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明末龙旗 > 第51章 蓬莱新政,流民归心

明末龙旗 第51章 蓬莱新政,流民归心

作者:地狱魔兔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30 00:39: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天启七年,暮春的晨露还凝在蓬莱城的雉堞上,衙署前的空地上已挤满了人。流民们扶老携幼,揣着忐忑与期盼,目光死死盯着墙根处那张刚贴好的黄纸——那是王巢亲笔下的“垦荒政令”,墨迹未干,每一个字都像带着暖意。

“都安静些!听沈先生念政令!”赵大勇带着几名民团骨干维持秩序,粗哑的嗓音压过了人群的窃窃私语。沈文捧着政令副本走上临时搭起的土台,清了清嗓子,朗声道:“蓬莱千户所令:凡流民愿开垦城东荒地者,每户分田十亩,三年之内,免缴一切赋税;官府提供曲辕犁、粮种,开垦期间每日供给口粮二升!”

话音刚落,人群瞬间炸了锅。

“啥?分十亩地?还免三年税?”先前在粥棚领粥的潍县汉子往前挤了挤,满脸不敢置信。他这辈子见过的官府告示,不是催缴赋税就是强征劳役,这般“天上掉馅饼”的事,想都不敢想。

旁边的老妇人攥着孙子的手,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沈先生,这是真的?不会是哄我们去做苦工吧?”张怀安在任时的“假赈济真奴役”,至今仍是流民们心头的阴影。

沈文放下政令,走到土台边,声音温和却坚定:“老夫人放心,王大人言出必行。昨日已清点好粮种与农具,今日就可登记领田,明日便能开工。”他抬手示意,两名仆役推着一辆粮车过来,掀开麻袋,雪白的大米倾泻而出,“这是王大人从‘南洋商队’调来的粮食,共十万斤,专门接济垦荒的乡亲,管够!”

人群中的疑虑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压抑不住的狂喜。“俺要报名!俺有力气!”“俺也去!俺以前种过地!”流民们争相往前涌,赵大勇立刻指挥人搬来桌椅,摆上笔墨账簿,登记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王巢站在衙署二楼的窗前,看着楼下涌动的人潮,指尖在窗棂上轻轻敲击——稳住流民的第一步,成了。

“公子,这是学堂和讲武堂的选址图纸。”沈文处理完登记事宜,捧着两张草图走进来。王巢接过一看,蓬莱城东南角的地块圈得清清楚楚,那里原是张怀安的私人菜园,如今已清理干净,地基都已夯实;卫所旧营地基则在城北,残垣断壁间还能看出往日的规模,稍作修缮便可使用。

“就按这个来。”王巢点头,“学堂取名‘王家学堂’,首批招两百名孩童,优先选垦荒流民的子女;讲武堂叫‘登州讲武堂’,从民团里挑五十名骨干,要能打、肯学的。”他顿了顿,补充道,“教书先生找落魄秀才,俸禄给足;讲武堂的教官,我亲自来。”

三日后,王家学堂率先开课。清晨的阳光刚爬上墙头,两百名孩童便背着沈文统一购置的粗布书包,怯生生地站在学堂门口。他们大多衣衫褴褛,脸上还带着泥土,手里紧紧攥着母亲塞的干硬窝头,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惶恐。

“都进来吧,按高矮站好。”教书先生姓周,原是青州府的秀才,因得罪乡绅被罢了功名,听闻王巢招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了。他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试图摆出威严的样子,可面对一群连纸笔都没见过的孩童,还是有些手足无措。

王巢提着一摞识字卡片走进来,见周先生正对着乱哄哄的孩童发愁,忍不住笑了。“周先生,先教他们认‘人’‘田’‘粮’这几个字,接地气,好记。”他拿起一张卡片,走到最前排的小男孩面前,“你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缩了缩脖子,小声道:“狗蛋。”

“狗蛋好名字。”王巢蹲下身,指着卡片上的“人”字,“这个字念‘人’,咱们都是人,要好好读书,以后才能不当流民,不受欺负。”他说得直白,狗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跟着念了一声“人”。

有了开头,其他孩童也放开了些。王巢干脆站在讲台上,拿着卡片逐字教读,还编了简单的口诀:“‘田’字四方,种粮养娘;‘粮’字有米,吃饱不饥。”孩童们跟着念,声音从怯生生变得越来越响亮,周先生也渐渐找到了节奏,在黑板上写下生字,教他们临摹。

可难题很快就来了。多数孩童连握笔都不会,笔尖在纸上乱涂乱画,有的甚至把墨汁抹到了脸上;算术课更成了重灾区,十以内的加减法教了三遍,还是有人算错。周先生擦着额头的汗,对前来巡查的王巢苦笑:“公子,这扫盲比考秀才还难。”

王巢看着满教室的“小花脸”,无奈地自嘲:“何止难,简直是难翻倍。”他琢磨片刻,让人找来小石子、柴棍当教具,用“五个石子加三个石子”教加法,又把识字卡片贴在学堂墙上,让孩童们随时能看。“慢慢来,他们饿怕了,知道读书能换来安稳日子,自然会用心。”

相比学堂的鸡飞狗跳,登州讲武堂的开局更显尴尬。五十名民团骨干都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刀枪耍得娴熟,可面对王巢摆在桌上的沙盘和战术手册,个个面露难色。赵大勇挠着头,直言不讳:“公子,俺们打仗靠的是勇猛,这‘战术理论’有啥用?不如多练几套刀法实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明末龙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话引来了一片附和。“就是,上次打黑风寨,冲上去砍就完了!”“沙盘上画的道道,能挡得住刀枪?”骨干们七嘴八舌,眼神里满是质疑——在他们看来,战场拼的是力气和胆量,这些“纸上谈兵”的东西纯属多余。

王巢没动怒,反而让人搬来桌椅,摆上茶水。“赵大哥,你说打黑风寨靠勇猛,那要是对方有十倍兵力,还设了陷阱,光靠勇猛能赢吗?”他指着沙盘,随手撒上几把石子,“这沙盘上的不是道道,是地形;手册上的不是空话,是死人堆里总结的经验。”

他拿起木炭,在沙盘上画出黑风寨的地形,又标出护庄队的进攻路线:“上次咱们能赢,一是有燧发枪,二是我摸清了他们的布防,绕开了陷阱。要是不懂侦查、不懂部署,贸然冲锋,弟兄们得死多少?”

赵大勇愣住了,其他骨干也陷入了沉默。他们想起以前跟着张怀安打仗,每次都是一窝蜂往上冲,死伤惨重却没什么战果,现在想来,确实是缺了章法。

“我教你们的‘地形利用’‘火力协同’,不是让你们当书呆子。”王巢站起身,拿起一把长刀,“明天开始,上午学理论,下午搞演练,把沙盘上的道道,用到校场上。谁要是觉得没用,随时可以走,但以后打仗,别怪我没教过你们保命的本事。”

接下来的日子,蓬莱城热闹了起来。城东的荒地上,流民们扶着曲辕犁开垦土地,田埂上不时传来孩童的欢笑声;东南角的学堂里,琅琅书声取代了往日的寂静,孩童们握着笔的小手越来越稳;城北的讲武堂中,骨干们从起初的抵触到主动提问,沙盘推演时的争论声此起彼伏。

王巢每日穿梭在三地之间:清晨去学堂看孩童们识字,上午到讲武堂授课,下午去荒地查看垦荒进度,傍晚则和沈文核对粮草与农具的发放账目。看着流民们脸上渐渐多起来的笑容,孩童们越来越熟练的读写,骨干们在沙盘前越来越清晰的思路,他疲惫却满足。

这日傍晚,王巢刚回到衙署,周先生便兴冲冲地跑来:“公子,狗蛋他们已经能认五十个汉字了!算术也能算对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了!”话音刚落,赵大勇也推门而入,手里拿着演练报告:“公子,按您教的‘火力协同’,火枪营和步兵营配合,演练时伤亡比以前少了一半!”

王巢看着两人脸上的笑意,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窗外的夕阳正缓缓沉入渤海,将海面染成一片金红,和几日前他站在城楼上看到的景象一样壮阔,却又多了几分烟火气。

“扫盲与练兵并行,难度确实翻倍。”他轻声自语,嘴角却扬起一抹笑意,“但值得。”

沈文端着新整理的民心面板走进来,上面的数字格外醒目:“当前蓬莱民心好感度:96(拥戴)”。“公子,百姓都说您不仅给了他们田地粮食,还为孩子铺了出路,为弟兄们指了明路,比活菩萨还亲呢!”

王巢看向窗外,远处的荒地上,流民们搭建的茅草屋已连成一片,炊烟袅袅;学堂的方向,隐约还能听到孩童们哼唱他编的识字歌谣。他知道,蓬莱的新政才刚刚起步,前路还有无数难题,但只要民心在,根基在,一切就都有希望。

夜色渐浓,蓬莱城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讲武堂的油灯还亮着,骨干们仍在沙盘前推演战术;学堂的窗台上,整齐摆放着孩童们写满汉字的作业本。王巢站在窗前,望着这片正在苏醒的土地,心中愈发坚定——这里的每一粒种子,每一声书声,每一次演练,都是未来的希望。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明末龙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