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末世:我的生存日记 > 第17章 家成

末世:我的生存日记 第17章 家成

作者:听风去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8-26 23:07:18 来源:全本小说网

冬意漫上来时,风里都带了霜气,东区的八十栋小楼却在冷天里透出暖融融的生气——装修组撤场那天,陆海天裹着厚棉袄,带着李师傅几个老匠人挨栋查最后一遍。松木窗框被砂纸磨得泛着浅黄的光,擦得能照见人弯腰的影子;镜面板裁的玻璃嵌得严丝合缝,用手指敲敲,响得脆生生的;墙面粉的细石灰白得匀净,连墙角的阴角都抹得没一丝疙瘩;就连厨房灶台的水泥边,都被瓦匠用磨石蹭得光溜,摸着像块老玉。

李师傅蹲在楼道里,手掌贴着青石板地面来回蹭。那石板是清理废墟时挖出来的旧路沿石改的,石匠蹲在地上凿了半个月,把缺角的地方磨平,拼在一起时连缝隙都透着规整。他抬头往窗外看,远处土地上的麦苗覆着层薄霜,青绿地透着劲,忍不住叹:“成了,真能住人了。”

交房的消息前三天就传到了地下城。官方兑换大厅门口的电子屏亮着红底白字,把规矩写得明明白白:一套两室一厅两万五电子币,因为房源有限,因此给出了购买资格限制:一家有三口及以上,而且家中必须有一位四十五岁以上的,且家中有两人参加重建家园计划,房款需要一次付清。参与地面重建满一年的凭腕表里的工时记录享八折;能用腕表账户里的电子币付,也能拿仓库登记的粮食、布料折算——一斤新麦折三块,一尺粗布折五块;单户凑不够的,两户拼买也成,登记全在腕表系统里走流程,连签字都不用动笔。

消息一出来,连着三天,兑换大厅的队伍从台阶排到了通道口。有人举着腕表对着电子屏核工时,指尖在屏幕上划来划去数日子;有人凑在一块儿扒着对方的腕表算物资,“你家那袋玉米能折三百,我这匹布能折两百五”;连王师傅那七岁的孙子都扒着爷爷的胳膊踮脚看,小脸蛋冻得红扑扑的,小嗓子脆生生问:“爷爷,咱能住上有窗户的房子不?”

王师傅正用腕表查自己的工时记录。他前两年在清理组,后来又去了维修队,工时攒得厚实,指尖在屏幕上点着算:“能,咋不能?”他笑的时候眼角皱纹堆着,像落了层霜的老树皮,却透着热乎,“咱爷孙俩的工时折成电子币,再加上你奶奶织的两匹布,单买一套也足够的了。”前阵子地下城小米丰收,分了他一小袋新收的小米,黄澄澄的透着香,他早让后勤组登记进自己账户,就盼着搬新家那天,在新灶上熬锅稠粥,就着腌菜喝——那才是过日子的滋味。

登记交房那天,官方服务大厅的门开得比往常早半个钟头。陆海天抱着小思在办公室的窗口往下看,底下早排了串黑黢黢的人影。服务人员在柜台后忙活,面前的感应台亮着绿光,前来买房的人把手腕凑过去,腕表就连着官方的登记系统,屏幕上滚动着待办名单,指尖一点就能调出账户明细,粮食多少、电子币剩多少,看得明明白白。

小思裹着件小袄,小手扒着窗沿往外瞅,看见底下人举着亮闪闪的腕表,小手指着喊:“家……家……”陆海天用胡茬蹭他小脸,扎得他咯咯笑,低声哄:“是呢,大家要搬新家啦。”他自己的腕表还亮着,刚看了眼进度,已经登了七十多户,屏幕光映在他眼里,比窗外的霜光还亮。

楼下柜台前,王师傅正站着等。他把衣服扣子扣得严严实实,怀里揣着个布包——其实不用揣啥,东西都在腕表里,可他总觉得攥着点啥才踏实。“王师傅,您的工时折算后是一万九千五电子币,”柜台后的小姑娘举着自己的腕表对着他的扫了下,屏幕上弹出串明细,“八折后是两万,扣掉一百五十斤土豆折算的四百五,账户里还得补五十。”

王师傅连忙把手腕凑到感应区,指尖在腕表屏幕上点了好几下才确认转账——他眼神有点花,总怕按错数。账户余额跳了跳,从“58”变成了“8”,他盯着那串数字松了口气,手微微颤:“够了不?钥匙……”

“够啦。”小姑娘在系统里点了确认,又从抽屉里拿串系红布条的铜钥匙递过去,红布条在冷光里晃着,鲜活得很,“三号楼二单元三层西户,您腕表上该收到户型图和门禁权限了,上去瞅瞅?门窗都试过,严实着呢,风灌不进去。”

王师傅捏着钥匙转身就往外走,钥匙串在手里晃着,“哗啦哗啦”响。孙子颠颠地追在后面,小短腿迈得急,差点绊倒:“爷爷等等我!”跑两步又回头举着自己的小腕表晃,“我腕表也收到图啦!有窗户!”陆海天抱着小思下楼时,正看见王师傅站在大厅门口,对着腕表里的户型图看,手指在屏幕上划着,像是在摸新家的墙。

队伍里有对中年夫妻,男的是基建组砌墙的,叫张强,手劲大,砌的墙又直又稳;女的在后勤组给大伙做饭,叫秀兰,蒸的馒头暄软,总给加班的人多留两个。这会两人带着女儿在排队,三个脑袋凑在一块儿,对着腕表屏幕核了半天,秀兰的眼圈有点红,声音压得低:“还差五百电子币,怎么办?”张强挠着头没说话,手攥着腕表带,指节都白了,买房的钱本就不够,前段时间秀兰生了场病,又花了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世:我的生存日记请大家收藏:()末世:我的生存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陆海天抱着小思走过去时,正听见这话。他举起腕表对着他们的扫了扫,调出账户看了眼,直接转了五百过去。张强愣了愣,连忙要把电子币转回来,手腕被陆海天按住:“算我借的,”他笑了笑,声音放轻,“以后发了工资再还我就行,不急。”秀兰抹了把眼角,小声说“谢谢陆先生”,声音有点抖。两人抬起腕表赶紧操作,很快,屏幕上的待办名单里就跳出了“张强、秀兰”的名字,后面标着“已完成”。

那天直到地下城的夜灯亮了,服务大厅的人才渐渐少了。陆海天抱着睡着的小思往回走,小思的头靠在他肩上,呼吸匀匀的,嘴角还翘着,像是梦见了啥好事。我迎上去替他揉发酸的肩膀——他抱了小思大半天,胳膊早僵了。他歪头看我,眼里带着倦,却笑得松快:“你看。”他举起腕表,屏幕上的登记列表里,四百八十户都标着“已售空”,整整齐齐的一串。

服务大厅的显示屏忽然亮了下,传来地面的欢呼声,隔着通道都能听见,热热闹闹的。屏幕上跳出行字:“第二批100栋楼地基即将完成”。紧接着是“哐当”一声,是打桩机最后一下落下的响,沉实得很,像是在跟这边的灯火打招呼——这边的家刚落定,那边的家又要起了。

过了几天,开始有人往楼里搬东西。王师傅家最热闹,几个老伙计扛着他从地下城运上来的旧木柜,呼哧呼哧往三楼爬。木柜是灾变前留下的,柜门上还刻着朵歪歪扭扭的花,王师傅总说“结实,比新的顶用”。他孙子抱着个铁盒子跟在后面,里面装着石榴籽——是去年远征队从旧果园捡的,他宝贝得很,说要种在楼前空地上。小家伙还举着腕表对着空地拍了张照,奶声奶气地说:“我存起来,记着在这儿种!”

有户人家在门口挂了串干辣椒,红得像团火,在冷天里看着就热乎;还有人把后勤组领的菜苗栽在窗台下,用破陶盆装着,绿生生的透着劲。女主人举着腕表给菜苗拍了照,说要记着浇水的日子,“可别冻着了”。楼道里时不时传来“咚咚”声,是有人在钉钉子挂东西;还有“哗啦”声,是窗户推开,有人探出头喊:“老张,你家灶台试了没?我家的火可旺!”

我跟陆海天带着小思在楼间走。小思穿着厚棉鞋,在石板路上踩得“噔噔”响,看见雪落在地上,还蹲下去用手扒拉。李师傅正蹲在五号楼前量尺寸,手里拿着根旧木尺,在地上划着线:“我琢磨着给每家做个木篱笆,半人高就行。”他抬头笑,霜落在他眉毛上,白花花的,“以后各家种点小葱小菜,不用跑老远去菜地了,冬天还能挡挡风。”小思扶着刚立起的篱笆桩站着,脚边的草籽刚发了芽,顶着层薄雪,嫩得能掐出水。

走到东区尽头,能看见第二批工地的脚手架。搭得老高,像插在地里的细竹,夜里那边的灯亮得成片,黄的、白的,在黑夜里铺着,像落在地上的星星。陆海天指着远处的河道说:“那边要盖一百栋生活区,比这边的还宽敞点,还要盖学校和仓库。”他顿了顿,眼里映着远处的灯,“水厂的管道下个月就能接过来,到时候各家腕表一点,水龙头就能出水了——不用再去河边挑水了。”

风里飘着新翻的泥土香,混着点石灰味,是第二批工地在平整土地。有个工人扛着钢筋从旁边过,钢筋上结着霜,他看见陆海天,笑着喊:“陆先生,明天能在腕表群里讲讲楼体结构不?我们好记笔记。”陆海天应着“好”,那人扛着钢筋走远了,脚步声“噔噔”响,在雪地上踩出串深脚印。我看见陆海天眼里的光,跟那天王师傅看着腕表上“产权登记完成”时一样,亮得很,像揣着团火。

小思忽然挣开我们的手,摇摇晃晃往脚手架那边跑,小棉鞋踩在雪地上“咯吱咯吱”响,小嘴里喊着“楼……家……”陆海天追上他,把他举起来放在肩上,父子俩的影子被路灯拉得老长,落在刚铺的石板路上,一步一步,稳当得很。

今天是2056年1月21日,星期五,离腊八就剩三天了。风里好像都飘着点年味儿——有人在楼前扫雪,说要扫干净了过年;还有人在缝新布袄,针脚密密的。在大灾难来临后的第十一年,我们终于又能回到地面生活,住进新建的小房子。站在楼前看,八十栋小楼排得整整齐齐,窗户里亮着灯,像串落在地上的灯笼。远处第二批工地的灯还亮着,打桩机的响偶尔传来,跟这边窗里飘出的说话声混在一起。

一切都恍如隔世。

喜欢末世:我的生存日记请大家收藏:()末世:我的生存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