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 第470章 活神仙再显灵!他用一本旧档案,点石成金!

孙连城的心,猛地一沉。

神迹?

这两个字,像两根淬了毒的钢针,狠狠扎进了他的神经。

他最怕听到的,就是这两个字!

“什么神迹?”孙连城强行压下心中翻涌的不安,脸上保持着那副波澜不惊的高人模样。

高建激动得满脸通红,他压低了声音,像是在分享一个天大的秘密。

“刘光明!是您推荐的那个刘光明同志!”

“他……他把清河县那帮地头蛇,全都给镇住了!”

孙连城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

镇住了?

他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刘光明被那帮老油条给逼疯了,拿着刀在县委大楼里无差别攻击。

这倒是个不错的结局。

至少,锅是刘光明自己的。

“具体说说。”

高建咽了口唾沫,眼神里全是崇拜,不仅是对刘光明,更是对面前的孙连城。

“孙书记,您真是神了!您说他是个‘勘误者’,是‘手术刀’,简直是一语中的!”

“他去了半个月,把自己关在档案库里,水米未进……哦不,是只吃了点馒头。”

“今天一出来,开了个会,当着所有人的面,点出了三个局长的陈年烂账!全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什么虚报树苗款,什么伪造工程师签名,什么违规变更土地性质……”

高建说得眉飞色舞。

“您是没听我那朋友说,现场那叫一个惨烈!三个局长,当场就吓瘫了!剩下的人,一个个跟见了活阎王一样!”

“现在整个清河县官场,没人敢再把他当书呆子了!都说……都说市里派来了一个手握生死簿的‘档案判官’!”

孙连城听着,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不对。

剧情的走向,和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刘光明这个“低熵体”,非但没有被“高熵”的混乱环境所吞噬,反而……反过来把“高熵体”给净化了?

这不符合他的“孙氏甩锅**”的基本原理!

他精心挑选的,那个最懦弱,最无能,最适合背锅的完美人选,居然打出了“王炸”?

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像冰冷的潮水,从孙连城的脚底,一点点向上蔓延。

“这算什么神迹。”孙连城放下茶杯,声音依旧平淡,“这只是常规的,整顿吏治而已。”

他必须稳住。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

刘光明只是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用他的专业知识,唬住了那帮没文化的土包子而已。

对。

一定是这样。

清河县的根子是穷。

只要这个根子不解决,他早晚还是要惹出天大的麻烦,最后还是要自己背锅。

“高市长,高兴得太早了。”孙连-城淡淡地说道,“清河县的问题,不是一两个局长的问题。是发展的问题。”

“他现在只是捅了马蜂窝。接下来,如果不能让老百姓看到希望,不能让县里的经济有起色,那帮被他得罪的人,会让他死得很难看。”

高建听了,脸上的兴奋冷却了一些,但随即又燃起更炽热的崇拜。

“孙书记,您说得对!还是您看得深远!”

“不过,我相信刘光明同志,毕竟是您亲自选的人!他一定有办法的!”

高建说完,心满意足地走了。

办公室里,又只剩下孙连-城一个人。

他脸上的平静,瞬间崩塌。

他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烦躁地踱步。

“有办法?他能有什么办法!”

“他一个管档案的!他懂经济吗?他懂招商吗?他懂项目吗?”

“他只会看那些故纸堆!难道他还能从纸里看出金子来不成?!”

孙连-城感觉自己的血压,又开始升高了。

他精心构建的,“甩锅-避世-求安稳”的完美闭环,似乎出现了一道他无法理解的裂痕。

他低估了这个世界的荒诞。

或者说,他低估了自己这具身体,所携带的,那该死的,无法摆脱的“因果律”。

……

清河县。

刘光明确实不懂经济。

他甚至连“GDP”和“CPI”哪个是哪个,都得分神想一下。

在用雷霆手段震慑住整个县委领导班子后,他并没有乘胜追击,去搞什么项目审批,去搞什么招商引资。

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

他又回到了那间阴暗潮湿的档案库。

“刘书记,这是未来三年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草案,您……”

办公室主任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份文件,跟在他身后。

“放那吧。”

刘光明头也没回,径直走向了档案库的最深处,那里堆放着建国初期到八十年代的旧档案,灰尘厚得能写字。

办公室主任看着新书记的背影,看着他熟练地戴上白手套和口罩,再次投身于那堆腐朽的纸张里,满脸都是无法理解的困惑。

难道……那些陈年烂账里,还藏着什么惊天动地的大秘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请大家收藏:()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清河县的官场,再次陷入了观望。

但这一次,没有人再敢嘲笑他。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

等待着这位“档案判官”,从历史的尘埃里,再挖出某颗足以致命的炸弹。

刘光明并不知道外面的风言风语。

他的世界,很简单。

孙书记说,他是“勘误者”。

是来把清河县这本,被胡乱涂改了几十年的混乱“档案”,重新整理、勘误、归档的人。

整顿吏治,只是勘误的第一步。

现在,他要做第二步。

——勘误“贫穷”。

为什么穷?

穷的根源,在哪里?

这些问题,对于一个经济学家来说,可能需要无数的调研和数据模型。

但对于刘光明来说,答案,只可能在一个地方。

——历史档案里。

他翻阅着一份份农业生产报告,水利工程图纸,人口变迁记录……

一张张泛黄的纸,在他眼里,变成了一串串跳动的数据流。

粮食亩产常年低于全省平均值。

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旱涝频发。

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老龄化严重。

……

一个个指向“贫穷”的结论,在他的脑海里自动生成。

但这还不够。

这些,都是结果,不是原因。

他继续往下挖。

直到第七天。

他翻到了一份落款日期为1983年的,《清河县南部山区煤炭资源勘探报告》。

这是一份非常厚的报告。

里面详细记录了当时为了寻找煤矿,地质队打下的每一个勘探钻孔的数据。

报告的结论,是令人沮丧的。

——煤层薄,品质差,无工业开采价值。

这大概就是清河县,没能赶上八十年代那一波“黑金”浪潮的原因。

刘光明叹了口气,正准备把这份报告归档。

手指无意间,翻到了报告的最后一页。

那是一份《附录》。

通常,附录里的内容,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补充说明。

他本来想直接跳过。

但他的职业本能,让他停了下来。

——作为一个“勘误者”,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字符。

他逐字逐句地读了下去。

附录里,记录了钻孔中发现的一些伴生矿物的简单描述。

黄铁矿……石英……

都是些很常见的东西。

直到他看到最后一行字。

“七号钻孔,深度135米处,发现大量伴生白色黏土状物质,质地细腻,手感滑腻,成分不明,因当时技术条件所限,未能进行光谱分析。初步判断为一种稀有高岭土。”

稀有……黏土?

刘光明的心,毫无征兆地,跳了一下。

他立刻翻回到报告正文,找到七号钻孔的位置图和坐标。

那是一个位于县城最南端,鸟不拉屎的荒山沟。

刘光明看着那个坐标,又看了看附录里那句“成分不明”。

一个档案管理员的偏执,在他心里,疯狂滋长。

“成分不明”,就等于“勘误未完成”。

这不行。

这绝对不行!

他合上报告,走出档案库,立刻拨通了办公室主任的电话。

“马上备车,去省城。”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容置疑的急切。

……

半个月后。

几辆挂着省政府牌照的越野车,悄无声息地驶入了清河县。

车上下来一群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

为首的,是东粤省地质矿产研究院的院长,国内最顶级的地质学权威,陈院士。

他们没有惊动县里的任何人。

在刘光明的带领下,直奔那片荒山。

根据报告里的坐标,他们很快找到了那个已经被荒草掩盖的,废弃的七号钻孔。

专业的勘探设备被架设起来。

岩芯样本,被小心翼翼地取出,封存。

现场,搭建起了临时的化验帐篷。

刘光明站在一旁,紧张得手心全是汗。

他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

也许,那真的只是一些普通的高岭土。

他只是为了一个“成分不明”,就把省里最顶级的专家组叫了过来。

这要是传出去,他这个“书呆子”的名声,怕是要变成“疯子”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化验帐篷里,偶尔传来压抑的惊呼声。

陈院士一次又一次地进出帐篷,脸上的表情,从凝重,到震惊,最后,变成了一种狂喜。

直到傍晚。

陈院士拿着一份刚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温度的化验报告,走到了刘光明的面前。

他的手,在抖。

他的声音,也在抖。

“小……小刘同志……”

陈院士激动得,连“书记”两个字都忘了说。

他一把抓住刘光明的手,像抓住了一块稀世珍宝。

“你……你不是为清河县立功!”

“你是为国家!为民族!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啊!”

刘光明懵了。

“陈……陈院士,那……那到底是什么?”

陈院士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的力气,才吐出了那几个字。

“那不是黏土!”

“那是一座世界级的,超大规模,高品位离子型……稀土矿!”

“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陈院士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这里面的铽、镝、铕的储量,足以改变世界稀土资源的战略格局!”

“清河县……这个穷了几十年的地方……”

“它脚下踩着的,不是荒山。”

“是一座,用钱,都无法估量的……金山啊!”

喜欢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请大家收藏:()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