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412章 我们该动身去鸣岐城了

威尼斯本土人口仅约20万,却通过高效的商业和海军体系,维持了一支庞大的舰队。

其海军规模在和平时期,一般是50艘常备桨帆船,数百艘可动员的商船。

战时可迅速扩充至3000艘船只,包括商船改装,水手和士兵达3.6万人。

例如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威尼斯就提供了大部分运输舰队,并直接参与攻占君士坦丁堡。

其维持庞大军队的方式主要是三点。

一是商业财富支撑。

威尼斯年财政收入高达161.5万杜卡特,约等于同期西班牙或英格兰的收入,主要来自东西方贸易垄断。

通过类似保护费的“牌饷”制度向商船征税,确保海上霸权。

二是高效动员体系。

公民兵役制,男性公民需服役,海军桨手可快速征召。

商船即战舰,战时商船可迅速改装为军舰。

三是雇佣兵补充。

陆军依赖意大利和德意志雇佣兵,如瑞士长枪兵。

其有两个显着特点。

一是小国大海军,以极小人口维持地中海霸权,军队占比远超法国、西班牙等大国。

二是商业-军事复合体,经济完全围绕贸易和海军,社会高度军事化但不依赖农业。

明郑政权在郑成功初期的控制区金门、厦门等地仅有4万人口,但军队却达1.5万,占比37.5%。

1650年代,明郑军队从6000人增至5-6万,增长近10倍,控制人口约20万,军队占比25-30%。

1658年北伐时,动员17万大军,远超其实际统治人口。

其维持庞大军队的方式主要是三点。

一是海洋贸易支撑。

垄断东亚贸易,控制中国-日本-东南亚航线,年利润达白银200万两以上。

对日贸易,生丝、糖等商品利润率达200%-300%。

二是军事屯田,在台湾实行“寓兵于农”,军队自给自足。

三是高效动员:

八旗式编制,仿效后金,设立“镇”“营”单位,强化凝聚力。

仇恨驱动,通过反清宣传和诉苦大会激励士气。

其有两个显着特点。

一是弹丸之地养大军,以闽南沿海和台湾小片土地,长期维持数万脱产军队。

二是海商-军事复合体,依赖外贸而非农业税,类似威尼斯但更具战争持续性。

对比威尼斯和明郑政权:

经济基础方面,威尼斯靠的是东西方贸易垄断、金融霸权,明郑东亚海贸垄断、对日贸易暴利。

军队占比方面,威尼斯水手加士兵占人口15%-20%,明郑军队占人口25%-40%。

动员模式方面,威尼斯是公民办加商船舰队加雇佣军,明郑是屯田制加八旗式编制加贸易养兵。

衰落原因方面,威尼斯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奥斯曼崛起,明郑是因为清朝海禁、郑经保守政策。

威尼斯和明郑展示了小体量政权通过商业-军事复合模式突破人口限制的罕见案例。

它们的成功依赖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海洋霸权,控制关键贸易节点。

二是高效动员,威尼斯的公民兵或明郑的屯田制。

三是经济创新,用贸易垄断取代传统农业土地财政。

这种模式在农业时代极为特殊,因此两者均可视为军事-经济史上的怪胎。

不过后金的掠夺经济,及威尼斯和明郑的贸易经济都存在致命的缺陷。

一旦掠夺受阻,后金的经济很快就会陷入困境。

17世纪20年代,由于明朝三方布置的成功实施,后金就陷入了巨大的经济危机之中。

要不是袁崇焕斩杀了毛文龙,使皇太极再无后顾之忧,多次绕过关宁防线入关劫掠,后金终究会崩溃。

威尼斯的垄断贸易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奥斯曼帝国崛起而瓦解,结果就导致了威尼斯的衰落。

本质上还是货源被断了。

明郑主要是在货源上太依赖大陆了。

所以一旦满清实施了沿海迁界,断了明郑最重要的供货渠道,它的衰落也就在所难免了。

永明镇虽然借鉴了威尼斯和明郑的商业-军事复合模式,以突破军队规模的人口限制。

但李国助却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推行工场手工业,建立了工商-军事复合模式。

工场手工业、水力机械、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永明镇突破人口限制,生产出了远超自己所需的商品,极大减轻了对明朝货源的依赖。

如此一来,永明镇便不可能像明郑一样因为大陆货源的枯竭而衰落。

“嗯——你说的倒也有些道理——”

皇太极对扬古利的分析予以了肯定,

“那你知道永明镇的农田在哪里吗?”

“这一路走来,我就没看见一片农田。”

“咱们每人只携带了五天的干粮,而今天已经是第二天了,”

“如果再不能劫掠到粮食,咱们可就麻烦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们上个月才得到摩阔崴,自然不可能在这一带开垦出农田。”

扬古利轻车熟路地答道,

“根据舒穆禄氏提供的情报,他们的农田主要是在鸣岐城周边。”

“舒尔霍萨河下游东岸有一大片平原,去年他们就在那里开垦了大片农田。”

“那咱们可得抓紧时间穿过东边那一片低山区,渡过舒尔霍萨河了,”

皇太极沉声道,

“要是去晚了,被他们把粮食都收割了,咱们可就惨了。”

“四贝勒说的很对,咱们的确要抓紧时间了。”扬古利连忙附和道。

“哈吉密河南岸地势低平,咱们架桥到南岸去吧。”

皇太极扬起马鞭,指着哈吉密河南岸说道。

……

“报——”

一个斥候从东边策马来到颜楚城下,

“建奴大军已到东边两条河的交汇之处。”

“知道了,继续盯着建奴的动向,”

雷耶斯在城头上对下面的斥候吩咐道,

“我们准备乘船去鸣岐城了,你们把建奴的最新动向送一份到鸣岐城去。”

“遵命!”那斥候抱了个拳,便又打马向东而去。

“少东家,我们得给那两条河取名了,总是说东边的两条河很模糊。”

目送斥候远去,雷耶斯突然扭头对李国助笑道。

“去问问尼汤介吧,他们骨看兀狄哈部对这些河都有名字的。”

李国助建议道,虽然汉语名听着更顺耳,但用现成自然是更省事啊。

“好,有空我就去问问。”雷耶斯笑道,“我们该动身去鸣岐城了。”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