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 > 第18章 大明对反贼秦的应对

大明紫禁城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孙承宗感受到崇祯投来的目光,心中思绪万千,他深吸一口气,向前迈出一步,朗声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事或许并未如我们所想象的那般严重。”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然而,这阵议论声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制住了一般,迅速地如同潮水般退去。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孙承宗身上,仿佛他身上有着某种魔力,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力。

孙承宗站在朝堂之上,他的身影显得高大而威严。他微微颔首,似乎对众人的反应早有预料。紧接着,他继续说道:“各位大臣,想必你们都留意到了山海关丢失的时间。这其中的玄机,恐怕并非表面那么简单。”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让人无法忽视。孙承宗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他的神情异常严肃,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诸位不妨回想一下,一个月前,正值我大明与建奴酣战之际。那时候,战场上的局势异常紧张,双方都拼尽全力,互不相让。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山海关竟然悄然失守了。”

说到这里,孙承宗稍稍停顿了一下,给众人留出一些思考的时间。然后,他接着说道:“如果那所谓的‘秦’势力对我大明怀有极深的恶意,他们又怎会刻意隐瞒山海关陷落的消息,不让朝廷发觉呢?”

他的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众人的心上,让他们陷入了沉思。孙承宗的分析不无道理,如果山海关陷落的消息在一个月前就传到朝廷,那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朝廷上下必定会陷入一片混乱,军心士气也将一落千丈。如此一来,建奴极有可能不会轻易出关离去,而是趁机在我大明境内大肆劫掠。到那时,我大明必将陷入无尽的动荡之中,百姓们将遭受巨大的苦难。

众人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孙承宗的分析,随着他的话语,众人纷纷点头,对他的观点深表赞同。就在此时,一位大臣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终于开口问道:“孙帝师,依您之见,我们是否还有可能通过招安的方式来收服这群人呢?”

崇祯皇帝听闻此言,心中也不禁为之一动,对于这个提议,他显然抱有一定的期待。毕竟,如果能够通过招安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可以避免一场血腥的战争,还能为朝廷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然而,孙承宗却缓缓地摇了摇头,他的这个动作如同一盆冰水,无情地浇灭了众人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只听他说道:“他们绝对不会接受招安的。从他们之前的种种行为来看,他们对我大明并没有多少好感,而且他们的实力已经相当强大。诸位不妨仔细想想,我们究竟能用什么样的官职去招安他们呢?”

孙承宗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给众人留出思考的时间。紧接着,他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地继续说道:“更为重要的是,老臣发现他们野心勃勃。他们所建立的国号竟然是‘秦’!大秦最大的特点便是一统六国,结束乱世。由此可见,他们的目标绝非仅仅是割据一方,而是妄图效仿先秦,将整个大明都视为乱世,想要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霸业啊!”

此言一出,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在朝堂之上炸响,满朝大臣,包括崇祯在内,皆是满脸惊愕,难以置信。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思忖,这家伙的口气可真是大得惊人啊,居然妄想成为始皇帝,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然而,就在众人惊愕之际,孙承宗却突然话锋一转,缓声道:“当然,这也仅仅只是老夫的一点愚见罢了。毕竟这些都还只是未来之事,目前我们最为紧要的,还是得先斟酌一下该如何去应对这‘秦’的势力。”

经孙承宗这么一提醒,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纷纷回过神来。确实,如今的当务之急,乃是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秦”势力。然而,尽管大臣们心中各自都有些想法,但却都不敢贸然开口,生怕说错话惹祸上身。于是,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沉默之中,众人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先站出来发表意见,都只想静观其变,看看其他人会有怎样的说法。

随后,朝堂上展开了一阵讨论,然而众人的发言皆是些不着边际的内容。有人主张招安,有人则慷慨激昂地痛斥那群反贼,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崇祯被这些吵闹声搅得头疼欲裂,终于忍不住怒吼道:“够了,都给朕闭嘴!”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崇祯揉了揉太阳穴,再次将目光投向孙承宗。他虽心中已有一些想法,但还是想听听这位帝师的见解。

孙承宗略微沉吟了一下,然后缓缓地说道:“陛下,以微臣之见,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上仅有三个可行之选。其一,乃是径直派遣大军出征,夺回那至关重要的山海关。然而,此计实施起来颇有难度,毕竟我大明刚刚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战,士兵们都已疲惫至极,短时间内实难再组织起如此规模宏大的一场战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请大家收藏:()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的话音刚落,朝堂之上的众臣们便纷纷颔首,表示对孙承宗这一观点的认同。

紧接着,孙承宗继续说道:“其二嘛,则是采取招安之策。不过,诚如适才所议,对方极有可能对招安之事断然拒绝,如此一来,此路恐怕亦是难以行通啊。”

这一次,众人依旧是纷纷点头,脸上皆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神色。

最后,孙承宗稍稍顿了一顿,方才言道:“如此一来,便只剩下最后一个选择了,那便是重新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然而,他的话尚未说完,户部尚书便如坐针毡般地猛然站起,满脸焦虑地高声喊道:“万万不可啊!现今我大明的国库已然空虚至极,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可以用来组建新的防线啊!”

户部尚书的这一番叫嚷,引得其他大臣们也都随声附和起来,一时间,朝堂之上充斥着一片唉声叹气之声,众人皆是一脸的无可奈何。

这时,崇祯敏锐地察觉到孙承宗似乎还有话要说,于是开口道:“帝师,你是不是还有第四个选择未曾提及?”崇祯看到孙承宗欲言又止的模样,料定他必定还有其他想法。

其他大臣们面面相觑,看着孙承宗犹豫不决的样子,心中都不禁暗自揣测那第四个选择究竟是什么。然而,尽管大家心里都有个大概的猜测,但却没有人愿意或者说胆敢把这个选择说出口。整个朝堂上一片死寂,只有孙承宗沉重的叹息声在空气中回荡。

孙承宗一脸黯然,他缓缓抬起头,目光与崇祯交汇,然后用略带颤抖的声音说道:“陛下,老臣确实还有第四个选择,那便是……避其锋芒,迁都南京。”话音未落,他便缓缓跪倒在地,仿佛这一决定让他背负了千斤重担。

崇祯皇帝闻言,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他的心脏猛地一沉,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捏住。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其他大臣,只见他们一个个都像被抽走了灵魂一般,纷纷低下头去,不敢与他对视。崇祯心中的悲愤之情如汹涌的潮水般不断翻涌,他怎么也想不到,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些平日里口口声声说要忠君报国的大臣们,竟然如此怯懦,连一个明确的建议都不敢提出来。

崇祯缓缓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他知道,如今的局势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迁都或许真的是当下最好的选择,而且必须要尽快付诸行动。毕竟,谁也无法预料那个反贼会在何时突然挥师攻打京师,而如今的京师,显然已经不再安全。

崇祯努力克制着内心的烦闷,他的声音显得异常低沉:“事已至此,别无他法,就按照帝师的提议去做吧,迁都。诸位爱卿,现在就来商议一下迁都的具体事宜。”话一说完,崇祯像是全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一般,软绵绵地瘫坐在龙椅上,仿佛连动一下手指都变得异常艰难。

就在大臣们开始热烈讨论迁都的各项细节时,一名神色匆忙的传令兵突然闯入朝堂。王承恩见状,急忙迎上前去,从传令兵手中接过信件,然后快步转身,将信件呈递给崇祯。

其他大臣们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便又继续专注于刚才的讨论,似乎对这封信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然而,孙承宗却与众不同。他并没有参与到关于迁都的讨论中,而是紧盯着那封信,眉头紧紧皱起,心中暗自思忖着这封信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消息。是关于建奴的最新情报,还是那个让朝廷头疼不已的反贼“秦”的消息呢?

喜欢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请大家收藏:()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