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 > 第60章 孔家落幕已经登基大典到来

距离衍圣公被削爵仅仅过去了不到三天的时间,一个惊人的消息从北平迅速传开:三个月后,大秦之主孙宇将会举行登基大典,正式建国!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震撼了整个天下。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随之而来:凡是大秦的百姓,都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大秦帝王的登基建国仪式!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无论是北方的城市,还是南方的乡村,甚至是辽阔的草原,都在短时间内得知了这个消息。人们激动不已,纷纷奔走相告,整个天下都沸腾了起来。

一时间,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是大秦的子民,都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争先恐后地朝着北平赶去,想要亲眼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

然而,就在人们沉浸在对登基大典的热切期盼中时,一件意想不到的大事发生了——孔家竟然造反了!这个曾经被视为儒家正统代表的家族,突然发动叛乱,企图推翻大秦的统治。

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引起了轩然大波,大秦朝廷迅速采取行动,毫不留情地将孔家剿灭。孔家的造反行为最终以失败告终,他们的家族也因此被灭族,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原因其实很简单,孔家之前因为某些原因被朝廷削去了衍圣公爵位。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孔家就遭到了他人的告发。告状者指控孔家仗势欺人、强抢民女、滥杀无辜等种种恶行。

县令得知此事后,深感事态严重,于是亲自前往孔家要人。然而,孔家却对县令的要求置之不理,坚决不肯交出被指控的人。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气氛异常紧张。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突然,一支箭矢从孔家的方向激射而出。由于事发突然,县令完全没有防备,这支箭直接命中了他。幸运的是,县令本身实力颇为强大,这一箭并未对他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但是,这一箭却如同一根导火索,瞬间点燃了现场百姓们心中积压多年的对孔家的愤恨。他们长期以来饱受孔家的欺压和剥削,心中的怒火早已被压抑到了极点。如今,看到孔家竟然如此嚣张地对县令动手,百姓们再也无法忍受,愤怒的情绪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

在这股汹涌的民愤驱使下,百姓们纷纷冲向孔家,决心要将这个作恶多端的家族一举攻破。孔家的家丁们见状,也纷纷拔出武器,企图抵抗。一时间,喊杀声、怒骂声响彻云霄,场面变得混乱不堪。

县令眼见局势失控,心知不能让事态继续恶化下去。他当机立断,怒喝一声:“孔家,私藏兵器,意图谋反!凡我大秦子民,皆有杀贼之责!给我上!”

随着县令的一声令下,原本就对孔家心怀不满的衙役们也纷纷抽出兵器,如猛虎下山一般,气势汹汹地向着孔家冲杀过去。

县令一个跳跃,直接把想要坎伤百姓的孔家家丁,一掌给拍死了,这时衙役也冲到了百姓前面和孔家家丁厮杀起来,由于衙役原身全部都是战场厮杀的精兵,各个最起码都有炼皮期修为,杀一些,比百姓稍强的家丁,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孔家家丁纷纷死在衙役手中,

就在这时,孔家家主孔胤植在后院突然听到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把他吓得浑身一颤,差点瘫倒在地。他顾不上多想,像只受惊的兔子一样,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

当他看到眼前混乱不堪的场景时,整个人都呆住了。只见家丁们与衙役们正激烈地厮杀在一起,刀剑相交,火花四溅,鲜血四溅,场面异常惨烈。

孔胤植惊恐万分,他扯开嗓子大声喊道:“住手!都给我住手!”然而,他的声音在这片嘈杂的喊杀声中显得如此微弱,根本没有人理会他。

家丁们此时已经陷入了绝境,他们本来就不是衙役们的对手,如果现在停下来,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尽管孔胤植在那里声嘶力竭地喊着,家丁们却都装作没听见,继续与衙役们拼命厮杀。

县令看到孔胤植出现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迅速向身边的一名衙役使了个眼色,那名衙役心领神会,立刻点了点头。

只见那名衙役身形敏捷地一跃而起,如同一只矫健的猎豹,轻松地越过了正在混战的家丁们。他手持利刃,在空中划过一道寒光,如闪电般直劈向孔胤植。

孔胤植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他瞪大了眼睛,眼睁睁地看着那把锋利的刀子朝自己砍来。只听“噗嗤”一声,刀子深深地嵌入了他的身体,鲜血顿时喷涌而出。

孔胤植的身体像断了线的木偶一样,软绵绵地倒了下去,他的嘴巴还张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却只是发出了一阵低沉的呻吟。

一个时辰过去了,这场血腥的屠杀终于结束了。孔家的人在这场混乱中无一幸免,全部被杀光了。而与此同时,谋反的罪名也像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样,死死地压在了孔家的头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请大家收藏:()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消息传到北平的那一天,宫城的角楼上正悬挂起一面崭新的龙旗。那龙旗的旗面是深邃的玄色,上面用金线绣着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巨龙的鳞片和爪子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挣脱旗面,腾空而起。

孙宇静静地站在殿前,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有些孤寂。他面无表情地听着内侍低声禀报着曲阜的详细情况,手指却下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带,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孔家私藏兵器,箭矢袭官,纵容家奴屠戮百姓,”内侍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县令大人当场下令平叛,一个时辰后,孔府上下,无一生还。”

孙宇微微颔首,目光投向远方。他知道,这场“混乱”,从孔胤植拒不交人、纵容家奴拔刃相向的那一刻起,便已注定了结局。那支射向县令的箭矢,射穿的不仅是空气,更是孔家最后一丝回旋的余地。而百姓积郁多年的怒火,不过是被这根引线点燃的干柴。

“传朕旨意,”孙宇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曲阜孔家谋反作乱,罪证确凿,已伏诛。自今日起,凡孔姓者,不得再以‘孔圣后裔’自居,违令者,以叛国论处。”

旨意一出,天下震动。

江南贡院里,先前还在品茗论道的大儒们,此刻皆面面相觑,端着茶盏的手微微发颤。那个白须老者放下茶盏,长长叹了口气:“孙宇这一步,够狠,也够绝。”他望着窗外新发的柳枝,语气复杂,“孔家一倒,千年的招牌碎了,以后这天下文人的魁首之位,怕是要重新排过了。”

一旁的年轻学子们,眼神中却多了几分躁动。孔家的覆灭,固然令人心惊,却也撕开了一道裂缝——那个被世家垄断的“文脉正统”,似乎不再高不可攀。若是能在即将到来的新朝崭露头角,未必不能成为新的标杆。

草原上,刚刚归附大秦的蒙古部落首领们,听闻孔家的下场,皆收敛了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他们原以为,中原的“圣人家族”总有几分特殊,如今看来,在这位大秦之主眼中,无论是草原的雄鹰,还是中原的世家,只要触了律法,皆是蝼蚁。

而北平城,随着登基大典的临近,更是成了天下目光的汇聚之地。官道上,源源不断的人流向着都城涌来,有扛着锄头的农夫,有挑着货担的商贩,有佩着刀剑的武人,甚至还有穿着各色服饰的异域使者。短短半月,北平城内外便聚集了上百万人,临时搭建的窝棚沿着城墙根蔓延,却秩序井然——黑龙铁骑与地方衙役分班巡逻,将这庞大的人群打理得井井有条。

城西的一处客栈里,几个来自江南的书生正对着窗外的景象惊叹。街面上,蒙古牧民与中原百姓并肩而行,异域使者好奇地打量着路边的糖画,几个孩童围着一个卖艺的武师欢呼,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装束,却在这即将见证新朝诞生的土地上,奇异地交融在一起。

“你看,”一个书生指着远处正在搭建的祭天台,“那便是登基大典的所在。听说,无论贵贱,都能远远观礼。”

“自三皇五帝以来,何曾有过这般景象?”另一个书生感慨道,“孙公此举,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这大秦的江山,是百姓的江山。”

他们的话语里,早已没了对孔家覆灭的惊惧,取而代之的,是对一个新时代的期待。

宫城内,孙宇正看着钦天监呈上的登基吉日。案几上,除了祭天的礼仪流程,还有一份新拟的科举章程——待登基之后,大秦便要开科取士,广纳天下英才。他要的,从来不是用铁腕震慑天下,而是要在废墟之上,建起一套属于大秦的规矩,让民心有归处,让人才有来路。

窗外,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三日后,便是登基大典。这百万百姓汇聚北平,见证的不仅是一个帝王的诞生,更是一个旧时代的落幕,和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而曲阜的尘埃,早已被北平的风,吹散在历史的褶皱里。

喜欢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请大家收藏:()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