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明末龙旗 > 第217章 系统任务进度核查,接近完成

登莱都指挥使府的书房内,王巢正对着桌上的三份卷宗出神。卷宗分别标注着“粮食储备统计”“防御工事进度”“情报网络建设”,每一份都密密麻麻写满了数据——这是近半个月来,沈文、李虎、情报局统领赵峰分别汇总的山东发展核心指标,也是王巢等待系统“稳固根基”任务中期核查的关键依据。

自崇祯十二年王巢接手山东军政以来,系统便发布了首个长期任务“稳固根基”,要求在十八个月内完成三项核心目标:粮食储备达1000万斤、防御工事覆盖山东四大战略要地(登莱、德州、兖州、沂州)、情报网络渗透京城获取关键机构情报。如今时间已过十五个月,距离任务截止仅剩三个月,系统按惯例启动中期核查,而这三份卷宗,正是王巢对任务进度的初步复盘。

“将军,赵峰统领来了,正在外间等候。”亲兵的通报声打断了王巢的思绪。他收起卷宗,起身道:“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身便服的赵峰走进书房。作为情报局统领,赵峰常年以商人身份为掩护,奔走于山东与京城之间,皮肤黝黑,眼神锐利,身上带着一股沉稳干练的气息。他躬身行礼后,递上一份密封的信函:“将军,这是京城据点传来的最新情报,涉及兵部下月的军械调配计划,还有御史台近期要弹劾的官员名单。”

王巢接过信函,拆开细看。信函中不仅记录了兵部计划向西北军调拨5000柄腰刀、300门旧式火炮的明细,还提到御史台正收集地方官员贪腐证据,其中涉及山东邻省河南的两名知府。这些情报虽非核心机密,但已能反映出京城据点的运作能力——这正是系统“情报网络渗透京城”任务的关键考核点。

“京城的两个据点,现在运转还顺利吗?有没有引起官府的注意?”王巢放下信函,问道。

赵峰回道:“回将军,两个据点都以‘商铺’为掩护,一个在崇文门附近做绸缎生意,由老探子钱六负责,主要对接兵部的小吏;另一个在宣武门做茶叶生意,由苏媚负责,专门结交御史台的书吏。目前还很安全,我们每次传递情报都用密信,且从不与同一人频繁接触,官府那边没有察觉。”

“那就好。”王巢点头,又拿起“粮食储备统计”卷宗,“你再看看这个,去年秋收加上流民屯田的冬小麦产量,官仓现在存粮1020万斤,刚好达标。不过要注意,今年夏天可能有旱情,情报局要多盯着河南、陕西的粮价,一旦有异动,提前通报,我们好调整粮食调配计划。”

赵峰接过卷宗,快速浏览后应道:“属下明白,已经让河南的探子重点关注粮价了,每周都会传回消息。”

就在两人讨论之际,王巢的脑海中突然响起熟悉的机械音——这是系统启动核查的信号:“检测到宿主已完成‘稳固根基’任务中期数据汇总,启动进度核查程序,核查维度包括粮食储备、防御工事、情报网络,核查结果将在十分钟内生成。”

王巢心中一紧,随即平静下来。他对赵峰道:“你先去忙吧,京城的情报网络还要再加强,争取能接触到更核心的人物,比如兵部尚书府的幕僚、御史台的主事,这样才能拿到更关键的情报。”

赵峰躬身告退,书房内只剩下王巢一人。他坐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回忆着近十五个月的努力:从最初应对荷兰人的贸易博弈,到升级情报局、修复官道,再到安置流民、训练水师,每一步都围绕着“稳固根基”任务展开,如今终于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刻。

十分钟后,系统的核查结果准时弹出,眼前的虚拟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各项进度:

一、粮食储备:完成(100%)

- 目标值:1000万斤

- 当前值:1020万斤

- 达成情况:登莱、济南、兖州、德州四大官仓合计存粮1020万斤,其中秋收粮800万斤,流民屯田冬小麦产量220万斤,超额完成目标。

- 系统评价:粮食储备充足,能支撑山东军民一年半的基本需求,且流民屯田制已形成稳定产能,后续可持续补充,该项任务判定为“完成”。

看到“粮食储备”一项达标,王巢松了口气。去年秋收时,他曾担心流民屯田的冬小麦产量不足,特意从系统兑换了耐旱种子,还派老农指导耕种,如今看来,这些措施都起到了作用。

二、防御工事:完成度90%(未完全达标)

- 目标值:覆盖登莱、德州、兖州、沂州四大战略要地,完成城墙修缮、火炮阵地建设、粮仓防护工事三项核心工程。

- 当前进度:

1. 德州:城墙修缮完成(加高3尺、加厚2尺),火炮阵地建成12处,可部署改进型克虏伯火炮24门,粮仓防护工事完工,完成度100%;

2. 兖州:城墙修缮完成,火炮阵地建成8处,粮仓防护工事完工,完成度100%;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明末龙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3. 沂州:城墙修缮完成,火炮阵地建成6处,粮仓防护工事完工,完成度100%;

4. 登莱:城墙修缮完成,但火炮阵地尚有2处未完工(因军工坊配件生产延迟,导致火炮未能及时部署),粮仓防护工事的排水系统需优化,完成度80%;

- 系统评价:四大战略要地中,德州、兖州、沂州已完全达标,登莱仅剩余火炮阵地部署、排水系统优化两项细节工程,整体完成度90%,判定为“未完全达标”,需在剩余时间内完善。

“登莱的防御工事还是差了点。”王巢皱了皱眉。登莱作为水师基地,防御工事本应是重中之重,但前段时间军工坊全力生产蒸汽机床配件,导致火炮供应延迟,才拖了后腿。他立刻拿起笔,在纸上记下:“明日召集军工坊老刘、李虎开会,优先调配火炮到登莱,确保月底前完成剩余2处火炮阵地部署;同时让工部尽快优化粮仓排水系统,避免雨季积水损坏粮食。”

三、情报网络:完成度80%(未完全达标)

- 目标值:渗透京城核心机构(兵部、御史台、户部),建立至少3个秘密据点,获取能影响山东决策的关键情报(如朝廷军饷调配、对山东的政策倾向、邻省军事动态)。

- 当前进度:

1. 秘密据点:已在京城建立2个据点(崇文门绸缎铺、宣武门茶叶铺),可覆盖兵部小吏、御史台书吏层级,第3个据点(对接户部的粮行)尚在筹备中,完成度67%;

2. 情报获取:能获取兵部基础军械调配计划、御史台普通弹劾名单、邻省粮价动态,但无法接触核心信息(如朝廷对山东的军饷催缴计划、后金与明朝的和谈意向),完成度85%;

3. 人员渗透:探子已初步结交兵部尚书府的门房、御史台的主事助理,但未深入核心圈层(如尚书幕僚、御史大夫亲信),完成度70%;

- 系统评价:情报网络已具备基础运作能力,但据点数量不足、渗透层级较浅,无法获取核心情报,整体完成度80%,判定为“未完全达标”,需重点提升。

情报网络的完成度低于预期,王巢并不意外。京城作为明朝的政治中心,戒备森严,要渗透核心机构本就困难,尤其是户部,掌管全国财政,对商人身份的探子审查更严,第3个据点筹备了两个月仍未落地。他沉思片刻,在纸上补充道:“让苏媚利用茶叶生意的便利,结交御史台主事的夫人,通过内宅关系获取更多情报;钱六则想办法贿赂兵部尚书府的幕僚,哪怕只能拿到零星的核心信息,也能提升情报价值。”

四、整体进度与系统建议

- 综合完成度:(100%×30% 90%×30% 80%×40%)= 85%

- 剩余时间:3个月(系统提示:因中期核查后需预留缓冲期,实际有效推进时间为1个月)

- 系统建议:

1. 优先完善情报网络:情报网络权重占比40%,且当前完成度最低,建议在1个月内完成第3个据点建设,渗透至少1名核心机构中层(如兵部郎中、御史台主事),将完成度提升至90%以上;

2. 加速登莱防御工事:登莱作为水师基地,防御工事直接影响海防安全,需在1个月内完成火炮部署与排水系统优化,确保四大战略要地全部达标;

3. 维持粮食储备稳定:当前粮食储备已达标,但需警惕夏季旱情对秋收的影响,建议提前储备耐旱种子,指导农户做好抗旱准备,避免后续产能波动。

系统提示消失后,王巢看着纸上的记录,心中已有了清晰的计划。他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在京城的位置上停留许久——情报网络是此次任务的关键,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必须集中资源突破。

次日清晨,王巢召集沈文、李虎、赵峰、老刘在议事厅开会,重点部署中期核查后的推进计划。

“首先说登莱的防御工事。”王巢指着地图上的登莱,“老刘,军工坊现在还有多少门改进型克虏伯火炮?优先调2门到登莱,确保月底前完成剩余2处火炮阵地部署,配件生产可以暂缓几天,防御工事要紧。”

老刘立刻应道:“将军,现在库存有5门火炮,明天就能调2门去登莱,工部那边也已经安排了工匠,下周就能开始优化粮仓的排水系统,月底前肯定能完工。”

“好。”王巢点头,又看向赵峰,“情报网络的事,你这边有什么具体计划?系统给的时间只有1个月,必须尽快突破。”

赵峰上前一步,递上一份计划:“将军,我打算分两步走。第一步,让苏媚在本月中旬举办一场茶叶品鉴会,邀请御史台主事的夫人、兵部郎中的家眷参加,通过内宅关系拉近距离,争取能拿到御史台的弹劾预案、兵部的军饷调配初稿;第二步,钱六那边已经联系上兵部尚书府的幕僚,对方要价2万两白银,愿意每月提供一次核心情报,我想请示将军,是否同意这笔开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明末龙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巢沉思片刻,问道:“这个幕僚可靠吗?会不会是朝廷的诱饵?”

赵峰回道:“已经让探子查过了,这个幕僚叫张谦,因赌博欠了巨额债务,急需银子,而且他在尚书府不得志,有私心,应该不是诱饵。我们可以先付一半银子,拿到第一次情报后,确认无误再付另一半,这样比较稳妥。”

“可以。”王巢拍板,“2万两银子从府库中列支,你告诉钱六,一定要小心,每次接头都要换地方,不要留下任何痕迹。另外,对接户部的粮行据点,这个月必须开业,让河南的探子推荐几个可靠的粮商,最好是与户部有旧交的,这样能减少审查阻力。”

赵峰躬身应道:“属下明白,粮行的事已经在推进了,预计本月二十号就能开业。”

接着,王巢又看向沈文:“粮食储备虽然达标,但不能掉以轻心。你让户部主事统计一下各府的粮食需求,尤其是流民安置点,要确保每人每天能领到半斤粮食,同时提前采购一批耐旱种子,分给农户,预防夏季旱情。”

沈文点头道:“已经统计好了,各府每月需粮50万斤,官仓的储备足够;耐旱种子也从荷兰商人那里订了,下个月就能到货,会及时分发给农户。”

最后,王巢看向李虎:“德州、兖州的防御工事虽然达标,但也要加强巡逻,尤其是德州,靠近后金边境,情报局传来消息,后金最近在边境调动频繁,可能会有小动作。你派一支骑兵去德州,协助当地守军加强戒备,一旦发现后金骑兵,及时通报。”

李虎起身抱拳道:“末将遵命,今天就派500骑兵去德州,确保边境安全。”

会议结束后,众人各司其职,山东上下再次进入紧张的推进状态。王巢则留在议事厅,看着墙上的“稳固根基”任务进度表,在“粮食储备”后打了个勾,“防御工事”“情报网络”后分别标注了“月底前完工”“重点突破”。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巢每天都会收到各部门的进度汇报:

- 登莱防御工事:老刘亲自带着工匠前往登莱,2门改进型克虏伯火炮在5月15日顺利部署到位,粮仓排水系统的改造也在5月20日完工,经工部验收,完全符合防御标准;

- 情报网络:5月12日,苏媚的茶叶品鉴会顺利举办,成功结交了御史台主事夫人,拿到了御史台拟在6月弹劾山东邻省官员的名单;5月18日,钱六与张谦接头,支付1万两白银后,拿到了兵部拟在7月向山东催缴5万两军饷的预案——这正是王巢最担心的核心情报,有了这份预案,他就能提前准备应对方案;5月25日,对接户部的粮行据点在京城朝阳门开业,由河南粮商王老板负责,主要对接户部的粮秣司小吏,能获取全国的粮价调控计划;

- 粮食准备:沈文提前采购了10万斤耐旱种子,分发给兖州、沂州的流民安置点,同时派老农指导农户修建灌溉水渠,预防夏季旱情。

5月30日,距离系统中期核查刚好一个月,王巢再次召集众人开会,此时的进度已与月初截然不同:

- 防御工事:登莱的两项细节工程全部完工,四大战略要地100%达标;

- 情报网络:京城3个据点全部建成,能获取兵部军饷催缴预案、御史台弹劾名单、户部粮价调控计划,渗透层级提升至中层官员,完成度预计达92%;

- 粮食储备:官仓存粮仍保持1020万斤,耐旱种子与灌溉水渠准备就绪,可应对夏季旱情。

会议结束后,王巢的脑海中再次响起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已在1个月内完成防御工事完善、情报网络突破,启动二次核查程序……核查结果:防御工事完成度100%,情报网络完成度92%,粮食储备维持100%,综合完成度提升至97%。”

“距离任务截止还有2个月,当前进度97%,剩余3%需进一步巩固情报网络渗透深度,建议获取后金与明朝的和谈意向、朝廷对山东的军事部署计划等核心情报,确保任务完全达标。”

看着虚拟屏幕上的进度条,王巢心中充满了期待。近十六个月的努力,从最初的步履维艰,到如今的接近完成,每一步都凝聚着山东军民的汗水。他知道,剩下的3%虽然看似不多,但获取后金与明朝的和谈意向、朝廷对山东的军事部署计划,难度远超之前的情报获取——这些都是涉及国家层面的核心机密,只有接触到内阁大臣、司礼监太监层级的人物,才能拿到。

但王巢并不畏惧。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军工坊的烟囱——那里正冒着浓烟,蒸汽机床的配件生产已进入尾声,很快就能组装出第一台蒸汽机床;水师营地传来阵阵呐喊,士兵们正在演练新的海战战术;流民安置点的麦田里,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喜人,再过一个月就能收割。

这就是山东的根基,稳固而充满活力。王巢相信,只要继续推进情报网络建设,再过两个月,一定能完成“稳固根基”任务,为后续的“大明复兴”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赵峰,”王巢对着门外喊道,“让苏媚和钱六再加把劲,重点盯着内阁的动向,尤其是首辅温体仁与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的往来,他们肯定知道后金和谈的消息。另外,情报局要多关注登莱的海防,水师刚完成远洋训练,不能放松警惕,万一后金勾结海盗来袭,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门外传来赵峰的应答声,王巢的目光再次投向京城的方向。他知道,这场围绕“稳固根基”任务的最后冲刺,才刚刚开始,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明末龙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