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造反专业户 > 第449章 参观

明末造反专业户 第449章 参观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4 19:17:13 来源:就是看

架设在火盆上的茶壶呜呜的叫了起来,喷涌的白雾瞬间充满了小小的值房,绵长鹤将窗户撑开一条缝,将雾气稀疏出去,吴成则提起茶壶,为梅之焕和随其而来的几名官绅倒上清茶:“委屈诸位了,武乡义军厉行节俭,铺张浪费者轻则检讨重则处刑,本帅也不能违例,这壶茶叶是本帅从一位老知县那讨来的,已是本帅这里最好的茶叶了。”

“贵军军法严苛,在下早有耳闻……”梅之焕淡淡一笑,却不以为意,端起清茶啜了一口,身旁一名官绅不屑的笑了一声,接话道:“吴帅这番话倒是有些说笑了,襄阳一城首府,豪商官绅无数,哪怕是襄王府内,难道没有些名贵好茶?吴帅公审了那么多官绅恶商、没收了那么多东西,难道就找不到好茶叶?”

“确实不少,但武乡义军一切缴获没收都要归公,武乡义军穷啊,那些茶叶也能换金银粮食,不比咱们自家浪费了好?”吴成微笑着为那位官绅倒茶,一点恼怒窘迫的情绪都没有:“而且我武乡义军只没收王庄、皇庄和藩王宗室的产业金银、公审后处刑的官绅商贾田地,一般不动浮财,咱们不是盗匪,不搞杀光抢光那一套。”

梅之焕眯了眯眼,他清楚吴成这番话是在给他们这些人吃定心丸,暗暗朝那名官绅点了点头,左右看了看,笑道:“本以为吴帅会在襄王府里理事,没想到竟然吃住都在这小小值房里,令人佩服。”

朝廷州府衙门建造规格都有定制,而且大多修建于明初,虽然到了明末什么规章制度都成一纸空文,但衙门毕竟代表着朝廷脸面,没人会在脸面上乱做文章,平日里只是修修补补,襄阳府府衙最后一次修整还是嘉靖年间,不少地方都已经破破烂烂,往日里襄阳知府除了重大节日,基本都是在城外庄园办公。

直到现在,窗外还不时传来木匠敲敲打打的声响,吴成顺着声音朝窗外看了看,捧着茶杯微笑道:“襄王府本帅去看过两眼,违制占地什么的就不说了,里头的园林好一派江南园林的美景,清秀、安静,看着就让人心神安宁,在这样的地方住下去,骨头都能住软了……”

“但作为学校却是个好地方,所以我把襄王府改成了学堂,用来教书育人,也不辜负了那么好一座宅子……”吴成呵呵笑道:“襄阳府的官学早就成了摆设,官绅的私学教的又都是八股科考,咱们拿襄王府办学,也是给贫苦百姓一个读书的去处,也是培养咱们需要的人才。”

梅之焕眼波一闪,搁下手中的茶杯,问道:“吴帅,在下能否去襄王府的学堂看看?”

“自无不可!”吴成点点头,站起身来:“梅老既然有意,咱们现在就去学堂转转,此时应该正好是上课时间。”

梅之焕和几名官绅对视一眼,随着吴成一起出衙,也不骑马,一路朝着襄王府步行而去,众人斗穿着普通的士绅衣装,绵长鹤等护卫则全副甲胄的护卫在两旁,周围的百姓却不闪不避,还有不少孩童跟着这些屁股后面跑,甚至跑上前来拉扯亲兵们的衣襟。

“武乡义军正兵月饷一两五钱、禄米每月四斗,还有分田,这两年咱们宽裕了些,月饷提自一两八钱,马军月饷三两二钱,算不上多,但兵卒一般吃的大锅饭、住在军营里,总能省下一些银子……”吴成一脸慈爱的看着那些孩童:“兵将平日放假入城,会买些蜜饯果子、零食什么的解馋,也会分些给这些孩童,所以他们看到穿盔甲的就凑上来讨吃的。”

“民不畏军……竟然是真的……”一名官绅喃喃念道,梅之焕看着那些缠着亲兵讨吃的孩童,面色渐渐严肃起来,眼中光芒闪烁。

路过一家粮店,购粮的百姓在粮店前排起了长队,却秩序井然,几名维持秩序的衙役闲在一旁聊天摸鱼,见一队甲士走来,知道来了大官,赶忙挺胸凹肚摆出一副尽职尽责的模样来。

“襄阳的百姓,如此守序?”梅之焕有些好奇:“麻城的百姓们为了抢粮每日都会大打出手,在下等人设的粥棚,都得靠乡勇提刀持枪才能维持秩序。”

“襄阳这段时间其实也缺粮,咱们刚刚春播,离收成时间还远着,现在都是在吃之前缴获的库存……”吴成朝那粮店看了看,解释道:“所以咱们对襄阳城的粮店粮商都暂时进行管制,由咱们统一卖粮,卖的是常平价,但每人每户都会限购,基本上能保证一个五口之家每日的基本口粮。”

“百姓知道每日都能购到粮,虽然不多,但总不至于饿着,自然就不会去哄抢造乱,一些捣乱的衙役就能处置,若真的闹起大乱,附近有辅兵巡逻,也能及时镇压。”

梅之焕点点头,长叹一声,低声说道:“如此简单的法子,襄阳人口数十万能行,麻城不过十余万人口却乱成一团……官府只管剥削、却不管民事,普天之下的官府都是这般行事,这大明又怎么可能不天下大乱?”

吴成没听见梅之焕的喃喃自语,还在继续解释着:“咱们在襄阳的缴获和这些日子攻打王庄皇庄的收获还需要北送一部分供山西、河南等地使用,剩下的挺到夏收应该是没问题的,我们这段时间正在组织清丈,这场大雪北方还在下,但南方好歹是停了,咱们一边清丈分田,一边组织农户和流民抢种,如果没有其他大的灾害,夏收之时应该能满足襄阳城和附近村寨的粮食需求了。”

吴成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若是再遭灾歉收,本帅也只能领兵南下,去武昌找唐巡抚讨些钱粮了。”

一众官绅嗡嗡的议论起来,梅之焕则眯了眯眼,说道:“若是其他州府官衙,恐怕会把多余的流民赶走以节省粮食,吴帅不仅管着襄阳城的百姓,还顾着这么多流民,难怪粮食会紧张。”

“民者,国之根本,岂能弃之不顾?”吴成淡淡一笑:“百姓不是傻子,需要时便利用他们、困难时便抛弃他们,又有谁还会真心拥戴和跟随咱们?没有亿万百姓的支持,我们拿什么去和坐拥两京一十三省的朝廷斗?”

吴成顿了顿,看向东北方向:“又拿什么和立国数十年、蒸蒸日上的东虏去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