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墨燃丹青 > 第二百四十章 诊脉吗?

墨燃丹青 第二百四十章 诊脉吗?

作者:董无渊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0 02:48:49 来源:抖音小说网

乾元殿外,东西两侧二十二间廊庑,东侧素日是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西侧则是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和内诰敕房,如今里外里站着人,皆着紫红官袍,或躬身或板正地站着。

六部的左右侍郎与尚书、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大理寺卿、京兆尹府尹及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再往上的三公、三孤...零零总总五十余人,罕见地在大朝日外,出现在禁宫乾元殿内。

三两相识者凑在一起,语声窃窃,压低声音说着什么,有内侍捧着罩了白纱的医盘路过,便默契地住了口。

廊庑里间等着的是由内监司攒成的医所,刘医正、孙医簿等老人致仕后,太医院主事的便换成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年郎中,姓林,没什么家学,老实巴交的,唯有一点长处:熬着熬着,他就成了年龄最大的太医院“老人”,靠着“年资深”,莫名其妙做了太医院话事人。

如今亦暂定为诊脉廊庑的主事,先前七品至四品的朝臣诊脉,皆由他辅助内监司安排。

林医正佝着背,急匆匆前至,身后跟了个面白眉黑的小郎中,小郎中束着发,穿着灰扑扑的太医院杂役制服,两只圆眼镜滴溜溜地转着,亮晶晶的,像被清泉洗刷过似的。

“华夏开蒙三千年,本官细细数来,上下盘点,乾元殿手诊官宦脉象,还是三千年来头一遭。”一垂白须老臣躬身于角落,文臣装扮,紫袍加身,胸前的仙鹤栩栩如生,展翅逐日。

老臣为特进荣禄大夫沈令山,一品的虚衔,前朝昭德帝留下的心腹,做得一手好文章,投了昭德帝所好,一路青云直上,只近年被发去带进士修史,才坐上了冷板凳。

沈令山撇手,宽袖拂到一旁,恰好打在林医正直不起来的腰背:“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皆贻厥孙谋,垂拱岩廊岂能折辱为士者?还有信之?重之?任之?君者意蔑众官,有负圣智之明,可追殷汤之罪己...”

沈令山文章做得很好,一开口便是巨着。

大家都在等待他泼洒文豪,唯有林医正身后那小郎中一人,挠挠头,皱着脸疑惑开口:“不对呀。”

沈令山约莫没想到有人敢打岔,嘴张着,胡子翘着看向那小郎中。

“前朝,因百官不愿意冬天太早起床上朝,便告病假,一告就是百日,因人数过多,文宗皇帝就给文武百官派遣了太医院郎中去‘寻医’以证真伪...书上说,当时还是一家一家的,大夫们上门诊的脉呢!”

小郎中眨巴眼睛,圆圆的大眼露出坦诚的精光:“照您这么说,给您诊个脉,倒还成折辱您了!若不然便定个铁律,往后朝中百官求医不得找上太医院,否则就是侮辱!士者受辱,必定血溅当场,以正风骨!”

什么?有病也不准找太医院看病了?

这他爹的!

什么?这小太医还在逼沈令山自杀证风骨?!

这他爹的,他们是大魏,又不是倭人,哪有一言不合就搞自杀的!

“放肆!”因今日诊脉者为三品以上大员,为示尊重,吴大监亲自挥撒拂尘而来。

吴大监一见林医正身后那小郎中,脸都紫了:谁能告诉他,这个祖宗怎么在这儿?这才进宫多久?就混上这么重要的场合了?

换别人他还真不一定保。

但这祖宗,他要是不保...首先薛枭得把他撕了,其次扮上大监的永平帝也得把他弄死。

“沈大人作文章,向来是有了灵感想作便作!你擅自开口,搅乱沈大人作赋雅兴——按太医院的规矩,你差事做完就下去领罚二十个板子!”

吴大监先发制人,接着扬起拂尘,躬身笑道:“近日太医院进进出出,人浮于事,小太医们才入宫当差不懂事,诸位大人莫要怪罪。”

吴大监统领内监司,太医院归于内监司管束,吴大监少帮人背书,他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除却沈自山嘟嘟囔囔仍有不满,其余人均按名册一一分列入廊庑受诊。

先入者为三卿、少卿,共九人。次辅袁文英面孔煞白,艰难吞咽下一口唾沫,与身侧盔甲加身的武定侯、前锋参领崔白年低声道:“...五十七名三品以上大员,身中‘牵机引’者有十九人...后宫明面上遣送出宫三百人,只是为了掩盖身中‘牵机引’的那八十七人的去处——据说凡乾元殿、太和殿、大极殿三殿中‘牵机引’者一律当场斩杀,六司里中‘牵机引’者凡四品以上女官、宦官均秋后问斩,四品以下尽数收押宫墙夹道...”

袁文英做贼似的,埋头四下看顾,压低声音,语声干瘪得像被挤出所有水分的丝瓜瓤,急切:“皇帝复了苏家的冤屈、关停了观案斋,下了江南苏州府、松江府两府二十七人的大狱,韩承让被定为流放岭南——他这是要对‘青凤’赶尽杀绝呀!”

毫不怀疑!

今天,三品大员中被诊断出身中“牵机引”,只要有一个人松了口,如拔萝卜带出泥一样带出“青凤”,“青凤”毫无意外地会被打上“谓谋危社稷”之“十恶”之罪!

“殿下不是说了会想办法的吗!”袁文英急迫地带了些许酸儒的哭腔。

崔白年重盔加身,如重山定峦,手放空落落的刀鞘之上:“她想办法?当朝的若是昭德帝,她还管几分用处——如今也不看看是谁在当家?”

“——大理寺少卿,贺卿书入十一廊庑!”吴大监躬身相迎。

林医正身后的杂役郎中,猛地身形一僵,随即不可置信地抬头看向隐没身影之处。

“那我们怎么办?”袁文英手缩在袖中抖抖抖:崔家有家底,靖安是宗室,都有保命法宝,他只有一路苦读的酸辛!

第七廊庑中,爆发出一阵“劈里啪啦”的重物砸地之声,紧跟着便是怒声呵骂:“滚你娘的!什么‘牵机引’!圣人想要排斥异己就拿到明面来谈!这莫须有的罪名,老子担不起,也不想担!”

袁文英几近颤栗:“是西山大营右营校尉石立!他服用‘牵机引’,是在六年前!”

六年前都能诊出来!

他靠什么躲!?

崔白年扯起眼皮,看了那扇放下竹帘,紧紧抿唇,又将目光投向角落处的更漏。

更漏沙砾簌簌下落,乾元殿外陡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之声!

崔白年缓缓仰起头来,顺下一口长气。

禁宫之内,唯有一种情况可纵马疾驰——旗兵战报。

马车旗兵风尘仆仆翻身下马,一路埋首小跑至廊庑深处的钦奉上谕事件处。

旗兵应是快马加鞭数十日,下马时膝盖猛地一软,险些跪砸在地上,却单手强撑上身,掌心抹了把脸,灰黄的泥沙土簌簌落了一地。

“报!报!报!”

旗兵扬起手中封了油泥的战报,声音嘶哑虚弱:“宁武关忻州有鞑靼来袭!宁武关忻州有鞑靼来袭!宁武关忻州有鞑靼来袭!”

诸臣工目光瞬时惊惧!

山海关外与鞑靼,已有近十年未曾交战,此时刻鞑靼怎会突袭!?

山海关外...北疆军...

众人目光不约而同地转投至武定侯崔白年处。

崔白年手扶空荡荡的刀鞘,蹙眉起身,挺身侧立,眸光晦暗不明地转而问向吴大监:“吴公公,如今鞑靼袭侵,咱们——还在这儿,诊这个脉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