,布就不匀。”

温棠抱着棉纱,棉絮的清香混着纪婆婆的体温,暖烘烘的。

第二年春天,温棠真的回来了。她和纪婆婆一起,在村里开了“江纹布”体验馆,教游客弹棉、纺纱、织布,还建了个小小的展厅,摆着纪婆婆年轻时织的嫁妆布、用了几十年的木织机,还有那些带着时光痕迹的梭子、竹筘。

岷江的水依旧向东流,带着布坊的棉纱香,流过很远的地方。竹楼上的织机还在响,“咔哒、咔哒”的声里,新的土布在变长,蓝白条纹像永远流不尽的江水,把织布湾的故事,织进了一寸寸时光里。而那些年轻的手,正接过纪婆婆的梭子,让这经纬交织的温暖,在岁月里继续延伸。

您对这个关于老布坊和传统织布手艺的故事是否满意?若有需要调整的情节、细节或氛围,都可以告诉我,我会进行修改。

喜欢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请大家收藏:()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