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228章 可以让机械委员会帮你研制缝制机械

“好,我尽快安排人去种。”虞明珠立即应道。

“既然如此,剩下那86个女人,你是不是也可以都雇了做长工?”

“可以!”虞明珠干脆地笑道。

“其实,你也不必担心她们没事做。”

颜思齐突然插话说道,

“至少今年除了纺织厂的工人,别的女人都得跟我做衣服不是。”

“我还寻思着,要不要在永明城开个成衣铺呢。”

“诶,这个主意好啊!”李国助顿时眼中一亮,“这也是一项很赚钱的产业嘛。”

他这话并非虚言。

明朝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成衣市场已相当成熟,

出现了很多有名的成衣品牌和大型的成衣店铺,

集中在北京、南京、苏州等大城市的商业街区。

它们生产的成衣不仅款式多样、做工精细,还有比较完善的尺码体系,

能满足不同审美、身材人群的大量需求,

不仅面向本地市场,还通过长途贩运等方式销往全国各地,

甚至出口海外,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颜思齐却叹息道:

“哎,要是在大明自是不愁销路,可咱们就这1700人,”

“一年做七八千套还行,做上万套,便不知该卖给谁了。”

“所以我这铺子也不敢用太多人,最多只能再安顿30个女人做长工。”

他这说得也不是没道理,虽然明朝成衣市场已远远超过了服装定制市场,

但还没有出现如现代服装厂一般,动辄雇佣成百上千工人的情况。

大型成衣铺的伙计数量一般也就是15到30人,超过30人的也有,但非常少。

而这其中,真正负责制衣的裁剪师傅一般只有5到8人,缝制伙计10到15人,

剩下的就是负责采购面料、管理仓库、送货上门、销售等事务的伙计,

分工虽然不可谓不细致,但用工人数着实有限,远远比不上现代的服装厂。

而且这些工种也不是全都适合女人做,如采购、仓管、物流等一般还是得靠男人,

便是裁剪师傅、缝制伙计,其实一般用的还是男人。

“诶,颜叔,你这眼界可就小了啊。”

李国助却不以为然地道,

“只要布匹够用,你只管多招人,多做衣服就是了。”

“不用愁卖不出去,朝鲜、日本多的是需要成衣的人。”

“只要咱们把人家的审美,还有体型特征搞清楚,”

“针对朝鲜和日本市场建立相应的尺码体系,就不愁产品卖不出去。”

“日本人的审美和体型,颜叔你应该是很熟悉的。”

“至于朝鲜那边,可以去信给李德他们,让他们仔细调查一下,”

“咱们根据他们的调查报告,设计款式,建立尺码体系即可,”

“这样做出来的衣服一准卖得出去,完全不必担心会滞销。”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

“还有,给公司的人做衣服也不是白做,公司会按市价收购,”

“今年公司的人至少也会涨到2000,再加上1000套军服,”

“你们至少得做9000套衣服,”

“叫我说,能多做的话,你们就奔着上万套做吧,”

“反正以后每年,公司的人数都会稳步增长的。”

“多出来的也可以卖到大明去,杨大哥不是每年都要去一趟山东嘛。”

颜思齐想了想,重重地点头道:

“行!那86个女人我便都要了,今年新来的女人也都安排到我铺子里好了!”

“天呐,要按去年的情况,今年少说还有150个女人要过来。”

虞明珠突然吃惊地道,

“你那铺子岂不是得有236个长工了。”

“这个用工规模的纺织作坊我倒是见过,成衣铺子,我却是闻所未闻啊。”

“诶,这就不能叫铺子了!”

李国助突然插嘴道,

“到了这种用工规模,就该叫成衣厂,或者服装厂了。”

“你看那造船厂,可不就是成百上千的人在工作嘛。”

虞明珠噗嗤一笑,说道:

“我就说小当家为何要把我那纺织作坊叫纺织厂呢,原来是这个原因啊。”

“嗯嗯。”李国助含笑点了点头。

“怎么,你现在该不是又觉得100个人不够了?”

颜思齐略带调侃地笑问虞明珠道,

“想把纺织厂的用工规模扩大到200人以上?”

虞明珠好似没有察觉到颜思齐的调侃,反而一本正经地分析起来:

“嗯……反正棉花和亚麻不管有多少,都一定要做成布匹才能卖的上价钱。”

“若是原材料足够多的话,100个人还真不一定够用呢。”

“诶,我看未必。”

颜思齐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

“你那可是有水力纺车和织机的,”

“除了提花布还需要人工外,别的基本都不用人工了吧。”

“我那服装厂可就不行了,裁剪、缝制可都是要人手工完成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颜叔要是需要的话,也可以让机械委员会帮你研制缝制机械。”

李国助突然说道。

“哦!世上竟然还能有这种机械吗?”颜思齐震惊了。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李国助胸有成竹地道,

“理论上人能做的事情,应该都能用机器代替。”

“即使不能完全代替,机械也一定可以帮助人更高效地工作。”

他当然胸有成竹,因为他说的根本就是缝纫机。

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型缝纫机,是1841年法国裁缝蒂莫尼耶制造的链式线迹缝纫机。

李国助本来是不指望这东西能提前两百年出现的。

但当得知林翌和李俊臣合作,已经研究出了水力织机的时候,

他就有信心让缝纫机提前两百年出现了。

因为世界上第一台水力织机,是18世纪末才出现的。

1785年,英国教士埃德蒙?卡特莱特发明了第一台水力驱动的动力织机,

采用水力作为动力源,能够以更快的速度生产布料,

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推动了纺织业的发展。

因为当时已经有了瓦特蒸汽机,所以这种织机也可以用蒸汽机驱动。

林翌和李俊臣可以说是把动力织机提前166年搞出来了。

那么让他们提前223年把缝纫机搞出来,又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呢?

说穿了,这都是因为缺人给逼出来的呀。

如果没有机械和机器,仅凭永明要塞现在的人口,是不可能创造出如今的产值的。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